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游戏化课堂构建.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137510 上传时间:2025-04-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游戏化课堂构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游戏化课堂构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游戏化课堂构建 美术学科本身所独有的创造性质、艺术性质,可从根本意义上对小学生的审美和创造能力加以发展和强化。实施美术教学,必须构建学生系统化的美术理论知识体系,并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在生活实际当中加以应用,从而强化美术创作功底,达成学以致用的目标。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不断完善和创新小学美术课程教学设计,才能将其素质教育功能最大程度发挥出来。 一、“双减”政策下小学美术课堂实现游戏化教学的必要性 第一,小学美术课程引入游戏化教学元素是现代化教育教学的必然趋势,其最终需要落实的目标就是将学生深度参与课堂学习的动力加以激发[1]。教师关注到学生自身能力的运用,注意发挥引导的作用,基于学生的立场来健全和完善游戏化教学体系,确保学生可利用更为形象直观的内容,来对各种相关美术知识概念与技能深入理解和运用,同时将其作为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实践依据。 第二,小学美术教学中要实施游戏化教学手段,教师必须依据当前“双减”政策和新课程改革理念,科学合理地开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校本课程,在教学环节中将充分落实游戏化元素,并将游戏化教学贯彻课程学习的始终,在强化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动力的同时,也可推动美术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实现有机结合。小学生正处于一个发现美、创造美以及欣赏美的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而大多数美术知识更多来源于生活实践之中的,小学阶段的学生尚未形成稳定的知识体系,难以在较长的学习时间当中保持持久的专注力。因而,教师要运用独有的专业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融入美术课程教学的参与度,促使学生能够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美术学习中去。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像是具有逻辑思维性的美术游戏,针对现阶段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实际需求,进而提升学生美术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分享自己学习的想法,展示自己的作品,在交流过程中增进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双减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游戏化课堂构建策略 第一,以游戏手段来设计新课导入环节。课堂导入是推动小学美术课堂有效开展的一个关键节点,同时也是促进师生实现良性互动的纽带,有趣游戏化课堂导入形式,能够满足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探究心理奠定课堂教学的基础,同时游戏活动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参与课堂的专注度。例如在教学《摸一摸 画一画》时,该课的教学侧重点在于促使学生能够充分去应用各种美术学习工具和相关材料,使学生深入去理解运用美术独有的造型艺术,比如说色彩搭配、线条绘制等,并助力学生选取合适的美术语言来阐述自身的感官体验,为学生能够设计出更具艺术性、创造性的美术作品巩固基础。其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学会去表达自身的感知觉,并且还要以绘画的形式来呈现。教师可利用“猜一猜”的游戏方法来引发学生学习欲望。利用两个黑色塑料袋,并在其中放上相应的物品,指示学生用手去感知,在猜想和思考的同时,以点、线、面的绘画手法将其画到美术作业本上。之后教师再将学生触摸的物品拿出来,学生再次感知和分析,帮助学生从深层次上去理解知识难点,形成清晰的记忆概念。 第二,利用游戏来调整和优化教学过程。小学美术教学活动开展环节,为促使教学过程得到合理的调整优化,通过结合游戏化教学理念,将学生的思维创作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充分进行调动,进一步渲染课堂教学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玩耍的过程中,反复对学生知识技能加以锤炼。游戏化教学,对于突破以往课堂当中程序性的理论知识讲解、绘画技巧说明、学生绘画创作所带来单一固定的教学问题,进一步提升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例如教师在讲解《倒影》时,教师可选择一个晴朗的天气,组织学生到有太阳光照射的场地,例如操场,以两位学生为一组,一名学生摆出自己喜欢的造型,另一名学生来猜,要求学生摆出自己喜爱的造型,在动作转换过程中,营造一种更具自由化的游戏情境。通过互动和言语交流,学生的探究欲望也能被充分点燃,促使其在观察地面投射出来的影子的同时,进一步理解教师游戏开展的目的,并且主动思考需要应用什么样的方法将倒影在纸上绘制出来。 第三,利用跨学科知识,营造良好游戏氛围如引教师可以融合语文知识,用诗歌、成语等来辅助游戏化美术教学课程的有效开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美术教师可以从语文写作中的“看图作文”得到一些启示,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采取“先说话再作画”的形式,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则可利用“看字词作画”的游戏形式。 如教师在讲解《水墨游戏》时,可利用《咏鹅》这首诗作为本次课堂教学的主题,学生在幼儿时期就学过这首诗了,相对来说对内容也比较熟悉,诗歌以浅白的文字写出了鹅的形象和特点,教师可在黑板上为学生画出鹅的简笔画作为示范,引导学生临摹,在临摹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线条的美感变化,从而再根据诗歌的描绘的鹅的特征,将颜色填充进去。之后再接下来的课程中,循序渐进地将水墨画的技巧方法传授给学生,使语言的文字美在直观的图案中传达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水墨画绘制游戏过程之中,在感悟墨色深浅变化的基础上,让学生的创造潜力在水墨游戏中得到合理有效的开发。 结束语 “双减”背景下,发挥美术学科丰富学生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需要将游戏化教学理念与美术教育教学进行有效的融合,美术学科教学不能孤立于课程体系建构之外,美术学科的基础教育功能更是要以不同多元化的表现形式来展现出其独有的魅力。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思考,鼓励学生开展趣味性、综合性的游戏学习方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创造力。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