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5年土地登记代理人之地籍调查精选试题及答案二
单选题(共1500题)
1、我国通过地籍调查、土地登记等手段来全面研究土地的( )、自然和经济状况。
A.权属
B.归属
C.利用
D.管理
【答案】 A
2、城镇地籍调查时土地权属性质调查分三种: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及( )。
A.个人土地使用权
B.集体农用土地使用权
C.国有土地所有权
D.集体土地使用权
【答案】 D
3、土地勘测定界权属来源调查主要是针对( )的权属来源调查。
A.国有土地使用权
B.集体土地所有权
C.集体土地使用权
D.国有土地他物权
【答案】 A
4、( )为土地注册登记、核发证书提供依据,是土地登记的法定程序,是土地登记的基础工作。
A.地籍调查
B.土地统计
C.土地测量
D.地籍信息系统管理
【答案】 A
5、在对初始地籍调查成果资料进行整理时,归档材料必须系统整理,做到( )。
A.编目完善
B.资料齐全
C.错落有致
D.高低适当
【答案】 A
6、地籍调查时对土地权利客体调查的内容包括土地的界址、面积、( )、用途、使用条件、等级和价格等。
A.坐落
B.档案
C.数量
D.归属
【答案】 A
7、我国的土地所有权性质登记时,只对( )登记。
A.国有土地所有权
B.集体土地所有权
C.个人土地所有权
D.集体农用土地使用权
【答案】 B
8、土地权属调查的基本单元是( )。
A.街坊
B.地块
C.村和街道
D.宗地
【答案】 D
9、地籍编号的( )原则是指各要素的编号释义性强,易于使用,使得现有编号不必做过大的改动。
A.适宜性
B.适用性
C.对应性
D.适应性
【答案】 D
10、在我国现行的体制下,地籍管理分为国家、省(区)、地(市)、县(市)四级,其中侧重于宏观管理的是( )。
A.国家与省(区)
B.市与县
C.国家与县
D.省(区)与市
【答案】 A
11、 平面控制网的观测元素主要是水平方向值、( )和天顶距。
A.地角距
B.斜距
C.曲距
D.波距
【答案】 B
12、对界址发生变化宗地的变更地籍测量,如果界标移动、丢失,应用( )数据恢复界标。
A.新测量
B.原测量
C.现测量
D.增设新的界址点
【答案】 B
13、地籍平面控制网面点坐标之间的距离每1km长度变形小于( )cm时,有利于正确测定界址点的坐标、计算面积等。
A.1.5
B.2
C.2.5
D.3
【答案】 C
14、地籍管理措施体系历来是国家( )措施的重要部分。
A.地政
B.地管
C.籍管
D.户籍
【答案】 A
15、初始地籍调查成果评定中总分大于( )分为优。
A.95
B.85
C.80
D.75
【答案】 A
16、地籍数据的种类主要包括( )等重要数据。
A.位置数据和拓扑数据
B.土地产权数据和基础地理
C.空间数据
D.属性数据
【答案】 B
17、重新进行土地权属调查的,应由( )进行组织。
A.当地政府
B.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C.土地登记委托代理机构
D.土地权利人和相邻土地权利人
【答案】 B
18、土地勘测定界外业测量工作中,界址点放样的中误差应控制在______,允许误差为______。( )
A.±10cm;±20cm
B.±20cm;±30cm
C.±20cm;±40cm
D.±10cm;±40cm
【答案】 A
19、初始地籍调查成果评定采用( )。
A.三检一验制
B.三级验收制
C.一验评定制
D.检验平均制
【答案】 C
20、根据我国基本土地制度,我国的土地权属性质分为( )。
A.土地所有权和收益权
B.土地使用权和收益权
C.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
D.土地使用权和他项权利
【答案】 C
21、调查区特别是( )区的初始地籍调查工作完成后,需进行该区初始地籍调查技术总结。
A.试验
B.试点
C.评审
D.测试
【答案】 B
22、变更地籍调查包括变更权属调查和( )。
A.土地产权调查
B.变更土地登记
C.变更地籍测量
D.变更利用现状调查
【答案】 C
23、农村土地调查过程中,收集河流资料时,应根据水利部制定的( ),对较大河流,应参照该标准的名称确认
A.《中国水库名称代码》
B.《中国湖泊名称代码》
C.《中国河流名称代码》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答案】 C
24、初始地籍调查成果经验收合格后,可提供社会使用。在提供使用时,应根据有关规定,办理必要的手续实行( )。
A.跟踪服务
B.有偿服务
C.点对点服务
D.无偿服务
【答案】 B
25、地籍数据的( )要求能完整地描述、忠实地记录每一宗地的来龙去脉。
A.空间性
B.时态性
C.相关性
D.多源性
【答案】 B
26、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以( )为基础。
A.空间数据
B.变更地籍调查
C.实体
D.初始地籍调查
【答案】 D
27、我国的城镇初始地籍调查成果实行( )。
