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5年高考历史解密之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docx

上传人:鱼** 文档编号:10120008 上传时间:2025-04-22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73.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年高考历史解密之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25年高考历史解密之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5 年高考历史解密之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选择题(共 25 小题) 1 .(2023秋•西城区期末)关于辛亥革命,以下史实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 ①四川保路运动引发武昌起义 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③全国性政党中国同盟会建立 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A . ①④③② B . ③①②④ C . ③①④② D . ①②④③ 2 .(2023秋•海安市期末)阅读下列革命党人发布的军事命令。该命令反映的是 ( ) 一本军于今夜十二时举义,兴复汉族,驱除满虏。 八武昌弹药枪枝,暂由楚望台军械库接济。 A .太平天国运动 B .辛亥革命 C .北伐战争 D .南昌起义 3 .(2023 秋•西宁期末)谭嗣同曾言:“欲强国,必储人才;欲植人才,必开幼学;欲端幼学,必禀母仪; 欲正母仪,必由女教 ”“妇学实乃天下存亡之大原也 ”。可见,谭嗣同认为 ( ) A .提高妇女地位迫在眉睫 B .维新变法需要借助孔教 C .妇女教化是强国之始端 D .人才强国是变法之根本 4 .(2023秋•南开区期末)某书序言中写道:“是书何以作? 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 长技以制夷而作。”该书是 ( ) A .《四洲志》 B .《海国图志》 C .《资政新篇》 D .《新青年》 5 .(2023•谷城县校级模拟)下表是近代某文章的部分目录,据此推断其作者是 ( ) 序 1 内篇 同心第一………………3 教忠第二………………6 明纲第三………………12 知类第四………………14 外篇 益智第一………………35 游学第二………………38 设学第三………………40 学制第四………………43 广译第五………………45 1 宗经第五………………16 A .林则徐 B .张之洞 C .郑观应 D .梁启超 6 .(2023•山东一模)1912 年 1 月 3 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交临时政府部长人选名单。临时参议院认 为其中宋教仁年轻气盛,锋芒毕露,章太炎标新立异,好唱反调,于是否决了该名单。此后,孙中山将 人选调整为程德全和蔡元培,名单获得通过。 由此可见,当时 ( ) A .临时政府与国会矛盾尖锐 B .民主政治理念得到践行 C .革命派缺乏政治斗争经验 D .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完善 7.(2024•江西模拟)在 1924 年 1 月 1 日到 5 月 31 日的 5 个月里,北洋政府参议会共召开临时会议 15 次, 院内临时委员会会议 29 次,签发公文 49 次,其中就政治、法律、外交等问题向政府提出的“质问文 ” 26 次。另外,参议院在这一时期还提出法律案 10 件,提议案 5 件,建议案 5 件。这可用来说明当时( ) A .政治秩序较为混乱 B .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 .宪政观念得到传播 D .北洋军阀势力扩大 8 .(2023秋•滨海新区校级月考)下面所列栏目是某班同学排演历史剧拟定的各幕题目。依此判断剧本名 称应该是 ( ) A .师夷长技 B .走向共和 C .军阀割据 D .国家统一 9 .(2024•安徽模拟)徐继畬认为,西方诸国富强的原因在于工商立国制度。他对西方民主制度予以特殊 关注,评价美国制度“创古今未有之局 ”,还详细介绍了西方文教制度。材料反映其思想的特点是( ) A .托古改制 B .通古今之变 C .中体西用 D .正眼看世界 10 .(2023秋•顺义区期末)一战后,中国能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巴黎和会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 ) A .中国劳工为协约国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B .护国战争成功迫使袁世凯取消了帝制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得到国际高度认可 D .北洋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基本结束 2 11 .(2024 秋•潍坊月考)1920 年《盛京时报》刊登的《新派文学之疑点》中提出,“中国之新文学乎,即 外国之新文学乎?一般青年不读书(指古文),不信古之爱心,是否会失去中国特有之文化? ”引发了 东北知识分子的深入探讨。这反映出 ( ) A .知识界对新文化运动理性思考 B .马克思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C .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冲击 D .中西方文化实现全面融合 12 .(2024•江西二模)王阳明“ 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而不以孔子是非为是非 ”的理念,不啻是儒家历史 上的划时代解放,其对儒家的意义,犹如马丁•路德之于基督教。马丁•路德与王阳明的相似之处是( ) A .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者 B .