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2周围神经病的诊断思路(全文)
周围神经病,是指周围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的结构和功能障碍。不 同直径和种类的神经纤维会引起不同的神经病变,那么,对周围神经 病该如何进行规范的诊断呢,临床思路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和大家 一同梳理下!
周围神经包括嗅、视神经以外的脑神经与脊神经。
脑神经:从脑干腹外侧发出的脑神经。
脊神经:位于脊髓和脑干的软膜外的所有神经结构,从脊髓腹 侧和背侧发出。
神经与脊神经示意图
临床表现的提示意义
周围神经由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构成,每一根周围神经中含有的神
经纤维种类和数量不同,因而可出现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温 度、反射障碍等一种或多种临床症状。对于周围神经病,首先要详细 的询问患者的发病过程及既往病史,在此基础上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 从而对诊断做出初步判断。
1、受累神经
感觉改变:多数急性或慢性炎性脱髓鞘多神经根神经病以及中毒性神 经病的患者有感觉症状。出现麻木、肿胀,或对疼痛性刺激更加敏感, 查体可以发现长度依赖性周围神经病所出现的手套、袜套样改变,逐 渐向近端发展。
运动改变:缺失症状表现为单独出现的肌力减低和丧失,也可以合并 其他感觉神经病。刺激症状主要表现为肌束震颤。
自主神经功能改变:可表现为泌汗、血管运动障碍、消化系统以及泌 尿系统异常,常常和感觉神经损害一起出现,较少和运动神经损害一 起出现。
2病变部位
在纵向上确定病变是否位于神经根、神经干或者神经末梢。
在横向上确定单神经病、多发单神经病、神经丛病还是多发性周围神 经病。
3发展规律
大多数免疫介导或感染性神经疾病具有明确的发病日期。
不太明确的发病日期常常提示中毒性、代谢性、遗传性或特发性病因。
4病变性质
分析患者独特的临床背景情况,对患者的既往史、用药史、个 人史、家族史以及相关系统进行全面了解,尤其是家族史情况,常常 可以找到疾病诊断的线索。
在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时,首先要考虑常见周围神经病的发病 原因,并且积极搜寻这些病因的临床线索。
表1、表2分别是遗传性周围神经病和获得性周围神经病的常见病因。 表1:遗传性周围神经病的病因
■ K3EE盘席商
■ FarbtrlS
-Fabryfi
、曜加
-背Him#垣
-曲JS曲性网囹盹痔
•巨袖南回痛
-FrieJrebchJWCH
-f穿白畦
-椎轻愉素咎弊不盅
-31小神斐束成拜不由
-MdMmann场台征
・强儿裨日小略共技职
表2:获得性周围神经病的病因
・生物毒素、 化学药物. 重金底 嵌压
•瞄氐
B12&乏
• GBS
CIDP, 副瞄 综合征
*俺组坦病
如血管炎
「艾湛病、麻 风氟菜婀 病、白唯、 皿症
*腱洒瘟
淋巴痛
病理改变不容忽视
病理检查是验证周围神经病的临床分型是否正确的重要手段。周围神
经受损时,主要表现为四种病理形式,分别是华勒变性、轴突变性、 神经元变性、节段性脱髓鞘。不同结构的病变常混合出现,只是其改 变程度在每个疾病有所差异。
华勒变性:常见于外伤;
轴突变性:常见于中毒代谢性和营养障碍性;
神经元变性:常见于癌性感觉神经元病、汞中毒;
节段性脱髓鞘:常见于炎症性、遗传性、中毒性、代谢障碍。
站
华聊变性
图2:周围神经病的病理形式示意图
针对性的辅助检查
卯咛JL胞体
Schwann 印|碗
钠索侥性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沉、血糖、肝功能、甲状腺功能、肌酸 激酶、维生素B12水平、蛋白电泳、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核抗 体,对遗传性的神经病考虑特殊的基因检测。
脑脊液检查:对于累及神经根的周围神经病,常常可以发现脑脊液蛋白的增加,对于周围神经远端损害为主的疾病,脑脊液一般没有异常。 电生理检查:电生理检查帮助确定是否存在周围神经损害以及损害程 度和分布。一般轴索损害表现为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或偏低,动作电位 波幅减低;髓鞘损害表现为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慢,而动作电位的波 幅改变不明显。
病理检查:常规的取材部位是腓肠神经,注意周围神经有髓神经纤维 的髓鞘和轴索损害程度。
基因检测:遗传性周围神经病几乎都是单基因遗传,通过基因检查确 定诊断后可以反过来了解疾病的临床、电生理和病理改变特点,提高 对疾病的认识。
治疔睹在
春症般拌垣
正常
暗旺版姓襟弟1
重复檀测! Dlt
骨一:者虑常足犒
咨桃〔格抻-
巴利标合庆J
黄洼-若为朗仔 概轴况病以评西
遇停4洋燮病
亚室理
〔慢性樊呼皖衲
精擂痛,咨啊毒性
印褒虑揣、是生素暴乏隹
.起停埃慵或血曾我:
做g覆尽而因于木平,
C-ANCA'F-.VJCA,盼巳日[V枪
剥和莱回萌.度,
H1睦床读殳和用卖史
才为我性考噌说呻竺常椅
图3:周围神经病辅助检查思路
小结:
对周围神经病患者的诊断思路包括:
1. 详细询问病史,包括现病史、既往史及至少一代的家族史;
2. 对收集的资料进行鉴别分析,寻找诱发因素;
3. 选择有针对性的辅助检查进行综合诊断。
参考资料:
[1] Crone C et al. Diagnosis of acute neuropathies.J
Neurol, 27, 254:1151-1169.
[2] Strand NH,et al. Mechanism of Action of 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ion. Curr Pain Headache Rep 2021 May 11;25 (7).
[3] 周淑新等,周围神经病:鉴别诊断和管理.[J中国全科医学杂 志,2010. 12 (13) 12A.
[4] 吴江编,《神经病学》(八年制,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5]
戚晓昆编《疑难神经病例》,人民卫生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