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乡镇雪亮工程公共视频应用联网项目系统前端设计方案
1.1高清监控前端系统分类设计
本期项目将在全市范围内构建视频监控与报警网络,针对不同前端监控点的监控对象,如:车辆、行人、物品、社会面情况等,以及不同的管理目的,如:事后取证、及时响应、提前处置、交通管理、安全保卫等,合理的进行设备选型。
按照应用场景的不同,可将前端监控系统分为以下3大
类子系统:
(一)道路(车道'行人'支路)监控子系统;
(二)复杂场所监控子系统;
(三)重点单位监控子系统;
1.1. 道路监控系统
按道路交通等级划分:一是快速道路;二是干线道路,包括一级主干道、二级主干道、次干道等;三是支线道路,包括支路、巷道、匝道等。
道路人行道又分为:一是道路两侧的人行道,二是横穿
道路的人行横道、过街天桥、过街地道等。
1.1.1. 功能分析
城市道路是人们出行、车辆出行所必须的基础设施,而干线道路则是通行各区域间的必经之路。通过对道路监控系统的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真正实现对城市干线道路进行全程监控,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和行人必有监控记录的目标,为各类案件提供侦查线索。在支线道路交汇安装摄像机是对干线道路全程监控网的补充,同时能够起到辅助交通管理、安全保卫指挥、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置的作用。
加强对干线道路过往车辆,包括: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等的监控,能够为及时快速侦破以交通工具为线索的案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手段;加强对人行道上过往行人的监控,能够为诈骗、徒步抢劫、盗窃等案件的侦破提供有力的线索;加强对进出支路车辆和行人的监控,能够为案发后掌握涉案人员动向提供可靠的资料。
道路监控系统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事后取证,所以后台应用以录像保存调用为主,实时监控的要求不高。
LLL 2位设计
1) 监控图像要覆盖市区所有城市干线道路 做到先中心,后外围的逐步向外辐射;
2) 支线道路监控作为干线道路监控的有效补充,根据治安防控的需要,按先重点,后一般原则,监控图像逐步覆盖
支线道路。
3) 在两个干道路间的干线路段两端安装枪型摄像机,辅以球型摄像机,用于监控路段入方向车辆,要求能够通过车辆尾部辨认车辆的车牌、型号、颜色、车身标识,(两轮)乘车人的体貌、衣着等特征。摄像机与车辆行驶方向相同,以避免夜间车辆行驶灯光直射,造成监控目标不能被辨认。
4)对于路段环境复杂,支路、小区、单位进出较多,且路段跨度较长,5米以上的干线路段,在监控路段出方向可增设枪型摄像机、球型摄像机和云台一体化激光摄像机,用于监控出方向的车辆,出方向摄像机距离路约1米,以避免因灯控路车辆等待时监控目标的相互遮挡。应该保证在重要的干线道路上每个方向上安装至少一个枪型摄像机,需要监控周边环境的地方考虑部署多球多枪的监控组合。
5)根据道路类型和绿化情况,因地制宜的设置路段出入机动车监控点。一是有侧分带的三幅路面,应在主要车道和辅助车道分别设置固定的枪型摄像机,同时考虑增加部署球型摄像机进行补充,以避免被绿化物的遮挡;二是单幅路面,原则上只安装一个固定的枪型摄像机,但能够跟据实际交通复杂情况和路幅宽度(18米及以上)再增设一个枪型摄像机或球型摄像机,重要干道同样考虑每个方向都纳入监控
范围中。
