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手工电弧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适用范围与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手工电弧焊工的安全操作。手工电弧焊工应遵守本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二〕本岗位的危险及有害因素
〔1〕物的不安全状态:工具、吊具、设施故障,高处或孔井无防护,一次线接头裸露、破皮、超长,二次线接头多、搭到设施上,焊烟尘毒,焊渣飞溅,拉接临时线,空间受限,梯子不稳,焊接件带棱角、摆放不稳、超高;
〔2〕人的不安全行为:未正确着装和做好个人防护;不按规则吊运工件,组合件点焊不牢起吊;危险作业如无防护登高、使用临时线或非安全电压灯、无防护进入受限空间焊接等,未办理“危险作业许可证〞,也无专职安全员监护;工作麻痹以致操作失误;
〔3〕环境的不安全因素:通风、照明不良,零部件摆放不整齐、通道堵塞,非电离辐射〔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等〕,高温、噪音、焊接烟尘,密闭空间施焊时通风不良致缺氧,空间温度过高,地面潮湿。
〔4〕主要伤害类型:触电、高处坠落、火灾、容器爆炸、灼烫、其他〔粉尘、辐射、噪音、高温等〕。
〔三〕操作程序和要领
〔三.一〕工作前
〔1〕持有效《特种作业证》上岗,并规范着装,即穿工作服〔三紧〕,穿绝缘皮鞋,戴电焊皮手套、电焊面罩、护膝、工作帽〔头发塞进帽内〕。
〔2〕工作前应检查焊机电源线接,引出线及接线点和护罩是否优良;假设线路横越车行道时应架空或加保护盖;焊机二次线路及外壳必须有优良接地;电焊钳把绝缘必须优良、焊接回线接头不宜超过三个。
〔三.二〕工作中
〔1〕下雨天不得在露天电焊。在潮湿场地工作时,应站在铺有绝缘物品的地方并穿好绝缘鞋。
〔2〕移动式电焊机从电力网上接线或拆线、接地、改换熔丝等工作,均应由电工进行。
〔3〕推闸刀开关时身体要偏斜些,要一次推足,然后开启电焊机,停机时,要先关闭电焊机上的电源,后拉断电源闸刀开关。
〔4〕移动电焊机位置,须先停机断电,焊接中突然停电,应马上关好电焊机,焊接电缆接头移动后应进行检查,保证牢固可靠。
〔5〕在人多的地方焊接时,应装设遮拦挡住弧光,无遮拦时应提醒四周人员不要直视弧光。
〔6〕换焊条时应戴好手套,身体不要靠在铁板或其他导电物件上。敲打焊渣时应戴上手套和防护眼镜。
〔7〕焊接有色金属器件时,应强化通风排毒,必要时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
〔8〕修理天然气管或在泄漏天然气的地方进行焊接时,要事先通知天然气站及消防、安技部门,得到同意后方可工作。工作前必须关闭气源,强化通风,把积余天然气排除干净。
〔9〕电焊机不得放在高温柔潮湿的地方,不能与乙炔瓶、氧气瓶放在一起,导线和接地线不得与热物件放在一起。
〔10〕电焊机应设专人负责,常常检查,如有损坏应及时通知电工修理,自己不得动手。
〔11〕焊接之前必须根除焊件的铁锈、防护漆和尘土。
〔12〕夜间工作应有优良的照明。电焊机和电源线〔380V、220V〕必须由电工进行拆装,其他人员一律不得自行拆装,修理机械设备,应将其保护零〔地〕线暂时拆开,焊完后再行连结。
〔13〕焊机启动后,焊工的手和身体不应随便接触二次回路导体,如焊钳或焊枪的带电部位、工作台、所焊工件等。在容器内作业、潮湿狭窄部位作业,夏天身上出汗或阴雨天等状况下,应穿干燥衣物,必要时要铺设橡胶绝缘垫。在任何状况下,都不得使操自身成为焊接回路的一部分。
〔三.三〕工作后
〔1〕焊接结束后把焊条头放在铁箱内,检查火源,妥善处理余火,避免发生火灾。
〔2〕工作后,切断电源,放好手把线,盘点并收拾工具、电焊条,清扫工作场地。
〔3〕做好交接班工作,当班所发生的问题应向接班人交代清楚并写入交接班记录本。
〔四〕应急处置措施
〔1〕在工作中发现设备有不正常现象,要立即切断电源,告之修理人员进行修理。
〔2〕发生吸入焊接烟尘、因通风不良造成头晕、窒息或高温引起中暑等事故时,马上按照《应急处置方案》让患者呼吸新鲜空气,并找一宁静处让其躺下,拨打“120〞。
〔3〕假设出现受伤事故,在场人员应马上按照《应急处置方案》进行救护,并拨打“120〞。
〔4〕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在场人员应马上断开有关设备的电源,报告单位领导,拨打120、119 。同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卤代烷灭火器扑救,并做好记录。
〔5〕发生触电事故,在场人员应马上按照《应急处置方案》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并进行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抢救。同时报告单位领导,拨打120 。
〔6〕整个过程如实纪录归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