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成本管理》判断题题库及答案
1.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只能在大量大批单步骤的生产企业里采用,不能在其他类型 的企业中采用。(X )
2. 编制成本报表的要求是数字准确、内容完整和编报及时。(V )
3. -个企业的一个生产车间只能采用一种成本计算方法计算产品成本,而不能同时采用 多种方法。(X)
4. 实际中如果某项资源只有一种用途,则其机会成本为零。(")
5. 作业成本计算仅仅是一种成木核算方法,并非是一种现代成本管理的方法。(X)
6. 资本性支出和损失性支出属于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o(X )
7. 在制定计划成本时,计划成本的计算口径与实际成本不同。(X )
8. 实务中,如果各产品目标销售利润率不随企业总体盈利水平同比例变化,在这种情况 下,分解企业总体目标成本时,不需要对各产品的基期销售利润率按计划期销售比重进行调 整。(X )
9. 完全成本法下保本量的计算公式为:(固定成本十期初固定成本一期末固定成本)/单 位贡献边际。(V )
10. 如果方案一的相关固定成本小于方案二的相关固定成木,预计的业务量小于成本无差 别点业务量,在这种情况下,应选择方案一。(V )
11 .计算出来的废品损失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再计人该种合格产品的成本中。(X )
12. 企业支付的销售产品的广告费支出,应计入管理费用中。(X )
13. 成本管理中的“成本最低化原则”是指将成本降低到本企业的历史最好水平。
(X )
14. 成本核算中在正确划分各个月份的费用界限时,应注意使用好“预提费用”和“待摊 费用”科目。(V )
15. 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时,若完工产品成本中的定额差异是正数,一般说明本月成
本管理工作做的不好。 (V )
16. 责任成本降低率是用上期责任成木总额除以本期责任成本降低额计算出来的。(X )
17. 企业发生的废品损失应当属于鉴定成本。(X )
18. 如果某企业属于连续式复杂生产企业,对这类企业应按照产品成本形成的过程分解产 品目标成本。(X )
19. 保本点是指企业刚好保本,没有盈利时的销售量。(X )
20. 当两个不同方案的相关成本只有变动成本时,可以直接比较两个不同方案的贡献边际 进行决策。(V )
21. 成本核算的分期,不一定与会计制度的分月、分季、分年相一致。 (J)
22. 在所有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中,最准确的方法是一次交互分配法。(X )
23. 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时,需要进行成本还原。(X )
24. 贡献边际首先用于补偿固定成本,之后若有余额,才能为企业提供利润。 (J )
25. 如果价值系数大于1,说明产品或零部件的功能较大或成本较低,这是改进的目标。
(X )
26. 最佳订货批量是指使存货总成本最低时的订货批量。(X )
27. 在编制制造费用预算时,凡是有规定费用开支标准的,则可以参照上期实际数结合 本期产品产量的增减变化等情况加以确定。(X )
28. 内部成本报表必须和责任会计组织相配合,以明确责任者的成本责任。 (J )
29. 责任成本和产品成本是一致的。(X )
30. 成本审计就是要审查成本费用支出范围、标准和分配的真实性、合理性和合法性。
(X )
31. 在成本管理工作中,集中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是指由国家和企业分别进行成本管 理。(X )
32. 生产费用按其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划分,可分为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X )
33. 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的生产周期一致,与会计报告期不 一致。(J)
34. 成本预测有一个过程,只要依据相关信息建立起成木预测模型,即意味着成本预测程 序的结束。(X )
35. 本期支出的费用不一定全部由本期生产的产品负担,而应由本期生产的产品负担的费 用也不一定全部在本期支付。)
36. 采用分项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时,能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构 成,不需要进行成本还原。(J )
37. 采用标准成本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简化成本核算的程序。(X )
38. 分解企业总体目标成本时,要求各产品目标销售利润率必须随企业总体盈利水平同比 例变化。(X )
39. 责任成本和产品成本是一致的。(X )
40. 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中心为直接费用的归集对象。(X )
41. 如果企业存在亏损产品,亏损产品停产后,企业的利润会上升。(X )
42. 在成本管理工作中,集中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是指由国家和企业分别进行成本管 理。(X )
43. 生产费用按其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划分,可分为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X )
44. 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的生产周期一致,与会计报告期不一 致。(J )
45.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只能在大量大批单步骤的生产企业里采用,不能在其他类型 的企业中采用。(X )
46. 编制成本报表的要求是数字准确、内容完整和编报及时。(/ )
47. -个企业的一个生产车间只能采用一种成本计算方法计算产品成本,而不能同时采用 多种方法。(X )
48. 企业的贡献边际应当等于企业的营业毛利。(X )
49. 企业在进行费用分配时,应先分配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然后才能分配辅助生产 车间的制造费用。(X )
