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钢筋计算时的一点小常识:
1、在钢筋软件中,用(A )表示一级钢,用(B )表示二级钢,用(C)表 示三级钢,用(D)表示新三级钢,用(L)表示冷轧带肋钢筋,用(N ) 表示冷轧扭钢
2、工程的抗震等级是由(设防烈度)、(结构类型)、(檐高)决定的。
3、抗震等级对钢筋计算的(锚固)、(搭接)、(加密区范围)三方面有影响。
4、钢筋10.0里计算设置中可对(计算设置)、(节点设置)、箍筋设置、搭接 设置、箍筋公式五方面按实际工程需要进行调整
5、工程中,梁的支座是(柱),板的支座是(梁),柱是以(基础)为支座。
(一)绘图前的三项准备工作:
1、分图纸:把图纸分为:总说明、基础、框架柱、墙和暗柱配筋、连梁配筋、 梁配筋、板配筋、结构平面图、零星(楼梯节点等)九大部分,对构件来说,这 9部分是独立的。
2、分析绘图先后顺序:首先根据总说明建立工程,把基础放在第一种构件绘图, 而后是裙房部分框架柱,可以使用柱表功能。再做墙和约束边缘构件配筋,因为 墙会是梁的支座。再下来是连梁配筋,因为连梁会是次梁的支座,所以连梁放在 梁的前面。接下来是主梁、次梁。绘制完上述的构件后,板和板配筋就很方便了, 利用点式画法或自动生成最小板,很快可以把板绘制完,再配板钢筋。最后算楼 梯等零星。
3、建立楼层关系表:在广联达软件中,层的概念很重要,掌握了层,软件就用 得差不多了,把建筑里的构件分为水平构件和竖向构件,水平构件分为梁、板, 竖向构件为剪力墙和柱。尽量用层来控制竖向构件,非到万不得以不要用输标高 来控制竖向构件。我在画图之前建立一张楼层关系表,根据此表在软件中建立楼 层,按总说明在此表中标上构件砼标号,在钢筋软件里很快可以把钢筋的锚固和 搭接调好。此表放在电脑前,可以在汇图时随时清楚的看到自己算在哪层,因为 图纸上有些构件是按层来标示的,有些是按标高来标示的,有了这张楼层关系表, 计算时很方便,不用来回推算。
(二)钢筋工程基本思路和图形工程基本思路
1、钢筋工程基本思路:
在计算钢筋工程量时,首先建立轴网,因为该工程轴网有两部分组成,所以首先 找准两部分轴网的交点是正确建立轴网的关键。
基础:筏板不规则采用折线画法完成,其余构件定义后点画布置。
框架柱:首先做出基础部分框架柱,然后复制到上一层,通过原位标注把截面尺 寸和钢筋信息不同的柱子更改过来即可。画图时只要画出一层构件,其他楼层通 过复制即可。在绘制时灵活应用设置柱靠梁边、调整柱端头、F4等命令能快速 确定出柱的位置。
墙:虽然墙的层数多,但是变化很少同样采取做一层构件复制到其他层,再修改 属性方法处理。
约束边缘构件:做完墙后,有助于确定约束边缘构件的位置。建立构件时采用建 立异型构件方法处理,在坐标方格内绘制柱截面后,随即定义好插入点,方便绘 图。然后自定义各种钢筋,由于此部分构件录入需要一个一个箍筋录入,本次工 程在此部分使用了相对较多的时间。
梁:梁比较直观,只要按图纸标注录入钢筋信息即可,标注时使用梁平法表格进 行标注,对跨数自动识别与图纸不相同的梁采用;设置梁支座、删除梁支座,对 于同名相同标注的梁采用应用同名梁;对于不同跨有相同的钢筋信息我采用梁跨 格式刷;对于某一跨某一位置钢筋信息相同的,我又采用梁跨数据刷,减少了重 复劳动,提升了布置钢筋的效率。软件自动考虑了梁与柱之间的关联,比手工算 量简便很多。
板:底层框架裙房部分的板形状不规则,按自动生成板来画板,这样就不容易产 生板重叠的现象(用画线来画板容易使板重叠)。然后再根据需要合并板、画线 分割板为布置板筋作准备。
楼梯及零星构件:绘图输入不能处理时,使用单构件输入法来处理,楼梯可采用 选择正确的标准图输入数值计算,对于不能参数输入计算的构件采用表格输入计 算,较手工计算还是方便不少。
最后,检查构件属性及布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钢筋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及规范规定一编辑钢筋”;检查同类型构件的钢筋量一查看钢筋量”;查看对应 的报表,如钢筋定额表”钢'筋统计汇总表”等。