A.三检一验制
B.三检二验制
C.二检一验制
D.一检一验制
【答案】 A
28、土地综合分类的主要形式是( )。
A.土地自然分类
B.土地规划分类
C.土地经济评价分类
D.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答案】 D
29、土地勘测定界外业调查核心的是( )。
A.土地条件调查
B.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C.权属调查和地类调绘
D.边界确定
【答案】 C
30、农村土地地类调查的依据是( )。
A.《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
B.《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C.《地籍调查规程》
D.《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
【答案】 B
31、区域( )、范围小是变更地籍测量的特点之一。
A.分散
B.集中
C.密度大
D.狭窄
【答案】 A
32、地籍信息发布子系统是在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基础上,基于( )生成相应信息的。
A.查询统计和输入功能
B.查询统计和输出功能
C.打印输出和输入功能
D.交互查询和输出功能
【答案】 B
33、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是指经( )批准,以划拨方式取得宗地的国有土地使用权。
A.县级土地管理部门
B.上一级土地管理部门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D.县级人民政府
【答案】 C
34、三角测量外业以( )为单位进行评定。
A.环
B.节
C.点
D.闭合路线
【答案】 C
35、勘测定界外业测量的工作内容不包括( )。
A.实施放线
B.界址桩的设置
C.面积量算
D.解析测量界址点
【答案】 C
36、土地勘测定界外业调查必须严格按《土地勘测定界规程》、《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及《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的规定和精度要求进行,这说明土地勘测定界外业调查应遵循( )的原则。
A.实事求是的原则
B.科学调查的原则
C.重新确权的原则
D.一查多用的原则
【答案】 B
37、如果界址点已经测有解析坐标,则界址点相对于邻近地物点的关系距离勘丈数量( )。
A.要适当增加
B.保持不变
C.可酌情减少
D.可适当增加或减少
【答案】 C
38、土地权属来源情况、使用权类型调查的内容不包括( )。
A.收集各种权属来源证明材料
B.核实宗地的土地权属来源情况
C.访谈土地使用者
D.初步核实土地权属来源证明材料是否齐全
【答案】 C
39、 项目用地面积核算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基本农田的面积
B.国有土地的面积和占用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面积
C.出让土地的数量、代征土地面积和其中占耕地、基本农田的面积
D.建筑容积率
【答案】 D
40、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最为重要、最为基本的信息源是在( )过程所形成的。
A.土地登记
B.土地规划
C.地籍管理
D.土地利用管理
【答案】 C
41、编号为2、3、4和5号的宗地的一部分合并成一宗时,合并后的宗地编号为( )。
A.2-1
B.3-1
C.4-1
D.5
【答案】 A
42、下列有关地籍管理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
A.地籍管理是国土资源管理的基础
B.地籍管理国家为掌管土地信息,管理土地权属而采取的措施体系
C.地籍管理为编制国民经济的发展计划和规划提供必需的基础资料和依据
D.地籍管理是一种单一的行政措施
【答案】 D
43、 检查界址点坐标的结果满足精度要求的,保留原( )。
A.勘丈数据
B.基本资料
C.核对数据
D.地籍档案
【答案】 A
44、土地使用权抵押权初始登记时,抵押人为股份制企业的,申请人提交的权属来源证明材料为( )。
A.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抵押文件
B.董事会同意抵押证明
C.其他共有人同意抵押证明
D.《房屋所有权证》
【答案】 B
45、使用产权地籍,可以防止土地( )。
A.私卖
B.炒作
C.泡沫
D.投机
【答案】 D
46、城镇初始地籍调查工作开始前的试点应选择一个街道或( )km2左右的调查范围为宜。
A.0.5
B.1
C.2
D.5
【答案】 B
47、 采用部分解析法进行地籍勘丈时,街坊内各宗地面积之和与街坊面积误差小于1/200时,将误差按( )分配到各宗地,得出平差后的各宗地面积。
