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等油藏工程(递减规律应用)文档幻灯片.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136568 上传时间:2025-04-22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4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油藏工程(递减规律应用)文档幻灯片.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高等油藏工程(递减规律应用)文档幻灯片.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矿场经验方法,概念:,系统地观察油(气)藏的生产动态,准确齐全地收集整理并深入分析能说明生产规律的资料,用数理方法(如数理统计、最小二乘法、灰色理论)加工相应的信息,找出表达这些规律的经验公式,用此经验公式预测油藏的未来动态,1,矿场经验方法,特点:,不去研究油(气)藏复杂的地下渗流过程,方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无法完全揭示变化的机理,方法需要校正、检验和完善,2,第一节 水驱油田高产稳产和产量递减规律经验预测方法,23个接近于开发完毕的水驱砂岩油田的基 本情况如下:,渗透率:2080 mD,油水粘度比:0.5 6.0,含水率:28.3 99.8%,采出可采储量的80 99.8%,3,第一节 水驱油田高产稳产和产量递减规律经验预测方法,2、统计方法,为便于对比,找出固有的规律,引入无因次变量,1).无因次采油速度,油田实际的采油速度,%,油田高产稳产阶段最大的采油速,速度,%,4,2、统计方法,2).,工业采出程度,第一节 水驱油田高产稳产和产量递减规律经验预测方法,油田地质储量采出程度,%,油田最终采收率,%,5,23个油藏统计规律P153,图2-11:,V,D,R,D,I,II,III,I-上产阶段,II-高产稳产,阶段阶段,III-递减阶段,6,2、统计规律,1).高产稳产期限限的经验预测法,取第二阶段的平均无因次速度:,V,D,=(0.8+1.0/2=0.9(中值),则得第二阶段的期限为:,R,D,=0.5(下限),即,R,=0.5,R,e,R,D,=0.6(上限),即,R,=0.6,R,e,即:*第二阶段结束时,大约采出可采储量的5060%。,*稳产期大约可采出可采储量的50%,第一节 水驱油田高产稳产和产量递减规律经验预测方法,7,例:,已知地质储量N(如为4亿吨),估算采收率Re(如30%),计算可采储量(1.2亿吨),估计稳产期内累产油量:,(,N,p=0.5,R,e,N,=6000万吨),按设计的稳产期的年产量估算稳产年限:,(,T,=0.5,N,r/,Q,年,),第一节 水驱油田高产稳产和产量递减规律经验预测方法,8,2).产量递减规律的经验预测法,由图2-11可得产量递减阶段的,V,D,R,D,之关系。,中值:,由(0.95,0)、(0.5,0.9)两点确定直,线方程:,V,D,=2(0.95-,R,D,),上限值:,由(1.05,0)、(0.6,0.9)两点确定直,线方程:,V,D,=2(1.05-,R,D,),第一节 水驱油田高产稳产和产量递减规律经验预测方法,9,2).产量递减规律的经验预测法(续),转换为有因次采油速度为:,V,3,=2Vmax(0.95-R/Re)(中值),V3,=2Vmax(1.05-R/Re)(上值),第一节 水驱油田高产稳产和产量递减规律经验预测方法,第三开发阶段的采油速度,%。,10,2).产量递减规律的经验预测法(续),转换为,年产油量,为:,Q,3,=2,Q,max,(0.95-,R,/,R,e)(中值),Q,3,=2,Q,max,(1.05-,R,/,R,e)(上值),第一节 水驱油田高产稳产和产量递减规律经验预测方法,第三开发阶段的年产油量,第二开发阶段的最大年产油量,11,2).产量递减规律的经验预测法(续),递减快慢概念:,上述公式求导有:,第一节 水驱油田高产稳产和产量递减规律经验预测方法,12,2).产量递减规律的经验预测法(续),分析:,第三阶段得采油速度或年产油量随着油田采出程度的递减率,与第二阶段的值成正比,即高产、稳产阶段采油速度或年产油量愈高,第三阶段的递减率愈大。