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题库(附答案)
单选题(共1500题)
1、 《伤寒》
A.原书9卷,81篇
B.全书10卷,22篇
C.全书3卷,25篇
D.全书8卷,73篇
E.全书10卷
【答案】 B
2、英国诗人雪莱说:“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这句话强调的是( )。
A.英国人和希腊人同宗同源
B.英国全盘继承古希腊遗产
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D.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联系紧密
【答案】 C
3、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③④②
B.①④②③
C.②①④③
D.③①②④
【答案】 A
4、《武力决策》一文写道:“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这里表达的思想后来被称为()。
A.甘地主义
B.纳赛尔主义
C.尼赫鲁主义
D.苏加诺主义
【答案】 A
5、1925年10月,以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为骨干的“攻城先锋队”攻克惠州,促进了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下列各项与之相关的是( )。
A.黄埔军校校军东征
B.国民革命军东征
C.国民革命军北伐
D.工农红军西征
【答案】 B
6、下列我国近代史上出现的标语和口号,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①②
【答案】 C
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罗马人在西方所起的作用和希腊人在中东所起的作用相似。”这种相似的作用指的是( )。
A.军事征服
B.外交往来
C.制度建设
D.文化传播
【答案】 D
8、公元前5世纪,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这一条款体现的是()。
A.维护平民利益
B.限制贵族权力
C.维护私有财产
D.护大统治基础
【答案】 C
9、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
A.主要发生在轻工业
B.科学与生产紧密结合
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D.科学家直接参与生产
【答案】 B
10、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它包括(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11、英国诗人雪莱说:“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这句话强调的是()。
A.英国人与希腊人同宗同源
B.英国全盘继承古希腊遗产
C.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联系密切
D.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答案】 D
12、1974年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世界理论: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属于第一世界,美国以外的西方国家属于第二世界,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属于第三世界。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开始重视亚非拉国家的作用
B.无意与第一、第二世界国家改善关系
C.已经放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强调国际政治的主题是反对霸权主义
【答案】 D
13、1917年4月,美国总统威尔逊说:“这是一种与全世界各国为敌的战争,美国船已被击沉,美国人的生命被夺去,其手段令我们听到大为激怒。”威尔逊所说的“手段”指的是( )。
A.闪电战
B.海空一体战
C.大规模消耗战
D.无限制潜艇战
【答案】 D
1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下列各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①②③
D.④②①③
【答案】 C
15、关于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三角贸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A
16、1974年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世界理论: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属于第一世界,美国以外的西方国家属于第二世界,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属于第三世界。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开始重视亚非拉国家的作用
B.无意与第一、第二世界国家改善关系
C.已经放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强调国际政治的主题是反对霸权主义
【答案】 D
17、下列选项中属于中西合璧产物的是( )。
A.四合院、旗袍
B.四合院、咖啡馆
C.旗袍、咖啡馆
D.旗袍、中山装
【答案】 D
18、《清史稿》载:光绪帝“师徒挠败,割地输平,遂引新进小臣,锐志更张,为发奋自强之计。”这里的“发奋自强之计”是指()。
A.实行维新变法
B.推动预备立宪
C.创建近代海军
D.废除科举制度
【答案】 A
19、1958年底,我国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劳动和统一分配的体制。这种体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家庭经营形式被彻底打破
B.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D.工业化的基础增强
【答案】 A
20、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
A.主要发生在轻工业
B.科学与生产紧密结合
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D.科学家直接参与生产
【答案】 B
21、有人说:“天安门见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和胜利。”与此说法相关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22、晁晁错说:“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对此,汉文帝采取的措施是( )。
