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中人教版 名著导读 《莎士比亚戏剧》导学案
出题人:沈中科
【学习目标】
1、了解莎士比亚和他的作品。
2、了解莎士比亚作品的主要内容
3、了解莎士比亚戏剧特点。
4、赏析莎士比亚的戏剧语言。
【学习重点】 了解莎士比亚作品的主要内容,赏析莎士比亚的戏剧语言。
【学习难点】了解莎士比亚戏剧特点。
【课时安排】二课时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速读全文。要求勾画出重点字,注意字音字形字义。
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辍学 〔 〕 酝酿 〔 〕 庇护 〔 〕 铿锵有力 〔 〕
悲怆 〔 〕 挑唆 〔 〕 忐忑 〔 〕大腹便便 〔 〕
刚愎 〔 〕 专横 〔 〕 牴牾 〔 〕脍炙人口〔 〕
2、写出以下注音字的字形。
闻名xiá〔 〕迩 声名què〔 〕起 hóng 〔 〕 沟 cāng〔 〕桑 mèi〔 〕力
迷wǎng 〔 〕跌 dàng 〔 〕打 hùn 〔 〕 cuàn 〔 〕位 sǒng( ) 恿
3、解释以下词语
闻名遐迩:
令人瞩目:
声名鹊起:
推陈出新:
浓墨重彩:
不拘一格:
出类拔萃:
大腹便便:
百家争鸣:
惟妙惟肖:
二、整体感知,思索并回答以下问题。
莎士比亚戏剧这篇文章都介绍了哪些内容?
合作讨论
1、莎士比亚作品的创作背景
2、莎士比亚作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莎士比亚戏剧的特点是什么?
4、莎士比亚的剧作语言有何特色?
交流展示
一、小组内先自我展示交流,〔按顺序将要代表本组上台展示的同学做好记录〕
二、各组代表上台展示〔展示内容可采纳抽签方式〕
1、莎士比亚作品的创作背景
2、莎士比亚作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莎士比亚戏剧的特点是什么?
4、莎士比亚的剧作语言有何特色?
点拨升华
1、对xx同学或某题的展示,我有以下看法或改正、补充〔他人展示时,及时在以上题目下做好自己看法的记录〕
2、师对同学的展示进行点评和点拨
检测达标
1、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是“英国戏剧之父〞,本·琼斯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被称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虽然莎士比亚只用英文写作,但他却是世界著名作家。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其剧作也在许多国家上演。1616年5月3日病逝。如今,在他的故居,已竖起了近200多个国家的国旗,每一面都代表一个国家翻译了他的作品。他的名声也可想而知。就像中国人研究“红学〞一样,对莎士比亚的研究也成了一门学问,叫做“莎学〞。
B、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两部长诗、一部十四行诗集、37部剧作。他的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早期〔1590——1600〕:
长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 《鲁克丽丝受辱记》 《十四行诗集》
九部历史剧——《亨利六世》〔上中下〕、《理查三世》、《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代表作〕、《亨利五世》、《约翰王》
喜剧代表作是《威尼斯商人》
悲剧代表作是《罗密欧与朱丽叶》 ,这是一部带有喜剧色彩的悲剧。
2、中期〔1601——1607〕:七部悲剧、四部喜剧
“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
《雅典的泰门》也很著名。
3、后期〔1608——1612〕:传奇剧
《辛白林》 《冬天的故事》《暴风雨》
C、莎士比亚的戏剧大都取材于旧有剧本、小说、编年史或民间传说,但在改写中注入了自已的思想,给旧题材赋予新颖、丰富、深入的内容。在艺术表现上,他继承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英国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戏剧的三大传统并加以发展,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创造性革新。他的戏剧不受三一律束缚,突破悲剧、喜剧界限,努力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深入探究人物内心奥秘,从而能够塑造出众多性格复杂多样、形象真实生动的人物典型,描述了广阔的 、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并以其博大、深入、富于诗意和哲理著称。
莎士比亚的戏剧是为当时英国的舞台和观众写作的大众化的戏剧。因而,它的悲喜交融、雅俗共赏以及时空自由 、极力调动观众想象来弥补舞台的简陋等特点。