都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 C .都有助于主体意识觉醒 D .都对世界本源认识一致 13 .(2024•毕节市模拟)19 世纪 60 年代,有识之士认识到传统文化在有些方面比较落后,于是热衷“洋 务 ”,提倡“西学 ”,但坚持的是“采西学、制洋器 ”的原则。甲午中日战争后,则扩大了吸收西方文化 的范围,对进化论、民权思想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出现这一转变是因为 ( ) A .治国策略上发生变化 B .对西学认知逐渐深化 C .民族自强意识的觉醒 D .民主共和思想成主流 14 .(2024•莆田三模)对于英国,徐继畬在《瀛环志略》 中记载:“四海之内,其帆樯无所不到。凡有土 有人之处,无不睥睨相度,思腹削其精华。”由此可见,徐继畬 ( ) A .践行了“ 中体西用 ” B .对殖民扩张已有一定认识 C .肯定了西方文明体系 D .初步提出向英国学习主张 15 .(2023•宝鸡二模)陈衡哲出身缙绅之家,后留学美国,成为北大第一位女教授。她回忆清末初读林纾 翻译的小说《不如归》时,因其所言情事类似从小背诵的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才更好接受之,而 缺乏此类成分的新文类就很难戚戚于心 ”。这一材料说明 ( ) A .思想启蒙需要长期复杂的历史过程 B .新文化运动借传统文化宣扬新思想 C .古典文学蕴含大量婚恋自由的主张 D .社会环境对人的观念具有决定作用 3 16 .(2024 春•北辰区期中)鸦片战争后,西式医院在通商口岸建立起来,近代医学成就陆续引入中国,西 医传入中国的重要客观作用是 ( ) A .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B .传播了西方宗教信仰 C .对中国进行了经济侵略 D .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 17.(2024 秋•重庆月考)中国近代史有一部著作有这些关键词:是第一部宣传民族民主共和国思想的名著; 被誉为中国近代《人权宣言》;章太炎为之作序;主张欲御外侮,先清内患;定名中华共和国……此著 作 ( ) A .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B .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有助于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D .为变法维新提供了理论依据 18 .(2023•济宁三模)史学界有人把新文化运动称作启蒙运动,并认为它和西方的启蒙运动在本质上是一 致,的,但在形式上却相反。新文化运动与西方启蒙运动的“相反 ”主要表现在 ( ) A .由资产阶级激进派领导 B .是发生资产阶级革命之后的反思 C .以宣传民主科学为武器 D .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19.(2023秋•佛山期末)民国时期,某个军阀或军阀派系对其敌手发起进攻之时,事先总要发表一则通电, 攻击对方破坏国家统一,声称自己出兵,正是为了捍卫中国的政治统一和国家利益。这反映了 ( ) A .近代国家观念渐入人心 B .军阀混战不得人心 C .民主主义成为民众共识 D .中央政府软弱无力 20 .(2023 秋•杭州期末)1920 年 2 月,陈望道为翻译《共产党宣言》,秘密回到浙江义乌自己家中。他在 潜心翻译时,把粽子蘸着墨汁吃掉却浑然不觉,还说:“够甜,够甜的了!”,“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这 彰显了当时中国的共产主义者 ( ) A .对马克思主义救国真理的渴求 B .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 .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4 D .积极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21 .(2024•日照二模)下表为近代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的言论。他们意在 ( ) 西人得其海道,视为利薮,而意大利亚、佛 兰西、西班雅、荷兰、英吉利人岁载货易其 金钱,既而乘其饥馑,先后各以兵分其地 梁廷枏《兰仑偶说》 (非洲) 东六部,则布路亚国(葡萄牙) 服之;北四部……则佛兰西(法兰西)服之; 西二十四部,则布路亚、荷兰、英吉利、佛 兰西各 国分踞之 魏源《海国图志》 印度全土,归英辖者十之七;红夷东驶之舶, 遇岸争岸,遇洲据洲,立城埠,设兵防,凡 南洋之要津,已尽为西洋之都会。 徐继畲《瀛寰志略》 A .呼吁民众“开眼看世界 ” B .揭露列强瓜分殖民地的野心 C .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 ” D .唤醒国人对殖民入侵的警觉 22 .(2024 春•青岛期中)如表为 19 世纪中期部分作品内容摘要。据表可知,这一时期 ( ) 人物 作品 内容摘要 徐继畬 《瀛寰志略》 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 论,创古今未有之局。 姚莹 《康輜纪行》 欲吾中国稍习夷事,以求抚 驭之方耳。 龚自珍 《己亥杂诗》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 降人材。 A .知识分子摒弃传统夷夏观念 B .民族危机推动经世思潮发展 C .改革政治制度呼声日渐高涨 D .向西方学习已成为社会共识 23 .(2023 秋•丰台区期末)新文化运动时期,社会上出现了“婚姻自由 ”“家庭革命 ”等口号,说明这场 运动 ( ) 5 A .掀起了文学革命 B .促进了思想解放 C .建立了民主制度 D .改变了社会性质 24 .(2024•保定三模)1918 年 1 月,胡适、陈独秀等人编辑《新青年》时,开始用白话文发表文章。随后, 陈独秀等人创办白话刊物《每周评论》,北大学生傅斯年等人创办《新潮》白话杂志。五四运动中,“以 白话行文的定期刊物,遍于全国 ”,共有四百多种。这表明,此时 ( ) A .民主科学成为社会共识 B . 白话文完全取代文言文 C .新思潮的社会影响扩大 D .