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质量管理部,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第1页,目录,一、细菌介绍,二、大肠杆菌生物学特征,三、大肠杆菌检测仪器、设备,四、检测培养基及试剂,五、检测前
2、培养基准备,六、接种培养,七、MPN单位介绍,八、检测注意事项,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第2页,一、细菌介绍,细菌是单细胞原核微生物,个体微小,(细胞直径约0.5m,0.5-5m),,结构简单,以二等分裂方式繁殖。在自然界中,细菌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第3页,1、细菌形态,细菌个体微小、形态各异,球菌,杆菌,弧菌与弯曲菌,螺旋菌及螺旋体,不规则形,弧菌,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第4页,2、细菌结构,细菌基本结构包含:细胞壁、细胞膜、间体、细胞浆、核糖体、细胞质。,细菌从属结构包含:质粒、荚膜、鞭毛、菌毛和芽胞。,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第5页,3、细菌繁殖,细菌
3、最普遍、最主要繁殖方式:二分分裂繁殖。在分裂前先延长菌体,染色体复制为二,然后垂直于长轴分裂,细胞赤道附近细胞质膜凹陷生长,直至形成横隔膜,同时形成横隔壁,这么便产生两个子细胞,。,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第6页,4、细菌菌落,单个或少数细菌细胞生长繁殖后,会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一堆肉眼可见、有一定形态结构子细胞集团菌落。,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第7页,细菌菌落常表现为湿润、粘稠、光滑、较透明、易挑取、质地均匀以及菌落正反面或边缘与中央部位颜色一致等。,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第8页,细菌菌落图,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第9页,二、大肠杆菌生物学特征,大肠菌群系指一群能发酵乳糖、产酸产
4、气、需氧和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主要包含埃希氏菌、柠檬酸细菌、肠杆菌、克雷伯氏菌等,均属于肠杆菌。,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第10页,大肠菌群以大肠埃希氏菌为主,是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杆菌,无芽孢,以周生鞭毛运动或不运动。,最适生长温度为,37,,在42-44条件下仍能生长,生长温度范围为15-46。,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第11页,1、大肠杆菌平板菌落照片,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第12页,2、大肠杆菌革兰氏染色照片,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第13页,3、大肠杆菌微菌落照片,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第14页,4、大肠杆菌透射电镜照片,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第15页,5
5、大肠杆菌扫描电镜照片,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第16页,6、大肠杆菌分裂照片,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第17页,三、检测仪器、设备,冰箱:04,恒温培养箱:361,恒温水浴锅:461,微生物显微镜,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第18页,架盘药品天平:0g500g,准确至0.5g,三角瓶:500ml,灭菌吸管:1ml、10ml,灭菌平皿:直径90mm,试管:18180mm,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第19页,四、检测培养基及试剂,乳糖胆盐发酵管,伊红美蓝琼脂,乳糖发酵管,革兰氏染色液,生理盐水,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第20页,乳糖胆盐发酵管:用于大肠菌群测定。35g乳糖胆盐于1升蒸馏水中
6、溶解,分装于发酵试管中,放入小倒管,11515分钟高压灭菌。双料乳糖胆盐发酵管除蒸馏水外,其它成份加倍。,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第21页,乳糖发酵管:大肠菌群证实试验用。30g乳糖于1升蒸馏水中,溶解,分装于发酵试管中,放入小倒管,11515分钟高压灭菌。,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第22页,伊红美兰琼脂:用于大肠菌群固体平板检测。37.5g于1升蒸馏水中,摇匀,加热煮沸,12115分钟高压灭菌。,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第23页,五、检测前培养基准备,检验预先经过灭菌处理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小导管内是否有气体。,按产品品种将培养基分别放在试管架内,同时将9ml 0.85%灭菌盐水管也放
7、入对应试管架内。,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第24页,六、接种培养,(一)酸牛奶系列产品,酸牛奶系列产品接种单料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9支管,分别接种样品量为1ml(原浓度)3支,0.1ml(10,-1,浓度)3支,0.01ml(10,-2,浓度)3支,。,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第25页,1、1ml接种培养,在无菌条件下,用1ml灭菌吸管吸收1ml样品试液于含有9ml0.85%灭菌盐水试管中,振荡摇匀制成1:10稀释液;同时分别吸收1ml样品试液于3支单料乳糖胆盐发酵管内,并轻微振荡摇匀,放入原位置。,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第26页,2、0.1ml接种培养,另换1根1ml灭菌移液管吸收1:
