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机械行业质量管理制度
品质管理制度1、总则第一条:目的为确保本公司品质管理制度的推行,并能提前发现异常、迅速处理改善,借以确保及提升产品品质符合管理及市场必须要,特制定本细则。第二条:范围本细则包括: (一)组织机能与工作使命; (二)各项品质标准及检验规范; (三)仪器管理; (四)品质检验的执行; (五)品质异常反应及处理; (六)客诉处理; (七)样品确认; (八)品质检查与改善。第三条:组织机能与工作使命本公司品质管理组织机能与工作使命。各项品质标准及检验规范的设订第四条:品质标准及检验规范的范围规范包括: (一)原材料品质标准及检验规范; (二)在制品品质标准及检验规范; (三)成品品质标准及检验规范的设订; 第五条:品质标准及检验规范的设订 (一)各项品质标准总经理室生产管理组会同品质部、生产部、技术部、销售部及有关人员依据操作规范,并参照①国家标准②同行业标准③国外标准④客户必须求⑤本身制造能力⑥ 原材料供应商水准,分原材料、在制品、成品填制品质标准及检验规范设(修)订表一式二份,呈总经理批准后品质部一份,并交有关单位凭此执行。 (二)品质检验规范总经理室生产管理组召集品质部、生产部、销售部、技术部及有关人员分原材料、在
制品、成品将①检查项目②料号(规格)③品质标准④检验频率(取样规定)⑤检验方法及使用仪器设备⑥允收规定等填注于品
质标准及检验规范设(修)订表内,交有关部门主管核签且经总经
理核准后分发有关部门凭此执行。第六条:品质标准及检验规
范的修订 (一)各项品质标准、检验规范假设因①机械设备更新
②技术改善③制造流程改善④市场必须要⑤加工条件变更等因
素变化,可以予以修订。
(二)总经理室生产管理组每年年底前至少重新矫正一次,并参照以往品质实绩会同有关单位检查各料号(规格)
各项标准及规范的合理性,酌予修订。 (三)品质标准及检
验规范修订时,总经理室生产管理组应填立品质标准及
检验规范设(修)订表,说明修订原因,并交有关部门会签
看法,浮现总经理批示后,始可凭此执行 2、仪器管理
第七条:仪器矫正、维护计划 (一)周期设订仪器使用部
门应依仪器购入时的设备资料、操作说明书等资料,填制仪器矫正、维护基准表设定定期矫正维护周期,作为仪
器年度矫正、维护计划的拟订及执行的依据。 (二)年度
矫正计划及维护计划仪器使用部门应于每年年底依据所
设订的矫正、维护周期,填制仪器矫正计划实施表、仪器维护计划实施表做为年度矫正及维护计划实施的依据。第八条:矫正计划的实施 (一)仪器矫正人员应依据年度
矫正计划执行日常矫正,精度矫正作业,并将矫正结果
记录于仪器矫正卡内,一式二份存于使用部门。 (二)
仪器外协矫正:有关精密仪器每年应定期由使用单位通过
品质部或技术部申请委托矫正,并填立外协请修单以确
保仪器的准确度。第九条:仪器使用与保养 1、仪器使
用人进行各项检验时,应依检验规范内的操作步骤操作,使用后应妥善保管与保养。 2、特别精密仪器,使用部门
主管应指定专人操作与负责管理,非指定操作人员不得任
意使用(经主管核准者例外) 。 3、使用部门主管应负责检
核各使用者操作正确性,日常保养与维护,如有不当的使
用与操作应予以改正教导并列入作业检核扣罚。 4、各生
产单位使用的仪器设备(如量规)由使用部门自行矫正与保养,由品质部不定期抽检。 5.仪器保养 (1)仪器保养人员应依据实验设备维护规定执行保养作业并将结果记录于设备点检表内。(2)仪器外协修造:仪器保养人员基于设备、技术能力不够时,保养人员应填立外表请修申请单并呈
主管核准后送采购办理外协修造。 3、原材料品质管理
第十条;原材料品质检验 (1)原材料进入厂区时,库管单