A.比例尺比例
B.面积
C.坐标大小
D.权重
【答案】 B
48、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开展初始地籍调查时地籍编号分为( )。
A.二级,即:高级—低级
B.三级,即:街道(乡、镇)—街坊(村)—宗地
C.四级,即:区(县)—街道(乡、镇)—街坊(村)—宗地
D.四级,即:省(直辖市、自治区)—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县(县级市、城市的区)—乡镇
【答案】 B
49、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监教场所用地属于( )。
A.特殊用地
B.其他土地
C.教育用地
D.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答案】 A
50、( )为土地注册登记、核发证书提供依据,是土地登记的法定程序,是土地登记的基础工作。
A.地籍调查
B.土地统计
C.土地测量
D.地籍信息系统管理
【答案】 A
51、18号宗地分割成三块宗地,分割后编号错误的是( )。
A.18-1-2-3
B.18-1
C.18-3
【答案】 A
52、地籍信息数据库建立的基础不包括( )。
A.权属调查的资料
B.地籍测量的成果
C.农村土地调查的资料
D.土地登记过程中形成的必要资料
【答案】 C
53、城镇地籍信息的表达需以( )为前提条件。
A.属性数据
B.空间数据
C.时间数据
D.非空间数据
【答案】 B
54、作为地籍变更的资料,通常由( )、变更证明书和测量文件组成。
A.变更地籍的属性信息
B.地籍调查通知书
C.原丈量数据
D.变更清单
【答案】 D
55、现代地籍是以( )为基础的地籍信息系统。
A.村
B.宗地
C.土地地块
D.街坊
【答案】 C
56、现代地籍的主要功能已转变为保护土地产权和( ),成为国土资源管理、城市建设管理决策的依据。
A.记录在案
B.课税服务
C.留根存档
D.规范土地产权
【答案】 B
57、某宗土地,其土地权利人可以出示权源文件,但其相邻宗地权利人无法提供权源文件时,应采取( )方式来进行土地确权。
A.权源确认
B.指界确认
C.协商确认
D.仲裁确认
【答案】 A
58、下列各项不属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主要指标的是( )。
A.城市土地权利结构指标
B.城市土地利用潜力指标
C.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指标
D.城市土地利用强度指标
【答案】 A
59、土地不仅具有自然特性,还具有( )经济特性。
A.社会
B.市场
C.生态
D.计划
【答案】 A
60、调查区特别是( )区的初始地籍调查工作完成后,需进行该区初始地籍调查技术总结。
A.试验
B.试点
C.评审
D.测试
【答案】 B
61、关于地籍调查表的填写要求,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表中内容填写处原则上不空项
B.表中填写项目不得涂改,每一处只允许划改一次,并在划改处盖章,以示负责;全表划改超过三处时,整个表作废
C.填写时,需使用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字迹工整、清晰、整洁,不得使用谐音字、国家未批准的简化字或缩写名称
D.地籍调查表按一个宗地一个土地使用者填写,共有宗地按共有土地使用者的个数逐户填写
【答案】 B
62、法律上没有特殊规定的森林资源属于( )所有。
A.森林所在的市(县)人民政府
B.森林的栽种者及其继承人
C.在森林旁居住的全体公民
D.国家
【答案】 D
63、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部分是( )。
A.数据处理
B.土地登记
C.查询统计
D.空间分析
【答案】 B
64、若需要调查零星地类,只需要对( )且实地面积大于100m2的零星地物进行调查和实地丈量其面积。
A.耕地
B.非耕地
C.耕地以及非耕地
D.耕地中的非耕地和非耕地中的耕地
【答案】 D
65、下列内容与开展初始地籍调查的基本条件不符的是( )。
A.技术培训保障
B.组织保证
C.经费保障
D.技术设备准备
【答案】 A
66、地籍管理信息系统采用( )管理模式。
A.集中式数据库
B.层次型数据库
C.分布式数据库
D.关系型数据库
【答案】 C
67、法律上没有特殊规定的森林资源属于( )所有。
A.森林所在的市(县)人民政府
B.森林的栽种者及其继承人
C.在森林旁居住的全体公民
D.国家
【答案】 D
68、下列各项属于初始地籍测量内容的是( )
A.地籍平面控制测量
B.地籍界址测量
C.地籍面积测量
D.土壤质量测量
【答案】 A
69、初始地籍调查技术总结概述的内容不包括( )。
A.调查区概况
B.经验教训的总结
C.宗地密度
D.地籍测量队伍情况
【答案】 B
70、初始地籍调查成果评定采用( )。
