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施工扬尘控制方案及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10130220 上传时间:2025-04-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扬尘控制方案及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施工扬尘控制方案及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扬尘控制方案 为积极响应政府建设工地全面开展创建“绿色环保工地”活动号召,为了本工程能够达到“整洁、规范、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做到施工利民、便民、不扰民。使工地环境保护做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将对防尘方面 取以下几点措施: 1、组建防尘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工程技术负责人任副组长。 2、组员定人分工明确,打扫定两人,洒水定两人,清扫尘土、打扫人员全天上班,水车洒水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适时洒水。 3、施工现场出入必须 用 硬化且与城市道路相连接,彼标号不低于C20,硬化厚度很多于20cm。生活区、加工区可 用砖铺等其他方式硬化。场地要平整、坚实、整洁,尘土不飞扬,且有良好的排水设施,保证排水畅通。可种植花草或摆放盆栽花草,搞好现场绿化。 4、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洗车池(冲洗槽)和沉淀池,配置高压水枪,对驶出车辆进行冲洗。洗车池应设在工地大门内适当位置,深度不低于30cmo沉淀池不小于80X80X1cm,并与市政管网相通,未经沉淀的污水严禁排入市政管网。工程运输车辆驶出施工现场应冲洗,冲洗车胎应在钢筋网上进行,清洗下的泥土及时用人工铲到手推车内,推到指定地点堆卸。 5、加强工程车辆的通行管理,运输土方车辆应加强装车控制,土方装车高度不得超过车厢,土方运送必须取全覆盖的密封措施,必须装载规范,保持密闭运输和车容整洁,不得沿途飞扬、撒漏和带泥上路。严禁运输过程中掉土,如有掉土情况,清扫人员应及时清理打扫,适时洒水,控制扬尘。 6、水泥应使用罐装水泥,要有防尘、防潮、防雨措施。施工现场必须使用商品混凝土,禁止现场搅拌。 7、施工现场堆土要使用蓬布或无纺布覆盖。 8、施工现场裸露地面要进行碾压,及时洒水,确保无扬尘。 9、施工现场四周设置畅通的排水沟,设置沉淀池,确保雨期洪水不污染城市道路、堵塞管道。 10、所有建筑垃圾禁止高空抛撒,防止尘土飞扬,清理施工现场内废弃物时用集装密闭方式,做到建筑垃圾及时清运,且洒水减少扬尘,并在指定的垃圾处理现场处理,不能及时清运的,在现场应放置临时封闭式垃圾箱存放。 11、脚手架拆除时应对密目式安全网、脚手板、竹笆等适量洒水湿润防止扬尘。 12、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废弃物。 13、防尘小组人员名单 姓名 职务 工作内容 尹敏 组长 全面指挥、协调 王明亮 副组长 监督、执行 张伟 组员 打扫、清洁 杜华瑞 组员 打扫、清洁 李磊 组员 洒水 张国忠 组员 洒水 王冠宇 组员 设备维护 一、工作程序: 1、根据施工现场特点及各专业公司的施工场所,划分施工责任区。 2、对于施工现场道路等公共区域,项目部配备洒水降尘设备,同时进行清扫。 3、为在粉尘工作环境中的施工人员配备罩等防尘措施,并随时注意检查、救护。 4、拆迁现场原有房屋设施在施工期间四周必须采用封闭围档,主要路段围墙高于2.5米;一般路段高于1.8米;新建、大修道路工程的封闭围档高度不低于2米。在拆除拆迁房屋时,应随时洒水,减少扬尘污染,渣土在施工完成之日三日之内清运完毕。 5、从事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的运输,必须使用密闭式运输车辆。施工现场 入处设置冲洗车辆的设施,出场时必须将车辆清洗干净,不得将泥沙带出现场。施工现场木工加工车间必须采用全封闭房屋结构,室内应有吸尘、降尘装置。 6、主要施工道路必须硬化,施工场地采用覆盖、固化、绿化、洒水等有效措施。施工现场和道路扬尘用洒水和清扫措施予以防治,要求各子项目的每个施工场地均配备洒水车一辆。 7、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施工现场的石灰、砂土等要集中堆放场,采用覆盖等措施。 