50. 固定资产折旧费是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应全部计入产品成本。(X )
51.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只能在大量大批单步骤的生产企业里采用,不能在其他类 型的企业中采用。(X )
52. 编制成本报表的要求是数字准确、内容完整和编报及时。 )
53. -个企业的一个生产车间只能采用一种成本计算方法计算产品成本,而不能同时采用 多种方法。(X )
54. 营业费用属于期间费用,因而不分配计人各种产品成本中,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V )
55. 标准成本差异是实际成本与计划产量的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X )
56. 资本性支出和损失性支出属于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X )
57. 定额变动差异是指由于对旧定额进行修改而产生的新旧定额之间的差额。(J )
58. 实务中,如果各产品目标销售利润率不随企业总体盈利水平同比例变化,在这种情 况下,分解企业总体目标成本时,不需要对各产品的基期销售利润率按计划期销售比重进行 调整。(X )
59. 完全成本法下保本量的计算公式为:(固定成本十期初固定成本一期末固定成本)/ 单位贡献边际。)
60. 如果方案一的相关固定成本小于方案二的相关固定成本,预计的业务量小于成本无差 别点业务量,在这种情况下,应选择方案一。(/ )
61 .计算出来的废品损失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再计入该种合格产品的成本中。(X )
62. 企业支付的销售产品的广告费支出,应计入管理费用中。(X )
63. 成本管理中的“成本最低化原则”是指将成本降低到本企业的历史最好水平。(X )
64. 成本核算中在正确划分各个月份的费用界限时,应注意使用好“预提费用”和“待摊 费用”科目。(J )
65. 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时,若完工产品成木中的定额差异是正数,一般说明本月成 本管理工作做的不好。(")
66. 责任成本降低率是用上期责任成木总额除以木期责任成本降低额计算出来的。(X )
67. 企业发生的废品损失应当属于鉴定成本。(X )
68. 如果某企业属于连续式复杂生产企业,对这类企业应按照产品成本形成的过程分解产 品目标成本。(X )
69. 保本点是指企业刚好保本,没有盈利时的销售量。(X )
70. 当两个不同方案的相关成本只有变动成本时,可以直接比较两个不同方案的贡献边际 进行决策。(J )
71. 在成本管理工作中,集中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是指由国家和企业分别进行成本管 理。 (X )
72. 生产费用按其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划分,可分为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X )
73. 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的生产周期一致,与会计报告期不一
致。(J )
74. 定额法中的定额差异是指由于对旧定额进行修改而产生的新旧定额之间的差额。
(X )
75. 本期支出的费用不一定全部由本期生产的产品负担,而应由本期生产的产品负担的费 用也不一定全部在本期支付。(X )
76. 采用分项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时,能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构
成,不需要进行成本还原。 (J )
77. 采用标准成本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简化成本核算的程序。(X )
78. 分解企业总体目标成本时,要求各产品目标销售利润率必须随企业总体盈利水平同比 例变化。(X )
79. 如果近期实际数对预测结果的影响较大,则可以选择较大的平滑系数。(/ )
80. 在相关范周内,狭义差量成本等于相关变动成本,即单位变动成本与产量的乘积。
(X )
81. 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管理体系的构成一般包括国家宏观成本管理体系和企业内部的 成本管理体系两个方面° ( X )
82. 固定资产折旧费是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应该全部计人产品成本。(X )
83. 成本管理中的“成木最低化原则”是指将成本降低到本企业的历史最好水平。(X )
84. 企业的贡献边际应当等于企业的营业毛利。(X )
85. 企业在进行费用分配时,应先分配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然后才能分配辅助生产 车间的制造费用。(X )
86. 内部成木报表必须和责任会计组织相配合,以明确责任者的成本责任。(J )
87. 企业发生的废品损失应当属于鉴定成本。(X )
88. 质量成本分析,就是产品质量与成本升降因素及其对经济效益影响程度的分析。(J )
89. 在生产多种可比产品的条件下,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的因素有三个,即产 品产量变动的影响、产品品种结构变动的影响和产品单位成本变动的影响。(J )
90. 当两个不同方案的相关成本只有变动成本时,可以直接比较两个不同方案的贡献边际 进行决策。(J )
91 .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的生产周期一致,与会计报告期不一致。 (V)
92. 最佳订货批量是指使存货总成本最低时的订货批量。(X )
93. 编制成本报表的要求是数字准确、内容完整和编报及时。(。)
94. 固定资产折旧费是产品成木的组成部分,应该全部计入产品成本。(X )
95. 成本管理中的“成木最低化原则”是指将成本降低到本企业的历史最好水平。(X )
96. 企业的贡献边际应当等于企业的营业毛利。(X )
97. 在制定计划成本时,计划成木的计算口径与实际成本不同。(X )