A.①⑦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23、晁错说:“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对此,汉文帝采取的措施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24、下列史实发生在淝水之战后的是( )。
A.西晋灭亡
B.祖逖北伐
C.前秦瓦解
D.八王之乱
【答案】 C
25、有力挑战封建神学创世说的科学著作是( )。
A.《九十五条论纲》
B.《物种起源》
C.《纯粹理性批判》
D.《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答案】 B
26、“东街南曲声婉扬,西街北曲声激昂。”这是元朝人描写当时街市演出景象的诗句,诗中的“曲”指的是( )。
A.昆曲
B.京剧
C.杂剧
D.词曲
【答案】 C
27、1949年4月签订的某条约规定:“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下列选项中,与该条约直接相关的是()。
A.欧洲共同体
B.华沙条约组织
C.关贸总协定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答案】 D
2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下列各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①②③
D.④②①③
【答案】 C
29、“盐铁部偏重于征商税和禁榷收入,户部偏重于田赋和榷酒收入,度支部负责财政支出。”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答案】 C
30、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的法典是( )。
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民法大全
【答案】 D
3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评论一位科学家时说,他“因为发现支配宇宙中的物体的定律而统治 17 世纪的科学”。这位 科学家指的是( )。
A.牛顿
B.门捷列夫
C.达尔文
D.爱因斯坦
【答案】 A
32、农业著述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历史文献属于该分类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B
33、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 )。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答案】 D
34、1950 年法国提出的一份文件中写道:“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 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这一文件是( )。
A.《马歇尔计划》
B.《巴黎条约》
C.《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
D.《舒曼计划》
【答案】 D
35、下列关于全球化进程表述,正确的是( )。
A.新航路开辟之初,世界各地有了广泛的交流
B.国际联盟成立后,世界和平得到有效保障
C.随着世界市场形成,不同地区联系日益紧密
D.随着区域性经济集团形成,全球化进程中断
【答案】 C
36、最能体现历史学科特点的教学原则是( )。
A.史论结合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
【答案】 A
37、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私家书目是( )。
A.《遂初堂书目》
B.《郡斋读书志》
C.《直斋书录解题》
D.《中兴馆阁书目》
【答案】 B
38、唐诗句:“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诗句中的草市指的是( )。
A.农村的民间集市
B.城镇的商业市场
C.买卖柴草的市场
D.都城的花草市场
【答案】 A
39、《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道:“(中国)新政府24个部长中的11个是小党派的代表或无党派民主人士。”“虽然政权显然由中国共产党掌握,但这些职位不仅仅是形式。更广义地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初期,对有威望的非党人士的意见是真心去征求的。”这说明( )。
A.中国特色人民代表大会制已确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为民主党派的创立创造了条件
C.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协商制度已经形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使民主党派获得了执政权力
【答案】 C
40、《新元史》记载:“上自中书省,下逮郡县,亲民之吏,必以蒙古人为长,汉人南人贰之。”此处的“汉人”指的是()。
A.所有的汉族人
B.随蒙古人西征的汉族人
C.原南宋统治下长江以南的汉族人
D.原辽、金统治下的汉族人及契丹、女真族人
【答案】 D
41、下列对西欧农奴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农奴没有人身自由
B.农奴可被买卖或转让
C.农奴有私人财产
D.农奴没有自己的份地
【答案】 D
42、下列对西欧农奴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农奴没有人身自由
B.农奴可被买卖或转让
C.农奴有私人财产
D.农奴没有自己的份地
【答案】 D
43、战国时期,梁惠王问一位学者有关利国之道的问题,该学者答道:“王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这位学者是()。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苟子
【答案】 B
44、西周时,对以鼎随葬的规定是“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如此规定的目的是( )。
A.显示富贵
B.崇拜鬼魂
C.保存器皿
D.维系礼制
【答案】 D
45、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要集中在下列哪一领域 ( )
A.农业
B.服务业
C.重工业
D.轻工业
【答案】 D
46、清代军机处“名不师古……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它的设置是皇权加强的重要标志。这是因为( )。
A.与议政王大臣会议互相配合,提高了行政效率
B.实现了皇帝“票拟”和“批红”的设想