,与油田采收率成反比,即油田储集层及流体物性愈好,油田开采工艺技术效果愈好,油田递减率就愈小。,第一节 水驱油田高产稳产和产量递减规律经验预测方法,13,下图说明上述情况:,Q,t,14,第二节 产量,递减分析,该方法仅适用于已进入递减阶段且有较长递减历史的油气田或油气井。,15,第二节 产量 递减分析,1、产量递减规律,是油气田或油气井在开采中后期出现的共同的规律,各个油气田或油气井不同的是:,开始递减的时间不同;,递减快慢不同;,递减的原因不同。,16,第二节 产量 递减分析,1、产量递减规律,我们关心的问题:,Q,t有无规律?,如有,有哪些规律?,如何将这些规律应用于矿场的动态预测?,17,2.瞬时递减率的定义,a,(,又称名义递减率,),单位时间的产量变化率,用下式表示:,第二节 产量 递减分析,单位:1/天,1/月,1/季,1/年,18,Q,Q,0,Q,1,t,0,t,1,t,dQ,dt,第二节 产量 递减分析,19,由(1)式可导出几种不同形式的表达式:,a,=-d,Q,/d,N,p (d,N,p=,Q,dt),a,=-dln,Q,/d,t,3.,递减系数,D,(,矿场常用,),D,=1-,a,,单位与,a,相同。,第二节 产量 递减分析,20,4.Arps的三种递减规律,Arps总结出的三种类型的产量递减规律,第二节 产量 递减分析,n=0时,a=ai=const,为指数递减(常递减),n=1时,a=ai(Q/Qi),为调和递减,0n1,时,a=ai(Q/Qi)n,为双曲线递减,t=0时对应的递减率,21,其它特殊递减规律:,n=-1时,称为直线递减,n=0.5时,称为衰竭递减。,第二节 产量 递减分析,22,5、产量递减分析,根据递减率的定义:,第二节 产量递减分析-,指数递减,1).指数递减分析,23,未来产量Q与时间,t,的对应关系,第二节 产量递减分析-,指数递减,取定积分:,改写成下式,:,24,第二节 产量递减分析-,指数递减,lnQ,t,直线的斜率为递减率,a,截距为ln,Q,i,25,递减周期概念:,设在某一时间T,0,时,油田产量正好降为初始产量的1/10,则递减周期,T,0,满足,:,aT,0,=2.303,即:,T,0,=2.303/,a,半周期,T,1,(产量降为初始产量之半)满足:,T,1,=0.69315/,a,第二节 产量递减分析-,指数递减,26,求累积产油量,N,p:,积分结果为:,第二节 产量递减分析-,指数递减,产量与累积产量的关系:,27,产量与递减期内累积产量,Q,N,p,直线的截距为,Q,i,,,斜率为,a,第二节 产量递减分析-,指数递减,28,2).调和递减分析,第二节 产量递减分析-,调和递减,29,积分结果为:,第二节 产量递减分析-,调和递减,未来产量Q与时间,t,的对应关系,30,1/Q,t,1/,Q,i,tg=,a,i,/,Q,i,第二节 产量递减分析-,调和递减,直线的斜率为递减率,a,i,/,Q,i,截距为,1/,Q,i,Q与,t,的关系,31,累积产量表达式:,或写成:,第二节 产量递减分析-,调和递减,32,产量与递减期内累积产量,ln,Q,N,p,ln,Q,i,tg=,a,i,/,Q,i,直线的斜率为递减率,a,i,/,Q,i,截距为ln,Q,i,第二节 产量递减分析-,调和递减,33,第二节 产量递减分析-,双曲线递减,3).双曲线递减,34,第二节 产量递减分析-,双曲线递减,分离变量并积分:,未来产量Q与时间,t,的对应关系,35,1/Q,n,t,1/,Q,i,n,tg=n,a,i,/,Q,i,n,第二节 产量递减分析-,双曲线递减,直线的斜率为递减率n,a,i,/,Q,i,n,截距为,Q与,t,的关系,1/,Q,i,n,36,累积产量表达式:,积分结果为:,第二节 产量递减分析-,双曲线递减,37,产量与递减期内累积产量,Q,1-n,N,p,tg=,第二节 产量递减分析-,双曲线递减,38,3、递减 类型的判断方法,第二节 产量递减分析-递减类型的判断,确定其递减参数(,a,i,,n),目前常采用的方法有:,图解法、试凑法、曲线位移法、二元线性回归法、典型曲线拟合法等。,39,3、递减类型的判断方法,1).图解法,是利用指数递减和调和递减规律中存在的一些线性关系,来判断递减类型,第二节 产量递减分析-递减类型的判断,判断方法:由简单,复杂类型的顺序,但对,双曲线递减计算较复杂。