6)在干线道路上的支线道路交汇则安装考虑枪型摄像机、球型摄像机和云台一体化激光摄像机,重点用于日常监控从该路进出干线道路的车辆及行人,兼顾考虑交通管理、安全保卫、应对重大群体性事件或突发事件等方面需要。“丁,,字型路一般设置一个球型摄像机,“十,,型路一般设置一个球型摄像机和一个枪型摄像机,“六”型路一般设置两个球型摄像机和多个枪型摄像机,同时兼顾各方向上支路的入,实际球型摄像机和枪型摄像机的配备可根据现场勘查确定。
7)重要的支线道路上每个方向上安装一个固定摄像机。
8)重要的支线道路与支线道路的交汇路,可根据实际情况安装转动的云台摄像机。
9)在道路一侧的人行道上分别每隔五十米设置两个枪型摄像机,分别监控两个方向上来往的行人,要求行人能够辨别面部、体貌、衣着、姿态等特征。在道路的另一侧人行道,也是同上设置。
10)在人行横道两端或过街天桥、过街地道的每个进出分别设置枪型摄像机。
11)对夜间照明不足的路段,可考虑使用红外摄像机或增加补光设备;对既要监控道路状况又要监控周边治安状况的监控点,则考虑采用枪型摄像机、球型摄像机和云台一体
化激光摄像机组合方式满足监控需求。
12)鼓励在干线道路、支线道路上有条件的单位、小区、场所监控系统前端摄像机面向路面车道、人行道,最大限度发挥单位监控系统的作用,覆盖道路监控系统的盲区。
13)对符合信息提取场景的点位或者重要的点位,能够设置摄像机图像智能视频分析功能,对场景中的运动目标进行分析提取,按人车物分类,同时对运动目标物的颜色、尺寸、方向、速度、起止时间等特征分析功能,与平台结合,实现特征提取,图像浓缩、快速检索的功能。
1・1・2复杂场所监控系统
一是公共复杂场所,包括体育场馆、火车站、码头、汽车站、地铁站、
风景旅游区、城市广场、商场、网吧、会展中心、大型超市、公共娱乐场所等;二是各类专业市场,包括花鸟市场、农贸市场、证券交易市场、人才(劳动力)市场、商品批发市场等;三是治安复杂区域,包括特色商品街、城市步行街、水上船只停泊点、流浪乞讨人员聚集区等;四是人集中区域,包括城中村、居民小区、大型企业宿舍区、农村。
1.1.2.功能分析
这里指的复杂场所大都属于城市中最为复杂的地点,都具有人流量大流动性强的特点,易成为犯罪嫌疑人的重要作案地点。在重点场所安装监控摄像机,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打击现行犯罪,各案件高发部位(如火车站、繁荣商业街等)由公安部门安排专人24小时监看,并与路面警力配合打击现行犯罪;
2)为案件提供侦查线索;
3)有效震慑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4)有重大群体性事件或突发事件时,可及时掌握现场情况,为领导实时决策指挥提供参考。
LL2.点位设计
1)在各复杂场所的出入、大门等与公共道路连接部位、人群易聚集区域、案件易发生区域安装球型摄像机或云台一体化激光摄像机,有条件的地方考虑安装全景摄像机,要求球型摄像机应用自动巡航功能或与全景摄像机联动,及时发现监控区域周边人群聚集、快速移动、起火等治安、刑事类案件发生的特征,提升案件处置的响应能力。
2)对于复杂场所中重要的进出(如银行、商场、车站、市场、风景区等进出)、拐角、人流密集方向考虑部署枪型摄像机,并加入视频智能分析应用功能,主动监控,并提取关键的视频图像信息,方便后续的事件分析和定位。
3)对夜间照明不足的场所,可考虑使用红外摄像机或增
加补光设备,保证24小不间断监控。
4)指导各复杂场所管理单位建设内部监控系统,加强内部防控措施,同时提高各单位、企业内部管理水平,让社会监控资源与联网系统监控资源相互补充。
1.1.重点单位监控系统
一是党政机关所在地和驻地;二是金融、文博、医院、学校、电力、电信等重点单位;三是危险物品生产、销售、存放处和涉枪单位;四是企事业单位;五是监管场所。
L功能需求分析
