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癌病临床路径A方案
(原发性肝癌终末期(保守治疗))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肝癌(TCD编码:BNA1 )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原发性肝癌但处于终末期,并除外放疗、 化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后的内科保守治疗。(ICD10: C22.0)
二、诊断依据
(一)中医诊断与证候分类标准:
本病种中医诊断参照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 教材《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主编)进行诊断。第一诊断为肝癌(TCD 编码:BNA1 )
诊断依据:
不明原因的右胁不适或疼痛,原有肝病症状加重伴全身不适、胃 纳减退、乏力、体重减轻等均纳入检 范围。
右胁部肝脏进行性肿大,质地坚硬而拒按,表面有节结隆起,为 有诊断价值的体征,但已属中晚期。
证候分类
(1)肝气郁结证:
症舌脉::右胁部胀痛,右胁下肿块,胸闷不适,山善太息,纳 呆食少,时有腹泻,时有腹泻,月经不调,舌苔薄腻,脉弦。
(2)气滞血瘀证
症舌脉:右胁疼痛较剧,如锥如刺,入夜更甚,甚至痛引肩背部, 右胁下结块较大,质硬拒按,或同时见左胁下肿块,面色萎黄而暗, 倦怠乏力,肮腹胀满,甚至腹胀大,皮色苍黄,脉络暴露,食欲不振,
大便澹结不调,月经不调,舌质紫暗,有瘀点瘀斑,脉弦涩。
(3)湿热聚毒证
症舌脉:右胁疼痛,甚至痛引肩背,右胁部结块,身黄目黄, 干苦,心烦易怒,食少厌油,腹胀满,便干 赤,舌质红,苔黄腻, 脉弦滑或滑数。
(4)肝阴亏虚证
症舌脉:胁肋疼痛,胁下结块,质硬拒按,五心烦热,潮热盗汗, 头晕目眩,纳差食少,腹胀大,甚则呕血、便血、皮下出血,舌红少 苔,脉细而数。
(二)西医诊断:参考《内科学(第8版)》(人民出版社)
【诊断依据】
满足下列三项中的任一项,即可诊断肝癌
1、具有两种典型影像学(US、增强CT、MRI或选择性肝动脉造 影)表现,病灶〉2cmo
2、一项典型的影像学表现,病灶>2cm,或AFP>4ng/mlo
3、肝脏活检阳性
【临床表现】
(一)肝区疼痛:是肝癌最常见的症状,半数以上患者有肝区疼 痛,多呈持续性胀痛或顿痛,是因癌肿生长过快、肝包膜被牵拉所致。
(二)肝大:肝脏呈进行性增大,质地坚硬,表面凸凹不平,常 有大小不等的结节,边缘钝而不整齐,常有不同程度的压痛。
(三)黄疸:一般出现在肝癌晚期,多为阻塞性黄疸,少数为肝 细胞性黄疸。
(四)肝硬化征象:在失代偿期肝硬化基础上发病者有基础疾病 的临床表现。
(五)全身性表现:呈进行性消瘦、发热、食欲不振、乏力、营 养不良和恶病质等。
(六)伴癌综合征:是指肝癌患者由于癌肿本身代谢异常或癌组 织对机体影响而引起内分泌或代谢异常的一组症候群,
【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
(一)肝癌标记物检测
1、甲胎蛋白是诊断肝细胞癌特异性的标志物,阳性率为70%。 现己广发用于肝癌的普查、检查、诊断、判断治疗效果及预测复发。
2、其他肝癌标记物
(二)影像学检查
1、超声:是目前诊断肝癌筛查的首选方法
2、增强 CT/MRI1
3、选择性肝动脉造影
(三)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
四、治疗方案的选择
(一)中医辨证论治
肝气郁结证
(1)症舌脉:右胁部胀痛,右胁下肿块,胸闷不适,山善太息, 纳呆食少,时有腹泻,时有腹泻,月经不调,舌苔薄腻,脉弦。
(2)治法:疏肝健脾、,活血化瘀。
(3)代表方:胡疏肝散加减,
常用药:柴胡、枳壳、香附、陈皮、川菖、赤芍、甘草。
加减:疼痛较明显者,可加郁金、延胡索,己经出现胁下肿块者, 加莪术、桃仁、半夏、浙贝母、纳呆食少者,加党参、白术、慧茂仁、 神曲。
气滞血瘀证;
(1) 症舌脉:右胁疼痛较剧,如锥如刺,入夜更甚,甚至痛引肩 背部,右胁下结块较大,质硬拒按,或同时见左胁下肿块,面色萎黄 而暗,倦怠乏力,臆腹胀满,甚至腹胀大,皮色苍黄,脉络暴露,食 欲不振,大便澹结不调,月经不调,舌质紫暗,有瘀点瘀斑,脉弦涩。
(2) 治法:行气活血,化瘀消积。
.代表方:复原活血汤加减
常用药:桃仁、红花、大黄、当归、三棱、莪术、延胡索、郁金、 水蛭、穿山甲、柴胡、甘草。
加减:若转为鼓胀之腹胀大,皮色苍黄,脉络暴露者,加甘遂、 大戟、芫花攻逐水饮,或改用调营饮活血化瘀、行气利水。
