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域船舶火灾危险性分析及扑救对策研究 近年来随着航运业的发展,我国船舶火灾起数逐年上升,火灾损失也越来越大。江苏南通作为长江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水运十分发达。随着经济的发展,往来南通水域的各种船舶数量逐年增多,船舶火灾时有发生。在船舶火灾危险性日益特别的同时,承当南通水域火灾扑救任务的消防力量仍十分薄弱,缺乏相应的救援能力。开展针对南通水域船舶火灾的扑救对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笔者对南通水域可能发生的船舶火灾的特点和消防力量等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掌握了相关的资料。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加以整理,详尽的介绍了船舶火灾的有关规律,分析了南通水域的消防力量,并对各类船舶火灾的扑救对策、
2、行动要点、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 船舶是水面上漂浮的建筑和经济实体,具有吨位高、载客货量大、航速快、续航时间长等优点。船舶的种类有数百种,按用途分有运输、工程、渔业、海洋开发、港务、军舰船等,其中用途最广的运输船又分为:客货船、集装箱船、液化气船、客船等。 现代船舶供生活和工作使用的舱室内,其舱壁、甲板、天花板等采纳胶合板、聚氯乙烯板、聚胺酯泡沫塑料、化学纤维等可燃材料,室内的一些家具、地毯、窗帘、床铺等也多为可燃材料制作,因而,火灾荷载相当大。 一般货船载重在1-2万吨,散装货船载重在1-10万吨,油船、液化石油气船一般载重在1-20万吨,最大为50万吨。客船的载客量一般为数百人至两千人左右。
3、 在各种交通运输工具中,船舶的燃油储量最大。船舶主要以汽油、柴油、重油为主,还包括辅机及其他机器设备的燃料,另外还有很多的润滑油。万吨级以上尤其是远洋船舶燃油储量是船舶载重量的10,例如一艘十万吨级的货船,其燃油储量为8000至12000吨,相当于一个小油库。 船体为钢板制造,其热传导性能比较强。起火后5分钟,温度可上升到500900时,钢板被迅速加热,成为导热系数很大的物质,极易使相邻或靠近船体的可燃物质被引燃,从而扩展火势。在火灾发展的条件下起居和服务处所内平均温度为700-900,机舱内为800-1000,货油舱内高达1100。而在温度650-700时船舶的铝合金构件溶化,当温度大于90
4、0时,铜制的零件也将遭受破坏。 受船体大小的局限,船舶结构比较紧凑复杂。一艘万吨级货油船上有几十个不同用途的舱室和很多通风孔洞与楼梯;舱内通道和楼梯比较狭窄,大多数船舱门和出入口仅能容得1人通过。船舶类型很多,结构各异,舱室和机器设备的分布也不同,火灾条件下,作战人员很难搞清状况,以致影响战斗行动。 船舶火灾集高层楼层、地下、高温、浓烟、有毒灭火环境为一体,具有化工、油罐池、仓库、住宅、人员密集场所火灾的难点,加之火灾扑救需在水上进行,因此船舶火灾的扑救具有扑救难度大、损失大、影响大的特点。 船舶火灾的扑救远比陆地火灾扑救困难,尤其在海上航行发生的火灾,不易得到别的船只的援救。有时即使有邻船,
5、由于风大浪急或火焰的炙烤,使邻船难以靠拢;水上消防船(艇)难以及时到达实施有效的救助,陆上的消防队也无法及时赶赴增援。此外船舶火灾难以扑救还由于船舶空间狭小、通道狭窄、货物密集、人员难以疏散、扑救难以展开;在通道被火阻断时,很难从几个方向接近火场施救;同时,由于火灾形成的浓烟和热辐射、热对流,也往往使扑救人员无法靠近;船上的灭火剂一旦施放完就无法补充,不像陆地可以得到各方面的支持;灭火时大量的水灌进舱内,有可能导致船舶倾覆沉入等独特的不利因素,给火灾扑救造成相当的困难。 现代船舶向大吨位化、高科技化和豪华舒适发展,船舶造价昂贵,一艘船的造价动辄几千万到几亿元,而且船载旅客集中、货物密集。船舶火