这些场所对每一个城市都十分重要,所以要求其内部设立自己的监控系统,并有专人值班,能够实时调看前端的图像资料。单位监控系统建设单位须自行做好监控图像存储工作;根据各重点部位的实际监控需求,可在高清前端监控点安装补光设备,引入智能视频分析应用。要积极动员单位监控系统参与对社会面治安的动态监控,鼓励有条件的单位监控系统前端摄像机向路面、社区逐步延伸,最大限度发挥单位监控系统的作用。
1.1.3.点位设计
⑴在各重点单位的大门、侧门出入安装枪型摄像机、
球型摄像机、云台一体化激光摄像机和全景摄像机组合,既能够记录出入重点单位的车辆、行人的基本特征信息为案发后的取证快速便捷地提供线索;监控区域周边及时发现突发性案件发生的特征,提升案件处置的响应能力;进一步能够扩大监控范围,用于群体性事件的现场处置。
(2)引入智能分析应用,对重点单位应用周界防护、人员聚集检
测、智能跟踪和智能行为分析等功能,提升应急事件的预防处置能力。
(3)在易发生人员上访事件的党政机关门,安装广播、监听设
备,提升案件发生时的现场处置能力。
(4)鼓励有条件的单位监控系统前端摄像机向路面,最大限度
发挥单位监控系统的作用;
1.2智能视频监控前端设计
在乡镇、村、院落主要监控点位、场所安装1080P及以上分辨率的高
清网络摄像机 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安装高清1080P智能人脸感知网络摄
像机。
高空望监控系统
高空 望不同于普通的视频图像监控,它着力于安装在较高位置的远
距离高清晰摄像机实现大范围全天候的图像
精准动态监控, 集智能分析和预警技术,对道路拥堵等情
况做出识别预警,并联动后管理系统实现统一管理统一指挥调度,增强了
城市安全的防卫力度,利用高科技手段对现有警力进行有效的整合,即加
强了城市安全力度,又节约了警力资源。
1.2.1. 系统功能介绍
1.2. 1.1.高空巡检
高空 望监控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对城市空间领域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综合视频监控,通过高空 望系统的巡检功能,定时不间断地对城市进行全方位的立体式监控扫描,及时发现可疑点。第一时间进行力量调度,并对事件的发展情况和事态的全程变化状况全程跟踪、实时录像、调查取证。
警情核实
利用高空望系统,能够准确地对城市报警情况进行核实。当接到报警信息后,能够将摄像头调整到报警位置,进行识别判断,确认报警信息是否属实。
救援指挥功能:高空 望监控因为位置高、监控距离远、视角广的特点,在发生某些特定事件救援时,能够有效地对救援点交通进行一个诊断,减少或者避免因为客观原因造成的事态扩大。
1.2.1.1. 协作配合功能
高空望监控能够有效的将城市各安全保障职能部门的工作进行融合整合、综合监控。既能够配合反恐、防暴部门对危害社会安全的现象加以甄别预警,又能够配合交警部门对交通肇事逃逸车辆、重大交通事件、重要交通路段的交通整治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协助。
1.2.1.1.综合调度功能
高空 望监控独立使用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能够与现有的各类信息系统结合使用,以期发挥更大的作用。如,城市地理信息、交通状况信息等。
智能跟踪特写 集系统
一些重点的关键位置,需要特定详细的进行记录,针对特殊的位置,不但仅是通过高清的视频进行全局的录像,而是需要对每个经过该区域的人车都进行详尽的记录,包括人、车的细节信息。
传统的高清固定监控,在一些大场景下,仅能从大局上查看整体的情况,但当情况发生时,或追溯一些事件时,即使是安装高清的摄像头,但因为距离较远,对于作案人员或车辆的信息也只能看个大概,针对人、车的细节特征并未能全部记录。
