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 题:《老王》
编制人:焦国华 编制时间:2013、7、26 审核人:张敏琴
学习目标:
1、 理解、积累“惶恐、荒僻、滞笨、愧怍”等词语。
2、 熟读课文,理解结尾一句的含义。
3、理解文章情节内容,熟悉老王这一人物形象。
4 、以善良体察善良,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
完成目标 :
1、 识记字词(给括号前的字注音)
伛( )身 攥( )着 惶( )恐 荒僻( ) 塌( )败
取缔( ) 骷髅( ) 滞( )笨 眼 翳( ) 愧怍( )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的老王心好,老实厚道,有良心,关心人。
B.文中的老王需要钱,可是他做生意从不多收一分钱,而且非常讲感情,讲仁义,常愿意尽义务,或者少收钱。
C.作者笔下的老王虽然穷苦卑微,但是精神上没有受到任何污染,他一本做人的道德良心,是极其纯朴的好人。
D.课文中写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断,突出了老王一辈子很苦,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的境遇。
3、合作释疑—评说老王
(1)速读课文,谈谈自己对老王的印象,你能用两个词语来概括老王的一生吗?(提示:生活、为人 两方面考虑)
(2) 老王的日子过得很苦,表现在哪些方面?
(3)有人说生活苦不算苦,心境苦才是真的苦,老王的心境如何?
(4)老王的善良表现在哪里?
4、面对老王的不幸,作者一家为他做了哪些事情?
5、认识作者:
善良老实的老王就这么去了,在他生前经常照顾他的杨絳有什么样的感受?
6、为什么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能那么关心、爱护;社会地位、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的人往往瞧不起卑微者,要有什么精神才能像作者那样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原因:一、平等观念。二、人道主义精神。)
7、你怎样看待文中作者一家对老王的关爱?相对现实生活中见到的对不幸者、弱者的冷漠,你认为现代人缺失的是什么?
8、写人记叙文的构思中,既要从众多实践中精选最能体现中心的材料,又要安排文章的布局谋篇,那么本文段落安排有什么特色?
9、拓展延伸: 在我们的身边或者是我们所看不见的地方也有着许许多多像老王一样遭遇的人,我们不应该忽视他们的存在。 不要按捺住自己的热情,应该拿出来为别人打通幸福的道路。
造句:假如我是一团火,就为他人送去温暖;假如我是一朵花,就为他人 ; 假如我是一颗星,就为他人 。假如我是一棵树, ;假如我是一泓清泉, 。
10、读下面的对话,完成后面的问题。
马路上,一清洁工在打扫卫生。
行人:你没长眼睛吗?怎么往人身上扫?
清洁工:
[早点摊前]
顾客:你这油条咋这么细呢?
摊主:电线杆子粗,那能吃吗?
①请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对话。
②对话中有两句话不能体现语言美,请指出来,然后根据实际情形,将其改成有礼貌的话语,写在下面。
课堂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