位应依据资材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收料,对必须用仪器检验的原材料,开立“材料验收单〞,送品质部实验室检
测,品质部实验室于接获单据一日内,依据原材料品质标准及检验规范的规定完成检验。 (2)材料验收单各一
式五联检验完成后,第一联送采购,核对无误后送会计整
理付款,第二联会计存,第三联送材料库房,第四联品质
部储存,第五联送保税。且每次把检验结果记录于供应
厂商品质记录卡,并每月依据原材料品名规格类别的结
果统计于供应商品质统计表及每月评核供应商的行分于供应商的评价表,提供采购作为选择对抗厂商的参照资料。 4、生产前品质条件复查第十一条:生产通知单的
审核(新客户、新流程、特别产品)品质部主管收到生产通
知单后,应于一日内完成审核。 (一)生产通知单的审核1、订制料号-新品特别要求是否符合公司制造规范。2、种类-客户提供的油墨颜色。 3、底板-底板规格是否符合公司制造规范,使用于特别要求者有否特别注明。 4、
品质要求-各项品质要求是否明确,并符合本公司的品质规范,如有特别品质要求是否可接受,是否必须要先确认再确
定产量。 5、包装方式-是否符合本公司的包装规范,客
户要求的特别包装方式可否接受,是否明确表示。 6、
是否使用特别的原材料。 (二)生产通知单审核后的处理1、新开发产品、试制通知单及特别物理、化学性质或尺寸外观要求的通知单应转交技术部提示有关生产条件等并
签认,假设确认其品质要求超出生产能力时应述明原因后,将生产通知单送回生产部办理退单,由销售部向客户说明。 2、新开发产品假设品质标准尚未制按时,应将生产
通知单交技术部拟定加工条件及暂订品质标准,由技术
部记录于制造规范上,作为制造部门生产及品质管理的
依据。第十二条:生产前制造及品质标准复核 (一)制
造部门接到技术部送来的制造规范后,须由科长或组长
先查核确认以下事项后始可进行生产: 1、该制品是否
订有成品品质标准及检验规范 作为品质标准判定的依据。
2、是否订有标准操作规范及加工方法。 (二)制造部
门确认无误后于制造规范上签认,作为生产的依据。
5、生产过程品质管理第十三条:生产品质检验 (一)质检
部门对各生产过程在制品均应依在制品品质标准及检验规范的
规定实施品质检验,以提早发现异常,迅速处理,确保在制品品质。 (二)在制品品质检验依生产过程区分,由品质部巡检员负
责检验: 1、自检记录表。 2、产品流转卡。 3、产品日〔月〕报表。 4、量具规范使用。 (三)品质部实验室于生产
过程中配合在制品的检测、负责加工条件的测试: 1、产品经
热处理后的金相分析,出具金相分析试验检验单,一式三联,实
验室储存第一联,送样部门第二联,品质部质量工程师第三联。2、产品圆度、粗糙度、角度、R等有准确要求的项目检测,出
具产品计量试验检验单。 (四)各部门在制造过程中发现异常时,组长应即追查原因,并加以处理后将异常原因、处理过程及改善
对策等开立异常处理单呈(副)经理指示后送品质部,责任判定
后送有关部门会签再送总经理室复核。 (五)质检人员于抽验中
发现异常时,应告知单位主管处理并开立 异常处理单呈经(副)
理核签后送有关部门处理改善。 (六)各生产部门依自检查及顺
次点检发生品质异常时,如属其他部门所发生者以异常处理单
反应处理。 (七)生产过程间半成品移转,如发现异常时以异常
处理单反应处理。第十四条:生产过程自主检查 (一)生产过
程中每一位作业人员均应对所生产的制品实施自主检查,遇品质异常时应即予挑出,如系重大或特别异常应马上报告科长或组长,并开立异常处理单见(表)一式四联,填列异常说明、原因分析
及处理对策、送品质部门判定异常原因及责任发生部门后,依实
际必须要交有关部门会签,再送总经理室拟定责任归属及奖惩,如