传统的高清球机监控,在大场景下,因为是可转动的,针对一些信息仅能是局部性的记录,可能会因为前次的操作,而只能看到非常局部的信息,在一些案情的追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根本未采集到嫌疑人、车的信息。
针对如上情况,本次方案中采用智能跟踪系统,采用枪球联动的模式,使用枪机针对全局进行统一的记录,采用球机针对进入视野中的每一个运动物体都记录其细节特征,在后期的事件查证过程中,既可通过查看枪机的历史录像对整个事件进行全局把握,同时可通过球机的录像对事件中的人、车进行细节的查阅。
L2-2-1系统功能介绍
双高清实时跟踪
系统采用双高清摄像机对现场情况进行记录:2万像素枪机监控全景图像,20倍光学变倍的2万高清球机跟踪移动目标,清晰表现细节,为最终图像的有效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系统覆盖区域内达到“人看脸、车看牌”的水平。
系统可对远距离的移动目标实施跟踪,最远跟踪距离超过120米。而全景高清枪机的配合4mm广角镜头,整个系统覆盖面积大且无死角。
系统可同时跟踪全景画面中的多个目标,跟踪最大数量很多于128个。
系统可跟踪多个监控目标,跟踪球机可快速定位移动目标,持续地将移动目标准确保持在画面中央,整个跟踪过程平滑无跳跃感。而对于不同大小的目标,系统还能够自动调节画面放大倍数,保障图像的有效性。
图表1智能跟踪图像示意图
定标设置
定标是指调校枪机和球机的图像位置,使两者之前产生联系,将枪、球视频画面的对应点进行精确匹配的过程。
枪球定位的准确度直接关系到跟踪的准确性。智能跟踪系统的定位设置有自动和手动两种模式,用户能够根据需求随意选择。全景的高清画质更有利于准确的定位单个点,而且自动模式下可同时定位9个点,提高了定标的准确性。同时支持自主删除、添加定标点。
图表2定标示意图
1.2. 2.1.守望功能
球机支持守望功能,即所设置时间段内无目标出现,则球机自动转回所设置的照射位置。系统守望时间与位置可自行设置。
多级警戒区域
高清智能跟踪系统可便捷设置三级警戒区域。用户可根据实际场景和监控区域的重要性划分各级警戒区域,同时也能够设置对某些特定区域的屏蔽,来保障跟踪效果和提高跟踪效率。
可划分不同优先级别警戒区域,该区域可能发生告警态势高于其他区域,能够有针对性、有意识的加强对该区域告警风险的监控。
采用不同颜色区分不同的警戒区域,一级警戒区颜色为红色,二级警戒区
颜色为黄色,三级警戒区颜色为绿色。
用丽区反.不策彩
图表3警戒区示意图
多种跟踪模式
高清智能跟踪系统有自动跟踪、半自动两种跟踪模式,同时也支持手动控制。在自动模式,系统自动对移动目标定位跟踪,并在多个目标间切换,切换时间可设置。半自动下,单点某一目标,则系统自动对某一目标持续跟踪。而手动控制模式下,可手动控制球机,球机不再自动跟踪。
1.2. 2.1.参数设置
支持显示设置、编码设置、组合视频模式设置、告警设置、算法设置等多个系统参数的设置。
L2.2.道路监控系统
按城市道路交通等级划分:一是快速道路;二是干线道路,包括一级主干道、二级主干道、次干道等;三是支线道路,包括支路、巷道、匝道等。
道路人行道又分为:一是道路两侧的人行道,二是横穿道路的人行横道、
过街天桥、过街地道等。
1.2.2.2.功能分析
城市道路是人们出行、车辆出行所必须的基础设施,而干线道路则是通行各区域间的必经之路。通过对道路监控系统的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真正实现对城市干线道路进行全程监控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和行人必有监控记录的目标,为各类案件提供侦查线索。在支线道路交汇安装摄像机是对干线道路全程监控网的补充,同时能够起到辅助交通管理、安全保卫指挥、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置的作用。
