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楼房建筑钢筋工程施工方法
1、流水段的划分
主体结构裙房部分分四个流水段,1-6轴为A段,7-12轴为 B段,13-16轴为C段,17-21轴为D段;转换层以上剪力墙分
1、II、III、IV流水段。详见流水段划分图。
2、钢筋加工
钢筋加工前,应对其外观进行检查,钢筋表面应保持洁净、 无损伤且平直、无局部弯折,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应在加工前清 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在对钢筋进行 外观检查、核对规格型号并原材复试合格后方能进行钢筋加工。
调直66〜10盘条钢筋时冷拉率不大于4%。1级钢筋末端 需做180°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 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d的10倍;II级钢筋末端平直部 分锚固长度不足可做90°弯折以保证锚固长度,其弯曲直径不 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不小 于钢筋直径的5倍;箍筋末端应做135°弯钩,其弯钩的弯曲直 径不小于钢筋直径,并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 为 10d。
3、钢筋绑扎
(1 )墙体钢筋
1)绑扎要求
a. 墙体钢筋除2#核心筒5、6厚墙为三层双向网片外, 其他墙体均为双层双向网片,竖向钢筋在内,水平钢筋在外,三 层网片墙中间网片居墙中放置。
b. 墙体竖向钢筋机械连接接头(>20mm)第一步出楼板面 10mm,第二步出楼板面22mm,绑扎接头第一步出楼板面40d, 第二步出楼板面92d,相临接头错开1.3x40d,搭接长度40d, 锚固长度35d。
c. 墙体水平钢筋搭接长度40d,锚固长度35d,上下两根相临 钢筋接头位置错开1.3 x 40d,且大于5mm。
d. 为保证墙体保护层厚度,网片水平筋上挂20mm塑料卡, 间距均为8mm,呈梅花型布置。
e. 墙筋逐点绑扎,搭接处至少绑3扣,搭接两端绑扎扣距端 头2cm,同时保证搭接长度范围内有三根墙筋通过,并绑扎牢固;
f. 绑扎时,墙体竖向第一道钢筋距暗柱主筋间距为5cm,第 一道水平钢筋距楼面5cm (当与柱箍筋冲突时,柱箍筋向下移让 水平钢筋)。
2)墙体钢筋就位工艺为:
A. 板上墙筋:就位前先依据墙、柱边线及网片间距检查下层钢筋 甩筋位置是否正确。如有位移按照技术人员方案进行调整,然后 布定位筋、画分档线绑其余钢筋;
B. 墙体筋如遇门窗、洞及管道时,要在洞边竖筋上画标高线, 同时按照图纸设计要求绑扎洞加筋。
C. 为了墙体竖向及水平钢筋位置的准确性,要求加设竖向及水平 钢筋定位梯。钢筋定位梯的钢筋规格要比墙体钢筋大一个规格, 其充当墙体钢筋。按墙体钢筋间距加设的撑棍长度要比墙体厚度 少2mm(其断料用无齿锯,保证端面平齐,端面刷防锈漆),撑 棍要与钢筋点焊牢固。
(2)柱子钢筋
1)绑扎要求
a. 柱筋d>20mm采用锥螺纹套筒连接接头(第一步出楼板面 10mm,第二步出楼板面22mm),其他采用绑扎接头(第一步 出楼板面40d,第二步出楼板面92d,相临接头错开,搭接长度 40d,锚固长度35d)。
b. 柱主筋保护层为25mm,同时保证箍筋保护层不小于15mm。为保 证钢筋保护层尺寸,柱筋各侧面钢筋外皮均挂同保护层厚度的塑料 卡,竖向间距8mm,同一高度上设两个;
c. 柱箍筋保证端头弯钩为135° ,且要求端头弯钩互相平行,弯 钩平直段长10d;箍筋端头要两两相互错开,并要求箍筋135。弯 钩处叠合次序一致。