,40,例1:指数递减,ln,Q,t,Q,N,p,41,例2:调和递减,1/Qi,1/Q,t,tg,=a,i,/Q,i,ln,Q,Np,tg,=a,i,/Q,i,42,A,B,y,2).试凑法1用于双曲线递减:,方法:给定一系列不同的,n,值,能使(Q,i,/Q),n,与时间,t,为直线关系的,n,值,即为正确的,n,值。,则:,y,=A+B,t,第二节 产量递减分析-递减类型的判断,43,t,y,由截距A,Qi,由斜率B ai,n大,n小,n正确,A,tg=B,44,3、递减类型的判断方法,2).试凑法2用于双曲线递减:,第二节 产量递减分析-递减类型的判断,1.0,(Q,i,/Q),n,t,n小,n大,n正确,tg,=,na,i,45,3、递减类型的判断方法,3).曲线位移法用于双曲线递减:,方法:,就是将双对数坐标中成曲线的产量与时间图,向右位移某一合适的距离,使其成直线。,理论基础:,第二节 产量递减分析-递减类型的判断,46,3、递减类型的判断方法,3).曲线位移法用于双曲线递减:,第二节 产量递减分析-递减类型的判断,A B C,47,lg,Q,lg(C+t),C正,C大,C小,C=0,由斜率B,n,再由C,a,i,=1/,nC,再由A,Q,i,3、递减类型的判断方法,3).曲线位移法用于双曲线递减:,第二节 产量递减分析-递减类型的判断,48,3、递减类型的判断方法,4).典型曲线拟合法,理论基础:,Arps三种递减类型的无因次形式:,第二节 产量递减分析-递减类型的判断,给定不同,n,值和,a,i,t,值时,可以计算出不同的产量比(,Q,i,/,Q,),绘在双对数坐标纸上,则可得到理论图版。,49,指数递减,调和递减,n=0 0.2 0.4 0.6 0.8 1.0,例子:,n,=0.4,,a,i,=(,a,i,t,),M,/,t,M,10,1,0.1,1,10,a,i,t,Q,i,/Q,(a,i,t),M,50,3、递减类型的判断方法,5).二元线性回归求解法,方法:,将双曲线递减得累积产量公式化为二元回归方程。通过二元回归分析,一次求得,n,、,a,i,和,Q,i,值。,第二节 产量递减分析-递减类型的判断,a,0,-a,1,-a,2,51,3、递减类型的判断方法,5).二元线性回归求解法,第二节 产量递减分析-递减类型的判断,则,,N,p,=,a,0,+,a,1,Q,+,a,2,Qt,如果,再设,x,1,=,Q,,,x,2,=,Qt,,,y,=,N,p,,则,y,=,a,0,+,a,1,x,1,+,a,2,x,2,变为二元线性方程。,52,求解步骤:,收集实际生产数据,二元回归分析,求得常数,a,0,、,a,1,和,a,2,确定出,Q,i,,,a,i,和,n,3、递减类型的判断方法,5).二元线性回归求解法,第二节 产量递减分析-递减类型的判断,53,递减参数确定如下:,3、递减类型的判断方法,5).二元线性回归求解法,第二节 产量递减分析-递减类型的判断,54,4、产量递减规律的应用,1).预测未来产量和开发年限,已知,t,,外推,Q,;,给定产量,Q,,估计开发年限,T。,第二节 产量递减分析-产量递减规律的应用,55,确定经济极限产量,Q,ec,可采储量,预测方法:,2).预测采收率和可采储量,首先确定,N,p与,Q,之关系:,第二节 产量递减分析-产量递减规律的应用,56,例:某指数递减油田,如果取,Q,ec,=0,目前产量为,Q,1,,相应的累积产油量为,N,p1,,求剩余可采储量。,第二节 产量递减分析-产量递减规律的应用,57,Q,0,t,1,Q,i,Q,1,Q,ec,58,3).分析评价增产措施或开发调整(如层系调整、井网加密等)的效果,在产量递减阶段,可能采取:,(1)增产措施,压裂,酸化,堵水(调剖),补孔,(2)调整,层系调整(合注合采,分层注采),加密井网,第二节 产量递减分析-产量递减规律的应用,59,第二节 产量递减分析-产量递减规律的应用,例子1:,分析:,措施后(如压裂,后)油井产量增加,,递减率不变,可采储,量增加。原因是可流,动的供油体积或面积,增大了,阻力也可能,减小了(如压裂、补孔),ln,Q,ts,t,60,ln,Q,ts,t,例子2:,分析:,产量变化不大,但,递减率减小,可采储量仍然增加。原因是可流动的供油体积或面积增加了,但流动阻力变化不大。,第二节 产量递减分析-产量递减规律的应用,61,ln,Q,t,s,t,例子3:,分析:,油气井仅在局部地区流动阻力减小(如酸化),产量增加,但递减率也增加了,可采储量保持不变。