C.取代了丞相。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
D.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
【答案】 D
47、20世纪初,中国出版的一本译著中写道:“其动物之不合宜者,渐渐澌灭,其合宜者,得以永存,此谓天道自然之理。”文中所说的“天道自然之理”的创立者是( )。
A.伽利略
B.哥白尼
C.达尔文
D.爱因斯坦
【答案】 C
48、下列选项,发生在东汉时期的是( )。 ①耦耕的推广 ②《九章算术》成书 ③党锢之祸 ④始设西域都护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49、要了解“班超经营西域”的史实,可查阅()。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50、在罗斯福新政期间,政府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这些措施的作用是()。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 A
51、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是( )。
A.扩大企业自主权
B.扩大国企经营自主权
C.多种所有制并存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答案】 D
52、《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指出:“……实行减租减息之后,又实行交租交息,于保障农民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之后,又须保障地主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借以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对这一政策的最恰当的评价是( )。
A.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
B.合理调节各抗日阶级内部关系
C.保障地主的基本利益
D.把发展统一战线和解决农民问题很好地结合起来
【答案】 D
53、今天的马六甲、爪哇等地都有“三宝庙”。下列人物与此相关的是()。
A.玄奘
B.鉴真
C.郑和
D.法显
【答案】 C
54、元仁宗于1313年下诏:“第一场明经经疑二问,《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出题,并用朱氏章句集注,复以己意结之,限三百字以上。”元仁宗此举意在( )。
A.控制天下学子的思想
B.强化理学的崇高地位
C.提倡标准化考试制度
D.选拔真正的有用人才
【答案】 A
55、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那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治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迫使西方列强采取“以华治华”政策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
【答案】 C
56、1942年,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组织了一次战役,使太平洋战场局势发生了根本性转折。这场战役是( )。
A.中途岛海战
B.冲绳岛登陆战
C.珊瑚岛海战
D.西西里登陆战
【答案】 A
57、1997年.中国共产党“十五大”确立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
A.依法治国
B.民主党派参政
C.简政放权
D.基层民主选举
【答案】 A
58、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C.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答案】 A
59、罗斯福新政期间成立“民用工程署”在全国建立18万个小工程,包括校舍、桥梁等,吸纳400万人工作。该措施的作用是().
A.减少企业盲目生产
B.刺激生产与消费
C.促进企业间公平竞争
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答案】 B
60、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具有普遍性,成为古代世界民主政治的典范。当时,雅典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十将军委员会
D.元老院
【答案】 A
61、古代中国的一位思想家认为:“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这位思想家是()。
A.董仲舒
B.朱熹
C.王阳明
D.黄宗羲
【答案】 C
62、有学者提出:“那些为17世纪的大部分欧洲人难于理解和当时的大不列颠尚未获得全胜的原则(自由与平等),已在新英格兰(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的法律上得到了全部承认,并被订于法律的条款之内。”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17世纪的新英格兰已是一个法治国家
B.17世纪的英国还处于封建势力的统治之下
C.美国的民主政治早在17世纪就开始孕育
D.欧洲在17世纪时并未受到文艺复兴的影响
【答案】 C
63、下列各项,作为中国奴隶制开始瓦解标志的是( )。
A.使用铁器和牛耕
B.鲁国实行按亩收税
C.商业繁荣,城市兴起
D.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
【答案】 B
64、患者,男,65岁,有高血压病史,头痛眩晕反复发作2年,伴耳鸣,胁痛,两目干涩,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数。根据脏腑辨证,回答以下问题。
A.肝阴虚
B.肝火上炎
C.肝阳上亢
D.肝郁化火
E.肝风内动
【答案】 C
65、1929年,中国对美国的生丝出15量下降了80%,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中国的内战影响外贸出口
B.美国发生经济危机
C.中国丝织品产量急剧下降
D.美国实行贸易壁垒
【答案】 D
66、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是指( )。
A.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D.开放沿海14个城市
【答案】 D
67、在一次国际会议后,中国外交官愤慨地说:“偌大一省权利见夺于他国,这就是我们加入协约国参战的报酬吗 ”这次会议是( )。
A.维也纳会议
B.巴黎和会
C.洛迦诺会议
D.开罗会议
【答案】 B
68、有人针对“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评论道:“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下列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