8、10稀释液1ml于含有9ml0.85%灭菌盐水试管中,振荡摇匀制成1:100稀释液;同时分别吸收1ml 1:10稀释液于3支单料乳糖胆盐发酵管内,并轻微振荡摇匀,放入原位置。,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第27页,3、,0.01ml接种培养,另换1根1ml灭菌移液管分别吸收1ml,1:100稀释液于3支单料乳糖胆盐发酵管内,并轻微振荡摇匀,放入原位置。,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第28页,4、,接种过程操作录像,检测单料大肠检测.MPG,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第29页,5、接种后培养,将接种完试管连同试管架一起置于361培养箱内培养242h,观察乳糖胆盐发酵管改变情况。,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
9、培训,第30页,6、结果查询并统计,若全部乳糖胆盐发酵管都不产酸产气,则汇报大肠菌群阴性。,若有产酸产气,则要做证实试验。,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第31页,(二)活性乳酸菌饮料系列产品,活性乳酸菌饮料系列产品接种双料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3支管,单料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6支,分别接种样品量为10ml 3支,1ml 3支,0.1ml 3支。,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第32页,1、10ml接种培养,在无菌条件下,用1ml灭菌吸管吸收1ml样品试液于含有9ml0.85%灭菌盐水试管中,振荡摇匀制成1:10稀释液;同时用10ml灭菌吸管分别吸收10ml样品试液于3支双料乳糖胆盐发酵管内,并轻微振荡摇匀
10、放入原位置。,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第33页,2、1ml接种培养,另用1ml灭菌移液管分别吸收1ml 样品试液于3支单料乳糖胆盐发酵管内,并轻微振荡摇匀,放入原位置。,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第34页,3、0.1ml接种培养,另换1根1ml灭菌移液管分别吸收1ml 1:10稀释液于3支单料乳糖胆盐发酵管内,并轻微振荡摇匀,放入原位置。,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第35页,4、接种过程操作录像,检测双料大肠检测.MPG,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第36页,5、接种后培养,将接种完试管连同试管架一起置于361培养箱内培养242h,观察乳糖胆盐发酵管改变情况。,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第3
11、7页,6、结果查询并统计,若全部乳糖胆盐发酵管都不产酸产气,则汇报大肠菌群阴性,。,若有产酸产气,则要做证实试验。,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第38页,(三)证实试验,1、伊红美蓝琼脂平板分离,将产酸产气乳糖胆盐发酵管内培养物分别接种于伊红美兰琼脂平板(划线分离),置于361培养箱内培养242h,。,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第39页,接种和分离工具,1接种针 2.接种环 3.接种钩 4.5.玻璃涂棒,6.接种圈 7.接种锄 8.小解剖刀,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第40页,平板分离画线法,1.斜线法 2.曲线法 3.方格法 4.放射法 5.四格法,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第41页,将伊红美
12、蓝琼脂平板从培养箱取出后,观察菌落形态,并做革兰氏染色和乳糖复发酵试验。,革兰氏染色:见革兰氏染色及镜检操作规范。,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第42页,(四)乳糖发酵试验,挑取可疑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后接种乳糖发酵培养基,置于361培养箱内培养242h,观察产气情况。,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第43页,凡是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乳糖发酵管产酸产气菌落即可汇报大肠菌群阳性。,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第44页,依据证实为大肠菌群阳性管数,查MPN检索表,查找每100ml样品内大肠菌群MPN值。,将检测结果填入微生物检测汇报单,并及时传递给相关部门。,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第45页,七、MPN单
13、位介绍,MPN=Most Probable Number,最大可能数,是一个利用统计学检测微生物方法。,食品大肠菌群是以每克或100ML中大肠菌群最近似值,是用MPN来表示。,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第46页,采取9管法,对样品选三个稀释度,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对应培养基进行培养,然后依据情况做出判断阳性和阴性,再依据不一样稀释度阳性管数查表即可得到被测样品对应指标MPN值。,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第47页,八、注意事项,乳糖胆盐发酵管内小导管内如无气泡,需轻振试管,若有气泡上冒,也算产气。,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菌落如为深紫色有金属光泽,则为经典菌落,98%以上为大肠菌群。,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第48页,革兰氏染色和乳糖复发酵时如有经典菌落,则挑取经典菌落;无经典菌落,应挑取红色和粉色菌落。,假如只有红色或粉色菌落,应挑取3个进行革兰氏染色,并接种乳糖发酵培养基。,假如有红色和粉色菌落,则各挑取3个做革兰氏染色,各挑取3个接种乳糖发酵培养基混合接种。,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第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