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1. 0目的识别、评价公司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它能够控制,以及希望对它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确定公司重大环境因素,以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2. 0范围公司活动、产品、服务中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更新与管理。3. 0职责3.1各部门负责所辖区域内环境因素的辨识和重大环境因素判定的基础工作。3.2质量管理部负责组织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活动。对环境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判定重大环境因素的组织领导工作3.3最高管理者负责重大环境因素审核批准。4. 0程序4. 1策划环境因素识别依据A、环境因素辨识范围应覆盖公司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控制和可能对其施加影响的各个方面。B、识
2、别时主要考虑3种状态(一般、异常、紧急),3种时态(过去、现在、未来)、7种污染类型(大气排放、水体排放、废物管理、土地污染、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对社区的影响、其他地方性环境问题)环境因素的描述通常是采用一个“动词+名词”或“名词(或名词性词组)+ (的)+动词”等形式来描述,(如排放废水)重大环境因素评价依据A、与法规符合性:超标或违法即为重大环境因素B、与设计值对比:如耗能值等指标超过设计要求的,可判为重大环境因素。C、国家重点控制的危险化学品使用、危险废弃物处置直接判断确定为重大环境因素。D、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污染物排放指标接近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直接判断确定为重大环境因素。E、顾客、
3、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的F、各类环保装置或其他装置发生故障、停用等,以致排污增加G、会造成紧急事件H、耗用不可再行资源的程度I、可能发生火灾、爆炸、大规模泄漏等事故的环境因素评价方法公司在识别评价环境因素时采用是评估法M=A+B+C+D+E,即:M为环境因素得分;A为环境因素发生的频次;B为环境因素影响范围及程度;C为环境因素影响的持续性或逆转性;D为环境因素的影响为公众关注程度;E为环境因素的影响与排放标准之比值(法规符合性)环境因素等级的确定(M)M值级别危险程度15I级高度环境影响,需立即采取措施控制1015II级一般环境影响因素,必要时采取措施控制10III级稍有环境影响,可以接受不必
4、要控制环境因素发生的频次(A)值的设定:分值评分说明5连续发生每日一次4每日一次一每周一次3每周一次一每月一次2每月一次每年一次1一年以上发生一次环境因素影响范围及程度(B)值的设定:分值评分说明5国家及至全球性严重影响4省或市的严重影响3镇区附近较严重的影响2单位附近较轻微的影响1单位内部影响环境因素影响的持续性或逆转性(C)值的设定:分值评分说明5一年以上可恢复或不可恢复4半年以上一年内恢复3一周以上半年内恢复2一天以上一周内恢复1一天内恢复环境因素的影响为公众关注程度(D)值的设定:分值评分说明5国际高度关注4国内高度关注3地区性关注2单位附近一般性关注1不为关注环境因素的影响与排放标准
5、之比值(法规符合性)(E)值的设定:分值评分说明5超标(或属违法行为)480%1%350%80%220%50%120%4. 2实施各部门由以下方面识别本部门的环境因素:有害气体的排放;污水的排放;废弃物的输出;对土壤的影响;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噪声和振动;本地区对本组织在环境方面的要求等。各部门在确定环境因素时必须结合本公司的实际、覆盖过去、现在、将来及正常状态、异常状态和紧急状态。各部门、管理处将识别出的环境因素应填写环境因素识别表。并根据重大环境因素评价方法和依据进行初评。质量管理部应及时收集各部门、管理处识别的环境因素及重大环境因素评价表,组织各部门对识别出来的环境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确
6、定重要环境因素,填写重大环境因素/危险源登记表。重大环境因素的确定:根据环境因素评估法“M=A+B+C+D+E”当M15即为重大环境因素。质管部将重大环境因素/危险源登记表报总经理审核批准。总经理批准的重要环境因素由质量管理部负责传达到相关部门。重大环境因素的控制管理,通过制订目标、指标以及管理方案进行控制,或通过制订管理程序的方式对其进行运行控制,对因经济状况、技术条件等原因造成的暂时无法实施的,将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4.2. 7各部门/管理处应根据重大环境因素制定相应环境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并予实施保持。4. 3实施检查4. 3. 1质量管理部在每月的月检中对管理处环境因素的控制情况进行
7、检查。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相关的环境因素控制落实。质量管理部组织内审对公司环境因素控制进行综合评审。4. 4改进在法律法规变更或追加,涉及到新的开发和新的或修改的活动、服务,以及相关方要求等情况下,要及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重新识别、评价环境因素。4.4.2质量管理部组织公司各部门、管理处应每年进行一次环境因素的更新识别与重大环境因素的更新评价。当服务、活动发生较大变化或法律及其它要求更新时,质管部应在一个月内组织相关部门、管理处应及时对环境因素进行补充识别,及时报质量管理部评价以重新确定重大环境因素。5. 0相关文件和记录MR-3.4-01 环境因素识别表MR-3.5-02重大环境因素/危险源登记表MR-3.8-02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