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院内急性肺栓塞的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
1. 目的:急性肺栓塞(PE)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是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院内急性肺栓塞的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
2. 范围:全院临床科室。
3. 定义:急性肺栓塞(PE):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可导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常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胸痛,严重时可发生低血压、休克甚至猝死。
4. 权责:PERT (多学科肺栓塞反应小组):普外科 呼吸科 重症医学科;
5. 作业内容:
(1) 临床医务人员发现可疑急性肺栓塞患者,及时呼叫重症医学科值班医师。
(2) 重症医学科值班医师对患者进行评估,针对疑诊肺栓塞患者,必要时汇报PERT(多学科肺栓塞反应小组),提出下一步处理意见。进入急性肺栓塞处置流程。
(3) 可疑急性肺栓塞患者,首先进行初始危险评估,并采取不同的诊断流程。存在以下情况为临床高危患者:休克或持续性低血压,收缩压<90mmHg或收缩压下降40mmHg,并持续超过15分钟。且除外其他导致休克的原因,如脓毒症、心律失常和血容量减少等。无休克或持续性低血压则为可疑非高危急性肺栓塞。此分层意义重大,需据此决定下一步的诊疗策略。高危患者应该转诊到专业科室,如重症监护病房。非高危患者肺栓塞临床可能性评估和D-二聚体检测和CTPA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一旦诊断明确,立即给予相应的治疗,同时寻找其潜在的病因。
(4) 医师在病情谈话签字中要有关于急性肺栓塞的谈话内容,对于使用药物的需要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5) 护士:对入院患者进行肺栓塞相关内容的健康教育,并按本制度及医师医嘱对患者进行处理。对于中高危患者,护理人员应在患者的床头放置血栓高风险警示标志,并对高风险患者发放患者健康宣教手册。
6. 注意事项:无。
7. 相关文件:无。
8. 流程图:住院患者疑诊急性肺栓塞诊断流程,确诊急性肺栓塞急救流程。
9. 使用表单:无。
10. 使用单位:全院临床科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