A.三检一验制
B.三级验收制
C.一验评定制
D.检验平均制
【答案】 C
71、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所不同于一般的管理系统的特有功能是( )。
A.元数据管理
B.查询统计
C.数据输出
D.空间分析
【答案】 D
72、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当事人协商不成由法院进行处理时,如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 )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A.10
B.15
C.30
D.90
【答案】 C
73、地籍平面控制网面点坐标之间的距离每1km长度变形小于( )cm时,有利于正确测定界址点的坐标、计算面积等。
A.1.5
B.2
C.2.5
D.3
【答案】 C
74、土地权属来源情况、使用权类型调查的内容不包括( )。
A.收集各种权属来源证明材料
B.核实宗地的土地权属来源情况
C.访谈土地使用者
D.初步核实土地权属来源证明材料是否齐全
【答案】 C
75、土地使用权初始登记宗地权属状况调查时,调查人员应将调查核实的结果等填写到( )上。
A.土地登记证书
B.变更调查表
C.地籍调查表
D.变更土地登记申请书
【答案】 C
76、下列各项不属于全球定位系统(GPS)所具有的优势的是( )。
A.精度高
B.费用省
C.速度快
D.操作复杂
【答案】 D
77、下列有关地籍管理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
A.地籍管理是国土资源管理的基础
B.地籍管理国家为掌管土地信息,管理土地权属而采取的措施体系
C.地籍管理为编制国民经济的发展计划和规划提供必需的基础资料和依据
D.地籍管理是一种单一的行政措施
【答案】 D
78、专题属性数据和时间属性数据统称为( )。
A.空间数据
B.非空间数据
C.原始数据
D.权属数据
【答案】 B
79、土地权属调查的基本单元是( )。
A.宗地
B.平方公里/人数
C.属地
D.人数/平方公里
【答案】 A
80、下列各项属于国家标准平面坐标系统的是( )。
A.1954年北京坐标系
B.1954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C.1985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D.1986年黄海高程系
【答案】 A
81、现在我国采用的国家标准高程参照系统是( )。
A.1956年黄海高程系
B.1980年国家高程系
C.1985年黄海高程系
D.1985年国家高程系
【答案】 D
82、下列各项属于变更地籍调查需要准备的表格的是( )。
A.变更登记申请书
B.有关的界址点坐标
C.变更地籍调查通知书
D.变更调查所用的文具
【答案】 C
83、地籍是以宗地作为空间信息的( )载体。
A.一般
B.最小
C.基本
D.特殊
【答案】 B
84、下列各项不属于开展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并登记发证的意义的是( )。
A.保护农民土地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根本途径
B.是强化耕地保护机制,调动亿万农民自觉保护耕地积极性的重要举措
C.是城市规划部门的要求
D.是全面落实《土地管理法》和宣传有关土地政策的重要措施。
【答案】 C
85、下列各项属于初始地籍测量内容的是( )
A.地籍平面控制测量
B.地籍界址测量
C.地籍面积测量
D.土壤质量测量
【答案】 A
86、土地综合分类的主要形式是( )。
A.土地自然分类
B.土地规划分类
C.土地经济评价分类
D.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答案】 D
87、农村土地调查时,地类调查中核实、调查时应采取( )的方法。
A.四到
B.询问
C.边走边调绘
D.远看近判
【答案】 D
88、 宗地分割及调整边界时可现场设置界标并测量,并在( )中注明作出修改。
A.地籍调查表
B.地籍档案
C.变更地籍调查表
D.变更地籍调查申请表
【答案】 C
89、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元数据的作用不包括( )。
A.有效利用计算机的系统资源
B.通过它检索、访问数据库
C.辅助完成各级政府需要的各类土地统计汇总表
D.满足社会各行各业的用户对不同类型数据的需求
【答案】 C
90、( )分析是指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数量、质量、分布、利用和地权状况进行统计、调查、汇总并提供统计分析报告和统计资料。
A.全面
B.数理统计
C.地籍信息
D.资料统计
【答案】 B
91、 土地面积汇总的内容不包括( )。
A.城镇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汇总