6、灾造成的人员伤亡,船舶和货物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及沉船占用航道、码头、污染水域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都是相当庞大的。 船舶火灾处置不利极易引起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除了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带来严重危害外,还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外交。如:“千岛湖火灾和“1124大舜号海难都对党和国家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以来南通共发生各类船舶火灾60多起,影响较大的有:2002年6月7日,南通港闸造船厂为日本建造的5000吨级 “光伦号散装货轮在压载舱喷漆过程中发生爆燃,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救援工作相当艰巨。再早一些,95年2月24日、96年10月12日,发生在启东吕四的渔船火灾,共烧
7、毁渔船9条,烧死2人。 就南通而言,拥有四支水上消防力量:长航公安消防、地方海事、公安水警支队、当地公安消防支队,此外,还有船上消防力量。目前没有消防艇,有拖消两用船3只,艇船载灭火剂为泡沫8吨,专业消防队伍力量十分薄弱。而陆上消防队参加水上灭火救援受交通条件的制约,往往到场迟、增援力量间隔时间长、人员装备到位时间长,加之灭火救援环境差,灭火救援工作较陆地更加困难。 3.1以人为本 救命为要 “以人为本,救命为要原则,就是在火灾扑救过程中必须以保证受困人员的安全为基本前提,最大程度的抢救人员的生命安全。这条原则在火场上的应用就是要尽全力疏散和抢救人命,遏制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首先要利用广播安定
8、被困人员情绪,在船方或消防人员的组织引导下有秩序地疏散,防止惊慌、拥挤和跳江海。疏散和抢救人员时,应首先抢救和疏散受火势、烟雾威胁严重的人员,其次是下风方向和上层甲板人员。尤其是在侦察中要尽快引导比较清醒者脱离危险区。船舶火灾扑救时救人途径主要是:一是利用弦梯、移动消防梯和其他方法,将人撤至码头或其他安全地方;二是利用逃生孔等应急通道把人撤至安全甲板。 3.2因情施救 准确迅速 “因情施救,准确迅速原则,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采用最合理的战术将火灾扑灭,将被困人员救出。这就要求采用科学的侦查手段,及时全面地了解火场状况,依据火场实际,果断决策,合理用兵。火情侦察是全面了解火场状况的
9、重要途径,是正确实施火场决策重要保证。火场侦察主要有外部侦察、内部侦察、询问知情人等几种手段:外部观察和询问知情人。要初步确定:起火部位,燃烧范围,火势发展方向;人员被困状况;船舶停泊方向与风向关系;了解初期火灾处置状况。深入内部侦察。要进一步查明:被困人员数量、现状;燃烧物质性质,起火部位、范围;火势蔓延主要方向;进攻道路、救人通道;有无爆炸危险;固定灭火系统是否完好等。 3.3强化防护 防止伤亡 “强化防护,防止伤亡原则就是在船舶火灾的扑救过程中,要提升参战人员的安全意识,配全配齐防护装备。船舶火灾一般扑救时间较长,应强化机舱、船楼、货油舱、驾驶台等重点部位的监控,严防爆炸、倾覆等事故的发
10、生,对长时间在第一线参战人员应定时组织替换,并采用防护措施,防止发生中毒、灼伤、冻伤、溺水等事故。深入侦察和内攻时,必须严密组织,人员要精干,每组在两人以上;要佩戴防护器具,携带照明用具,规定进、出入时间和联系信号,要双手交替扶栏、前虚后实安全行进;充分发挥导向绳、救生照明线、乃至水带线路的导向作用;对进入高温舱室进行灭火的指战员,要在喷雾水枪掩护下,实施侦察与进攻,保证行动安全。在灭火战斗中要控制登船人数,并随时检查船舶的平衡状态,防止沉船或翻船事故。铺设水带时,要将水带固定牢靠,以免水带下坠而使水枪手跌落受伤。要避免盲目射水和过量射水,并利用船舶的排水系统,排除船体内部的积水,以防船舶发生倾斜、沉入和水渍损失。当灭火过程中,船舶出现倾斜危险时15度,而排水扶正效果不显然时,可采纳向距水面较高一侧的压载舱注水,或在甲板上加压钢锭的方法,也可采纳向舱外倒货,用钢缆吊拉和用顶推船的方法,改变船的倾斜度,将船扶正,防止灾船的倾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