8、灰土和无机料拌合,应采用预拌进场,碾压过程要洒水降尘,施工现场设置搅拌机的机棚必须封闭,并配备有效的降尘防尘装置。对于临时的、零星的水泥搅拌场地,在场址选择时,尽量远离居民住宅。 9、遇有四级风以上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 10、弃土应尽早清运至渣土场填筑处置。 11、临时性用地使用完毕后应恢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12、定期清扫:每天中午和晚上收工前对作业现场进行清扫; 13、冲洗轮胎:在运输车辆离开现场前视情况进行冲洗,特别是雨后施工必须冲洗后方可 上路行驶; 14、车辆选择:运输碎料的汽车用密闭的车辆,使用车况好的运输车辆; 15、避免在大风的情况下进行土方回填、装卸物料和拆迁房屋。 16、储料场、灰土拌合站应设于空旷的地带,相距2m范围内不得有集中居住区、学校等;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施工现场的石灰、砂土等要集中堆放, 用覆盖等措施; 17、对敏感作业点进行TSP监测,发现超标应限期整改; 18、设备和车辆清洗废水经二次沉淀后循环使用或用于洒水降尘。 19、土方的暂时堆放除按要求防止扬尘产生外,还应设置围档,防止进入水体,特别是在雨季,应取措施防止随雨水冲刷进入水体或市政雨水管道。弃土要在指定地点进行填筑,回填场地如暂时不予利用,应进行表面植被培养,防止水土流失。 二.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控制 2.1项目管理 2.1. 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控制方案应纳入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范围或根据工程周边环境和本工程施工特点,单独编制专项控制扬尘污染方案。 2.1. 项目经理部应围绕扬尘防治工作目标,按扬尘污染控制方案建立健全各级各岗位相关责任制,并将目标分解到岗位、到人员。 2.1. 项目经理部应对各级各岗位进行扬尘污染控制教育,提高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文明施工意识,落实各项控制扬尘污染控制的技术措施,建设环保型工地。 2.1. 项目经理部应按扬尘污染控制方案要求,落实相对应的交底手续,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严重扬尘污染源必须 取针对性较强的专项交底。 2.1. 项目经理部应建立扬尘污染控制工作检查制度,定期对扬尘污染控制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扬尘污染行为或状态应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相对应整改、防范措施。 2.1. 项目经理部应建立和完善扬尘污染控制工作记录,建立必要的管理资料。 2.2一般规定 施工期间四周必须 用封闭围档,主要路段围墙高于2.5米;一般路段高于1.8米;新建、大修道路工程的封闭围档高度不低于2米。 建筑物立面必须 用20目/1cm2的密目式安全立网(以下简称密目网)进行全封闭围档施工。施工现场脚手架外侧必须使用密目网进行封闭。 在基础施工阶段应浇筑约0.15米厚的混凝土作为现场施工地坪,主要道路必须硬化处理,做到泥土不裸露。 2.2. 施工现场木工加工车间必须 用全封闭房屋结构,室内应有吸尘、降尘装置。 2.2. 施工现场的材料和模板等存放场地必须坚实平稳不扬尘。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及垃圾应密闭存放或 取覆盖等措施。 2.2. (中心城区和郊县主要城镇地区的施工现场应 用商品混凝土和商品砂浆,逐步淘汰现场砂石料堆放场地和搅拌机。 从事土方、渣土、砂石料和施工垃圾运输车辆,应 用密闭式运输车辆或 取覆盖措施;施工现场出入处应设置保证车辆清洁措施的设施。 2.2. 市政道路基层宜使用不易扬尘的材料;如使用三渣混合料时,养护期间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洒水,确保三渣面层无浮尘状态。 工程机械在土石方、路面切割、破碎铁刨等作业时,应 用喷洒水雾等措施,防止扬尘污染。 2.2. 10工期较短的道路、管线工程的维修作业,应尽量做到缩短开挖、修时间,并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2.2. 