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基桩低应变法检测方案
1. 试验目的
普查桩身结构完整性,判断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
2. 仪器设备
检测仪器采用美国PDI公司及武汉岩海公司生产的桩基完整性检测仪四台,检测设备及现场联接见图1。
图1基桩低应变法检测仪器设备现场连接示意图
3. 基本原理
基桩低应变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桩顶施加激振信号产生应力波,该应力波沿桩身传播过程中,遇到不连续界面(如蜂窝、夹泥、断裂、孔洞等缺陷)和桩底面时,将产生反射波,检测分析反射波的到时、幅值和波形特征,就能判断桩的完整性。
4. 检测标准
1)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3;
2)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 15-60-28。
5. 检测流程
接受委托
6.抽检数量、验证与扩大检测
根据有关规范的规定,抽检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柱下三桩或三桩以下的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根。
2)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得少于20根;其它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10根。
对低应变法检测中不能明确完整性类别的桩或III类桩,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静载法、钻芯法、高应变法、开挖等适宜的方法验证检测。
当采用低应变法抽检桩身完整性所发现的UK IV类桩之和大于抽检桩数的20%时,宜采用原检测方法,在未检桩中继续扩大抽检。
7. 受检桩位的选择
检测桩位的确定宜按下列原则进行:
1)施工质量有疑问的桩;
2)设计方认为重要的桩;
3)局部地质条件出现异常的桩;
4)施工工艺不同的桩;
5)除上述规定外,同类型桩宜均匀随机分布。
8. 准备工作
根据我方在AA大学城、新白云国际机场等大型项目中的工作经验,为确保检测工作顺利、有序、高效的进行,我方将设置专职联络员,负责同业主、监理、施工等单位的联系、沟通工作,及时掌握现场进度情况,以便我方做好人力、物力的调配,同时进行现场指导,确保在进场检测前有关方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1)凿去桩头浮浆或锯掉预制桩的桩头破损部分,露出新鲜密实混凝土面,并使桩头保持平整;
2)清除桩头碎石、杂物、泥浆和积水,使桩头保持清洁、干燥;在检测之前,桩顶承台不得绑扎钢筋。
3)保证传感器的安装面光滑平整(可采用砂轮打磨),传感器的安装位置按如下规定:实心桩安装在距桩中心2/3半径处,根据桩径大小均匀布置3〜4个点,激振点在桩中心;管桩安装在壁厚的1/2处,激振点、传感器安装点与桩中心成90°夹角。
4)同时需提供的资料有:桩位平面图;地质勘察报告;受检桩的施工记录;工程概况(后两项由我方提供表格格式)。
当受检桩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且不小于15MPa时,可以开始进行低应变法检测,本中心不承担以上准备工作所发生的相关费用。
9. 进度安排及成果提交
正常情况下,每个台班大约可完成1根桩的低应变法检测,实际检测时,根据施工现场进度的需要,投入相应的人员、设备,以确保满足整个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现场检测工作完成后,三天内提供初步检测结果,全部基桩检测完毕后,七个工作日内提供正式检测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