国民精神改造任务完成 25 .(2023秋•洛阳期末)有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的知识分子以摒弃习以为常的国民性为己任, 是与根深蒂固的自我压抑习性进行战斗。20 世纪的中国启蒙所追求的是要将中国从数个世纪以来的纲 常名教禁锢中解放出来。该学者重在强调新文化运动 ( ) A .追求政治民主化 B .试图摆脱封建礼教束缚 C . 目标是救亡图存 D .是知识分子的自我斗争 6 2025 年高考历史解密之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 25 小题) 1 .(2023秋•西城区期末)关于辛亥革命,以下史实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 ①四川保路运动引发武昌起义 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③全国性政党中国同盟会建立 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A . ①④③② B . ③①②④ C . ③①④② D . ①②④③ 【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辛亥革命,解题关键信息是对所学知识的把握。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武昌起义发生在 1911 年 10 月,1912 年 3 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同盟会成立于 1905 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于 1912 年 1 月 1 日,由此可知先后顺序为③①④② , C 正确; ABD 与史实不相符,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辛亥革命,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 2 .(2023秋•海安市期末)阅读下列革命党人发布的军事命令。该命令反映的是 ( ) 一本军于今夜十二时举义,兴复汉族,驱除满虏。 八武昌弹药枪枝,暂由楚望台军械库接济。 A .太平天国运动 B .辛亥革命 C .北伐战争 D .南昌起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要求学生结合辛亥革命的过程特征来分析。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辛亥革命时期武昌起义的表现。 故选:B。 【点评】解答问题要搞清楚辛亥革命的特点,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3 .(2023 秋•西宁期末)谭嗣同曾言:“欲强国,必储人才;欲植人才,必开幼学;欲端幼学,必禀母仪; 欲正母仪,必由女教 ”“妇学实乃天下存亡之大原也 ”。可见,谭嗣同认为 ( ) A .提高妇女地位迫在眉睫 B .维新变法需要借助孔教 C .妇女教化是强国之始端 7 D .人才强国是变法之根本 【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维新思想,解题关键信息是“欲强国,必储人才;欲植人才,必开幼学;欲端 幼学,必禀母仪;欲正母仪,必由女教 ”“妇学实乃天下存亡之大原也 ”。 【解答】A.材料强调的是妇女解放,不是提高妇女地位,排除; B.材料不涉及借助孔教,排除; C.材料将妇女的解放与救亡图存相结合,但是不能看出妇女教化是强国之始端,排除; D.根据“欲强国,必储人才;欲植人才,必开幼学;欲端幼学,必禀母仪;欲正母仪,必由女教 ”“妇 学实乃天下存亡之大原也 ”分析可知,材料强调人才是强国的根本,因此应该促进妇女解放,以培养人 才,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维新思想,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 4 .(2023秋•南开区期末)某书序言中写道:“是书何以作? 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 长技以制夷而作。”该书是 ( ) A .《四洲志》 B .《海国图志》 C .《资政新篇》 D .《新青年》 【分析】本题考查魏源与《海国图志》,解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 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 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的主旨,结合魏源的《海国图志》的内容分析。 【解答】依据材料“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可知,反映的是“师 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结合所学可知,这是魏源在其著作《海国图志》提出的思想,故 B 项正确; A 项是林则徐的著作,排除; C 项是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玕的著作,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排除; D 项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机关刊物,提倡民主与科学,排除。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魏源的思想,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5 .(2023•谷城县校级模拟)下表是近代某文章的部分目录,据此推断其作者是 ( ) 序 1 内篇 同心第一………………3 教忠第二………………6 明纲第三………………12 知类第四………………14 外篇 益智第一………………35 游学第二………………38 设学第三………………40 学制第四………………43 广译第五………………45 8 宗经第五………………16 A .林则徐 B .张之洞 C .