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地感线圈施工规范-车牌识别停车场系统.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0136511 上传时间:2025-04-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感线圈施工规范-车牌识别停车场系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地感线圈施工规范-车牌识别停车场系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地感线圈施工规范 车辆检测器的地感线圈是停车场管理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它的工作稳定性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因此地感线圈的制作是工程安装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工作环节。制作地感线圈前要考虑以下几点: ⑴线圈材料 在理想状况下(不考虑一切环境因素的影响),电感线圈的埋设只考虑面积的大小(或周长)和匝数,可以不考虑导线的材质。但在实际工程中,必须考虑线导线的机械强度和高低温抗老化问题,在某些环境恶劣的地方还必须考虑耐酸碱腐蚀问题。 由于导线一旦老化或抗拉伸强度不够导致导线破损,则检测器将不能正常工作。在实际的工程中,建议采用1.0mm以上铁氟龙高温软导线。 ⑵线圈形状 ①矩形安装 通常探测线圈应该是长方形。两条长边与金属物运动方向垂直,彼此间距推荐为1米。长边的长度取决于道路的宽度,通常两端比道路间距窄0.3米至1米。 ②倾斜45°安装 在某些情况下需要检测自行车或摩托车时,可以考虑线圈与行车方向倾斜45°安装. ③“8”字形安装 在某些情况下,路面较宽(超过六米)而车辆的底盘又太高时,可以采用此种安装形式以分散检测点,提高灵敏度。 这种安装形式也可用于滑动门的检测,但线圈必须靠近滑动门。 ⑶线圈的匝数 为了使检测器工作在最佳状态下,线圈的电感量应保持在100uH-300uH之间。在线圈电感不变的情况下,线圈的匝数与周长有着重要关系。周长越小,匝数就越多。一般可参照下表: 线圈周长 线圈匝数 3米以下 根据实际情况,保证电感值在100uH-200uH之间即可 3—6米 5-6匝 6—10米 4-5匝 10--25米 3匝 25米以上 2匝 由于道路下可能埋设有各种电缆管线、钢筋、下水道盖等金属物质,这些都会对线圈的实际电感值产生很大影响,所以上表数据仅供用户参考。在实际施工时用户应使用电感测试仪实际测试电感线圈的电感值来确定施工的实际匝数,只要保证线圈的最终电感值在合理的工作范围之内(如在100uH—300uH之间)。 ⑷输出引线 在绕制线圈时,要留出足够长度的导线以便连接到环路感应器,又能保证中间没有接头。绕好线圈电缆以后,必须将引出电缆做成紧密双绞的形式,要求最少1米绞合20次.否则,未双绞的输出引线将会引入干扰使线圈电感值变得不稳定。输出引线长度一般不应超过5米。由于探测线圈的灵敏度随引线长度的增加而降低,所以引线电缆的长度要尽可能短。 ⑸埋设方法 线圈埋设首先要用切路机在路面上切出槽来。在四个角上进行45度倒角,防止尖角破坏线圈电缆.切槽宽度一般为4到8毫米,深度30到50毫米。同时还要为线圈引线切一条通到路边的槽。但要注意:切槽内必须清洁无水或其它液体渗入。绕线圈时必须将线圈拉直,但不要绷得太紧并紧贴槽底。将线圈绕好后,将双绞好的输出引线通过引出线槽引出。 在线圈的绕制过程中,应使用电感测试仪实际测试电感线圈的电感值,并确保线圈的电感值在100uH—300uH之间。否则,应对线圈的匝数进行调整. 在线圈埋好以后,为了加强保护,可在线圈上绕一圈尼龙绳.最后用沥青或软性树脂将切槽封上。 (6)封口材料      对线槽的封口一般用热熔沥青、密封胶或环氧树脂,线槽封口的主要标准是保证线圈线缆完全密封,内部无气泡.为了保证寿命长,推荐所有线圈线缆完全密封在树脂中,但当线槽或线缆较湿时不可用此方法. 特别注意事项: 1、 线圈埋线松动:当地感线圈不能牢固的固定在槽内时,汽车压过路面的震动会造成槽内线圈变形,改变地感初始电感量,此时传感器必须重新复位后方能正常工作,导致车辆检测器检测失败。解决方法是将融化的沥青浇入内使其固定。 2、 最好是能有LC电感测量仪测量地感线圈地感的大小,用来确认地感线圈的匝数,确保线圈的电感值在100uH-300uH之间(180 uH左右最保险),使车辆检测器能稳定的工作在其使用范围内。 3 地感线不得破损保护层,用数字表测对地电阻大于或等于10MΩ,直流电阻为4-6Ω;地感线不得破损保护层,用数字表测对地电阻大于或等于10MΩ,直流电阻为4-6Ω; 5、 周围50公分范围内不能有大量的金属,如井盖、雨水沟盖板等。 6、 周围1米范围内不能有超过220V的供电线路。 7、 制作多个线圈时,线圈与线圈之间的距离要大于2米,否则会互相干扰. 8、 在四个角上进行45度倒角,并打磨光滑防止尖角破坏线圈电缆。 9、 应事先计算好线缆长度并预留足够余量(包括线圈引出线),严禁在线圈铺设中间有中间接头,线缆不得有破皮、断裂等 10、 走线尽可能在槽底,并且线缆排列有序,而不应出现交叉、重叠等现象 11、 线圈到“地感处理器”的引出线,应按20周/每米进行扭绞,且该引出线到地感处理器间的距离应尽可能短(如该端引线过长,将导致地感灵敏度降低),建议该段在1米以内,最大不要超过5米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