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5届辽宁省七校协作体高三11月期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优****虫 文档编号:10121836 上传时间:2025-04-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8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届辽宁省七校协作体高三11月期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5届辽宁省七校协作体高三11月期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 024——2025学年度(上)七校协作体11月高三联考 历史试题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 1 .考古发现,中原地区的黄山聚落遗址堆积丰富,包含仰韶、屈家岭、石家河等三个时期 的文化遗存。遗址顶部台地仰韶早期至屈家岭文化堆积厚3— 米,基本由多层房址和墓葬叠压而成,遗迹丰富。这反映中华文明的发展具有( ) 5 A.统一性 B.创新性 C.包容性 D.连续性 2 .孔子曾受鲁哀公宴请,并被赐以桃与黍。孔子“先饭黍而后啖桃”,哀公指正道:“黍者所 以雪(擦拭、清洗)桃,非为食之也。”孔子则回复道:“夫黍者,五谷之长,郊礼宗庙以 为上盛。果有六属而桃为下,祭祀不用,不登郊庙。丘闻之:君手以贱雪贵,不闻以贵雪贱 。 ”这反映出孔子( ) A.主张恢复传统贵族的饮食方式 B.恪守以农为本的经济理念 C.将礼乐思想与饮食实践相结合 D.崇尚戒奢从简的饮食文化 .如图是湘西里耶古城一号井遗址出土的秦代《户曹上计文书》木牍,下列对该历史文物 3 评述正确的有 ① ② ③ ④ 汇总了所辖诸县当年户口垦田等情况 御史承担参与对该类文书审核的工作 文书是秦朝推行行政管理的重要形式 审核结果是中央征派赋税徭役的依据 A.①②③ 4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正式设立西域都护府。西域都护作为汉代西域地区的最高军政长 官,身负主管屯田事务、颁布朝廷号令等诸多重大职责。倘若西域地区发生动乱,西域都护 有权出兵进行征讨。据此可知,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 A.解决了民族矛盾 B.促进了经济交流 C.强化了边疆管控 D.推动了文化传播 5 .东晋世家大族琅琊王氏,是当时顶级门阀士族,四大盛门“王谢袁萧”之首(也有称“王谢 桓庾”),素有“华夏首望”之誉称。琅琊王氏“世奉五斗米道”,故祖孙父子三代名字中都有“ 之”字(“之”字是天师道徒的标志)。除此之外,“道”“僧”“菩萨”等,也逐渐成为社会上起名 的热字。这一现象( ) A.反映出正统观念受到冲击 B.证明道教的社会基础广泛 C.受到世家大族示范的影响 D.体现佛教后来居上的趋势 .宝相花纹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吉祥纹样之一,意寓吉祥平安、如意美满、繁荣昌盛 6 等。唐代是宝相花纹最为流行的时期,敦煌宝相花纹藻井(屋顶装饰图案),其蕴含了中国 的莲花、牡丹、菊花,欧洲的卷草、忍冬和中亚的葡萄、石榴等形象。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图案设计源于艺术想象 B.时人审美趋于世俗化 C.地域文化差异渐趋模糊 D.唐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7 .宋辽金对峙时期,辽人在自称“中国”的同时,并不反对宋人称“中国”。……金人进入中原 后,即援引“中原即中国”“懂礼即中国”等汉儒学说和理论,自称中国,认为金、宋都是“中国 。上述历史现象反映出( ) ” A.各民族生活习俗完全一致 B.各民族间区域经济交流频繁 C.各民族文化认同趋势加强 D.中原地区经济文化始终领先 .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 8 中央机构改革中存在着一贯的理念,那就是 A.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C.弥合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D.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9.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不仅被迫与英、法、美、俄签订城下之盟,还要面对德 国、比利时等国来华请订商约,中外不平等条约关系进一步扩大。在此过程中,清政府逐渐 深化条约认识,调整对外政策,呈现出从排斥“要盟”到严格信守,从“羁縻驭夷”到条约体制 , 从“惠及远人”到力挽利权的态势,商约观念亦随之萌生。这说明( ) A.华夷之辨观念已经消除 B.清政府外交趋向近代化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D.清廷朝贡体系完全瓦解 1 0.下面材料反映出( ) 史事 1 876年6月英国商人未经允许而建造了吴淞铁路,后来清政府以28.5万两白银将铁路赎回并予以拆除。 A.洋务派对兴办铁路持不同态度 B.中国交通近代化起步艰难 C.清政府的国家主权进一步丧失 D.列强的经济侵略受到遏制 1 1.到了20世纪头十年,一般来说,中国所有的政治阵营都会同意,中央政府 必须为了国家的富强而发展军事和经济上的力量。尽管人们在政府应由谁来控制的问题上意 见并不一致,但没有人会对上述国家建设的目标提出诘难。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民族振兴是社会各层的共同呼声 C.清政府被社会寄予富国强兵的使命 D.加强中央集权是当时多数人的共识 2.1923年6月,陈独秀说:“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民革命……不仅是民主主义对于军阀的革 B.各种政治势力逐渐趋于整合统一 1 命,还是平民主义对于国际帝国资本主义的革命。……只是天天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写在纸上,挂在嘴上,一步不能开始进行实际上有效的工作,试问有什么用处?”陈独秀意 在( ) A.号召国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任务 B.动员群众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C.深入开展对民众的思想启蒙运动 D.推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 1 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县、区苏维埃政府只设土地、财政、劳动、军 事等工作部门,工作人员没有工资报酬,只领取少量生活费。政府工作人员均须在不妨碍政 府日常工作的条件下,亲自下田,去帮助政府近旁的红军家属及缺乏劳动力的贫苦农民群众 耕田。这些举措( ) A.有利于缓解边区的财政压力 B.密切了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 C.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建政原则 D.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1 4.美国人韩丁(William Hinton)在《翻身-- 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一书中,高度称赞一份20世纪40年代的红色文献,称其在中国的 贡献,恰如林肯的《黑奴解放宣言》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据此推断,该“红色文献” ( ) A.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 C.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D.为国家逐步实现工业化扫清障碍 1 。 5.1952年,新中国各级政府广泛发动群众,进一步开展禁毒运动,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 一年间,全国共收到群众举报材料131万件,检举的毒犯有22万多人,有的群众还主动监 视毒犯的活动,及时向政府反映:有的协助政府查证材料。这场群众性的禁毒运动( ) A.