2)柱筋就位工艺为:
a・柱接筋:
① 绑扎顺序:套柱箍筋T连接竖向受力筋T画钢筋间距T绑箍 筋;
② 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子箍筋数量,先放箍筋在甩 出钢筋上,然后连接柱子钢筋。当为绑扎接头时,在搭接长 度范围内,绑扣不少于三个;
③ 竖向相临两根钢筋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机械连接错开 35d,搭接错开52d;
柱箍筋绑扎:箍筋与主筋垂直,箍筋转角与主筋交点均要绑 扎,绑丝端头甩入柱内,且相临箍筋端头相互错开。
(3)梁钢筋
1)绑扎要求
3. 梁筋连接位置下铁在支座处,上铁在跨中,相邻接头错开 1.3倍搭接长度,上铁贯通筋采用冷挤压连接,其余采用绑扎 连接;
b. 楼面梁筋d<25mm锚固长度为35d,搭接长度为40d;梁 筋d> 25mm时锚固长度为40d。
c. 梁端头钢筋伸入支座平直长度不小于0.45倍锚固长度,并 向上或向下做90°弯钩,弯钩长度15d;梁中间下铁伸入支座长 度不小于锚固长度;
^梁上铁负筋出柱边长度上排筋为净跨长的1/3;下排筋为 净跨长的1/4,当该支座为中间支座连接相邻两跨时,净跨值取 两跨中的较大值;
。.当梁筋不需伸入支座时,在距支座0.05倍净跨处截断;
f.梁上铁钢筋净距不小于1.5倍钢筋直径且不小于30mm,梁 下铁钢筋净距不小于1.0倍钢筋直径且不小于25mm,当梁筋放 置一层不能满足要求时,可放置二层,二层钢筋与一层钢筋错档 放置;
甘.梁柱节点处钢筋交叉时,保证柱筋端面,梁筋从柱筋内侧 穿过;
上当梁交叉时,从上到下布筋顺序依次为东西向上铁、南北 向上铁、东西向下、南北向下铁;
i. 梁箍筋加密范围为出柱边不小于5且不小于2.0倍梁截 面高度,距柱边主筋内外50mm各布第一道箍筋,梁柱交叉及梁 梁交叉处2.0m范围内箍筋应做相应调整,保证梁筋位于箍筋四 角,四角梁筋与箍筋采用兜扣绑扎,其余采用八字扣;
j.梁筋保护层为25mm,箍筋保护层不小于15mm;
2)梁筋就位工艺:
a. 先在梁底模上排好纵筋位置,用粉笔做好标记;
b. 计算好该跨梁中箍筋数量,将其穿在梁下铁两根角筋上;
c. 紧贴梁所在跨柱纵筋内皮穿梁下铁角筋,然后在穿梁其他钢筋;
d. 在梁纵筋上画好箍筋分档线,将箍筋分别绑扎牢固,同时保 证箍筋肢头相互错开;
e. 在箍筋下面放置15mm塑料垫块(@5,沿梁宽同一截面放置 两块,第一处出柱边250mm)。
(4)板筋
1)绑扎要求
a. 板筋下铁为双向网片,板四周布置扣铁,东西向钢筋在下,
南北向钢筋在上;
b. 板底筋为I级钢筋时端头加180°弯钩,弯钩平直长10d, 为II级钢筋时不加弯钩,板底筋伸入支座不小于120mm;
c. 板负筋若支座(梁)另一侧无板时,伸长至梁或外墙边, 若支座(梁)另一侧板上皮标高不同时,两侧板负筋均应锚入梁 内 40d;
d. 洞边加筋除板筋图中有注明外,均为2①12,伸入支座或 过洞 5;
e. 板负筋的分布筋均为由6@2;
匚空心砖墙处,板中均加设2①20通长底筋,两侧均伸入支
座 250;
g. 楼面板筋锚固长度为35d;搭接长度为40d;
h. 板筋保护层为20mm;
2)板筋就位工艺为:
a. 先在楼面模板上画好钢筋分档线,第一档出梁或墙边50mm;
b. 板筋从下致上依次布置:下铁(主筋、次筋),马凳@12、 上铁(分布筋、负筋);
c. 在板底放置20mm塑料垫块(@10,梅花型布置,第一块出梁 或墙边250mm)。
4、钢筋冷挤压连接工艺
(1)冷挤压套筒连接工艺
a. 清除钢筋端头的锈、泥砂、油污等杂物;
b. 将钢筋与套筒进行试套,如钢筋有马蹄、弯折或纵肋尺寸 过大者应预先矫正或用砂轮机打磨,对不同直径钢筋套筒不 得窜用;
