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景阳中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 (必修3)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第I卷〔选择题36分〕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
1.以下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忖度〔cǔn〕 懵懂〔méng〕 聒噪〔guō〕 口诛笔伐〔zhū〕
B.悚然〔sǒ ng〕 窈陷〔ǎo〕 谬种〔miù〕 绿林好汉〔lù〕
C.炮烙〔luò〕 抛锚〔máo〕 刹车〔shā〕 模棱两可〔líng〕
D. 桅杆(wéi) 砧板〔zhān〕 青冢〔zhǒng〕 颤栗(chàn)
2.下面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嬉闹 默契 反馈 自名得意
B.锦瑟 报晓 杜撰 冷嘲热讽
C.浩瀚 畏惧 两鄂 刨根究底
D.咯嚓 撬开 蹂躏 撒手人环
3.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一项社会调查显示,现在很多中同学在学校里见到老师都能亲切问好,而见到烧锅炉的、清扫厕所的和食堂打饭的工人师傅,却都不屑一顾。
B.如果你能身临其境地替小王想一想,你就会同情他的遭遇,不会对他这样求全责备了。
C.时下,田园风光游、农家乐等乡村旅游很流行,满足了人们走近自然、返璞归真的愿望。
D.李清照的《一剪梅》一词十分细腻地写出了词人独居生活的寂寞和相思之苦,其结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尤为脍炙人口。
4.以下语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5.对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名轲,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亚圣〞。荀子,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但孟子和荀子是儒家对立的两派,孟子主张“性善论〞,而荀子主张“性恶论〞
B.唐代以前出现的诗歌一般叫古体诗,唐代出现的律诗、绝句等格律诗,叫近体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吟〞,《琵琶行》中的“行〞都是古诗中的一种体裁,有十分严格的字数、句数的限制。
C.《红楼梦》是清代乾隆时期问世的一部长篇小说, 作者曹雪芹,名霑 ,字梦阮,号雪芹。《红楼梦》是通过贾、史、王、薛几大家族 在政治经济上的内外活动,宫廷贵族的勾结和矛盾,各种男女恋爱的葛藤以及家庭中的日常琐事,生动而又真实地描述出一场封建家庭衰败历史的图卷。
D.韩愈,字退之,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6.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 他取得成绩的关键在于他善于动员和启发同学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B.当他驶进小港的时候,海滨酒店的灯火已经熄灭,知道人们都已上床睡去。
C.据一项最新调查,我国约65%的青年认为“诚实守信〞 “助人为乐〞是优秀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绳。
D.现在,越来越多的乡村干部已经明确地熟悉到,通讯的畅通与否,是招商引资的重要筹码。
7.以下标点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这些科学家认为,动物游戏是为了 “自我娱乐〞,而“自我娱乐〞是动物天性的表现,正像捕食,逃避敌害,繁殖行为等是动物的天性一样。
B.已知的事物是有限的,未知的事物是无穷的;我站立在茫茫无边神秘莫测的汪洋中的一个小岛上。持续开拓是我们每一代人的使命。
C.有些恒星稳重端庄地转动着;有些恒星狂热的转动着,弄得自己面貌全非,成了扁圆形。
D.我曾想,如果从池水中抓出一个鲤鱼“科学家〞,事情将会怎么样呢?放回池水之前,他可能随着我的察看而狂乱挣扎。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选择题6—11题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重士,约从离横,兼韩、魏、燕、赵、齐、楚、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 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 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解,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 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8.找出各项加点字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人非生而知之者 B.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C.君子生非异也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9.以下各句子中,与“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蟹六跪而二螯