加强对干线道路过往车辆,包括: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等的监控,能够为及时快速侦破以交通工具为线索的案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手段加强对人行道上过往行人的监控,能够为诈骗、徒步抢劫、盗窃等案件的侦破提供有力的线索;加强对进出支路车辆和行人的监控,能够为案发后掌握涉案人员动向提供可靠的资料。
道路监控系统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事后取证,所以后台应用以录像保存、调用为主,实时监控的要求不高。
1.2.2.2.点位设计
(1)监控图像要覆盖市区所有城市干线道路,做到先中心,后外围的逐步向外辐射;
(2)支线道路监控作为干线道路监控的有效补充,根据治安防控的需要,按先重点,后一般原则,监控图像逐步覆盖支线道路。
(3)在两个干道路间的干线路段两端安装枪型摄像机,辅以球型摄像机用于监控路段入方向车辆,要求能够通过车辆尾部辨认车辆的车牌、型号、颜色、车身标识,
(两轮)乘车人的体貌、衣着等特征。摄像机与车辆行驶方向相同,以避免夜间车辆行驶灯光直射,造成监控目标不能被辨认。
(4)对于路段环境复杂,支路、小区、单位进出较多,且路段跨度较长,5米以上的干线路段,在监控路段出方向可增设枪型摄像机、球型摄像机和云台一体化激光摄像机,用于监控出方向的车辆,出方向摄像机距离路约1米,以避免因灯控路车辆等待时监控目标的相互遮挡。应该保证在重要的干线道路上每个方向上安装至少一个枪型摄像机需要监控周边环境的地方考虑部署多球多枪的监控组合。
(5)根据道路类型和绿化情况,因地制宜的设置路段出入机动车监控点。一是有侧分带的三幅路面,应在主要车道和辅助车道分别设置固定的枪型摄像机同时考虑增加部署球型摄像机进行补充以避免被绿化物的遮挡二是单幅路面,原则上只安装一个固定的枪型摄像机,但能够跟据实际交通复杂情况和路幅宽度(18米及以上)再增设一个枪型摄像机或球型摄像机,重要干道同样考虑每个方向都纳入监控范围中。
(6) 在干线道路上的支线道路交汇则安装考虑枪型摄像机、球型摄像机和云台一体化激光摄像机 重点用于日常监控从该路进出干线道路的车辆及行人,兼顾考虑交通管理、安全保卫、应对重大群体性事件或突发事件等方面需要。
“丁”字型路一般设置一个球型摄像机“十”型路一般设置一个球型摄像机和一个枪型摄像机“六”型路一般设置两个球型摄像机和多个枪型摄像机,同时兼顾各方向上支路的入,实际球型摄像机和枪型摄像机的配备可根据现场勘查确定。
(7) 重要的支线道路上每个方向上安装一个固定摄像机。
(8) 重要的支线道路与支线道路的交汇路,可根据实际情况安装转动的云台摄像机。
(10) 在道路一侧的人行道上分别每隔五十米设置两个枪型摄像机,分别监控两个方向上来往的行人,要求行人能够辨别面部、体貌、衣着、姿态等特征。在道路的另一侧人行道,也是同上设置。
(11) 在人行横道两端或过街天桥、过街地道的每个进出分别设置枪型摄像机。
(12) 对夜间照明不足的路段,可考虑使用红外摄像机或增加补光设备;对既要监控道路状况又要监控周边治安状况的监控点,则考虑采用枪型摄像机、球型摄像机和云台一体化激光摄像机组合方式满足监控需求。
(13) 在干线道路、支线道路上有条件的单位、小区、场所监控系统前端摄像机面向路面车道、人行道,最大限度发挥单位监控系统的作用,覆盖道路监控系统的盲区。
