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墙饰面砖施工工艺标准
1、适用围
本施工工艺标准适用于卓越集团施工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墙饰面 砖粘贴工程。
2、施工准备
2. 1材料
水泥
饰面砖粘贴应采用32.5级与以上等级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 硅酸盐水泥,勾缝与擦缝采用白水泥或专用勾缝剂,水泥出厂证明与 检验报告要齐全,复试合格。勾缝与擦缝用水泥或专用勾缝剂必须使 用同一牌号、强度等级、同一批次生产的产品,一次进够,分库存放。 2.1.2 砂
基层处理与饰面砖粘贴应采用中砂,勾缝与擦缝砂浆应采用细 砂,试验报告各项指标要符合JGJ52 - 26《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 准与检验方法》要求,使用前过筛,含泥量不得大于3%。勾缝与擦 缝用砂应使用同一批进场的砂子,一次备足,单独存放。
粘结剂
如采用专用胶粘剂粘贴饰面砖,应符合JC/T547 - 25《瓷墙地 砖胶粘剂》的要求。
饰面砖
釉面墙砖吸水率平均值要小于10%,瓷锦砖吸水率要求不大于 2%;寒冷地区〔如北方地区〕要在允许围尽量选用吸水率较小的产 品。按照排砖图准确计算饰面砖使用量和损耗量,要求厂家同批生产, 并一次进够,妥善存放。
勾缝与擦缝用矿物颜料
同种颜色的矿粉,应采用同一厂家同一产地同批生产的产品,一 次性购进。
2.2工具设备
机械:施工电梯、砂浆搅拌机、切割机、角磨机。
工具:钢丝刷、錾子、铁锤、皮锤、毛刷、苕帚、水桶、铁抹 子、木抹子、铁锹、筛子、木杠、靠尺、水平尺、游标卡尺、自制选 砖套板、线坠、盒尺、墨线盒、水泥钉、射钉、铅笔、方尺、自制米 厘条、成品塑料卡子、白线、灰铲、开刀或钢锯条、勾缝用灰板、勾 缝溜子、布条或棉纱、毛刷、电动无齿切割锯、手推车、自制量具等。 2.3作业条件
项目部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展技术交底,未经培训和考核 合格的班组和操作人员,不得上岗。
墙主体已充分变形稳定;墙面各种暗装线管、电开关盒、门窗 框安装完毕,并经验收合格。
安装好的窗台板与门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用1: 3水泥砂浆 掺微膨胀剂堵灌密实;墙面清洁,无油污、浮浆、残灰等,凸出墙面 局部要凿平,凹进处用1: 3水泥砂浆分层抹压找平;卫生间与洗浴间 墙面防潮层已完成。
饰面砖工程深化设计已完成,排砖方案已确定:按不同基层做 出样板墙或样板间,确定饰面砖排列方式、缝宽、缝深、勾缝形式与 颜色、防水与排水构造、基层处理方法等施工要点;找平层、结合层、 粘结层、勾缝与擦缝材料、调色矿粉等的施工配合比已确定。
室温度应在5 。以上。
3、施工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吊垂直、套方、找规矩、贴灰饼打底灰抹找平层排砖 _
分格弹线―浸砖 —粘贴饰面砖―勾缝与擦缝—清理外表
4、操作要点
4.1基层处理
对于混凝土基层,将凸出墙面的混凝土剔平,外表光滑的要凿毛, 然后再用钢丝刷清理干净,或采用水泥细砂浆掺化学胶体〔聚合物水 泥浆〕进展“毛化处理。对于砖墙基层,要将墙面剩余砂浆清理干 净。对于加气砼、砼空心砌块、轻质墙板等基层,要在清理修补涂刷 聚合物水泥浆后铺钉金属网一层以增加基层与找平层与粘结层之间 的附着力。不同材质墙面的交界处或后塞的洞处均要挂金属网防 裂,搭接宽度每边不少于2 。
4.2吊垂直、套方、找规矩、贴灰饼
室在楼地面上沿墙四周弹5控制线,对房间进展套方找规矩, 然后从各转角处用线坠两面吊直后设点做灰饼,用靠尺和水平尺随时 检查。
4.3打底灰抹找平层
先将基层外表润湿,满刷一道结合层,然后分层分遍抹砂浆找平 层,常温时可采用1: 3或1: 2.5水泥砂浆。抹灰厚度每层应控制在5 〜7 ,用木抹子搓平,终凝后晾至六、七成干再抹第二遍,用木 杠刮平,木抹子搓毛,终凝后浇水养护。找平层厚度应尽量控制在20
左右,外表平整度最大允许偏差为3 ,立面垂直度最大允许偏差 为3。
4.4排砖
