收藏 分销(赏)

2023年鱼我所欲也知识点整理.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147276 上传时间:2025-04-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鱼我所欲也知识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鱼我所欲也知识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鱼我所欲也》知识点梳理 一、文学常识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思想家、教育家。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告子上》 重要内容是阐明性善说”即人性里天生就有向善 种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种善 天性,就是人 本心”。 二、朗诵节奏 1. 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 所恶侑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3. 如使/人之所欲漠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徊不用也。使/人之所恶漠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4.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5. 非独贤者侑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7.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8.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佚其本心。 三、内容理解 1. 中心论点:人应当舍生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 内容构造 1)第一段:人应当舍生取义 ① 论证过程:先通过鱼和熊掌来设喻引出中心论点要舍生取义。接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论证证明义比生命更重要。然后得出结论所欲有甚至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最终深入论证,人人均有向善之心。 ② 论证措施:比方论证、对比论证 2)第二段 人应保有本心,不要见利忘义。 ① 论证过程:先从正面举贫者不食嗟来之食 实例,证明保有本心才能做到舍生取义。另一方面从背面举贪求万钟”例子,论证丧失本心会见利忘义。最终通过反问,强调人应当保有本心。 ② 论证措施: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③ 反例所用修辞和论证措施,所起作用? 排比:强有力 批判了这种丧失本心、见利忘义 行为。 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人应保有本心,不能见利忘义,要舍生取义 论点,鲜明有力。 四、重点问题 1. 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也许碰到 事情写起,这样写 好处是什么? ① 以生活常理为喻,生动形象,通俗易懂;②引出中心论点;③吸引读者 阅读爱好;④暗含着大义比生命重要观点。 2. 文中出现 成语: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有关 孟子曾说过 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 孟子倡导“舍生取义”和孔子倡导“舍身成仁”,一起成为中华民族最高道德准则,鼓励着历代仁人志士,慷慨赴难,为国捐躯。 4. 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 句子,它们 句式相似,意思相近或相反,试找出两个这样 句子,说说这样写好处。 ⑴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⑵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第⑴句意思相反,第⑵句意思相近。这些句式使行文流畅,论证严密,语气连贯,气势恢弘。 5. 结合本文及《〈孟子〉二章》谈谈《孟子》散文 语言特色。 1)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很少使用生僻词汇。 2)大量使用排偶句。这样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于文采和气势。 3) 善于比方,这些比方大多是根据生活常理设计。这种取义浅近 比方,既使他所讲 道理易于为人接 受,又使文章富有文学趣味。 6. 补充道理和事实论据 1)道理论据 ①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②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③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④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尚有后来人。夏明翰) 2)事实论据(刘胡兰、董存瑞、邱少云) ① 南宋文天祥抗元,失败被捕后,面对元朝威逼利诱,竟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体现了舍生取义”高贵品质。 ② 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名句,泰然赴死,体现了舍生取义”高贵品质。 ③ 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 ④ 闻一多面对国民党 白色恐怖,刊登最终一次演讲 7. 孟子倡导 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目前 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近来教育部新修改 《中学生平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勇于斗争”字样,对于这些,你是怎样看待? 人生命是宝贵,我们应当要珍爱这仅有一次生命,但并不表达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量力而行,要在与坏人斗勇 同步还更要斗智,尽量防止对自己 损害,对生命 威协。 8. 本文重要论述了舍生取义”道理。作为二十一世纪 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 义:道义、大义。言行合乎道德规范,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与国与民与人有益事等。社会上哥们义气是与小团体个人私利有关江湖义气,与本文义”不一样。 五、理解性默写 1. 哪句话体现了全文 大意: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 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3. 在孟子看来,什么状况下,虽然碰到祸害也会挺身而出?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4. 体现“性本善”思想 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5.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是心”是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6. 孟子认为失其本心 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7. 不辩礼仪接受万钟是为了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8. 文中与“嗟来之食”意思相一致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文学常识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亚圣”。 记录他言论、活动 《孟子》一书,是儒家经典之一。选自《孟子告子下》 二、朗诵节奏 舜/发于献亩之中,傅说/举于微筑之间,胶鬲棒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三、课文内容 1. 这一章讲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问题。 2. 短文 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论证过程:1)先列举六个人 经典事例,通过举例论证证明人才是在艰苦 环境中造就。2)接着又从人主观原因方面通过正面论证证明成才需要磨练(生于忧患)。3)然后又从治理国家方面通过背面论证证明要 有忧患意识,否则会死于安乐”。4)最终归纳全文 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 第一段重点: 1)段意:举例论述人要成就大业,就必须经受一番艰苦磨炼。 2)第一段所举历史人物 共同特点:出身贫贱,都是在经历了艰苦磨练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 事业。顺此事实,作者连用几种短语得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结论,让人不能不信服。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式作用是:非常有力阐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道理。 3)第一段承上启下 句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其中“是人”指上述六人和与此相似 其他人。 4)第一段讲客观条件对造就人才 作用,论述 道理是成就大业,必须先经受苦难磨练。其中论述在思想上磨练句子是苦其心志。在行动上受磨练句子是行拂乱其行为。在生活上经受磨练句子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其成果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第一段论证措施:举例论证。 5.第二段重点 1)段意:从正反两方面深入论证经受磨练好处,最终提出本文中心论点。 2) 第二段讲人主观原因对成才作用即:困境能激发人斗志写人心理状态变化: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写人面部表情 变化: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第二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 好处,从正面讲磨练激发人斗志(个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从背面提醒国家灭亡原因(国家)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 孟子对治理国家提出 论断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认为国家要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 5)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第二段论证措施:道理论证 四、拓展延伸 1. 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 经历。强调了 “逆境能成才”;在今天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怎样看待,请举例谈谈。 顺境也好,逆境也罢,想要成才,关键是人 主观努力 2. 有人认为目前生活优越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失去了现实意义。请举例谈谈你 见解。 有现实意义,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有忧患意识,不可以掉以轻心,要时时提醒自己勤奋学习,努力拼搏,积极进取,与是俱进,否则就会停滞不前,甚至落后落伍。 3. 补充论证本文观点名言及事例: 1)名言:①艰难困苦,玉汝玉成。②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③ 忧劳兴国,逸豫亡身。④自古英雄多磨难,历来纨绔少伟男。 2)事例:①司马迁惨遭宫刑而愤作《史记》。②屈原被放逐乃赋《离骚》③曹雪芹举家食粥而写出了不朽 《红楼梦》。④越王勾践,经受奴仆之苦,而卧薪尝胆,战胜吴国,成就大业。⑤音乐家贝多芬,十七岁失去母亲,三十二岁耳聋,可贝多芬不消沉、不灰心,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他一直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音乐家。 4. 这篇短文对你此后学习或生活有怎样指导意义? 从磨炼意志;知错能改;做事要有原则;要提出好提议等方面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