B.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D.弃甲曳兵而走
10.以下加点字中,与“会盟而谋弱秦〞的“弱〞词性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A.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B.追亡逐北
C.以弱天下之民 D.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1.以下句子中与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輮以为轮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何陋之有
12.对第二段文字理解分析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这段文字的中心是写秦始皇的功业,即其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
②这段文字的中心是讽刺秦始皇自以为可以保其帝业传之百世万世以至无穷。
③这段文字刻意渲染“攻〞时的秦是何等强大,意在与后来秦消亡之迅速形成对比,特别文章的中心。
④作者依次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形势各个方面极力铺叙秦始皇巩固政权的一系列措施,在正面铺叙中现出暴政的魔影,意在为下文的“仁义不施〞埋下伏笔。
⑤作者依次从政治、刑法、文化、军事、地理形势各方面铺写秦始皇巩固政权的一系列措施,意在表现秦始皇企图保其帝业传之百世万世以至无穷的野心。
⑥作者依次从军事、文化、政治、刑法、地理形势各个方面极力 铺叙秦始皇巩固政权的措施,意在讽谏汉文帝,应效法秦始皇从多方面制定巩固政权的措施。
A.①③⑥ B.②⑤ C.①③④ D.②⑥
第二卷〔非选择题114分〕
1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
。
〔2〕
。
三、古诗文默写〔任选6空填写〕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2〕、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 。〔贾谊《过秦论》〕
〔3〕、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4〕、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 。〔白居易《琵琶行》〕
〔5〕、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 。〔李白《蜀道难》〕
〔6〕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 ,
。〔韩愈《师说》〕
四、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以下文段,完成14——16题。
俗从何来
范曾
①俗气,它是灵魂的蒸发物。
②俗气于人体内必经历酝酿、发酵、升腾的过程,其间所发生的物理学的、化学的、生物学的全部奥秘有待于实证科学之验定。不过,有一条我们是可以肯定的,俗气是一种物质,一种微分子,它穿越人的皮囊,离开人的躯体,笼罩着散发主体。俗气,如影随形,对主人无限依恋,驱不散、赶不尽,它造成一种永恒的氛围,于举手投足、左右顾盼之际顽强地表现出来。
③俗气,它又具有市井、江湖的集体遗传基因。目下,在中国书画界(包括书画家、藏家、群众)于此遗传基因则发展到极至。媒体小说掀风作浪,三日出一大师,五日出一巨匠;此处拍卖场跳出一匹黑马,彼处展览会突发一则奇闻。总之,新闻的亮点需要刺激,而浑浑噩噩的、被从众心理支配的人群则瞪着眼、张着嘴、莫知所遭,一旦他们自以为知道了行情和底里之后,其跟着叫嚣的劲头汇为洪流。其实,这群体性的俗气基因来源于生活的过分枯索,需要发泄的机遇,比较起“艺术家〞和商人的俗气属于可以原谅的范畴。
④有了俗气的散发主体,加上群体性的遗传基因,俗气磅礴于四海与国际接轨就成了必定性。不要以为俗气是中国的国粹,其实趾高气扬的西洋人、鞠躬如也的东洋人,也都概莫能外地为俗气所包围、所牢笼。其实中国画与世界接轨云云,恐怕“来吾导夫先路〞的,正是全世界都共同接受的那种俗气。