郑观应 D .梁启超 【分析】本题考查洋务思想,结合题干“教忠第二 ”“明纲第三 ”“游学第二 ”“广译第五 ”及洋务运动 的特点进行分析。 【解答】根据材料“教忠第二 ”“明纲第三 ”“游学第二 ”“广译第五 ”可知,该文章的目录即反映了坚 守传统的伦理纲常,又体现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是洋务派“ 中体西用 ”思想的实践,而张之洞为洋务 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B 项正确; 林则徐并未将师夷长技思想进行实践,排除 A 项; 郑观应属于早期维新派,主张商战与君主立宪,排除 C 项; 梁启超主张变法改革学习西方政治体制,排除 D 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思想,考查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分析理解的能力。 6 .(2023•山东一模)1912 年 1 月 3 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交临时政府部长人选名单。临时参议院认 为其中宋教仁年轻气盛,锋芒毕露,章太炎标新立异,好唱反调,于是否决了该名单。此后,孙中山将 人选调整为程德全和蔡元培,名单获得通过。 由此可见,当时 ( ) A .临时政府与国会矛盾尖锐 B .民主政治理念得到践行 C .革命派缺乏政治斗争经验 D .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完善 【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中华民国的成立,解题关键信息是“临时参议院认为其中宋教仁年轻气盛,锋 芒毕露,章太炎标新立异,好唱反调,于是否决了该名单。此后,孙中山将人选调整为程德全和蔡元培, 名单获得通过 ”。 【解答】A.材料凸显了国会的作用,并非强调政府和国会的矛盾,排除; B.根据“临时参议院认为其中宋教仁年轻气盛,锋芒毕露,章太炎标新立异,好唱反调,于是否决了该 名单。此后,孙中山将人选调整为程德全和蔡元培,名单获得通过 ”分析可知,材料中参议院改变了总 统提交的候选人名单,凸显了国会的作用,践行了民主政治理念,B 正确; C.材料不涉及革命派局限性问题,排除; D.《临时约法》规定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与材料不相符,排除。 故选:B。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中华民国的成立,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 7.(2024•江西模拟)在 1924 年 1 月 1 日到 5 月 31 日的 5 个月里,北洋政府参议会共召开临时会议 15 次, 9 院内临时委员会会议 29 次,签发公文 49 次,其中就政治、法律、外交等问题向政府提出的“质问文 ” 26 次。另外,参议院在这一时期还提出法律案 10 件,提议案 5 件,建议案 5 件。这可用来说明当时( ) A .政治秩序较为混乱 B .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 .宪政观念得到传播 D .北洋军阀势力扩大 【分析】本题考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 予作答。 【解答】根据材料“北洋政府参议会共召开临时会议 15 次,院内临时委员会会议 29 次,签发公文 49 次,其中就政治、法律、外交等问题向政府提出的‘质问文 ’26 次。另外,参议院在这一时期还提出 法律案 10 件,提议案 5 件,建议案 5 件。”这说明当时宪政活动较为活跃,这是宪政民主的实践,C 项 正确; 这是宪政活动的正常体现,不是政治秩序混乱,排除 A 项; 共和思想是指国家和政府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国家和政府应当为公共利益而努力,而不应当为私 人利益而奋斗,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B 项; 材料和北洋军阀无关,排除 D 项。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学生需正确认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 8 .(2023秋•滨海新区校级月考)下面所列栏目是某班同学排演历史剧拟定的各幕题目。依此判断剧本名 称应该是 ( ) A .师夷长技 B .走向共和 C .军阀割据 D .国家统一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掌握辛亥革命的过程和成果。 【解答】根据各幕名称可知,本历史剧是关于辛亥革命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 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 法性质的重要文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推动了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因此剧本名称应该是走 向共和,B 项正确; 洋务运动时期师夷长技,排除 A 项; 10 材料没有涉及军阀割据的内容,排除 C 项; 辛亥革命后国家没有完成统一,排除 D 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迁移与运用能力。 9 .(2024•安徽模拟)徐继畬认为,西方诸国富强的原因在于工商立国制度。他对西方民主制度予以特殊 关注,评价美国制度“创古今未有之局 ”,还详细介绍了西方文教制度。材料反映其思想的特点是( ) A .托古改制 B .通古今之变 C .中体西用 D .正眼看世界 【分析】本题考查了新思想萌发,解答本题关键是对材料主旨徐继畬对西方制度的介绍和部分的肯定进 行分析。 