B.城镇土地基本流量汇总
C.建成区范围的界定
D.城镇土地利用分析报告编写
【答案】 C
92、根据土地利用潜力对城市土地的分类,下列各项不属于无容量土地的是( )。
A.绿化
B.道路
C.耕地
D.广场
【答案】 C
93、田坎是指耕地中( )的地坎。
A.南方大于等于1m
B.北方大于等于2m
C.南方大于等于2m、北方大于等于1m
D.北方大于等于2m、南方大于等于1m
【答案】 D
94、下列各项不属于农村土地权属调查资料的是( )。
A.土地的出租、抵押等相关资料
B.建设用地审批文件等资料
C.县级(含)以上人民政府确定国有土地、集体土地的登记资料
D.以往调查未处理或历史遗留的土地权属争议情况
【答案】 A
95、地籍测量要由具有( )的作业单位进行。
A.测绘许可证
B.房地产估价师
C.土地登记代理人
D.航拍资格
【答案】 A
96、 布设加密控制网为结点网时,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长度,不应超过复合导线长度的( )倍。
A.0.5
B.0.7
C.1.2
D.1.5
【答案】 B
97、地类调查是( )。
A.土地权属调查
B.地籍调查
C.基本农田调查
D.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答案】 D
98、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框架中,( )客户端基本上没有专门的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基本上都在服务器端,且客户端使用浏览器实现对应用程序的使用。
A.C/S构架
B.B/S构架
C.P2P体系结构
D.三层体系结构
【答案】 B
99、我国城镇地籍调查首级划分的区域是( )。
A.街道
B.宗地
C.街坊
D.地块
【答案】 A
100、下列各项属于土地勘测定界技术依据的是( )。
A.《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B.《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
C.《土地管理法》
D.《国有土地使用权》
【答案】 B
101、 对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进行界址点检查中,采用经检验过的( )或电子测距仪在现场直接丈量界址点与邻近界址点的距离。
A.钢尺
B.量尺
C.卷尺
D.木尺
【答案】 A
102、地籍测量应随着每宗地的土地登记的变更而不断地更新,时时保证地籍资料的( )。
A.客观性
B.精确性
C.现势性
D.有效性
【答案】 C
103、关于地籍调查表的填写要求,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表中内容填写处原则上不空项
B.表中填写项目不得涂改,每一处只允许划改一次,并在划改处盖章,以示负责;全表划改超过三处时,整个表作废
C.填写时,需使用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字迹工整、清晰、整洁,不得使用谐音字、国家未批准的简化字或缩写名称
D.地籍调查表按一个宗地一个土地使用者填写,共有宗地按共有土地使用者的个数逐户填写
【答案】 B
104、 如果在网平差计算软件中已经考虑了边长的归算改正和投影改正,则控制网的平差输入文件中,边长观测值应使用( )。
A.只经过倾斜改正后的平距D0
B.只经过归算改正的平距D0
C.经过投影改正的平距D2
D.经过归算改正和投影改正的平距D2
【答案】 A
105、宗地界址发生变化的变更调查,如果界标移动、丢失,应用( )数据恢复界标。
A.现测量
B.原测量
C.增设新的界址点
D.重新测量
【答案】 B
106、地籍控制网的布设在( )上要满足辖区内地籍细部测量的要求。
A.精度
B.点位埋设
C.密度
D.标注
【答案】 C
107、( )是由互通道路、河流、沟渠等线形地物封闭起来的地块。
A.街道
B.街坊
C.若干宗地
D.历史用地
【答案】 B
108、下列各项不属于土地勘测定界工作的外业工作阶段内容的是( )。
A.权属及地类调查
B.放样测量
C.面积量算、汇总
D.平面控制测量
【答案】 C
109、变更地籍调查时,调查人员应携带变更土地登记或初始土地登记申请书、本宗地及( )地籍档案的复印件等文件到达现场。
A.交通用地
B.共担用地
C.相邻宗地
D.即租用地
【答案】 C
110、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与一般的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区别是其数据具有( )。
A.空间性
B.时态性
C.相关性
D.多源性
【答案】 A
111、城镇地籍调查时土地权属性质调查分三种: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及( )。