果有跨部门或责任不明确时送总经理批示。第一联总经理室存,
第二联品质部门(生产管理),第三联会签部门,第四联经办部门。
(二)现场各级主管均有催促所属确实实施自主检查的责任,随时
抽验所属各生产过程品质,一旦发现有不良或品质异常时应马上
处理外,并追究相关人员疏忽的责任,以确保产品品质水准,降
低异常重复发生。 (三)生产过程自主检查规定依生产过程自主
检查实施办法实施。
6、成品品质管理第十五条:成品品质检验成品检验人员
应依成品品质标准及检验规范的规定实施品质检验,以提早发现,迅速处理以确保成品品质。第十六条:出货检验每批产
品出货前,品检单位应依出货检验标示的规定进行检验,并将品
质与包装检验结果填报出货检验记录表见(附表)呈主管批示后
依综合判定执行。 7、品质异常反应及处理第十七条:原材料
品质异常反应 (一)原材料进厂检验,在各项检验项目中,只要
有一项以上异常时,无论其检验结果被判定为合格或不合格,检验部门的主管均须于说明栏内加以说明,并依据资材管理办法的规定呈核与处理。 (二)关于检验异常的原材料经核决主管核决使用时,品质部应依异常项目开立异常处理单送制造部经
理室生产管理人员,安排生产时通知现场注意使用,并由现场主
管填报使用状况、成本影响及看法,经经理核签呈总经理批示后
送采购单位与提供厂商交涉。第十八条:在制品与成品品质异
常反应及处理 (一)在制品与成品在各项品质检验的执行过程中
或生产过程中有异常时,应提报异常处理单,并应马上向有关
人员反应品质异常状况,使能迅速采用措施,处理解决,以确保
品质。 (二)生产部门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不良品时,除应依正常
程序追踪原因外,不良品当即剔除,以杜绝不良品流入下生产过
程(以废品报告单提报,并经品质部复核才可报废)。第十九条:生产过程间品质异常反应收料部门组长在生产过程自主检查中发现供料部门供应在制品品质不合格时,应填写异常处理单
详述异常原因,连同样品,经报告科长后送经理室绩效组登记(列入追踪)后,送经理室品保组人员召集收料部门及供料部门人
员共同检查料品异常项目、数量并拟定处理对策及追查责任归属
部门(或个人)并呈经理批示后,第一联送总经理室催办及催促料
品处理及异常改善结果,第二联送生产管理组(品质部)做生产安
排及调度,第三联送收料部门(会签部门)依批示办理,第四联送
回供料部门。制造科召集机班人员检查改善并依批示办理后,送
经理室品保组存,绩效组重新核算生产绩效及催促异常改善结果。
8、成品出厂前的品质管理第二十条:成品入库管理
(一)品质部门主管对预定入库的批号,应逐项依产品
流程卡、成品检验报告及有关资料审核确认后始可办理入库作业。(二)品质部门人员关于入库前的成品应抽检,假设有品质不合格的批号,超过管理范围时,应填写异常
处理单 详述异常状况及附样并拟定料品处理方式,呈经
理批示后,交有关部门处理及改善。 (三)品质管理人员
对复检不合格的批号,如经理无法裁决时,把异常处理单呈总经理批示。第二十一条:检验报告申请作业 (一)客户要求提供产品检验报告者,营业人员应填报检验报
告申请单一式一联说明理由,检验项目理由,检验项目
及品质要求后送总经理助理 (二)总经理室助理接获检验
报告申请单时,应转经理室生产管理人员(品质要求超出
公司成品品质标准者,须交技术部)研判是否出具检验报告,呈经理核签后把检验报告申请单送总经理助理,转送品质部。 (三)品质部接获检验报告申请单后,于制
造后取样做成品物性实验,并依要求检验项目检验后将检
验结果填入检验报告表一式二联,经主管核签后,第一
联连同检验报告申请单送总经理助理,第二联自存凭以