A.推行“杜鲁门主义”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约组织
D.朝鲜战争停战
【答案】 B
69、据《明史·职官志》载:“成祖即位,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 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这说明当时的内 阁实质上是( )。
A.皇帝的参谋、秘书机构
B.中央一般行政机构
C.中央主要决策机构
D.事实上的宰相
【答案】 A
7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完成土地制度改革,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法令是( )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答案】 C
71、1796年9月,华盛顿在他的《告别演说》中,一再告诫“那些领导政府的人们,要谨慎行事,在行使权力时把自己限制在各自的宪法范围内……”华盛顿的用意是强调( )。
A.中央集权原则
B.自由平等原则
C.分权制衡原则
D.司法独立原则
【答案】 C
72、1436年。明朝政府下令,南畿、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广东、广西米麦共400余万石,以米麦一石折银二钱五分为率.共计折银百万余两.解京充俸,称为“金花银”。这表明()。
A.海外白银开始大量输入中国
B.钱、钞兼行的货币制度已结束
C.政府认可了白银的货币地位
D.农副产品在全国实现了商品化
【答案】 C
73、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成功塑造“智绝”“义绝”“奸绝”人物形象的是( )。
A.西游记
B.三国演义
C.红楼梦
D.水浒传
【答案】 B
74、教师在编制历史高中试题时,要关注难度与区分度。为保证试题有较好的区分度,试题难度应控制的区间为( ?)。
A.0.1~0.2
B.0.2~0.4
C.0.4~0.6
D.0.7~0.9
【答案】 C
75、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所产生的新的社会力量,由于同新的经济关系血肉相连.构成了整个社会变化的基干。这里所说的“新的社会力量”指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D
76、文献记载钢铁是“杂炼生(生铁)缫(熟铁)为刀镰者。”此文献提到的金属冶炼技术发明于( )。
A.春秋战国时期
B.两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
【答案】 C
77、有学者认为,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后两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改革开放,而第一次指的是()。
A.禁烟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答案】 C
78、20世纪初,明确主张进化史观,提出“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悠悠万事,唯此为大”的历史学家是()。
A.王国维
B.陈寅恪
C.梁启超
D.傅斯年
【答案】 C
79、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共同支配局面的条约是( )。
A.《凡尔赛条约》
B.《四国条约》
C.《五国条约》
D.《九国条约》
【答案】 D
80、“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是启蒙运动的口号。”这是康德对启蒙运动含义的理解,你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给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
B.要以人为中心考察一切,认识一切
C.人生活在世界上,为人处世要有理智
D.人要运用自己的理智。对世间万物做出自己的判断
【答案】 D
81、凯旋门是欧洲人纪念战争胜利的建筑形式。巴黎凯旋门上的《马赛曲》浮雕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法国大革命
B.普法战争
C.拿破仑战争
D.1848年欧洲革命
【答案】 A
82、旗袍源于满族妇女服装。20世纪20年代初,流行于上海等地社会上层妇女。当时有人撰文指出:“近来上海女界旗袍盛行……唯旗袍之名,若有宗社党(清朝贵族组成的秘密团体)之臭味……故我以为袍可着,惟不可以以旗名。无以,其改称为暖袍乎!”对以上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C
83、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
A.电报业
B.大众报业
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
【答案】 A
84、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更快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
A.科学发明的大量涌现
B.各国政府重视工业生产
C.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D.国际经贸交流日益活跃
【答案】 C
85、张居正为解决当时的财政困难,推行“一条鞭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A
86、1979年秋收,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粮食总产量从原来的1.8万公斤猛增到6.6万公斤。小岗村粮食增产主要得益于( )。
A.人民公社的建立
B.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C.科学种田理念的普及
D.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答案】 B
87、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更快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
A.科学发明的大量涌现
B.各国政府重视工业生产
C.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D.国际经贸交流日益活跃
【答案】 C
88、清朝时,江南地区商业繁荣。史书载“徽州富甲江南,然人众地狭,故服贾四方者半土著”。江苏吴江“人浮 于田,计一家所耕,不能五亩,以是仰贸易工作为生”。这反映当时江南地区商业繁荣的直接原因是( )。
A.政府鼓励商业发展
B.农业和手工业繁盛
C.工商皆本观念影响
D.地少而人口众多
【答案】 D