3. 湿热聚毒证
.症舌脉:右胁疼痛,甚至痛引肩背,右胁部结块,身黄目黄, 干苦,心烦易怒,食少厌油,腹胀满,便干澳赤,舌质红,苔黄腻, 脉弦滑或滑数。
,治法:清热利胆,泻火解毒。
.代表方:茵陈蒿汤加减
常用药:茵陈、子、大黄、白花蛇舌草、黄苓、蒲公英。
加减:疼痛明显者加柴胡、香附、延胡索疏肝理气,活血止痛
4. 肝阴亏虚证
.症舌脉:胁肋疼痛,胁下结块,质硬拒按,五心烦热,潮热盗汗, 头晕目眩,纳差食少,腹胀大,甚则呕血、便血、皮下出血,舌红少 苔,脉细而数。
.治法:养血柔肝,凉血解毒
.代表方:一贯煎加减。
常用药:生地、当归、枸杞、沙参、麦冬、川楝子、加减: 血 者加仙鹤草、白茅根、牡丹皮清热凉血止血, 现黄疸者可合茵陈蒿 汤清热利湿退黄。
(二)中医其他治疗
地龙花鲤舌草20&
香附20g白芍20g
白芷15睛皮15g
半夏10g枳实15g
(1号方)-消止痛散
中药湿渍方
山慈菇15g 八月札15g
元胡15g川楝子12g
乳香15g没药15g
丝瓜络20g 陈皮15g
煎水取汁,温毛巾加用塌渍电极片塌渍患处,bid或qd中药直 肠滴入
L退黄散
茵陈60g生大黄20g枳实30g厚朴30g
赤芍45g虎杖45g
水煎2ml,湿温直肠滴入qd14天/疗程2.醒脑安神散
黄连20g枳实30g厚朴30g生大黄30g
大腹皮30g乌梅30g水煎2ml,湿温直肠滴入qd14天/疗程
中药硬膏贴敷
L退黄膏2.逐水膏
3.消膏
(BRM ):
如注射用胸腺肽O.lg加 0.9%N.S1ml 配组静滴
如促肝细胞生长素注射液每 次120 P g加入10%葡萄糖液 中,一日1次;还原性谷胱甘肽一
(参考)《内医治疗:第8版)》(人民 版
1.药物治疗生物
反应调节剂
BRM治疗肝癌,
保肝护肝药:
次1.8g,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静滴;复方甘草酸昔一次60- 12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或0.9%氯化钠250 5ml注射液 稀释后缓慢滴注;甘草酸二胺静脉注射,一次150mg,以10%葡萄糖 注射液250ml稀释后缓慢滴注,一日1次。抗菌药物: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 发〔2015 ) 43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和 使用时间。
止痛药:
如阿司匹林、布洛芬、消炎痛、扑热息痛、保
第一类:非体抗炎药。
非昔布、塞来昔布等。
曲马多为代表,是人工合成的中枢性止痛药属
第二类二中类精止痛药。
神药品。
第三类:麻醉性止 以吗啡、杜冷丁等阿片类药为代表。 痛药。
退热药: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赖氨匹林、氨基比林、引噪美辛栓等
对症支持治疗
2. 局部治疗
(1)经皮穿刺瘤内注射无水乙醇
(2)射频消融
(3)肝动脉栓塞1.
手术治疗
肝脏移植
健康教育
标准住院日21天
进入临床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需符合肝癌的诊断
2、排除合并有严重并发症的如心、肺、肾、脑等脏器功能损害)
及可以手术治疗的O
3、当 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
理也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必须检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
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甲胎蛋白、
胸片、心电图、腹部超声
可选择检查项目
超声心动图
肿瘤标记物
症状提示可能有转移时,全身骨扫描、头MRL腹部CT;
合并其他疾病的相关检查
选择用药
柴胡服液、双黄连等
出院标准
肝区疼痛缓解,感染控制。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考虑放化疗或手术治疗
2、出院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住 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HA一.住院费用:loooo元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