签认成品入库。 (四)特别物、化性的检验,品质部接获检验报告申请单后,会同技术部于制造后取样检验,品
质部人员将检验结果转填于检验报告表一式二联,经主
管核签,第一联连同检验报告申请表送产销组,第二联
自存。 (五)产销组人员在接获品质部人员送来的检验报告表第一联及检验报告申请单后,应依检验报告表资料及参酌检验报告申请单的客户要求,复印一份呈主管
核签,并盖上产品检验专用章后送营业部门转客户。9、产品品质确认第二十二条:品质确认时机经理室生产管理人员于安排生产进度表或制作规范生产中遇有以下
状况时,应将制作规范或经理批示送确认的异常处理单由品质部门人员取样确认并将供确认项目及内容填立于
品质确认表,连同确认样品送营业部门转交客户确认。(一)批量生产前的品质确认。 (二)客户要求品质确认。(三)客户附样与制品材质不同者。 (四)客户附样的印刷线
路非本公司或要求不同者。 (五)生产或品质异常致产品发生规格、物性或其他差异者。 (六)经经理或总经理指示送确认者。第二十三条:确认样品的生产、取样与制
作
(一)确认样品的生产 1、假设用户要求确认底片者由技术部制作供确认。 2、假设客户要求确认印刷线路、传送效果者,经理室生产管理组应以小时制作供确认。 (二)确认样品的取样品质部人员应取样二份,一份存品质部,另一份连同品质确认表交由业务部送客户确认。第二十四条:产品质保书的开立作业 (一)产品质保书的开立品质部人员在取样后应即填品质确认表一式二份,编号连同样品呈经理核签并于品质确认表上加盖品质确认专用章转交技术部及生产管理人员,且在生产进度表上注明确认日期后转交业务部门。 (二)客户进厂确认的作业方式客户进厂确认必须开立品质确认表品质管理人员并要求客户于确认书上签认,并呈经理核签后通知生产管理人员排制,客户确认不合格拒收时,由品质部人员填报异常处理单呈经理批示,并依批示办理。第二十五条:品质确认处理期限及追踪 (一)处理期限营业部门接获品质部或技术部送来确认的样品应于二日内转送客户,品质确认日数规定国内客户5日,国外客户10日,但客户如必须装配试验始可确认者,其确认日数为50日,设定日数以出厂日为基准。 (二)品质确认追踪品质部人员关于未如
期完成确认者,且已逾2天以上者时,应以便函反应营业部门,以掌握确认动态及订单生产。 (三)品质确认的结案品质部人员于接获营业部门送回经客户确认的品质确认表后,应即会经理室生产管理人员于生产进度表上注明确认完成并以安排生产,如客户不合格时应检查是否补(试)制。 10、品质异常分析改善第二十六条:生产过程品质异常改善 异常处理单经经理列入改善者,由经理室品保组登记交由改善执行部门依异常处理单所拟的改善对策确实执行,并定期提出报告,会同有关部门检查改善结果。第二十七条:品质异常统计分析 (一)品质部每日依IPQC抽检记录统计异常料号、项目及数量汇总编制各机班、料号不良分析日报表 送经理核示后,送制造部一份以了解每日品质异常状况,以拟改善措施。 (二)品质部每周依据每日抽检编制的各机班、料号不良分析日报表将异常项目汇总编制抽检异常周报送总经理室、制造部品保组并由制造科召集各机班针对主要异常项目、发生原因及措施检查。 (三)各科生产中发生异常时拟报废的PC板,应填报成品报废单会品质部MPB确认后始可报废,且每月5日前由品质部汇部填报生产过程料号别报废原因统计表见(附表)送有关部门检查改善。
第二十八条:品质管理圈活动为培养基层干部的领导统御及领导能力以促进自我启发提升人员的工作士气及品质意识,以团队精神共谋产品品质的改善,公司内各部门精品整理
得组成品质管理圈,以推动改善工作。11、附则第二十九条实施与修订本细则呈总经理核准后实施,增补修
改亦同。
页脚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