c. 在钢筋端部画出定位标记与检查标记,定位标记与钢筋端 头的距离为钢套筒长度的一半,检查标记与定位标记的距离 为 20mm;
d. 检查挤压设备情况并进行试压,符合要求后方可作业;
e. 先在加工场将一根钢筋插入套筒进行挤压,然后在作业区
将待接钢筋插入套筒另一端进行挤压,钢筋端头离套筒长度 中点不超过10mm;
f. 将压力钳对正钢套筒压痕位置的标记进行就位,并保持与 钢筋轴线垂直,然后依次从套筒中部向端部施压。压痕道数 须符合型式检验确定的道数,并控制压痕深度,使得挤压后 套筒长度为原长度的1.10〜1.15倍或套筒处的外径为原外径 的0.8〜0.9倍;
g. 挤压接头的现场检验按验收批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 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以5个为一 个验收批进行检验与验收,不足5个也作为一个验收批, 对每一验收批,均应按设计要求的接头性能等级,在工程中 随机抽3个试件做单向拉伸试验;
h. 每一验收批中应随机抽取10%的挤压接头作外观质量检查, 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a外形尺寸:挤压后套筒长度为原长度的1.10〜1.15倍或套 筒处的外径为原外径的0.8〜0.9倍;
b挤压接头的压痕道数应符合型式检验确定的道数;
c接头处弯折不得大于4度;
d挤压后的套筒不得有肉眼可见裂缝。
5、锥螺纹套筒连接工艺
(1) 检查钢筋端面,保证其与钢筋轴线垂直,如有翘曲应用无 齿锯进行切割;
(2) 将钢筋两端卡于套丝机上套丝,套丝时水溶性切削冷却润 滑油进行冷却润滑,并分次车削到规定尺寸,以保证丝扣精度,
避免损坏梳刀,钢筋套丝所须完整牙数应满足下表规定:
钢筋直径(mm)
20〜22
25〜28
32
完整牙数
7
8
10
(3)对已加工的丝扣端用牙形规进行检查,要求钢筋丝扣的牙 形必须与牙形规吻合小端直径不超过卡规的允许误差,丝扣的完 整牙数不得小于规定值,对不合格的丝扣要切掉后重新套丝;
(4)锥螺纹检查合格后,一端拧上塑料保护帽,另一端拧上钢 套筒和塑料封盖,并用扭矩扳手将套筒拧至规定的力矩直至发出 响声并用红油漆在钢筋端头做上标记,以防漏拧;
(5)上下层钢筋连接前,将下层钢筋上端的塑料保护帽拧下漏 出丝扣,并将丝扣上的污物清理干净,再将已拧上套筒的上层钢 筋拧到被连接的下层钢筋上,并用扭矩扳手按下表规定的力矩将钢筋 接头拧紧,直至扳手在调定的力矩发出响声,最后做上红标记。
钢筋直径(mm)
22
25〜28
32
扭紧力矩(N.m)
216
275
314
(6)钢筋扭紧力矩的检查:首先目测已做油漆标记的钢筋接头 丝扣,如发现有一个完整丝扣外露,责令工人重新拧紧或进行加 固处理,然后用质检用的扭力扳手对接头质量进行抽检。抽检数 量对柱为每根柱一个接头;对墙为3% (但不少于三个)。抽检 结果要求达到规定的力矩值,如有一种构件的一个接头达不到规 定值,则该构件的全部接头必须重新拧到规定的力矩值;
(7)钢筋接头强度的检查:在正式连接前,按每种规格接头每
3个为一批,做3个接头试样作拉伸试验。当接头试样达到下
列要求时,即为合格:
a屈服强度实测值不小于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
b抗拉强度实测值与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小于1.35 倍,异径钢筋接头以小直径抗拉强度实测值为准;
c如有一个锥螺纹套筒接头不合格,则该构件全部接头采用电 弧贴角焊缝方法加以补强,焊缝高度不得小于5mm。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