助推各地深入开展土地改革 B.为工业化建设提供动员经验 C.初次展现中共超强的组织力 D.有利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1 6.习近平在一次重要会议上发表主旨讲话:“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 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 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该讲话的意义在于 A.开辟了社会主义新时期新道路 B.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C.促进了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D.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四个小题,每个题考生都必须作答。其中第17题14分,第18题12分 ,第19题14分,第20题12分,共52分。 17.(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时生产力提高,商品经济发展加快。政府对待农业与商品经济的关系相比前代有许多不 同之处,坊市界限的打破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重农抑商情况也明显变化,宋代仍然把农业 放在首位并注意改进农业生产工具,奖励垦荒,农业发展使国家有了雄厚的经济实力,随之 而来的是商业发展和手工业兴旺、造船发达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指南针已普遍用于航海、造 纸、雕版印刷、火药均已出现。纺织、制瓷、矿冶等各部门都有显著发展,各业作坊规模之 大超越前代。 — —摘编自邓晓影《宋代商业发展与商人地位的提高》 材料二 到了晚明时期,玉米和甘薯等的引进推广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提高。种棉养蚕也蔚然成风, 经济效益可观。各地商品种类更丰富,工商业专业市镇大量兴起。如松江地区是明代最著名 的棉纺织业中心,有众多手工业专业市镇和商品集散地,其中朱泾镇“四乡盛产棉花,乡人 精于纺织,所产标布质地精细”。随着经营范围扩大、资本增多和竞争激烈,形成了一批商 业集团即商帮,如徽商因人数多、资本雄厚、经营多种行业而著名。明清之前人们都以习儒 做官为人生目标,随着商品经济发展、新“四民观”和“工商皆本”思想的出现,许多文人 也“弃儒就贾”开始从商。但商业发展也刺激了社会的世俗化,社会的商业化使人心趋于机 械、变诈,人们唯利是图。 — —摘编自陈君齐洋锟《晚明的商业发展与社会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商业繁荣的原因。(4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晚明商业发展的表现及影响。(10分) 1 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0世纪初,随着中国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势 2 力的束缚,实行民主政治。然而,哀世凯倒行逆施,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一股尊孔复古的 逆流。如何能够使得那个时代真正走出传统的思维框架,而不仅仅是推翻帝制,成为以陈独 秀、鲁迅、胡适、吴虞等人为代表的那一代激进思想家们所思考的重心。他们以西方的“科 学”“民主”为旗帜,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激烈的批判。 材料二 “五四”以前,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刊物只有《新青年》《每周评论》《新潮》等少数几 个,“五四”以后,这类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五四”后一年中,新出版的刊物 多达四百多种。1919年12月,《新青年》在《本志宣言》中提出了自己构制的新的社会蓝图 。一些进步青年,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马克思主义成为强大的社会思潮,对 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 —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后中国思想界发生的变化。(4分) 1 材 9.(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料 …亲爱的同胞们!本党这种光明磊落大公无私与委曲求全的态度,早已向全国同胞在言论 一 : … 行动上明白表示出来,并且已获得同胞们的赞许。现在为 求得与国民党的精诚团结,巩固全国的和平统一,实行抗日的民族革命战争,我们准备把这 些诺言中在形式上尚未实行的部分,如苏区取消,红军改编等,立即实行,以便用统一团结 的全国力量,抵抗外敌的侵略。 — —摘自《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周恩来文集》 ……全国国民最要认清,所谓最后关头的意义,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 战到底。唯有‘牺牲到底’的决心,才能搏得最后的胜利。若是彷徨不定,妄想苟安,便会 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 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 —摘自蒋介石《对于卢沟桥事件之严正表示》(1937年7月17日) 料 材 二 : 自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便独自抵抗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太平洋战争 爆发后,中国的抗日战争与美、英在太平洋对日作战密切地联系起来。中国正面战场和敌后 战场所抗击的日军兵力,超过了太平洋战场上日军的总兵力。中国战场协助和配合盟军作战 , 给予盟军以战略上和资源、情报上的重大主持。中国积极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实 际参与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谋划和指挥。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能够形成的理解。(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中国战场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8分) 2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19年10月1日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盛大举行, 其中游行活动有四个篇章。 序章: 红日东升光芒万丈,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 。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 第一篇章: 唱响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奋斗建设之歌。人民共和国的一支支建设队伍,建设在政 治上、经济上、外交上,建设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 第二篇章: 象征改革开放如春风化雨滋润着神州大地。中国共产党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在这条希望的道路上,人民用双手实现现代化,中华民族从此富起来。 第三篇章: 展示新时代中国人民多彩的民族复兴梦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 结合材料信息,自拟一个论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表述清晰。)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