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如何开展幼小衔接.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137126 上传时间:2025-04-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开展幼小衔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如何开展幼小衔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如何开展幼小衔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如何开展幼小衔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如何开展幼小衔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大班幼小衔接工作如何开展教师:睿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的终结阶段,是小学教育的开场阶段,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幼儿能否很快完成由幼儿到小学生的转变,能否很快适应小学生活,幼小衔接则是关键所在。一、学习习惯早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1认真倾听教师和家长的要求。如家长给孩子讲了故事后可以请孩子复述,可以训练孩子的记忆、理解能力。2教孩子理解教师和父母的要求。3提高孩子的注意力。4防止做事拖拉。5养成阅读背诵的习惯。二、五大能力培养最重要语言与专注力、区分玩具与学习、课堂行为、时间观念、作业行为与任务意识。1、语言与专注力:通过语言与专注力的训练,使孩子能够把听觉材料快速地读出来,声音响亮,吐字清晰

2、2、区分玩具与学习:通过区分游戏与学习的训练,使孩子能够正确的区分什么是学习,什么是玩。能够正确的区分两者之间的关系。3、课堂行为:通过课堂行为的训练,使孩子能够养成正确的上课、举手、站立、坐姿、翻书、读书、做笔记以及下课等课堂行为,按照正确的课堂行为要求完成课堂容的学习。4、时间观念:通过时间观念的训练,使孩子学会认识时间,学会整点与半点的表示方法。合理利用和珍惜时间,并会制定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时间表。减少和防止磨蹭、做事拖拉的坏毛病。5、作业行为与任务意识:通过作业行为的训练,使孩子了解什么是作业,学会正确的握笔姿势与写字姿势完成作业容。按照正确的流程进展听作业、记作业、写作业、检察作业的

3、训练。通过任务意识的训练,可以训练学生的能力。二、培养幼儿自学遵守常规,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人们常说,儿童一入学就“进入了符号的世界,掉进了规则的海洋,在小学有许多规则要孩子们熟悉和遵守,如“小学生行为规“等。大班的教师应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学习常规,加强规则意识,为孩子们顺利由一个年龄阶段迈向另一个年龄阶段铺平道路。为此,进入大班后,我就向幼儿介绍小学的情况,介绍哥哥姐姐认真学习的事,激发幼儿向往小学的迫切心情。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有意注意,我特别制作了丰富的、新颖有趣的教具,活动中彩洗染生动的教学形式吸引孩子们,使幼儿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参加学习活动,培养了幼儿的自控能力。为培养幼儿养

4、成正确的书写姿势,握笔和坐势正确,一开场我就提出要求,正确示,让孩子有正确的模仿,然后我又通过练习书定自己名字等活动稳固幼儿养成的习惯,平时,认真观察孩子们发现个别幼儿的不良姿势,及时纠正。另外,我与家长一起鼓励幼儿早起、不迟到,积极坚持参加幼儿园晨运活动,在生活处理方面,时时提醒幼儿抓紧课间休息时间解大小便,教他们学习自己削铅笔,整理书包,学会管理自己的衣物和文具用品,我知道持之以恒是常规培养的关键,因此,我经常对幼儿的常规进展检查,并通过各种游戏稳固幼儿已有常规,我还激发幼儿乐意担任值日生的热情,让值日的幼儿提醒同伴遵守常规。三、从各方面提高幼儿的能力真正做到幼小衔接1、时间上的互相靠拢在

5、幼儿园大班,按规定集体活动时间是三十分钟左右,注重动静交替,注重游戏,注重幼儿活动与参与。而小学上课时间规定是四十分钟,与幼儿园相比拟静多动少,并且要求遵守严格的课堂纪律。因此,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下子要坐四十分钟,对很多一年级小学生来讲,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许多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在这时变成美丽的泡影,心、里开场失望。为了使这种情况得到缓解,幼儿园在集体活动时间的安排上做了适当延长,大班下学期集体活动时间安排在三十分钟左右,让小朋友在心理上、时间概念上有好的准备。这种时间上的靠拢非常有效。2、学习习惯和常规要求上互相衔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幼儿掌握正确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坐姿、写姿、

6、握笔姿势是我校多年来一直强调的事情,如果这些根本姿势不正确,在高年级纠正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在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这样的起始阶段建立起上述几个良好习惯尤为重要。在大班后期可以进展专门的训练和指导,学写一些简单的数字,不要求快,只要求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在常规上有要求。如引导幼儿在集体活动时间里逐渐保持注意的稳定和持久,尽量在活动后喝水、上洗手间。集体活动时能专心听讲,积极发言,教师加强对孩子进展注意力和思维敏捷性的训练。3、生活能力上的重点培养幼儿园大班应加强生活能力的培养。如:整理书包,管理自己的物品,准时上幼儿园,按时入睡,在自由活动时会结伴玩耍,听指令完成任务或听教师头通知带指定物