⑤于是我们很需要在中国书画界来一次扫“俗〞的普及教育的,首先得从头面人物做起,他们这些年奔波于大江南北,举行层出不穷的创作研讨会,必邀地方大款助兴,事后一个个如布袋和尚背负着、挟持着他们心仪已久的事物打道回府。更有甚者为酒厂制定一个酒瓶,索款数万,犹如他制定的是一架新式的波音747民航飞机或华贵的轿车,报纸上刊载着他踌躇满志的笑容,旁边则刊有那布袋似的酒瓶,这布袋显然储藏量超过了和尚的布袋。
⑥艺术家最容易犯的毛病是狂悖无度,以为古往今来一无成就,起跑线就在他脚底下。其实,这中间天才居少,绝大部分是市井的“下士〞,他们的方式不似前者从容和潇洒,但其机巧,或不轻让。当今之世,值得在中国这片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的土地上建立美术馆的人有几个?或者说有吗?可是如雨后春笋般的个人美术馆,巍峨的雕刻像纷纷在各地出现,连一个粗俗不可与语的某画家、某书家都不知人间有羞耻似的高张大旗,建成了某某某美术馆,甚至有于一省中建立两所美术馆者。更俗的事还有某画家美术馆已建成,而萧然四壁,据说画家已殁,儿子筹款,这美术馆真正成为禅家的空无一物之境。其实,千秋万代名是不需要生前经营和张罗的。
⑦让我们追击这俗气的根源。我想,“无文〞二字是最具概括性的,画家无文,书家无文,则必为匠人;匠人无品,则灵魂无托;灵魂无托,则俗气侵袭,而基因遗传又变本加厉,物欲横流,方显出庸俗本色,这是普天下一切俗气的病灶所在。倘这病灶已入膏盲,那么根除也难。这一个“文〞字,所包涵的内容,黄宾虹概言之为“志道、据德、依仁〞,在他老先生看来,“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以及立身处事,一事一物之微,莫不有画〞;原来书、画的高雅来自天地大美,当我们趋近这大美一步,便远离俗气一步,天下书画家正应于此留神。
14.下面对这篇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文化抽象为形象,起笔用“灵魂的蒸发物〞说明俗气是一种物质,进而阐述俗气的来源、表现,最后显示俗气的根源。由表及里,由果导因,点面结合,层层推动,思路谨严。
B.中国书画界的俗气一方面源于生活的过分枯索,一方面源于书画家本人的“无文〞,前者是外因,后者是内因。
C.艺术家最容易犯的俗气不过是借艺术之名图物质之实,并为之乐此不疲,大饱私囊,此外无他。
D.本文用漫画式的笔法描摹了书法界某些头面人物的作派,“心仪已久〞“犹如〞“踌躇满志〞等词语表现出作者对这类人和事的否定、讽刺和批判的态度。
E.作者认为中国画不该与世界接轨,主要是因为无论西洋还是东洋,都为种种俗气所包围。
15.第五段中“那布袋似的酒瓶〞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这布袋显然储藏量超过了和尚的布袋〞?
〔1〕含义:
〔2〕原因:
16.综观全文,作者认为俗气有哪些特点?请分条罗列。〔每点不超过8个字〕
答:
〔二、〕阅读以下语段,完成17——20题。
拒绝成熟
薛涌
一个少年,假设是为了自己的一点想法,执拗地与成人争吵起来,总是会被人们宽容地冠以"不成熟〞之名。大多数人,或许都体会过在那个“不成熟〞的年华里渴求“成熟〞的心情吧。但,什么是“成熟〞呢?
近读丰子恺几十年前写的一篇文章,题为《作父亲》,记述了他避居乡间时的一段经历。
一日,门前过一挑担的小鸡贩子,被他的几位孩子围住,异口同声地嚷嚷着:“买小鸡!买小鸡!〞那人见孩子们要鸡心切,便故意抬价,终于没有成交。孩子们哭成一团,对门的大嫂赶忙来劝:“不要哭,等一会儿还有担子挑来呢!〞她告诉作父亲的,那贩子要的价比市价高一倍还多。于是,孩子的父亲便回家开导他们说:“你们大家说‘要买要买’,那人便不肯让价了。你们下次……〞他说不下去了。因为下面的话是“看见好的嘴上不可说好,想要的嘴上不可说要〞。倘再进一步,就要变成“看见好的嘴上应该说不好,想要的嘴上应该说不要〞了。走笔至此,作者不禁感慨道:“在这一片天真烂漫光明正大的春景中,向哪里找这样教导孩子的一个父亲呢?〞
大概以我们的看法,那些吵着要小鸡的孩子是不成熟的,吃亏上当在所不免,作者那些将说而未能说出的教导,则与我们一样地成熟,但作者偏偏为此羞愧。
一位从事过幼儿美术教育的朋友告诉我,他曾很惊奇为什么儿童在画太阳时总是用红色,因为太阳并不是红色的。如果观察有偏差,为什么这些偏差又如此一致呢?于是,他找了一群未通过任何美术训练的孩子,领他们到野外对着真实的日出画写生,结果,他们的太阳五彩缤纷……
帕斯卡尔说:“智慧把我们带回到童年。〞一个幼嫩的花蕾,比一个成熟的果实包涵着更多的真理。成熟的过程,意味着我们逐渐走进人类世代相传的生活轨道和习惯。这些轨道和习惯之所以如此固定并能赢得众人,并非是因为它们崇高伟大,而是因为它们是社会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平凡低能的人也能演习的程式,是维系着社会最起码的水平的准则。它们使人们能够彼此相处,却也可以掩盖人性中的光彩。莫奈在大自然中看到了xuàn〔 〕烂辉煌的日出,他画了下来,人类终于又拥有了一个不同的太阳。但结果是举世哗然,讥嘲与诽谤声四起,世代相袭的程式,分享不了这非凡的感受,昏花呆滞的老眼,看不到“太阳天天都是新的〞。关于那些心智麻木、感性迟钝的人来说,作为日出的色彩,有什么比大红色更简单、更省得体会、更能令他们接受呢?