(14)对符合信息提取场景的点位或者重要的点位,能够设置摄像机图像智能视频分析功能,对场景中的运动目标进行分析提取,按人车物分类,同时对运动目标物的颜色、尺寸、方向、速度、起止时间等特征分析功能,与平台结合,实现特征提取,图像浓缩、快速检索的功能。
1.2・2•复杂场所监控系统
一是公共复杂场所,包括体育场馆、机场、火车站、码头、汽车站、地铁站、风景旅游区、城市广场、商场、网吧、会展中心、大型超市、公共娱乐场所等;二是各类专业市场,包括花鸟市场、农贸市场、证券交易市场、人才(劳动力)市场、商品批发市场等;三是治安复杂区域,包括特色商品街、城市步行街、水上船只停泊点、流浪乞讨人员聚集区等;四是人集中区域,包括城中村、居民小区、大型企业宿舍区、农村。
1.2.2.3.功能分析
这里指的复杂场所大都属于城市中最为复杂的地点,都具有人流量大、流动性强的特点,易成为犯罪嫌疑人的重要作案地点。在重点场所安装监控摄像机,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打击现行犯罪,各案件高发部位(如火车站、繁荣商业街等)安排专人24小时监看,并与路面警力配合打击现行犯罪;
(2)为案件提供侦查线索;
(3)有效震慑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4)有重大群体性事件或突发事件时,可及时掌握现场情况,为领
导实时决策指挥提供参考;
1.2.2.3.点位设计
(1)在各复杂场所的出入、大门等与公共道路连接部位、人群易聚集区域、案件易发生区域安装球型摄像机或云台一体化激光摄像机,有条件的地方考虑安装全景摄像机要求球型摄像机应用自动巡航功能或与全景摄像机联动,及时发现监控区域周边人群聚集、快速移动、起火等治安、刑事类案件发生的特征,提升案件处置的响应能力。
(2)对于复杂场所中重要的进出(如银行、商场、车站、市场、风景区等进出)、拐角、人流密集方向考虑部署枪型摄像机,并加入视频智能分析应用功能,主动监控,并提取关键的视频图像信息,方便后续的事件分析和定位。
(3)对夜间照明不足的场所,可考虑使用红外摄像机或增加补光设备,保证24小不间断监控。
(4)指导各复杂场所管理单位建设内部监控系统,加强内部防控措施,同时提高各单位、企业内部管理水平,让社会监控资源与联网系统监控资源相互补充。
重点单位监控系统
一是党政机关所在地和驻地;二是金融、文博、医院、学校、电力、电信等重点单位;三是危险物品生产、销售、存放处和涉枪单位;四是企事业单位;五是监管场所。
1.2.2.4. 功能需求分析
这些场所对每一个城市都十分重要,所以要求其内部设立自己的监控系统,并有专人值班,能够实时调看前端的图
像资料。单位监控系统建设单位须自行做好监控图像存储工作;根据各重点部位的实际监控需求,可在高清前端监控点安装补光设备,引入智能视频分析应用。要积极动员单位监控系统参与对社会面治安的动态监控,鼓励有条件的单位监控系统前端摄像机向路面、社区逐步延伸,最大限度发挥单位监控系统的作用。
1.2.2.4. 点位设计
(1) 在各重点单位的大门、侧门出入安装枪型摄像机、球型摄像机、云台一体化激光摄像机和全景摄像机组合,既能够记录出入重点单位的车辆、行人的基本特征信息,为案发后的取证快速便捷地提供线索;监控区域周边及时发现突发性案件发生的特征,提升案件处置的响应能力;进一步能够扩大监控范围,用于群体性事件的现场处置。
(2) 引入智能分析应用,对重点单位应用周界防护、人员聚集检测、智能跟踪和智能行为分析等功能,提升应急事件的预防处置能力。
(3) 在易发生人员上访事件的党政机关门,安装广播、监听设备,提升案件发生时的现场处置能力。
(4) 鼓励有条件的单位监控系统前端摄像机向路面,最大限度发挥单位监控系统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