根据大样图与墙面尺寸进展横竖向排砖,以保证面砖缝隙均匀, 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注意大墙面、柱子和墙垛要排整砖,以与在同一 墙面上的横竖排列,均不得有小于1/4砖宽和1的非整砖。非整砖 行应排在次要部位,如窗间墙或阴角处等。但亦注意一致和对称。如 遇有突出的卡件,应用整砖套割吻合,不得用非整砖随意拼凑镶贴。 4.5分格、弹线
找平层养护至六、七成干时,可按照排砖深化设计图与施工样板 在其上分段分格弹出控制线并做好标记,如现场情况与排砖设计不 符,那么可酌情进展微调。
4.6将已挑选好的饰面砖放入净水中浸泡2小时以上并清洗干净,取 出后晾干外表水份方可使用。
4.7粘贴饰面砖
墙饰面砖整体由下向上粘贴,但不宜一次贴到顶,以免坍落。
粘贴时饰面砖粘结层厚度可参考以下数据:1: 2水泥砂浆4
〜8 厚;1:1水泥砂浆3〜4 厚;其它化学粘合剂2〜3
厚;粘结层厚度越薄,基层的平整度要求越高。
先固定好靠尺板贴最下排第一皮砖,面砖背面涂好粘合材料后 以压实的感觉贴上,贴上后用灰铲柄轻轻敲打使之附线,轻敲外表固 定,力争一次成功,不宜多动;用开刀或砖缝卡调整竖缝,用小杠通 过标准点调整平整度和垂直度,用靠尺随时找平找方;在粘结层初凝 前,可调整面砖的位置和接缝宽度,初凝后严禁振动或移动面砖。
缝宽如符合模数那么应采用标准成品砖缝卡控制;不符合模数 时可用自制米厘条控制,用砂浆粘在已贴好的砖上。
墙面突出的卡件、水管或线盒处尽量采用整砖套割后套贴,缝 要尽量小,圆孔还可采用专用开孔器来处理,不得采用非整砖拼凑 镶贴;如不方便套割那么尽量把缝放在不显眼的位置,如有条件还可 加盖板。
在粘贴饰面砖过程中碰室阳角处理方法有三种,具体采用何种 方法,请根据甲方、监理与设计单位要求处理。
卜门H bJ
图a:阳角处两块砖直接对接。此种方法施工简便,但不够美观。
图b:两块瓷砖背面都磨45°角,然后瓷砖对角贴上,角顶上留 有1 mm的缝隙,用专用勾缝剂或调色石材胶处理。防止热胀冷缩时产 生瓷砖的阳角绷瓷。
图C:阳角用PVC阳角线或铝合角线、不锈钢阳角线处理,不但美 观还能起到护角作用。
4.8勾缝与擦缝
粘结层终凝后可按照样板墙确定的勾缝与擦缝材料、缝深、勾缝 形式与颜色进展勾缝和擦缝,墙勾缝和擦缝材料一般是白水泥配彩色 颜料;勾缝与擦缝材料的施工配合比与调色矿粉的比例要指定专人负 责控制,水泥、砂子、矿粉等要使用准备好的专用材料,勾缝要视缝 的型式使用专用工具;勾缝宜先勾水平缝再勾竖缝,纵横交叉处要过 渡自然,不能有明显痕迹;砖缝要在一个水平面上,连续、平直、无 裂纹、无空鼓,深浅一致,外表压光;有的粘合剂对勾缝时间有要求, 应按厂家说明书操作。对于缝宽在0.5以下的密缝采用擦缝,用毛 刷蘸糊状嵌缝材料涂缝,然后用棉纱或布条擦均匀,不得有漏涂漏擦 的现象。
4.9清理外表
勾缝时随勾随用棉纱蘸水擦净砖面;勾缝后经10天以上可清洗残 留的污垢,尽量采用中性洗剂;也可采用浓度20%的稀盐酸,但要保 护五金件,洗完后用清水冲净。擦缝时方法一样。
5、质量控制
5.1饰面砖镶贴时应保持正温,墙冬期施工要有保温措施,以免砂浆 受冻造成空鼓、脱落等通病。
5.2找平层、结合层、粘结层、勾缝与擦缝材料、调色矿粉等的施工 配合比确定后,施工中要严格执行;找平层、结合层、粘结层各层施 工要拉开时间间隔,养护要与时,且严禁在同一施工面上采用几种不 同的配合比,以免产生不同的干缩,造成空鼓脱落;饰面砖粘结层要 饱满,勾缝与擦缝必须严密,以免面层渗水、空鼓和脱落;勾缝与擦 缝用水泥、砂子、矿粉严格按本标准材料要求准备和调制,防止产生 颜色不一致的问题。
5.3加强对基层打底工作的检查,根据结构几何尺寸的偏差,认真处 理基层,以免出现外表偏差较大、墙面不平的情况。
5.4施工前认真选砖,剔除规格尺寸偏差超标的饰面砖;贴砖时严格 按照排砖图进展并根据结构的实际情况与时进展调整;分段分块弹线 要细致,以免出现砖缝不匀、不直的通病。
5.5勾完与擦完缝后要与时擦净饰面砖外表,以免砂浆或其它污物渗 入砖,难以去除。
5.6其它质量控制要求参见本标准材料要求、施工准备、操作工艺方 面的相关条款。
6、质量标准
6.1主控项目
饰面砖的品种、规格、图案、颜色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产品合格证书、进场验收记录、性能检测报告 和复验报告。