7、品等,使用权幼儿在自理能力、时间概念、任务意识、责任感、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交往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等方面打下良好的根底,减少初上小学时丢三拉四,东拉西扯的现象,逐渐学会管理自己,进入小学后能开场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的生活。4、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开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是为入小学打好根底的重要衔接工作,从小中班开场,我就非常重视开展幼儿的语言能力,特别是语表达能力。在语言教学中,我经常组织幼儿对一些儿童文学作品听、看、讲述、讲座,引导幼儿学习新的语言、词汇、了解作品,再通过看图说话、情景表演、木偶剧、小话剧等表演出来,使幼儿得了更多锻练语言的时机。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我变过去教师讲、幼儿听

8、的传统教学模式,常常先提问题,让幼儿带着寻求答案的心理,去开展活动,并鼓励幼儿大胆地对沿未理解的容进展讲座,这样做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参与语言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语言游戏活动,使幼儿获得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思想的最正确时机。5、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升入大班我们坚持开展了阅读活动,主要形式包括自由阅读和教师指导下的阅读活动两种。这两种活动,使小朋友既有自由选择阅读容的时机,又能得到教师的引导,在有目的、有方案的阅读中,阅读方法、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这些能力又直接、有力地促进学习能力的开展。通常,班里有这样的情形,识字的小朋友喜欢读书,读书又能学到更多的字。

9、人与书产生互动,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在互动中增长。拥有这样的根底进入小学,给小学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如开学上课时,能听教师的要求正确理解拿、取书,能看通知,喜欢识字活动,能顺利地阅读报纸,能正确理解题意。识字兴趣、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明显比不识字的小朋友强,学习的起点高。值得说明的是,我们从来不专门设计活动教识字,幼儿识字活动都安排在分区活动里,孩子们利用教师提供的可操作的材料识字角,按自己的兴趣对学习容和学习时间加以迁、选择。要知道,在幼儿阶段识字不是任务,而“利用环境、自然习得 则是取得成功的一条重要经历。同样,我们把这条经历介绍给家长。四、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感幼儿参与活动往往从兴

10、趣出发,进入小学后,仅从兴趣出发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有时难以奏效,因此,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入手,使其对任务的责任心为活动的动力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教师要勤观察,多引导,布置了任务要坚持要求,坚持检查。另外,进入大班后,我会经常布置一些任务让幼儿回家完成,我改变以前写通知的形式,让孩子当小传令兵,把任务转达给家长听,如用废旧材料做玩具,听说新闻等,这样的作业既加强了幼儿的任务意识,又能够培养幼儿准确转述他人意图的能力,入小学后,孩子们就清楚地向家长传达学校信息,并能完成学校教师布置的任务。五、培养幼儿大胆与人交往的能力小学是一个更加独立、自主,更加复杂多变的生活天地,培养幼儿乐群、恋群,学会交往、

11、善于交往,具有良好的个性,对幼儿愉快、成功地开展新的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幼儿,我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品性,良好的品性是成功与同伴交往的根底,我发现那些乐于将自己的玩具、图书、食品与人分享,对人热情有礼的孩子常常成为许多孩子的玩伴,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常通过一些有趣的故事、典范、游戏等培养孩子真诚、善良、热情、守信的良好品质。另外,我还经常通过一些活动,如:屡次参观小学、“大带小 活动、“与小学生联谊 等活动,使孩子们在了解哥哥姐姐们的小学生活的根底上,又大胆与各类伙伴交往,如在“大带小 活动中,我们让班上幼儿与小学三年级伙伴交往,这样的活动增强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另外,我还常常要求家长们多让

12、自己的孩子与不同年龄的孩子交往,多带孩子走出家门,广泛结交伙伴,使孩子们得到愉快的同时,成为一个乐于交往和蔼于交往的人。六、注重个体差异的不同教育方式、方法的训练培养有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我们的教育目标要着眼于幼儿一生的开展,但在具体工作上则一定要落实在每一个细节中。学前教育准备工作所涵盖的容是非常广泛的,而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这些具体细节的训练、培养和引导,来帮助孩子们积累起更多的生活、学习经历,让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和自信心去迎接展现在他们面前的越来越广阔的世界!七、争取家庭教育的配合幼小衔接不只是幼儿园和小学的事情,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因素都对其产生影响。其中家长的作用尤其不

13、能无视。儿童的生活行为习惯、自理能力、身体素质、学习态度和能力以及社会适应力等都离不开家长态度的影响。因此,应重视做好家长的工作,采取普遍家访、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和向家长开放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等方式向家长宣传教育方针和正确的衔接措施,帮助家长学习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家长和教师同步对儿童进展衔接教育,保证衔接工作的顺利进展。幼儿素质的培养,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在抓好智力开发的同时,应以素质教育为重点,打好根底,搞好衔接,绝不能让我们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总之,教师和家长要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调整好心态。让幼儿即愿意上学,又喜欢上学,又具有一定的克制困难的能力,顺利完成由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幼小衔接工作就是帮助幼儿形成一种适应小学生活规律的行为模式。而这项工作要想取得良好的成效,需要的不仅仅是说教、检查,最重要的是教师如何将其细化,具体的融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点滴积累、培养、逐步的形成、完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幼小衔接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