89、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③④②
B.①④②③
C.②①④③
D.③①②④
【答案】 A
90、史学家黄仁宇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下列使战胜国感到最不满意的是( )。
A.中国赔款数量太少
B.“修约”要求遭到拒绝
C.鸦片贸易未合法化
D.中国市场开放程度有限
【答案】 D
9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取得了许多具有深远意义的成果。下列选项不属于此次会议取得成果的是( )。
A.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调整国民经济,加快农业发展
D.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答案】 D
92、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那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治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迫使西方列强采取“以华治华”政策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
【答案】 C
93、“自封建变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材料中提到的政治制度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D
94、“县”作为我国地方行政建制,最早出现于下列哪一时期 ( )
A.商朝
B.西周
C.东周
D.秦朝
【答案】 C
95、从最初的西欧六国结盟到横跨大半个欧陆的28国集团.催生并推动这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动力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A
96、我国第一部宪法将国家性质表述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这一表述说明当时( )。
A.资产阶级已被消灭
B.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C.人民公社体制已经建立
D.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
【答案】 B
97、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史志目录是( )。
A.《资治通鉴》
B.《汉书·艺文志》
C.《玉海》
D.《隋书·经籍志》
【答案】 B
98、英国诗人雪莱说:“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这句话强调的是( )。
A.英国人和希腊人同宗同源
B.英国全盘继承古希腊遗产
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D.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联系紧密
【答案】 C
99、创建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企业的洋务派代表人物是()。
A.曾国藩
B.张之洞
C.李鸿章
D.左宗棠
【答案】 B
10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取得了许多具有深远意义的成果。下列选项不属于此次会议取得成果的是( )。
A.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调整国民经济,加快农业发展
D.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答案】 D
101、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中国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型期,墨子思想中与这一时代趋势相关的主张是( )。
A.兼爱
B.非攻
C.节用
D.尚贤
【答案】 D
102、英国诗人雪莱说:“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这句话强调的是()。
A.英国人与希腊人同宗同源
B.英国全盘继承古希腊遗产
C.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联系密切
D.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答案】 D
103、从社会进步和制度创新的角度看,20世纪初期国际社会最重大的事件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三国际成立
C.魏玛共和国成立
D.俄国十月革命
【答案】 D
104、某国际文件写道:“现时业已到来,日本必须决定一途……《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该文件是()。
A.《大西洋宪章》
B.《联合国家宣言》
C.《德黑兰宣言》
D.《波茨坦公告》
【答案】 D
105、发动“文化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
A.《五一六通知》
B.《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C.《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
D.《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答案】 A
106、“将各省现今征收钱粮册内有名人丁,永为定数,嗣后滋生人丁,免其加增钱粮。”颁布这一政策的清代皇帝是( )。
A.顺治
B.康熙
C.雍正
D.乾隆
【答案】 B
107、战国时期,梁惠王问一位学者有关利国之道的问题,该学者答道:“王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这位学者是()。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苟子
【答案】 B
10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曾引用过一句名言:“有力量者应该有所获,能有所获者应该保持所获。”与此观点类似的是( )。
A.相对论
B.量子理论
C.进化论
D.电磁学理论
【答案】 C
109、据先秦典籍记载,有一位思想家在论述仁义问题时,提出“仁者无敌”“仁人无敌于天下”的观点。这位思想 家是( )。
A.老子
B.墨子
C.孟子
D.苟子
【答案】 C
110、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 )。
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