,但是,减少了开发年,限,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第二节 产量递减分析-产量递减规律的应用,62,5、产量衰减规律及应用,1).我国某些油田进入递减期以后,其产量与时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第二节 产量递减分析-产量衰减规律及应用,递减期,开发时间,月或年,显然,产量是减速递减的。产量的变化符合n=0.5的双曲线递减规律,称为衰减递减。,t时刻的产量,吨/月或吨/年,63,5、产量衰减规律及应用,1).,衰减递减,(1)剩余可采储量与累积产量,设油田在递减期的可采储量为,a,,则油田从递减时刻算起开发至t时刻,地层中剩余可采储量应为,a,-,N,p(t),其由下式计算:,第二节 产量递减分析-产量衰减规律及应用,累积产量与时间的关系为:,N,p(,t,)=,a,-,b,/,t,64,Q,0,t,第二节 产量递减分析-产量衰减规律及应用,5、产量衰减规律及应用,1).,衰减递减,(1)剩余可采储量与累积产量,N,p(,t,)是从与,a,同一时刻起算的,可以是递减期中的任意时刻(如取,t,0,=0)。,右图中阴影面积=,N,p(,t,),当t,时,Np(t)=,a,65,衰减递减判断:,作,N,p,t,与,t,图,若出现直线段,则为衰减递减,且直线段斜率为,a,。,N,p,t,t,tg,=,a,产量衰减曲线,第二节 产量递减分析-产量衰减规律及应用,66,第二节 产量递减分析-产量衰减规律及应用,5、产量衰减规律及应用,1).,衰减递减,(2)衰减规律的递减率,即递减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减小。,67,第二节 产量递减分析-产量衰减规律及应用,5、产量衰减规律及应用,1).,衰减递减,(3)产量与累积产量的关系,2).衰减规律的校正,(1)校正原因,在实际应用中,符合衰减规律的点子极其有限,为了能获得较理想的结果,并尽可能利用递减初期的产量数据。,68,第二节 产量递减分析-产量衰减规律及应用,5、产量衰减规律及应用,2).衰减规律的校正,(2)校正依据,n=0.5的双曲递减的产量:,由上式看出,只有当,t,很大时,,t,+,C,t,,,Q,b,/,t,2,69,第二节 产量递减分析-产量衰减规律及应用,5、产量衰减规律及应用,2).衰减规律的校正,(3)校正方法:,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若,N,p,t,t,曲线中的直线较短时,看是否在N,p,(,t,+,C,)(,t,+,C,)曲线中的直线段会变长。,70,第二节 产量递减分析-产量衰减规律及应用,5、产量衰减规律及应用,2).衰减规律的校正,N,p,t,t,1,t,2,t,3,N,p3,N,p2,N,p1,1,3,2,衰减曲线校正方法示意图,待定常数 的求法:,C,71,在,N,p,(从递减期某一时刻算起)与,t,曲线的两端取两点,N,p1,和,N,p3,,其对应的横坐标为,t,1,和,t,3,;,在曲线上查出,N,p2,=(,N,p1,+,N,p3,)/2对应,t,2,;,计算校正常数C,问题:,如何推导C的表达式?,第二节 产量递减分析-产量衰减规律及应用,5、产量衰减规律及应用,2).衰减规律的校正,72,校正后的衰减曲线,t,N,p,t,t+C,Np(t+C),tg,=,a,衰减曲线和校正衰减曲线,73,讨论:预测经济可采储量,当Q=Q,EL,,N,pt,=N,RE,74,讨论:预测经济可采储量,75,讨论:预测开发年限,76,讨论:预测经济可采储量与开发年限,关键:Q,EL,确定,77,讨论:预测经济可采储量与开发年限,实例:,大庆南二、三区葡I组,65年投入开发,76年递减,81年变化有序,t,0=17年,,Q,i=145.47万吨,,N,po=2107.63万吨,,n,=0.5091线性好,随后生产数据拟合的,Q,i=151.70万吨/,年,,,D,i=0.162/,年,求:a1、b1、a2、b2、c值,Q、Npt表达式,若Ct=12000万元,,=0.95,,Ao=1650元/t,Ag=0.5元,/m,3,GOR=45m,3,/t,Tx=0.2,求,Q,EL,,N,RE,,t,a,考题,78,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