饰面砖粘贴工程的找平、防水、粘结和勾缝擦缝材料与施工方 法应符合设计要求与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和工程技术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书、复验报告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饰面砖粘贴必须结实。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过程与施工记录。
饰面砖工程〔满粘法〕应无空鼓、裂缝。
检验方法:观察;用小锤轻击检查。
6.2 一般项目
饰面砖外表应平整、洁净、色泽一致,无裂痕和缺损。
检验方法:观察。
阴阳角处搭接方式、非整砖使用部位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
墙面突出物周围的饰面砖应整砖套割吻合,边缘应整齐。墙裙、 贴脸突出墙面的厚度应一致。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
饰面砖接缝应平直、光滑,填嵌应连续、密实;宽度和深度应 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
有排水要求的部位应做滴水线〔槽〕,滴水线〔槽〕应顺直, 流水坡向应正确。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用水平尺检查。
允许偏差
室贴面砖允许偏差
项 次
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1
立面垂直度
2
用2m垂直检测尺检查
2
外表平整度
1
用2m靠尺、塞尺检查
3
阴阳角方正
1
直角检测尺、塞尺检查
4
接缝直线度
0.5
拉5m线,不足5m拉通线, 用钢直尺检查
5
墙裙上平直
1
拉5m线〔不足5m拉通 线〕,钢直尺检查
6
接缝上下差
0.5
用钢直尺、塞尺检查
7
接缝宽度
0.5
用钢直尺检查
注:如采用的是凹凸面的面砖如“世纪石 等,那么外表平整度不作 要求。
7、成品保护
7.1对油漆、防水等后续工程可能造成污染的饰面砖面层,应采取临 时保护措施。面砖勾缝与擦缝应自上而下进展,防止污染。
7.2对施工中可能发生碰损的入、通道、阳角等部位,应采取护角 作临时保护措施。
7.3合理安排水、电、设备安装等工序,与时配合施工,不应在饰面 砖粘贴后开凿孔洞。
7.4脚手架拆除时注意不要碰坏墙面。
8、安全措施
8.1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配带安全帽,穿工作鞋和工作服。
8.2操作前检查脚手架和跳板是否搭设结实,高度是否满足操作要 求,合格后才能上架操作,凡不符合安全之处应与时修整。
8.3禁止穿硬底鞋、拖鞋、高跟鞋在架子上工作,架子上人不得集中 在一起,工具要搁置稳定,以防止坠落伤人。
8.4在两层脚手架上操作时,应尽量防止在同一垂直线上工作,必须 同时作业时,下层操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8.5抹灰时应防止砂浆掉入眼;采用竹片或钢筋固定八字靠尺板时, 应防止竹片或钢筋回弹伤人。
8.6夜间临时用的移动照明灯,必须用安全电压。机械操作人员必须 培训持证上岗,现场一切机械设备,非机械操作人员一律禁止操作。
9、环保措施
9.1材料堆放在场地时应有防雨和防浸泡措施,地面应有排水,上有 遮盖。材料进场以后,应按照不同的生产日期、规格分别堆放整齐。 饰面砖堆放要注意安全稳定,高度不可超过两米。转运过程中严禁抛 掷和倾倒,防止撞伤饰面砖。
9.2饰面砖、胶粘剂等材料必须符合环保要求,无污染。
9.3禁止搭设飞跳板,严禁从高处往下乱投东西。脚手架严禁搭设在 门窗、暖气片、水暖等管道上。
9.4施工现场垃圾应与时清运,做到工完场清。
10、施工记录
10.1材料应有合格证或复验检测报告。
10.2饰面砖排版图。
10.3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0.4饰面砖粘贴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10.5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1 / 1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