钢筋输入必须是绘图输入与单构件输入的有机结合。
构件录入完毕后,根据图纸设计说明修改计算设置汇总计算
为方便对汇总出来的构件能够有一个一目了然的效果,在定义构件的时候最好把 能描述的特征简练的备注在构建的后面。
(三)软件中的几种处理构件的方法
1、软件互导时首层标高的处理
首层地面结构标高为负值,且首层地面标高与正负零之间为浮土回填部分,在这 种情况下钢筋与图形之间的互导调整。调整方法为在图形中将正负零与首层结构 标高之间的高度建为一个负一层,而该层的构件只有首层的竖向构件,也就是柱 墙,可以从首层复制到负一层;而首层层高需改为正负零到二层的高度,经过这 样修改后图形软件中的各层标高都会与图纸相一致。
2、关于短肢剪力墙的快速绘制方法:
由于本工程中短肢剪力墙数量较多,如何快速绘制短肢剪力墙将直接影响工作效 率。我的方法是利用点加长度和旋转命令绘制,勾选旋转命令后,我们只需要在 相应的位置上点击鼠标左键一次,直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长度即可,如果方 向不一致,可以在旋转命令旁边输入相应的角度。这样比一般用点加长度和偏移 的命令最少要点击鼠标左键两次要快的多。
3、板类构件绘制
先按同一板厚应用自动生成最小板进行绘制,再对部分板厚不同的构件进行属性 修改,完成后根据施工图纸定义受力钢筋、负筋,受力筋用“XY向布置受力筋” 功能,直接布置,负筋用软件所提供的多种绘图方法选择进行绘制,但负筋往往 是钢筋规格直径间距相同但负筋长度不同,这样只要按钢筋规格直径间距建立构 件,然后在属性编辑器里对其长度进行修改。
4、关于在钢筋软件中快速处理实际施工时用①6.5钢筋代替图纸中①6钢筋在汇 总计算时比重设置的方法
由于在实际工程施工时是用①6.5钢筋代替图纸中①6钢筋下料的,所以在计算 汇总钢筋量时必须用①6.5的钢筋比重值计算图纸中①6的钢筋重量。然而在钢 筋软件中如果我们将所有构件中①6的钢筋信息都改为①6.5的话,是非常麻烦 的,而且还容易出错,难免有遗漏的构件。但是如果我们转换思维,知道钢筋重 量的计算公式=下料长度湘应比重,那么我们就可以在软件中统一将①6的钢筋 比重值改为和①6.一样的数值,这样软件在汇总计算①6的钢筋重量时就可以 按照①6.5比重计算了。
(四)广联达在钢筋抽样中的常见问题及答疑;
1、图纸上梁的下部钢筋都是每跨进行原位标注的,但在实际施工中工程的做法 是每两跨连通,针对这种情况在GGJ10.0软件要如何设置才能计算准确呢? 答:现举例说明在梁原位标注时在平法表格中梁下部通长筋处第一跨中输 4B25[1-2],在第三跨中输4B25[3-4]。本跨中多余的钢筋在原位标注处补充输入。
2、有一个工程,相邻两层梁构件的位置是相同的,且钢筋信息集中标注相同, 原位标注不同,将梁从一层复制到其它层后,梁的颜色都为绿色,进行原位标注 时不好识别哪道梁已经标注过,请问如何操作呢?
答:我们将梁复制后,梁的颜色都为绿色,可以将梁全部选中,然后在梁的属性 编缉框中将跨数删除,这时梁的颜色都为默认的粉色,这时再进行梁原位标注就 可以了。
3、板是异形板,但为什么板中钢筋算出的长度是一样的,是什么原因呢?
答:这种情况是因为在计算设置中将 板版带钢筋长度按平均长度计算”设置成 了是”。
4、在GGJ10. 0中在汇总方式选择按中轴线汇总”,但汇总计算后查看某一构件 的计算结果,仍和按外皮汇总”结果一致,没有减掉弯曲调整值,是什么原因? 答:选择按中轴线汇总”后,软件对减掉弯曲调整值后的计算结果只在报表”中 体现,在绘图界面下编缉钢筋”是不显示这种结果的。
5、在工程中对计算设置进行了修改,但发现某一构件的某一条修改错误,现在 需要对这一条恢复默认值,当点击恢复”功能按钮时会对当前构件的所有属性起 作用.但我只想修改其中的一条属性时,请问可以如何操作?
答:【恢复】按钮是恢复当前构件所有属性,如果只想恢复其中一条属性时,选 择当前行,然后点击右键会弹出恢复当前行默认设置”这个按钮,点击就可以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