A.个人土地使用权
B.集体农用土地使用权
C.国有土地所有权
D.集体土地使用权
【答案】 D
112、土地权属调查的基本单元是( )。
A.宗地
B.平方公里/人数
C.属地
D.人数/平方公里
【答案】 A
113、地籍调查成果的直接应用,其应用的信息为( )。
A.没有加工过的地籍信息
B.加工过的地籍信息
C.经过初始加工的地籍信息
D.经过多次加工的地籍信息
【答案】 A
114、 采用解析法检查界址点坐标时,界址点点位允许误差是点位中误差的( )倍。
A.1
B.1.5
C.2
D.2.5
【答案】 C
115、对房地产权的认定时必不可少的依据是( )。
A.权属资料
B.房地产产籍
C.地籍调查成果资料
D.土地登记表
【答案】 B
116、对新增宗地的变更地籍测量,若利用( )资料,应对其进行检查。
A.原界址点
B.原地籍要素
C.原分类
D.原勘丈
【答案】 D
117、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以( )为基础。
A.空间数据
B.变更地籍调查
C.实体
D.初始地籍调查
【答案】 D
118、我国村农民集体土地的经营和管理者是( )。
A.村民委员会
B.每个村民
C.乡(镇)政府
D.村民自发形成的家庭小组
【答案】 A
119、初始地籍调查成果检查中,专职员检查是作业单位质量管理机构组织对成果质量进行的( )。
A.中期检查
B.后期检查
C.前期检查
D.最终检查
【答案】 D
120、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关键前提是( )。
A.实用性
B.安全性
C.稳定性
D.易操作性
【答案】 C
121、关于GPS网在布网时应注意的事项,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选点时要考虑与下一级控制网(点)的通视要求
B.点位应选在视野开阔处,避开高压电线、变电站、电视台设施
C.对于地物较为密集的地方,最适宜布设GPS网
D.点位布设尽量选在交通方便的地方
【答案】 C
122、在初始地籍调查成果检查验收的比例中,专职员检查:内业为100%,外业实际操作检查不低于20%,巡视检查为( ),检查结果要有详细记录。
A.不低于50%
B.不低于70%
C.不低于30%
D.100%
【答案】 B
123、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监教场所用地属于( )。
A.特殊用地
B.其他土地
C.教育用地
D.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答案】 A
124、三角测量外业以( )为单位进行评定。
A.环
B.节
C.点
D.闭合路线
【答案】 C
125、田坎是指耕地中( )的地坎。
A.南方大于等于1m
B.北方大于等于2m
C.南方大于等于2m、北方大于等于1m
D.北方大于等于2m、南方大于等于1m
【答案】 D
126、在变更地籍调查结束后,应立即将变更资料通过所用的地籍信息系统软件写入地籍信息系统中,变更系统数据库,以保证地籍信息系统中资料的( )。
A.现实性
B.延续性
C.完整性
D.可靠性
【答案】 A
127、 当用电磁波测距仪或电子全站仪测量导线的边长时,导线总长允许放宽,但这时导线全长绝对闭合差不得大于( )cm。
A.16
B.18
C.20
D.22
【答案】 D
128、农村土地调查一般以( )为基本单位。
A.村级行政区域
B.乡级行政区域
C.县级行政区域
D.省级行政区域
【答案】 C
129、下列各项不属于初始权属调查资料归档分类整理的材料的是( )。
A.调查成果合格、没有权属争议的宗地资料
B.调查成果不合格的宗地材料
C.权属尚有争议的宗地材料
D.土地权属的来源证明材料
【答案】 D
130、下列情形中,应实地采用解析法重新进行地籍测量,并利用变更地籍测量成果取代原成果的是( )。
A.宗地所属地区的行政区划发生变动
B.宗地内新建建筑物、拆迁建筑物等情况发生的地籍变动
C.整宗地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
D.土地权利人或国家行政管理部门要求对原宗地进行精确测量界址点坐标或精确测算宗地面积
【答案】 D
131、首级平面控制网应优先采用的布设形式是( )。
A.GPS网
B.导线网
C.边角网
D.三角网
【答案】 A
132、宗地调查资料按宗进行立卷,其申请人身份证明不包括( )。
A.法人身份证明
B.企业营业执照
C.指界委托书
D.继承证明文书
【答案】 D
133、 检查界址点坐标的结果满足精度要求的,保留原( )。
A.勘丈数据
B.基本资料
C.核对数据
D.地籍档案
【答案】 A
134、 控制网平差的主要环节是( )。
A.数据整理
B.边长改化
C.坐标计算
D.成果输出
【答案】 C
135、初始地籍调查成果评定中总分大于( )分为优。
A.95
B.85
C.80
D.75
【答案】 A
136、 控制网平差的主要环节是( )。
A.数据整理
B.边长改化
C.坐标计算
D.成果输出
【答案】 C
137、土地使用者的单位全称应为该单位( )的全称。
