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物业设备设施管理》论述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27) 论述题
1. 从特点和管理内容上来看,试述现代智能建筑物业管理与传统物业管理的区别。
答:
要点如下:与传统建筑的物业管理相比较,建筑智能化物业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1) 管理对象的不同;
(2) 维护方式的不同;
(3) 专业人才的要求不同;
(4) 智能化系统对物业管理带来的变化。
建筑智能化物业管理内容,不但包括原传统物业管理的内容,即日常管理、清洁绿化、安全保卫、设 备运行和维护,也增加了新的管理内容,如固定资产管理、租赁业务管理,同时赋予日常管理、安全保卫、 设备运行和维护新的管理内容和方式。
2. 根据管件用途图,指出下图各管件的名称及各自的用途。
答:
申嘟△申0
1 2 > 4 &
II
V
12
13
① 管箍:又称管接头、内螺丝、束结,用于直线连接两根公称直径相同的管子。
② 活接头:又称由任,作用与管箍相同,但比管箍装拆方便,用于需要经常装拆或两端已经固定的管 路上。
③ 异径管箍:又称异径管接头、大小头,用来连接两根公称直径不同的直线管子,使管路直径缩小或 放大。
④ 内外螺纹管接头:又称补心,用于直线管路变径处。与异径管箍的不同点在于它的一端是外螺纹, 另一端是内螺纹,外螺纹一端通过带有内螺纹的管配件与大管径管子连接,内螺纹一端则直接与小管径管 子连接。
⑤ 90。弯头:又称正弯,用于连接两根公称直径相同的管子,使管路作90。转弯。
⑥ 45。弯头:又称直弯,用于连接两根公称直径相同的管子,使管路作45。转弯。
⑦ 异径弯头:又称大小弯,用于连接两根公称直径不同的管子并使管路做90。转弯。
⑧ 等径三通:供由直管中接出垂直支管用,连接的三根管子公称直径相同。
⑨ 异径三通:包括中小及中大三通,作用与等径三通相似。当支管的公称直径小于直管的管子公称直 径时用中小三通;如支管的公称直径大于直管的公称直径用中大三通。
⑩ 等径四通:是用来连接四根公称直径相同,并成垂直相交的管子;
⑩异径四通:与等径四通相似,但管子的公称直径有两种,其中相对的两根管子公称直径是相同的。
⑩外接头:又称双头外螺税、短接,用于连接距离很短的两个公称直径相同的内螺纹管件或阀件。
⑩外方堵头:又称管塞或税堵,用于堵塞管配件的端头或堵塞管道预留管口。
⑩管帽:用于堵塞管子端头,管帽带有内螺纹。
3. 请叙述水箱清洁的操作要求。
答:根据环境和卫生部门要求,为确保水箱水质符合标准,必须定期(三个月)对水箱清洗。通常操 作要求如下:
(1) 准备阶段
① 清洗水箱操作人员须有卫生防疫部门核发的体检合格证;
② 通知住宅小区的居民,以免发生不必要的误会;
③ 关闭双联水箱进水阀门,安排临时排风设施、临时水泵、橡皮管,打开水箱进口盖。
(2) 清洗工作阶段
① 当双联水箱内水位降低到一半或1/3时,将待洗水箱出水阀门关闭,打开底部排污阀,同时打开另 一联进水阀以确保正常供水。不允许一只水箱排空清洗,另一只满水箱工作。这样会因受荷不均,造成水 箱壁受压变形产生裂纹。
② 清洗人员从进口处沿梯子下至水箱底部,用白洁布将水箱四壁和底部洗擦干净,用清水反复清洗干 净。
③ 水箱顶部要有一名监护人员,负责向水箱内送新鲜空气,防止清洗人员余氯中毒,并控制另一水箱 的水位。
(3) 工作结束阶段
① 清洗结束,关闭清洗水箱的排污阀,打开水箱进水阀开始蓄水。
② 当两个水箱水位接近时,打开清洗水箱的出水阀门,将水箱进口盖盖上并锁好。
③ 作好相关记录,送给物业管理公司工程部备案。
4. 试述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以及消火栓给水系统的布置要求。
答:建筑火灾特点:(1)火灾隐患多危险性大;(2)火势凶猛且蔓延极快;(3)火灾的扑救难度大;(4) 楼内的人员和物资疏散困难;(5)后果严重。
消火栓给水系统布置要求:
(1) 保证同层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即水枪射流中密实的、有足够力量扑灭火灾的那段水柱)同时 到达室内任何部位。只有建筑高度不高于24m旦体积不大于5000rrl3的库房,可采用一支水枪的充实水 柱到达室内任何部位。水枪的充实水柱长度应由计算确定,一般不应小于7m,但超过六层的民用建筑、 超过四层的厂房和库房内,不应小于10叽
(2) 合并系统中,消火栓立管应独立设置,不能与生活给水立管合用。
(3) 低层建筑消火栓给水立管直径不小于50mm,高层建筑消火栓给水立管直径不小于100mm。
(4) 消火栓应设在明显的、易于取用的位置,如楼梯间、走廊及消防电梯前室等处,枪口距安装地面 处的高度为1.血,消火栓开口应朝下或与墙而垂直。
(5) 同一建筑内应采用相同规格的消火栓、水龙带和水枪。
5. 试述物业设备维护保养的主要方式及其在工作中的实施。
答:物业设备维护保养的方式包括紧固、润滑、调整、外观表面检查等。
维护保养工作主要分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维护保养两种。
① 日常维护保养工作要求设备操作人员在班前对设备进行外观检查,在班中按操作规程操作设备,定 时巡视记录各运行参数,随时注意运行中有无异声、震动、异味、超载等现象,在班后对设备做好清洁工 作。在冬天,如设备即将停用,应在下班后放尽设备内剩水’以免冻裂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工作是设备维 护管理的基础,应该坚持实施,并做到制度化'特别是周末或节假日前更应注意。