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
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
【答案】 C
111、最能体现历史学科特点的教学原则是( )。
A.史论结合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
【答案】 A
112、下列我国外交方针中,最能体现“君子和而不同”理念的是( )。
A.“另起炉灶”
B.求同存异
C.“一边倒”
D.联美遏苏
【答案】 B
113、某同学围绕研究课题收集如下素材:“大机器生产”“殖民侵略”“洋务运动”“逐渐缩小的世界”,他的研究主题可能是( )。
A.清政府自救
B.东西方文明冲突
C.工厂制普遍推行
D.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答案】 D
114、“当它用思想来考问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当它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便有了上个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德国“考问世界”的事实有(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B
115、提出“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的理学家是( )。
A.朱熹
B.陆九渊
C.张载
D.王阳明
【答案】 D
116、20世纪上半期的一份历史课程标准规定,历史课程要“叙述中华民族之演进,特别注意各支族间之融合与其相互依存之关系,以阐发全民族团结之历史的根据,而于历史上之光荣,以及近代所受列强之侵略与其原因,尤宜充分说明,以激发学生复兴民族之意志与决心”。
A.北伐战争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全面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 C
117、顾炎武说:“愚所谓圣人之道如之何?曰‘博易学文’,日‘行己有耻’……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上述言论的主旨是( )。
A.倡导经世致用
B.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
C.提倡无征不信
D.回归先秦儒学的义利观
【答案】 B
118、1787年,华盛顿在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指的是( )。
A.建立开明君主制
B.改革联邦政体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改变邦联体制
【答案】 D
119、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 )。
A.刀耕火种
B.男耕女织
C.精耕细作
D.千耦其耘
【答案】 C
120、关于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三角贸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A
121、唐代后期的盐铁使刘晏推行新盐法,只在产盐区设置盐官,收购盐户生产的食盐,转卖给商人,由其分销,在非产盐区设常平盐仓来调剂盐价。这一改革( )。
A.取消了政府对盐政的监管
B.导致了商人任意抬高盐价
C.形成了官商分利经营机制
D.增加了盐政机构行政成本
【答案】 C
122、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
A.清政府对列强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
B.清政府最终由保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
C.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
D.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
【答案】 C
123、将粤东九龙司一区“并归英属香港界内.以期改港埠面管辖所及庶保无事”这一条款出自()。
A.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
B.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
C.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
D.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答案】 C
124、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答案】 D
125、山东、河南等地都发现有汉代的冶铁遗址,其中河南巩县、郑州的冶铁遗址规模最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汉代的手工业中,冶铁业占有重要地位
B.河南成为汉代的手工业中心
C.汉代铁农具开始发展起来
D.汉代冶铁业主要集中在山东地区
【答案】 A
126、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为祭祖庙.要列侯献酎金助祭,以列侯所献酎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侯106人。这段材料说明了( )。
A.汉武帝贪婪暴虐
B.列侯所献酎金的成色有问题
C.汉武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汉武帝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答案】 C
127、苏联《真理报》曾发表一位经济学家的文章《计划、利润、奖金》,建议削减命令性计划,实行工业企业的物质刺激。该文在当时引起了全国大讨论,并促进了一场持续十余年的经济实验。这场经济实验是()。
A.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B.赫鲁晓夫的解决措施
C.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D.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
【答案】 C
128、下列人物中,其思想主张被顽固派指责为“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的是( )。
A.魏源
B.康有为
C.严复
D.李鸿章
【答案】 B
129、20世纪后半期,我国决定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七个领域作为国家发展高科技的重点。这一科技发展规划是( )。
A.“七五计划”
B.“985工程”
C.“211工程”
D.“863计划”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