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胃管的护理要点
一、胃肠减压术
1. 概述
胃肠减压术是利用负压和虹吸原理,吸出胃和梗阻近端小肠内的 积液和气及内容物,降低胃肠道内的压力,改善局部血液供应,利于 炎症局限,促进胃肠蠕动功能恢复。
2. 适应证及目的
(1) 急性胃扩张降低胃肠道内的压力,可减轻症状。
(2) 急性胰腺炎,减少胃液的分泌。
(3) 胃、十二指肠穿孔,可减少胃肠道内容物流入腹腔。
(4) 胃肠手术者,术前有利于胃肠道准备,术后可减轻吻合 的张力,促进愈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还有利于观察引流液的性状 和量。
(5) 腹部较大手术者,放置胃管可以促进肠蠕动及早恢复,减 轻腹胀。
(6) 机械性或麻痹性肠梗阻,可引流胃液和肠液,减轻胃肠道 的张力,减轻腹胀。
3. 禁忌证
(1) 食管狭窄、严重的食管静脉曲张。
(2) 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
(3) 支气管哮喘。
(4) 食管和胃腐蚀性损伤。
(5) 近期有上消化道大出血史及极度衰弱者。
4. 方法
(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向患儿和家属解释,以取得合作。
(2) 协助患儿取半卧位或仰卧位,将治疗巾围于患儿颌下置弯 盘于角旁。
(3) 观察鼻腔,选择其通畅的一侧,用湿棉签清洗鼻腔。
(4) 测量插管的长度,插入长度一般为前额发际至胸骨剑突处, 或由耳垂经鼻尖至胸骨剑突的距离,并做好标记。
(5) 戴手套,将少许液状石蜡油倒于纱布上,润滑胃管前段。
(6) 一手持纱布托住胃管,一手持胃管前段,自所选择的一侧 鼻腔轻轻插入,嘱患儿吞咽,顺势将胃管向前推动直至预定的长度。
(7) 插管过程中患儿假设出现恶心、呕吐,可暂停插入,嘱患儿 做深呼吸。插入不畅时,检查胃管是否盘曲于中;呛咳、呼吸困难、 发绀时,则可能是将胃管插入气管,应马上拔管。
(8) 确认胃管在胃内的方法如下:①用注射器抽吸,有胃液被 抽出;②用注射器从胃管内注入少许空气,同时置听诊器以胃部,能 听到气过水声;③将胃管末端放入盛水碗内,无气泡逸出。
(9) 如行胃肠减压,则用带有气囊的十二指肠引流管,当导管 吞至相应位置时,由管内抽出少量液体,作酸碱度试验,如为碱者, 说明导管已通过幽门进入肠内,此时向气囊注入适量空气,夹闭其外 ,使导管随肠蠕动移行到预期位置。
(10 )用胶布固定导管于鼻翼及面颊部。
(11)将胃或十二指肠引流管连接负压抽吸装置,低压抽吸。
(12 )撤去弯盘及治疗巾,脱手套。
(13 )整理床单,询问患儿必须要。
(14 )处理用物。
5. 监测要点
(1) 应熟悉不同年龄段患儿胃管插入的深度,掌握胃管所在的 部位。
(2) 应注意坚持胃肠减压管通畅,假设有堵塞现象可用生理盐水 冲洗导管。
(3) 胃肠减压管应妥善固定,防止扭曲、打折、受压,以免影 响减压效果。
(4) 假设从胃管注入药物,应用温开水冲洗胃管后夹管1h,以免 药物被吸出。
(5) 使用胃肠减压者,每日应给予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 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记录引流物质及性质。
(6) 插胃管者,天天清洁鼻腔,以保护鼻咽部黏膜,并做好 腔护理。
二、鼻饲法
1. 概述
鼻饲法是将胃管经鼻腔插入胃内,向管内灌注流质及半流质营养 液、水和药物的方法。其目的是确保患儿摄入足够的热能和蛋白质, 满足其对营养的必须要,促进其恢复健康。
2, 适应证
(1) 不能张的患儿,如破伤风。
(2) 早产儿、病情危重者、拒绝进食者。
3, 禁忌证
(1) 食管严重狭窄或堵塞者。
(2) 食管手术后的患儿。
(3) 脑脊液鼻液漏的患儿。
(4) 经鼻手术者。
4. 操作方法
(1) 插管方法同胃肠减压管。
(2) 鼻饲前洗手,坚持食物与餐具的清洁卫生。
(3) 每次鼻饲前必须回抽胃液以确定胃管是否在胃内,先注入 少量温开水,再注入流质饮食。鼻饲后再用温开水冲洗胃管,防止药 物、食物残渣堵塞胃管。
(4) 鼻饲速度应缓慢,过快易刺激咽喉部,引起咳嗽,同时易 致反流。
(5) 鼻饲时及鼻饲后抬高床头30°或协助患儿取坐位,鼻饲后 尽量避免吸痰、翻身和拍背,以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入呼吸道。
(6) 拔管应夹紧管,避免管内液体流入气管内。
(7) 记录拔管时间及患儿反应。
5. 监测要点
(1) 鼻饲前必须判定胃管确实在胃内,方可注人饮食。必须翻身
吸痰的患儿应先翻身或吸痰后,再行注食,以免引起呕吐或呛咳。
(2) 鼻饲液温度坚持在38〜40笆,不可过冷或过热,每次鼻饲 量遵医嘱执行,间隔时间一般3〜4h,天天6〜8次。如必须注入药片, 应将其研碎,并使其溶解后再注人胃内,注意药物说明书要求。
(3) 鼻饲用物应每日改换、消毒。
(4) 长期鼻饲者,天天两次腔护理。每周应改换胃管,于当 晚最后一次注食拔管,次晨再从另一侧鼻孔插入。