D、莎士比亚的戏剧语言变化多端,娴熟灵巧的遣词择句勾勒出给人无尽遐思的丰富意象、扣人心弦的剧情发展和各具特色的鲜亮的人物特征。莎士比亚依据人物身份与境况的不同而选用不同语体的语言:文雅或粗俗,哲理或抒情,从而使人物的语言形象化,使剧中三教九流的人物形象惟妙惟肖地展现在舞台上。在莎士比亚所有的这些形象化的语言中不可或缺地运用了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丰富的人物独白、双关语、比喻等的手法。
2、以下是莎士比亚名言,请选择感受最深的一条,谈谈你的体会。
· 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
· 惟有埋头,才干出头,急于出人头地,除了自寻苦恼之外,不会真正得到什么。
· 你还能说‘苦啊,最苦没有了’你的苦,还不曾苦到底呢。
· 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容易看出一个人的气节。
· 对众人一视同仁,对少数人推心置腹,对任何人不要亏负。
· 衣服新的好,朋友旧的好。
· 酒食上得来的朋友,等到酒尽樽空,转眼成为路人。
· 我们宁愿重用一个活跃的侏儒,不要一个贪睡的巨人。
· 时间是检察一切罪犯的最老练的法官。
·报复不是勇敢,忍受才是勇敢。
· 千万人的失败,都有是失败在做事不彻底;往往做到离成功尚差一步就终止不做了。
·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 时间会刺破青春表面的彩饰,会在美人的额上掘深沟浅槽;会吃掉稀世之珍!天生丽质,什么都逃不过他那横扫的镰刀。
· 思想是生命的奴隶,生命是时间的弄人
· 名誉是一件无聊的骗人的东西;得到它的人未必有什么功德,失去它的人也未必有什么过失。
· 名字有什么关系?把玫瑰花叫做别的名称,它还是照样芳香。
· 青春的特征乃是动不动就要背叛自己,即使身旁没有诱惑的力量。
· 好花盛开,就该尽先摘,慎莫待美景难再,否则一瞬间,它就要凋零萎谢,落在尘埃。
· 学问必需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
· 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行;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干够处之泰然。
反思心得
1、 本课我的收获是:
2、 存在的疑惑是:
3、 今后的措施及建议是:
高中人教版 名著导读《谈美》导学案
出题人:沈中科
【教学目标】
1、了解朱光潜的生平与创作,并了解《谈美》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2、阅读选文,体味何谓美。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美和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一系列美学问题及文学的审美特征、文学的创作规律及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一、速读全文。要求勾画出重点字,注意字音字形字义。
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朱光潜〔 〕姊妹篇〔 〕津津有味〔 〕罪孽〔 〕忙忙碌碌〔 〕
暴殄天物〔 〕豁达〔 〕沉醉〔 〕一隅〔 〕真知灼见〔 〕
2、解释以下词语
举重假设轻:
深入浅出:
雅俗共赏:
层出不穷:
津津有味:
引人入胜:
焚琴煮鹤:
暴殄天物:
真知灼见:
无所为而为:
4、 解释以下概念的含义
免俗:
美感态度:
美感经验:
美:
欣赏的距离:
移情作用:
合作讨论
1、“免俗〞与素养教育有何相通之处?
2、怎样培养审美态度?
3、美感与快感有何区别?
4、关于“人生艺术化〞你有何看法?
交流展示
一、小组内先自我展示交流,〔按顺序将要代表本组上台展示的同学做好记录〕
二、各组代表上台展示〔展示内容可采纳抽签方式〕
1、“免俗〞与素养教育有何相通之处?
2、怎样培养审美态度?
3、美感与快感有何区别?
4、关于“人生艺术化〞你有何看法?
点拨升华
1、对xx同学或某题的展示,我有以下看法或改正、补充〔他人展示时,及时在以上题目下做好自己看法的记录〕
2、师对同学的展示进行点评和点拨
检测达标
1、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谈美》是《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姊妹篇,副标题为“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又是《文艺心理学》的缩写本。
B、“免俗〞就是对“利害圈〞和物欲要有一些超越,有一些精神的寄植,有一些理想与情趣,其中艺术活动就可以起到这种超越利害的作用,在“无所为而为〞中净化心灵,得到人格精神的提升。
C、“有用的态度〞当以真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则以美为最高目的,各自功能不一样,但三种“态度〞对人生都有价值。
D、“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这一生动的比喻,对美感与快感做了形象的区分。
美感它使人暂时忘记自我而专注于欣赏对象当中的审美心理活动,快感是通过感观刺激感觉到高兴而联想到自身的欲望包涵着功利目的的情绪反应。
2、“天假设有情天亦老〞是谁的诗,请写出全诗;分析该诗渗透了哪些美学思想。
反思心得
1、 本课我的收获是:
2、存在的疑惑是:
3、今后的措施及建议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