成熟使人懒怠,也使人世故。
记得上大学时,校园里的“交响乐热〞排山倒海。我兴冲冲地跟着听讲座、听音乐会,第一主题,第二主题……一天到晚琢磨不完。但越用功,音乐越不入耳,越不入耳,心里越紧张,越紧张,越无感觉,越无感觉,就越想再多用用功……如此循环,似乎永难入此门了。可是,当我给一个孩子听莫扎特时,他竟那样沉静、愉快!
我终于发现,音乐关于耳朵的最高要求莫过于天真。我总想通过音乐来证实自己属于一个时髦的阶层,总怕因没有音乐感觉而被这个阶层遗弃,这种高雅的世故,反而把耳朵堵得死死的。如果我像孩子一样地单纯、坦然、放松,音乐自己会找上门来。就像不经意时,会被一阵意想不到的歌声所感动一样。
世故是一道墙,蛮横地切断了我们与世界的天然联系。当你感官塞滞,性情干枯之时,最好的办法,便是捉拿心中的世故,把它们完完整整地送走。学识的渊博需要积存,心灵的敏锐却需要回忆--回到你的童年,接受只有孩子才干得到的祝福。所罗门说:“所有的新鲜事都不过是遗忘了的事而已。〞童年并非一个行色匆匆的过客,在我们身上小住几日,马上又搬到我们的孩子的躯体里。关于每一个人来说,童年都是一个真实的人生邀请--如果长大成人就意味着走别人安排好的轨道,我们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如果不去看看前人没有到过的地方,为什么还要去旅行?如果灿烂的幻想发出了呼唤,为什么不紧紧跟随,让生活把生命中的精华吸吮干净?
我并非怯于交际。但每次站在孩子面前,都不免慌张--我惧怕他们清澈的目光,他们的真纯,使我感到了心灵中拥塞着污gòu〔 〕。
成人啊,当你尽心尽意地把孩子培养为成人时,别忘了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孩子。因为,只有对孩子,世界才是敞开的。
17、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把给出拼音的字写出来。
执拗〔 〕 吸吮〔 〕 xuàn〔 〕烂辉煌 污gòu〔 〕
18、请分别说明以下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1〕一个幼嫩的花蕾,比一个成熟的果实包涵着更多的真理
答:
〔2〕当你尽心尽意地把孩子培养为成人时,别忘了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孩子
答:
19、在这篇散文中,作者为什么要一再地讲述孩子们的故事,一再的说及童年?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答:
20、 本文标题为“拒绝成熟〞,请简要说明,作者主张加以拒绝的是什么,他提倡的又是什么?
答:
五、古诗鉴赏
闻雁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寒塘
赵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21、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
22、这两首都抒发作者的 情感,从诗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23、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六、语言文字运用
24.日常生活中,讲究措辞文雅和形象是中华民族的合格传统。请写出以下不同场合中使用的词语或句子。
示例:比赛夺了冠军,可以直接说“夺冠〞;文雅一点,可以说“折桂〞“夺魁〞;如用四个字,可以说“成为擂主〞“传来捷报〞;甚至还可用“雄壮的国歌声响起来了〞这样的句子来表达。
〔1〕决赛输了,可以直接说“失利〞;文雅一点,可以说“ 〞;如用四个字的成语或熟语,可以说“ 〞
〔2〕比赛平了,可以直接说“战平〞;如用四个字的成语或熟语,可以说“互交白卷〞“ 〞、“ 〞。
作文〔50分〕
时下有不少人很舍得花时间、花钱来美化自己的仪表,穿金戴银、涂脂抹粉,浑身名牌极品,却忘了自己的灵魂,对空虚苍白、落上败叶,沾染污垢,长了斑点甚至毒瘤的心灵漠然视之。对此,你有何感触和想法?