(5) 注意观察胃肠内容物的颜色,警惕消化道出血。
(6) 躁动、不合作患儿适当约束双上肢,防止自行拔管。
三、洗胃术
1. 概述
洗胃术是将不同成分的洗胃液,通过胃管注入胃腔内,使其与胃 内容物混合后再将其抽出,如此反复多次冲洗,以清除胃内未被汲取 的毒性物质或刺激物,避免毒物汲取,从而达到解毒的目的。关于急 性中毒的患儿,洗胃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抢救措施。
2. 适应证及目的
(1) 急性服毒物,使用催吐洗胃无效或失败,必须留胃液标本 送毒物分析。
(2) 幽门梗阻或急性胃扩张者,通过洗胃可把胃内滞留的食物 洗出,降低胃内的压力,减轻腐败物质对胃黏膜的炎性刺激,减轻胃 黏膜水肿,缓解梗阻。
(3) 某些检查或手术治疗前的准备。
3, 禁忌证
(1) 上消化道出血。
(2) 食管下端静脉曲张和食管狭窄。
(3) 强腐蚀性毒物中毒者。
(4) 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4. 方法
(1)人工洗胃法
① 神志清醒且能合作的患儿取坐位采纳服催吐法洗胃;昏迷或 意识模糊的患儿安排在洗胃床上,该床头部有一漏斗状的大孔以引流 洗胃液或患儿的呕吐物,床下放污物桶。
② 迅速清洗体外的毒物,脱去污染的衣物,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污 染的头发、皮肤。
③ 患儿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解开上衣扣,将防水布 围于患儿胸前,弯盘置于患儿角处。
④ 用开器或套管牙垫,张开患儿的。
⑤ 胃管前端涂液状石蜡,如经鼻腔插管者,先清洁鼻腔,再向鼻 孔滴入1%麻黄碱;经腔插管者,可向咽部喷入少量利多卡因溶液。
⑥ 按上述方法插入胃管,当插入会厌部时,左手将患儿头部抬起, 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加大咽部通道的弧度,插管时患儿如出现剧烈咳 嗽,说明胃管误入气道,应拔出重新插入。
⑦ 确定胃管是否在胃内,可用注射器从胃管中抽吸,如抽出胃内 容物则证实胃管在胃内。也可将胃管注入空气,用听诊器在上腹部听 到气过水声,即可确定胃管在胃内。
⑧ 固定胃管,尽量抽出胃内毒物,必要时将胃液送检。
⑨ 将胃管末端与漏斗状容器相连,将漏斗举高50cm,并依据患 儿年龄调节每次灌入量,小儿胃容量1岁为3ml, 3岁为6ml, 每次灌入量为同年龄胃容量的1/3为宜。当漏斗内尚有少量溶液时, 迅速将漏斗降至胃底部以下,并倒置于盛水桶上,利用虹吸原理引出 胃内灌洗液。
⑩ 当流出量基本等于灌入量时,抬高漏斗,重新注入吸胃液,如 此反复至洗出液澄清无味为止。
(2)电动洗胃机洗胃法
① 按常规方法插入胃管。
② 接通电源,调试洗胃机。
③ 将配好的洗胃液放入灌洗液桶。将3根橡胶管分别与洗胃机的 药管、胃管和污水管连接。药管的另一端放入盛灌洗液的桶内,管 必须在液面以下,污水管的另一端放入空桶内,洗胃机胃管的一端 与患儿的胃管相连接。
④ 如用手控洗胃机,将手控旋钮拨至注入灌洗液相应毫升后,再 将旋钮拨至排出部位,以负压吸出胃内容物;假设是自动洗胃机,按下 工作开关,机器进入自动调节过程,反复冲洗到洗出液无色、无味为 止。依据洗胃次数估计洗胃总量,推断洗胃的效果。
⑤ 洗胃结束后,反折胃管末端拔出胃管。
⑥ 帮助患儿漱、洗脸。
⑦ 将药管、胃管和污水管同时置于消毒液中,按清洗键,机器自 动清洗各部管腔,用水再清洗1次。清洗完毕,将胃管、药管和污水 管同时提出水面,当洗胃机的水完全排尽后,按停机键关机。
⑧ 记录灌洗液的名称和灌洗量,洗出液的颜色和气味,患儿目前 的状况,及时送检标本。
5. 监测要点
(1) 洗胃前向患儿解释,争取最大程度的配合。
(2) 插管时如患儿出现呛咳及呼吸困难、发绀等,表示胃管误 入气管,应马上拔出。
(3) 洗胃前假设患儿呼吸心跳已停止,应马上行心肺复苏,再根 据病情决定是否洗胃。
(4) 昏迷患儿应取左侧卧位,以免液体自胃内流入气管或将胃 内毒物冲入肠内。
(5) 依据摄入毒物的性质选用洗胃液,可达到冲洗和中和毒素 的双重目的。假设一时不能明确毒物的性质,可选用生理盐水。当毒物 性质明确后,应马上针对性选用拮抗剂洗胃。
(6) 洗胃必须彻底,洗胃前应留取标本,作快速毒物分析,了 解洗胃是否彻底,以及是否还必须持续洗胃。
(7) 洗胃过程中,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及洗胃液颜色。
(8) 幽门梗阻患儿的洗胃,最好在饭后48h进行,并认真记录 胃内潴留量,以便了解幽门梗阻的程度,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9) 洗胃过程中应正确记录人量和出量,当洗出液有较多鲜血
时,应停止灌洗,查明原因。
(10 )用电动吸引器洗胃,调节洗胃机的正负压力,坚持在
1mmHg左右,以免压力太大损伤胃黏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