11管线工程施工应 用渐进式分段施工法,以减少泥土裸露面积,管道工程作业面长度不宜超过50米,线缆工程泥土面长度不宜超过1米。 横向掘路修复,应 用掘路、排管、修复一体化施工工艺。 2.2. 13管线施工即将结束时,施工单位应及时与道路修复单位办理修复交接手续,做到结束一段,修复一段,缩短土方裸露时间。 程项目竣工后30日内,施工单位理应平整施工场地并及时清除积土、堆物。 2.3扬尘污染防治 2. 3.1施工现场的围档必须从四周连续设置并 用硬质材料进行封闭围档。主要路段围墙立面应做好美化处理。 2. 3.2道路施工因工艺或其他原因不能设置固定式硬质围档的工地,周边应设连线,统一标准的路栏隔离。 2.3. 道路、管线施工产生的渣土理应集中堆放,并在24小时内完成清运。对超过48小时暂不外运的土方,必须 用堆放、压实,用密目网进行覆盖,对堆放时间较长的土方宜 用绿化处理。 2.3. 施工现场内的主要道路和干道应实施定期洒水,防止扬尘,清扫路面(包括楼层内)必须进行洒水。 市政道路、高架道路的路面清扫,道路必须 用有喷淋装置的清扫车。对边沟应定期冲洗,每周很多于2次。 2.3. 对高架道路的附属设施保洁时,应用湿作业,减少扬尘污染。 2. 3.7在进行产生大量泥浆的施工时,应设置专用的泥浆池及有序排放泥浆的沟、槽。泥浆外运必须用密封的罐车(船)运输。 土方作业时,必须派有专人及时清除路面遗洒的泥土,路面应始终保持较湿润状态,做到不泥泞、不扬尘。 在专项施工组织设计中,应有废水排放的管网图。必须做到三级沉淀后,才能排入市政的污水管网。有条件的施工现场应做到沉淀水的循环使用,节约利用水资源。 2. 3.10裸露的场地应 用密目网或其他有机材料进行覆盖处理;对闲置六个月以上的现场空地,必须进行简易的绿化处理,如种植草皮等地被植物。 2. 3.11施工现场主要道路铺设厚度不小于0.15米厚的混凝土路面,对有条件宜 用黑色路面其余干道均应进行硬化处理。 2.4施工现场内的运输车辆外出,应遵守的要求。 2.4. 督促建筑渣土运输单位做好车辆清洁工作,在车辆除泥、冲洗干净后,方可驶出工地。 建筑垃圾在48小时内不能完成清运的,应 取覆盖或洒水等措施。 2.4. 拆房施工场地,应严格划分材料堆放区和施工通道界线,及时清除遗落物料、渣土,并及时清扫、洒水,以防扬尘。 2. 4.5拆房工程的现场围档应遵守条规定执行。 中心城区的拆房工程,必须实施封闭式围档。 三、施工现场扬尘、噪声、施工垃圾、施工污水及运输遗洒管理规定 1、目的 为使施工现场扬尘、噪声、施工垃圾、施工污水及运输遗洒得到有效地控制,减少和预防环境管理带来的影响,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2、范围 本管理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项目在生产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扬尘、噪声、施工垃圾、施工污水及运输遗洒的控制。 3、程序 3. 1施工扬尘 3. 1.1回填土施工时,掺拌白灰回填时严禁抛撒,以免产生扬尘。 3.1. 施工现场的主要干道要硬化,并制定清扫撒水制度,设专人负责。 3.1. 必要时,施工现场的出入要设置冲洗槽和沉淀池,以免车轮带泥土、扬尘上路。 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安排在库内存放或严密遮盖,运输时要防止遗洒飞扬,卸货时要取有效措施,以减少扬尘。 清扫施工现场的灰渣时,应先洒水润湿。以免产生扬尘。 搅拌时,应 取必要措施,以免产生扬尘。 3. 1.7在扬尘较多的环境从事工作的施工人员要佩带罩等防护用品。 3. 2施工垃圾 3. 2.1清除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要求,要有环保部门指定的位置。 对于可回收的建筑垃圾,项目部要制定相对应控制措施,设置专人分门别类进行分检,划定分检地点,以便回收利用。 3.2. 对不能回收的施工垃圾及生活垃圾,要收集归堆及时清运,交相关方处理。 清运土方、渣土等建筑垃圾时,运载建筑垃圾的最高点不得超过车槽上沿,并进行覆盖、封闭,以免沿途遗撒。 食堂及生活区要设置垃圾桶,剩菜剩饭严禁随意泼洒,要及时清运保持良好的环境。 3. 3运输遗洒 罐车出工地前应清洗下料斗。 3.3. 工地门必须有防止车轮带泥沙出场的设施,必要时设不小于出宽度的车辆冲洗排水沟对进出车辆的车轮进行冲刷。 清运渣土应做到日产日清,密闭运输,不得污染路面。 运输砂、石、石灰等散装材料、应取有效的措施,不超载,必要时进行遮盖,防止漏 洒飞扬。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