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我的母亲课型:讲读 课时:2课时 班级: 姓名:一、学习目标: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体会母爱的真挚、深沉,心灵受到震动,从而更深入地去理解生活中的母爱。2.通过对课文有关内容的探究,持续理解截取材料写作的方法及作用。;3体会叙议结合的写法,并能逐步在平常的作文训练中合理运用。二、重点、难点:1.感知文章内容,理清脉络,心得作者的思想感情。2.截取人物中最典型的经历来表现人物。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母亲为人处事和教子方法的理解。三、资料链接:1.聚焦 邹韬奋1895-1944,新闻记者、政治家、出版家,著名的抗日斗士。1928年开始,邹韬奋正式用“韬奋这个笔名发表文章。他说韬是韬光养
2、晦的韬,奋是奋斗的奋。一方面要韬光养晦,一方面要奋斗。2.作品信息:本文选入教材时有所删节,为澄清阅读时可能产生的误解,作两点说明:1、第二件事中的“妹仔容易让人误解为邹韬奋的妹妹,实际上是母亲由娘家带来的年轻女仆,和母亲非常亲热,竟好像母女。2、文中所选四件事本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写的,可第三件事的时间是“我十岁时,第四件事的时间是“我八岁时,导致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第三件事删去了前一部分: 我六岁的时候,由父亲为“我发蒙,读的是三字经,第一天上的课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有点儿莫名其妙!我到十岁时,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先生的束脩已加到十二元,增加了三倍。四、自主学习:一查字典
3、注音或者写出汉字查氏 瞥见 惺忪 女红 歉ji xx 人影chngchng Zhn 转 蹑 手蹑脚 xnxn 善诱二查词典,解释以下词语。惺忪: 莫名其妙:循循善诱: 饮泣吞声:娓娓动听: 三阅读全文,完成以下小题1. 阅读课文,找出文中写了关于母亲的哪四个片段,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读了这些片段,你看到了怎样的母亲(请试着用如下的方式填空)读了 我看到了一位_ 3、你从中体会到了“我对母亲有着怎样的感情?五、合作探究1作者在刻画母亲形象时,两次写到“哭,即第二件事母亲读小说和第三件事母亲听“我背书。两次哭的原因,情状,给“我的感受,体现的母亲的精神是否相同?2文章没有离奇的情节和华丽的辞
4、藻,但字里行间却渗透了真挚深沉的感情,文中哪些话语、事例、细节最让你动情?找出来并简要说说理由。3作者深爱自己的母亲,可是“至今不知道她有什么名字,这合乎情理吗?六、课堂反馈一细读第五节,完成以下问题:1、为什么称呼“孟子为“前世冤家?2、但她却从时时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勉强二字能删去吗?3、“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这处细节有什么作用?4、作者背书受父亲责打,如何理解母亲当时的矛盾心情?5、文中的父亲母亲对待孩子的态度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二细读第六节,完成以下问题:1、“三个人的衣服鞋袜,没有一件不是母亲自己做的与“三个人的衣服鞋袜,
5、都是母亲自己做的相比较,在表达上哪一句更好,为什么?2、请简要分析“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得嘀嗒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的表现特色。3、仔细揣摩文中的心理活动描写,说说为什么“我有“不敢说的心理状态?三阅读课文第7、8节,分析这一部分的议论有什么作用?四在母亲的生日,或“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给母亲寄一张贺卡,发一条短信,让我妈构思一条别具匠心的感恩的话,带给母亲意外的惊喜七、文言阅读 纯孝之报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
6、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铛chng:平底浅锅。贮录:储存,收存。遗wi:给予。袁府君:袁山松,晋朝吴郡太守,孙恩攻沪渎,袁山松固守,城陷而死。未展:来不及。军人:这里指官军。 1、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母好食铛底焦饭 袁府君即日便征2翻译下面句子。2分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3请就选文写一句富有文采的读后感言。2分八、现代文阅读我的母亲 母亲生在农家,勤俭诚实。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大家洗衣服,缝补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盆。她操持家务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
7、晚间,她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从这里,我学到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我还储存着。 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招待。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地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到如今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因为自幼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劳到老。可是,母亲并不