【解答】材料是对西方制度的介绍和部分的肯定,没有体现托古改制,排除 A 项; 材料没有探究古往今来历史发展演变的规律性认识,排除 B 项; 徐继畲的观点仅仅是对西方制度的介绍和部分的肯定,并未明确提出改革的主张,及未体现中体西用思 想,排除 C; 根据材料“徐继畲认为,西方诸国富强的原因在于工商立国制度 ”“他对西方民主制度予以特殊关注 ” 结合所学可知,传统的“华夷观念 ”下,国人轻视西方文明,徐继畲冲破传统的“华夷观念 ”,开始正 视西方文明,从经济、政治和文教多方面介绍西方制度,是谓“正眼看世界 ”,故 D 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新思想萌发,考查了考生正确获取解读材料信息及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 的能力。 10 .(2023秋•顺义区期末)一战后,中国能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巴黎和会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 ) A .中国劳工为协约国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B .护国战争成功迫使袁世凯取消了帝制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得到国际高度认可 D .北洋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基本结束 【分析】本题考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 析,予以作答。 【解答】一战期间,中国劳工为协约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重要原因之 一,A 项正确; 护国运动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与一战无关,排除 B 项;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没有得到国际的高度认可,排除 C 项; 11 北洋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与中国参加巴黎和会关系不大,排除 D 项。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 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 11 .(2024 秋•潍坊月考)1920 年《盛京时报》刊登的《新派文学之疑点》中提出,“中国之新文学乎,即 外国之新文学乎?一般青年不读书(指古文),不信古之爱心,是否会失去中国特有之文化? ”引发了 东北知识分子的深入探讨。这反映出 ( ) A .知识界对新文化运动理性思考 B .马克思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C .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冲击 D .中西方文化实现全面融合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解题的关键是识读题干材料。 【解答】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新文化运动时期,东北知识分子针对“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提出 质疑,认为可能会失去中国特有之文化,反映出知识界对新文化运动的理性思考,A 项正确; 1920 年马克思主义还未成为思想主流,排除 B 项; 材料强调对传统文化的割裂,并未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变化,排除 C 项; 材料只提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并未涉及西方文化,排除 D 项。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2024•江西二模)王阳明“ 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而不以孔子是非为是非 ”的理念,不啻是儒家历史 上的划时代解放,其对儒家的意义,犹如马丁•路德之于基督教。马丁•路德与王阳明的相似之处是( ) A .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者 B .都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 C .都有助于主体意识觉醒 D .都对世界本源认识一致 【分析】本题考查中西方思想文化比较,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 【解答】据材料可知,王阳明主张判断是非标准是内心,不是孔子的言论。结合所学可知,王阳明主张 是致良知,心即理。马丁•路德主张人的获救依赖个人的信仰,反对天主教会和教皇的权威。因此两人 都强调个体意识的重要性,反对权威的束缚,C 项正确; 材料强调主体意识,未涉及唯心思想,排除 A 项; 王阳明主张主体意识的重要性,未涉及宗教思想,排除 B 项; 12 王阳明认为世界本源是理,马丁•路德是上帝,排除 D 项。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中西方思想文化比较,学生需了解中西方思想文化的差异性。 13 .(2024•毕节市模拟)19 世纪 60 年代,有识之士认识到传统文化在有些方面比较落后,于是热衷“洋 务 ”,提倡“西学 ”,但坚持的是“采西学、制洋器 ”的原则。甲午中日战争后,则扩大了吸收西方文化 的范围,对进化论、民权思想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出现这一转变是因为 ( ) A .治国策略上发生变化 B .对西学认知逐渐深化 C .民族自强意识的觉醒 D .民主共和思想成主流 【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西学东渐,解题关键信息是“采西学、制洋器 ”“则扩大了吸收西方文化的范 围,对进化论、民权思想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 【解答】A.政府的治国策略没有变化,不管学器物还是学制度都是为了维护统治,排除; B.