② 定期维护保养工作是以操作人员为主、检修人员协助进行的。它是有计划地将设备停止运行,进行 维护保养。根据设备的用途、结构复杂程度、维护工作量及人员的技术水平等,来决定维护的间隔周期和 维护停机时间。定期维护保养需要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应做好以下工作:
•彻底内外清扫、擦洗、疏通5
•检查运动部件运转是否灵活及其磨损情况,调整配合间隙'
-检查安全装置5
•检查润滑系统汕路和油过滤器有无堵塞;
•清洗油箱,检查油位指示器,换油
•检查电气线路和白动控制的元器件的动作是否正常。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能够消除事故隐患,减少 磨损,延长设备寿命,发挥设备的技术功能和经济特性。
6. 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建筑智能化节能管理的认识,实施节能管理通常有哪些措施和方法。
答:所谓建筑智能化的节能问题,就是指在建筑智能化内能源的消费和合理利用之间的BAS关系。由 于建筑智能化的机电设备都采用了白动化的监视和控制,使得建筑智能化利用BAs的综合节能技术变为现 实。同时实现建筑智能化的节能也是建设建筑智能化的追求目标,通过节能管理,节省建筑的运行费用和 管理成本,是建筑智能化高效率和高回报率的具体体现。
建筑物耗能也是一个国家总耗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建筑物采暖、通风和空调的能耗约占总能耗的 19. 5%,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为了推动建筑物节能,各国相继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的建筑物节能法 规、标准和指导性文件。
建筑智能化节能管理的措施与方法:
采用先进的科技来达到更准确的高效和控制,使能源的消耗更趋合理。通常从建筑设计、空调系统、 照明与设备等方面着手。
(1) 建筑设计。
① 采用南北朝向,而不采用东西朝向。
② 采用外表而小的圆形或方形建筑。
③ 缩小窗户面积。
④ 用吸热玻T离、反射玻璃、双层玻璃。
⑤ 采用内、外遮阳。
⑥ 尽量减少建筑物的外墙面积。
⑦ 改善外墙屋顶的保温性能,采用热容量大的隔热材料。
③ 表而采用反射涂料。
(2) 空调系统。
在2足人体舒适条件下,根据室外温湿度变化,动态调节室内温、湿度设定值,温度17笆〜28°C, 相对湿度40%〜70%。冬季取低值,夏季取高值。
① 冬、夏季取用最小新风量;过渡季采用全新风量。
② 检测一氧化碳浓度,控制室外新风量。
③ 根据室内人员变化情况,增减室外新风量。
④ 采用全热交换器,减少新风冷热负荷。
⑤ 在预冷、预热时停止取用新风。
⑥ 根据对不同温湿度的要求进行合理的温湿度控制区域的划分。
⑦ 加大冷热水的送风温差,以减少水流量、送风量和输送动力。
⑧ 用变风量末端控制(VAV)、变流量控制(VWV),节省风机、水泵和冷水机组电力消耗。
⑨ 降低风遭风速,减少系统阻力。
采用高效的节能冷热源设备。
采用热泵热回收系统。
防止过冷过热,增加控制精度。
进行最佳启停和运行时间控制。
采用计算机节能控制算法,克服设备运行冗余。
(3) 照明与设备
① 适当降低照明度,充分利用日光照明。
② 根据外界光线变化,自动调节照度变化。
③ 根据不同区域对照明度的要求,进行照明度的合理分区。
④ 自动控制公共区域和建筑外立而照明的开启和关闭。
⑤ 自动调速和控制机电设备(例如电梯和排风机)的启停和运行时间。
⑥ 克服不必要的设备运行冗余。
7. 试述物业设备维护管理的内容,意义及目标。
答:
管理的内容包括:物业设备基础资料的管理、物业设备运行管理、物业设备维修管理、物业设备更新 改造管理、备品配件管理、固定资产(设备)管理和工程资料的管理等。
意义:
(1) 物业设备管理在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及生活环境中,起到基础性管理的作用,并提供了 有力保障
(2) 物业设备管理是实现物业高效率发挥使用功能,促进物业与设备现代化、规范化的强有力手段。
(3) 物业设备管理是提高现有设备、设施性能、完好率及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与节约资金投入, 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的保证。
(4) 物业设备管理是城市文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对文明卫生、环境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起到保驾 护航的作用。
(5) 物业设备管理能强化物业管理企业的基础建设。
由于物业设备管理是一种开放型的管理,因此它的好坏直接显示出物业管理的行风好坏、管理服务质 量的优劣以及技术水平的高低,从而反映出物业管理企业的形象。
目标:用好管好维护检修好及改造好现有设备,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与完好率,是物业设备管理的根本 目标。
8. 根据经验与要求试述在布置给水引入管时应注意和考虑的问题。
答案要点:
(1) 宜从用水量最大处和不许断水处引入。
(2) 要尽量缩短管网向最不利配水点输水的长度。
(3) 如要设置两条引入管,需由城市环形管网的不同侧引入,如一定从同侧引入,间距不得小于10米。
(4) 与污水排出管的距离不得小于1米。
(5) 穿承重墙时要作好防沉降和防水技术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