8、软弱。那时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性格,也传给了我。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画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我非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吧,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当我
9、小学毕业的时候,亲友一致地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住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确保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当我由师范毕业,被派为小学校的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新年到了,正赶上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请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
10、她递给我一些花生说:“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作者老舍 有删改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写了母亲哪些事。4分 2、文章多次写母亲的“泪。请结合上下文,揣摩语句,体会情感,参照示例,完成表格。4分语 句情 感示例她的泪会往心中落母亲在变乱中承受苦难的酸楚、隐忍1而后合泪把我送出门去2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3、文中画线句富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4分 1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
11、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 2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4、结合丈章内容,写出你对“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这句话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此的心得。不超过60字5分 我的母亲参照答案四三1、元宵夜的巡阅、涌流的泪珠、丰富的内心世界、劳碌的身影2、读了母亲背我元宵赏灯,我看到了一位慈爱、美丽的母亲。 读了讲述小说娓娓动听,我看到了一位善良多情有文化的母亲。 读了 儿子受罚母亲流泪,我看到了一位怜惜、疼爱子女的母亲。 读了灯下熬夜为儿做鞋,我看到了一位辛劳、勤劳能干的母亲。3、对母亲的怀念感激和对封建社会的憎恶。五1、母亲在前件事哭,是被小说中孤女患难、义妇含冤的凄惨情形打动,后件事是
12、因为“我背书不出挨打心疼而哭。前件事是“热泪盈眶,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的“挥泪痛哭,哭的尽情尽兴;后一次是看到“我背书不出而挨打,耳中听着竹板打在我手上的声音,是心痛至极又无助的哭,但因在父亲面前,又不敢放声尽情的哭,所以是“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饮泣吞声地哭。前面“我看到母亲读小说哭的样子,年幼不懂,所以“站在旁边瞧着,莫名其妙;后面母亲陪着“我 一同哭,使“我感念着母亲的慈爱。两次哭体现出的母亲的精神品质也不同:前一次表现了母亲有才干,情感丰富;后面则体现了母亲的矛盾心理和慈爱的品质。2、略 3、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女性依附于男子,几乎没有独立的身份可言,表现在称呼上,一般只称其姓氏,不称
13、呼其名。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作者不知道母亲的名字,不够为奇。六、一1、因为背不出“孟子见梁惠王而遭到父亲的痛打,因此称“孟子是“前世冤家。这是一种幽默的说法。2、不能,“勉强说明母亲说“打得好是违心的话,内心是矛盾的。3、“含着泪是因为见到“我被打而“刺心的痛苦;“抱是对“我的爱抚;“轻轻是担心碰痛“我的伤处;“吻了几吻是对“我的安慰。这些词语,细腻地表现了母亲对“我的无限怜惜和疼爱。4、母亲疼爱儿子,一方面期待严训使儿子成才,一方面又为儿子受的皮肉之苦泪如泉涌,刺心的痛苦。5、相同点是都希望孩子读书成才,不同点是父亲严厉母亲慈爱。二1、前句好。原句是双重否定,肯定的程度更激烈,特别母亲的勤劳
14、能干辛劳,表现了她对子女无私的爱。2、以声衬静,用钟声和呼吸声衬托出夜之深之静,体现了母亲对子女深深的爱。3、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想要以此来减轻些内心的歉疚感。三赞美母亲,表达对旧社会的谴责和憎恶,有着深入的思想意义,升华文章中心。四参照示例:母亲是风,轻拂我孤独的身体;母爱是雨,滋润我干渴的灵魂;母亲是雷,唤醒我沉睡的心灵;母爱是电,照亮我前进的天空。 文言文1吃 出征2每次煮饭,陈遗就把焦饭收存起来,带回家给母亲吃。3示例一:焦饭有情,孝心无价。 示例二:至孝的故事就像故乡的小河永远流淌在我的心中。现代文1、写了母亲辛劳持家,热情待客,应对变乱,助儿升学,宽仁离别的事情。答出其中任何4点、意思符合即可2、1母亲和儿子分别的不舍;母亲困难筹款的辛酸“对儿子选择的支持也可2母亲对儿子学业有成、能帮衬家庭的欣慰。3、1运用了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形突地写出了母亲对儿子回家过年的喜悦,得知儿子即刻就要返校的惊讶及无奈。意思符合即可 2运用反复或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对母亲去世的痛惜和不能奉养的遗憾之情,总结全文。4、理解:母亲不仅养育了我,同时影响到我的习惯、个性、精神,影响了我一生。 心得: 【示例】父母是我们生活中的第一任老师,当我们碰到困难、意志消沉的时候,总是教导我们鼓起勇气,战胜困难,走向将来。只要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