请以“心灵美容〞为话题,联系自己和社会实际写一篇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所写内容必需在话题范围之内。引用的材料,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4〕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参照答案
1:A 〔B项yǎo、 C项léng、D项zhēn zhàn〕
2:B〔A项中“自名得意〞的“名〞应为“鸣〞;C项中“两鄂〞的“鄂〞应为“颚〞;D项中“咯嚓〞的“咯〞应为“咔〞,“撒手人环〞的“环〞应为“寰〞。〕
3:B(身临其境 (亲身面临那种境地。应该为“设身处地〞)
4:D(A生通“性〞B受通“授〞C颁通“斑〞)
5:B〔“歌行体〞的句法往往长短参差,富于变化〕
6:C〔〔A项“动员和启发……积极性〞搭配不当;B项“知道人们都已上床睡去〞缺主语“他〞;D项“畅通与否是……………重要筹码〞不明确。〕
7:A〔“正像捕食,逃避敌害,繁殖行为等是动物的天性一样。〞这句中的逗号应为顿号。〕
8:A〔从通“纵〞生通“性〞有通“又〞〕
9:A两个“而〞都是“表并列的连词〞〔 C“而〞“表假设的连词〞;B“而〞“表转折的连词〞;D“而〞“表修饰的连词〞〕
10:C 两个“弱〞都是使动用法 (A “弱〞“ 形容词作动词,变弱〞; B “亡〞动词作名词,逃亡的败兵; D “帝王〞名词作动词,称帝称王)
11:A〔例句是省略句,“以为〞是“以之为〞BD宾语前置 C定语后置〕
12:C〔②这段文字的中心不是为了讽刺秦始皇;⑤不对,见④;⑥意在讽谏汉文帝,要行仁政以安民。〕
第二部分
13〔1〕到秦始皇的时候,他大大的发展了前六代君主的功业,挥舞着长鞭来驾驭全中国,将东周、西周和各诸侯国统统消灭,登上最尊贵的宝座来统治天下,用种种刑具来迫害全国人民。〔5分〕
〔2〕好的将领手拿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3分〕
三、默写(略)〔6分〕
14.C E〔C“图物质之实〞片面,应为图名图利;E作者的本意在于批判俗气,否定的是动则挂名与世界接轨的风尚〕〔每项2分,共4分〕
15.〔1〕酒瓶只是某些“艺术家〞捞取钱财的幌子。〔或:讽刺某些“艺术家〞借“酒瓶〞〔作品〕大发横财。〕〔采分点:①酒瓶是工具 ②捞取钱财。每处2分,共4分〕
〔2〕因为他们索求无度,名不副实〔所得报酬远远超出作品的价值〕。〔2分〕
16.〔1〕是灵魂的外现。〔2〕顽强持久。〔3〕群体性。〔4〕国际化。〔5〕狂悖无度。〔轻狂〕〔每点1分,答对4点即可满分〕
17、执拗〔niǜ〕 吸吮〔shǔn〕 〔xuàn〕灿烂 污〔goǜ〕垢〔4分〕
18、〔1〕未沾染庸俗思想的人,心地单纯,胸怀坦荡,更能发现和体会生活的真谛。〔2分〕
〔2〕人总要不断长大,但应当永远坚持不受世俗玷污的童心。〔2分〕
19、作者用童年和孩子与世俗的欺诈、世故形成对比,并对后者进行了针砭。正反对比的写法,是文章主旨鲜亮,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4分〕
20、拒绝懒怠、欺诈、守旧和平凡。提倡保留纯真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真诚地面对世界、面对他人、面对自己。〔4分〕
21、五言绝句〔1分〕
22、思乡之情〔1分〕故园渺何处 归思方悠哉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1分〕
23、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 ,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尝尝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3分〕
24、〔1〕败北/折戟饮恨赛场/铩羽而归/屈居亚军〔2分每空1分〕
〔2〕握手言和/难分伯仲/均无建树/难决雌雄〔注意:能按题目要求表达出比赛“输〞或“平〞的意思,即可给分。〔2分每空一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