98. 实务中,如果各产品目标销售利润率不随企业总体盈利水平同比例变化,在这种情况 下,分解企业总体目标成本时,不需要对各产品的基期销售利润率按计划期销售比重进行调 整。(X )
99. 完全成本法下保本量的计算公式为:(固定成本十期初固定成本一期末固定成本)/ 单位贡献边际。(")
100. 本期支出的费用不一定全部由本期生产的产品负担,而应由本期生产的产品负担的 费用也不一定全部在本期支付。(J )
101. 利用倒扣测算法预测目标成木时,预测公式中的应缴税金不包括增值税。(J)
102. 成本性态分析是指在明确各种成本性态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方法,最终将混合成 本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的分析过程。(X )
103. 如果企业存在亏损产品,亏损产品停产后,企业的利润会上升。(X )
104. 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的生产周期一致,与会计报告期不 一致。(J)
105. 最佳订货批量是指使存货总成本最低时的订货批量。(X)
106. 编制成本报表的要求是数字准确、内容完整和编报及时。(V )
107. -个企业的一个生产车间只能采用一种成本计算方法计算产品成本,而不能同时采 用多种方法。(X )
108. 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不能提供各个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X )
109. 某企业可比产品成本计划上升率为2%,实际降低率为0.5%,因此该企业的可比产品 成本计划降低任务没有完成。(X )
110. 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时,若完工产品成本中的定额差异是正数,一般说明本月 成本管理工作做的不好。(")。
111. 利用倒扣测算法预测目标成木时,预测公式中的应缴税金不包括增值税。(J )
112. 成本性态分析是指在明确各种成本性态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方法,最终将混合成 本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的分析过程。(X )
113. 如果企业存在亏损产品,亏损产品停产后,企业的利润会上升。(X )
114. 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的生产周期一致,与会计报告期不 一致。(J )
115. 最佳订货批量是指使存货总成木最低时的订货批量o(X)
116. 编制成本报表的要求是数字准确、内容完整和编报及时。(J)
117. -个企业的一个生产车间只能采用一种成本计算方法计算产品成本,而不能同时采 用多种方法。(X)
118. 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不能提供各个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X )
119. 某企业可比产品成本计划上升率为2%,实际降低率为0.5%,因此该企业的可比产品 成本计划降低任务没有完成。(X )
120. 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时,若完工产品成本中的定额差异是正数,一般说明本月 成本管理工作做的不好O (V )
121. 企业在进行费用分配时,应先分配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然后才能分配辅助生、 产车间的制造费用o(X)
122. 对于产品三包损失,也应作为废品损失处理。(X)
123. 在大量大批生产的企业里,其成本计算期一般是在产品完工时进行计算。(X)
124. 品种法是按月定期计算产品成本的。(J )
125. 成本预测有一个过程,只要依据相关信息建立起成本预测模型,即意味着成本预测 程序的结束o(X)
126. 如果价值系数大于1,说明产品或零部件的功能较大或成木较低,这是改进的目标。 (X)
127. 定额变动差异是指实际费用与定额费用之间的差额。(X)
128. 在标准成木制度下,为了正确计算各种产品实际成本,应选择恰当的分配标准将各 种成本差异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X)
129. 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确 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差异影响程度的一种技术分析方法。(J )
130. 产品成本一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和制造费用等三个组成部分,应以费用的归 集和分配两个角度来进行审计。(X)
131. 产品成木计算的品种法,只能在大量大批单步骤的生产企业里采用,不能在其他类
型的企业中采用。 (X)
132. 编制成本报表的要求是数字准确、内容完整和编报及时。(J )
133. 一个企业的一个生产车间只能采用一种成本计算方法计算产品成本,而不能同时采 用多种方法。(X)
134. 营业费用属于期间费用,因而不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中,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V )
135. 标准成本差异是实际成本与计划产量的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X)
136. 资本性支出和损失性支出属于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X)
137. 定额变动差异是指由于对旧定额进行修改而产生的新旧定额之间的差额。(J )
138. 实务中,如果各产品目标销售利润率不随企业总体盈利水平同比例变化,在这种情 况下,分解企业总体目标成本时,不需要对各产品的基期销售利润率按计划期销售比重进行 调整。(X)
139. 完全成本法下保本量的计算公式为:(固定成本+期初固定成本一期末固定成本)/ 单位贡献边际。)
140. 如果方案一的相关固定成本小于方案二的相关固定成本,预计的业务量小于成本无 差别点业务量,在这种情况下,应选择方案一。(J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