材料表明在 19 世纪 60 年代先进的中国人只是学习西方的技术,不学习制度,到了甲午战后开始学习 西方的政治制度了,这是对西学认知逐渐深化的表现,知道了西方先进的根源是制度,中国只有学习先 进的政治制度才能挽救民族危亡,正确; C.在洋务运动中民族自强意识已经觉醒,排除; D. 民主共和思想成为主流是在维新变法失败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故选:B。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西学东渐,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 14 .(2024•莆田三模)对于英国,徐继畬在《瀛环志略》 中记载:“四海之内,其帆樯无所不到。凡有土 有人之处,无不睥睨相度,思腹削其精华。”由此可见,徐继畬 ( ) A .践行了“ 中体西用 ” B .对殖民扩张已有一定认识 C .肯定了西方文明体系 D .初步提出向英国学习主张 【分析】本题考查新思想的萌发,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据题干“ 四海之内,其帆樯无所不到。凡有土有人之处,无不睥睨相度,思腹削其精华 ”并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段文字描述了英国船坚炮利,航海技术先进,对世界各地都有所企图,显示出一定 的殖民扩张意图。徐继畬能有如此描述,表明他对英国的殖民扩张行为已有一定的认识,B 项正确; “ 中体西用 ”是洋务运动时期的指导思想,强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而徐继畬的描述并未涉及中学西 学的结合,排除 A 项; 材料中没有体现徐继畬对西方文明体系的肯定,更多的是对其殖民扩张行为的描述,排除 C 项; 13 材料中并没有提到徐继畬有向英国学习的主张,而是体现了徐继畲对殖民扩张有了一定的认识,排除 D 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新思想的萌发,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5 .(2023•宝鸡二模)陈衡哲出身缙绅之家,后留学美国,成为北大第一位女教授。她回忆清末初读林纾 翻译的小说《不如归》时,因其所言情事类似从小背诵的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才更好接受之,而 缺乏此类成分的新文类就很难戚戚于心 ”。这一材料说明 ( ) A .思想启蒙需要长期复杂的历史过程 B .新文化运动借传统文化宣扬新思想 C .古典文学蕴含大量婚恋自由的主张 D .社会环境对人的观念具有决定作用 【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新文化运动,解题关键信息是“她回忆清末初读林纾翻译的小说《不如归》时, 因其所言情事类似从小背诵的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才更好接受之,而缺乏此类成分的新文类就很 难戚戚于心 ”。 【解答】A.根据材料分析可知,林纾翻译的小说《不如归》因为其类似于《孔雀东南飞》才更容易为人 所接受,这说明外来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A 正确; B.《不如归》是清末翻译的小说,此时新文化运动尚未兴起,排除; C.与材料论述主旨不相符,排除; D.“决定作用 ”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 故选: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新文化运动,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 16 .(2024 春•北辰区期中)鸦片战争后,西式医院在通商口岸建立起来,近代医学成就陆续引入中国,西 医传入中国的重要客观作用是 ( ) A .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B .传播了西方宗教信仰 C .对中国进行了经济侵略 D .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 【分析】本题考查西医在中国的传播,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西医传入中国,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公共卫生事业 的进步,有利于中国人的健康,A 项正确; 西医与传播西方宗教信仰无直接关系,排除 B 项; 14 西医属于文化层面,不属于经济侵略,排除 C 项; 西医属于近代科学,不属于意识形态渗透,排除 D 项。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西医在中国的传播,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7.(2024 秋•重庆月考)中国近代史有一部著作有这些关键词:是第一部宣传民族民主共和国思想的名著; 被誉为中国近代《人权宣言》;章太炎为之作序;主张欲御外侮,先清内患;定名中华共和国……此著 作 ( ) A .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B .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有助于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D .为变法维新提供了理论依据 【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结合题干“是第一部宣传民族民主共和国思想的名著;被誉为中国近代《人 权宣言》;章太炎为之作序;主张欲御外侮,先清内患 ”及辛亥革命的背景进行回答。 