A.营业执照所记载
B.在工商局注册时
C.公章
D.对外使用
【答案】 C
138、在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中,可以对文件的接转和办理情况等信息的录入进行管理的子系统是( )。
A.地籍调查与数据库管理子系统
B.土地登记管理子系统
C.查询统计与输出子系统
D.办文跟踪子系统
【答案】 D
139、初始地籍调查成果的验收工作是在( )检查的基础上进行的。
A.中期
B.终期
C.三级
D.二级
【答案】 C
140、作业员自检时,每完成( )道工序就要进行自检。
A.一
B.二
C.三
D.四
【答案】 A
141、下列各项不属于初始地籍调查成果特性的是( )。
A.关联性
B.可靠性
C.完整性
D.精确性
【答案】 A
142、地籍管理的最基本的技术手段是( )。
A.地基调查
B.地籍测量
C.权属调查
D.土地登记
【答案】 B
143、初始地籍调查工作的技术方案应由( )负责编写。
A.土地管理部门
B.当地人民政府
C.街道办事处
D.承担调查任务的实施单位
【答案】 D
144、外业调查人员完成初始权属调查工作后,要对一个调查区的调查成果进行全面的( )。
A.验收
B.核准
C.自检
D.分析
【答案】 C
145、相邻宗地界址线间距小于( )时,宗地界址必须由本宗地及相邻宗地的使用者亲自到现场指界、认定。
A.0.6m
B.0.5m
C.0.4m
D.0.7m
【答案】 B
146、从内容看,( )地籍是产权地籍的子集。
A.多用途
B.功能性
C.单一化
D.税收
【答案】 D
147、地籍信息发布子系统是在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基础上,基于( )生成相应信息的。
A.查询统计和输入功能
B.查询统计和输出功能
C.打印输出和输入功能
D.交互查询和输出功能
【答案】 B
148、指界确认时,指界人认定界址后不签字的,按违约处理。违约方若不同意确权结果,可在( )内提出异议。
A.10日
B.15日
C.30日
D.三个月
【答案】 B
149、 地面控制网平差计算中,( )是指将电子全站仪测得的控制网中各边的斜距值归算到已知的坐标系统中。
A.边长测距
B.坐标测量
C.数据归位
D.边长改化
【答案】 D
150、 针对变更地籍测量,宗地变更不包括( )。
A.宗地面积变更
B.界址未发生变化的宗地变更
C.新增宗地的变更
D.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变更
【答案】 A
151、对双方无争议的土地权属界线,应按规定格式填写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一式( )份。
A.两
B.三
C.四
D.五
【答案】 B
152、地籍控制测量及地籍细部测量技术总结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测量人员的情况
B.面积量算方法、统计结果
C.界址点测定方法
D.坐标系统的选择
【答案】 A
153、下列有关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以有效的法律、法规、政策为指导
B.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以现行的技术规程、规范、标准为依据
C.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地籍管理的信息采集和存储
D.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应适应现代地籍管理制度建设的需要
【答案】 C
154、土地勘测定界面积量算的方法有( )。
A.求积仪法
B.统计法
C.实地调查法
D.勘丈法
【答案】 A
155、变更地籍测量是在( )的基础上进行的。
A.权属调查
B.地籍调查
C.变更权属调查
D.变更地籍调查
【答案】 C
156、变更权属调查和变更地籍测量通常由( )外业组完成。
A.多个
B.同一个
C.特定的
D.两个
【答案】 B
157、土地勘测定界的权属调查步骤分为( )。
A.室内工作和室外工作
B.室内工作和实地调查
C.室内工作和外业测量
D.室外工作和内业计算
【答案】 B
158、下列关于城镇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调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调查人员对某一行政辖区内申请登记的全部宗地进行全面现场调查,以核实宗地的权属,确认宗地界址的实地位置并掌握土地利用状况
B.城镇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调查是在城镇初始地籍调查和城镇变更调查基础上进行的
C.在分析基础上制定挖掘城镇土地利用潜力的措施
D.为城镇土地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