【解答】根据材料“是第一部宣传民族民主共和国思想的名著;被誉为中国近代《人权宣言》;章太炎 为之作序;主张欲御外侮,先清内患 ”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判断此著作是《革命军》,为 1903 年革命家邹容撰写,宣传民主革命的正义性和必然性,成为引导仁人志士走上革命道路的明灯,有助于 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C 项正确; 此著作本身无法推动经济的发展,A 选项夸大了其作用,排除 A 项;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排除 B 项; 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宣传维新变法合理性,为变法维新提供了理论依据,排除 D 项。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辛亥革命,考查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分析解答的能力。 18 .(2023•济宁三模)史学界有人把新文化运动称作启蒙运动,并认为它和西方的启蒙运动在本质上是一 致,的,但在形式上却相反。新文化运动与西方启蒙运动的“相反 ”主要表现在 ( ) A .由资产阶级激进派领导 B .是发生资产阶级革命之后的反思 C .以宣传民主科学为武器 D .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新文化运动,解题关键信息是“但在形式上却相反 ”。 【解答】A.新文化运动和启蒙运动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不是“相反 ”的表现,排除; 15 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中国依然没有摆脱专制独裁统治,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 ” 的逆流,因此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进行反击,发起新文化运动,这是对资产阶级革命进行的反思,与启 蒙运动影响下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相反,B 符合题意; C.宣扬民主与科学是与启蒙运动相似之处,不是相反的表现,排除; D.材料强调形式上相反,不强调内容,排除。 故选:B。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新文化运动,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 19.(2023秋•佛山期末)民国时期,某个军阀或军阀派系对其敌手发起进攻之时,事先总要发表一则通电, 攻击对方破坏国家统一,声称自己出兵,正是为了捍卫中国的政治统一和国家利益。这反映了 ( ) A .近代国家观念渐入人心 B .军阀混战不得人心 C .民主主义成为民众共识 D .中央政府软弱无力 【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北洋军阀时期的政治和经济与文化,解题关键信息是“ 民国时期,某个军阀或 军阀派系对其敌手发起进攻之时,事先总要发表一则通电,攻击对方破坏国家统一,声称自己出兵,正 是为了捍卫中国的政治统一和国家利益 ”。 【解答】A.根据“ 民国时期,某个军阀或军阀派系对其敌手发起进攻之时,事先总要发表一则通电,攻 击对方破坏国家统一,声称自己出兵,正是为了捍卫中国的政治统一和国家利益 ”分析可知,材料强调 国家统一和国家利益,体现了近代民族观念深入人心,正确; B.材料强调捍卫国家统一和国家利益,不能看出军阀混战不得人心,排除; C.材料不涉及民主主义,也不涉及民众观念,排除; D.材料无关中央政府的权力问题,排除。 故选: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北洋军阀时期的政治和经济与文化,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 的把握。 20 .(2023 秋•杭州期末)1920 年 2 月,陈望道为翻译《共产党宣言》,秘密回到浙江义乌自己家中。他在 潜心翻译时,把粽子蘸着墨汁吃掉却浑然不觉,还说:“够甜,够甜的了!”,“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这 彰显了当时中国的共产主义者 ( ) A .对马克思主义救国真理的渴求 B .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 .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16 D .积极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解题关键信息是“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 【解答】A.根据“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分析可知,材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获得了部分知识分 子的认可,正确; B.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于 1924 年,与材料不相符,排除; C.大革命的失败使中共认识到了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排除; D.八七会议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排除。 故选: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 21 .(2024•日照二模)下表为近代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的言论。他们意在 ( ) 西人得其海道,视为利薮,而意大利亚、佛 兰西、西班雅、荷兰、英吉利人岁载货易其 金钱,既而乘其饥馑,先后各以兵分其地 梁廷枏《兰仑偶说》 (非洲) 东六部,则布路亚国(葡萄牙) 服之;北四部……则佛兰西(法兰西)服之; 西二十四部,则布路亚、荷兰、英吉利、佛 兰西各 国分踞之 魏源《海国图志》 印度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