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类号: C915 单位代码: 10335 密 级: 学 号: Z08040204 硕士专业学位论文中文论文题目:公众参与城市管理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英文论文题目:Practical Research of the Influence Factor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Urban ManagementTaking Hangzhou for Example申请人姓名: 黄 萍 指导教师: 徐 林 合作导师: 专业学位类别: 公共管理(MPA) 专业学位领域: 公共管理(MPA) 所在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论文提交日期 二一一年六月 公众参与城市管理影
2、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杭州市为例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论文评阅人1: 隐名评阅 评阅人2: 隐名评阅 评阅人3: 隐名评阅 评阅人4: 评阅人5: 答辩委员会主席: 余逊达 委员1: 胡承槐 委员2: 郎友兴 委员3: 阮云星 委员4: 郭夏娟 委员5: 答辩日期: 二一一年五月二十八日 Practical Research of the Influence Factor ofPublic Participation in Urban ManagementTaking Hangzhou for ExampleAuthors signature: Supervisor s signatur
3、e: External Reviewers: Examining Committee Chairperson:Examining Committee Members:Date of oral defence: 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浙江大学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
4、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浙江大学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浙江大学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和传播,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致 谢高考的时候,因种种原因,与浙江大学失之交臂,没想到,人到中年,还能再进入浙大深造。两年半的MPA学习,不仅弥补了我少年时代的遗憾,而且让我学到了许多新知识,开阔了视野,同时也交到了很多良师益友。时间虽短暂,却是我一段宝贵的人生
5、经历,现在我用一篇论文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一次检验。在过去的时光中,特别在论文写作阶段,我的家人、老师、同学、同事和朋友们给了我无数的帮助和支持,让我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在这里我向所有关心过我的人表示谢意.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徐林副教授,徐老师治学严谨,为人谦和,论文的选题、开题、撰写和完成都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我要向徐老师表示诚挚的感谢,并祝老师身体健康,家庭幸福.还要感谢为我提供写作素质的同事们和在问卷调查阶段给予我无私帮助的朋友们。感谢本论文所引用和参阅文献的作者们,本文的完成同样得益于他们的有益启示和帮助.最后要感谢我的家人,特别是我的先生沈天鹏在我学习和写作的两年多时间里默默地给
6、予我支持,在此要衷心地向他说声谢谢.2011年3月于杭州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管理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日益凸现,要求城市管理部门必须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对公众的回应性,以公众满意作为城市管理的目标。在这种背景下,公众参与在城市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公众参与可以监督公共权力的运行,促使政府提高管理效能,增强政策的合法性,保障公民权利。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程度并不高,且呈现出“被动式参与多,主动式参与少,非制度化参与多,制度化参与少”的“两多两少现象.影响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因素有多方面,不仅有来自公众自身的,也有来自政府的,还有来
7、自外部环境的(如新闻媒体、网络媒体等)。对影响因素的客观分析和准确把握,对于研究提高公众参与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广泛阅读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梳理,结合我国城市管理现状,提出了公众参与城市管理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了政府因素、公众因素和环境因素三个方面的26个指标。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杭州为例,发放公众参与城市管理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进行实证研究。运用SPSS17。0软件分析有效回收的问卷,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信度分析、因子分析验证指标构成;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信度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对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回归分析
8、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人口统计变量对参与意识、参与能力和参与水平的影响;通过多响应变量分析公众获取城市管理政府信息和参与城市管理的途径选择.最后论文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提高公众参与度的五点政策建议: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建立健全制度保障;完善公众参与组织体制;充分发挥大众传媒作用。关键词:公众参与 城市管理 影响因素 实证研究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our social economics and the speed up of urbanization process, the importa
9、nce and complication of urban management rises rapidly, and that requests urban management department to bring forth new ideas in the modus of management, change the conception of management, raise responsiveness to the public, take satisfaction of the public as the goal in urban management. Against
10、 this background, the standing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urban management。 Public participation can supervise the exploitation of public power, urge government to rais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enhance the legality of policy, so that to ensure the rights of the citizen。
11、 However, under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factors, the degree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urban management is not so high, and it presents “two more and two less”, that is “more passive participation less initiative, more irregular participation less regular”。 There are various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12、 the public to participate in urban management. These factors are not only from the public themselves, but also from the government and outside environment, like news media and network media etc.。 The objective analysis and accurate control of the factors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researching how
13、to raise the degree of public participation.On the basis of wide reading documents on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urban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sort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urban management, and combine with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urban management, it puts forward the n
14、orm system of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urban management, the system contains 26 norms from 3 factors as the government, the public and the environment. Besides, questionnaire survey is adopted, i.e. taking Hangzhou for an example, the questionnaire concerning public participa
15、tion in urban management is handed out to make practical research. By use of software SPSS 17.0 analyze the effective return questionnaires, with the help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alysis, Reliability Analysis and Factor Analysis to test and verify the components of norm; with the help of Descript
16、ive Statistics Analysis, Reliability Analysis,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orms; with the help of Regression Analysis, 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 and One-Way ANOVA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population statistics variable on participation co
17、nsciousness, participation capability and the participation level; with the help of Multiple Responses to analyze the selection of the way, how the public gain the government information on urban management and participate in urban management。 Final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searching result in th
18、e article, 5 policy suggestions are made on raising the degree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raising the consciousness and the capability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creasing the openness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setting up and amplifying the system guarantee, perfecting the organization system of publi
19、c participation and playing fully the role of public media。Key words: Public Participation Urban Management Influence Factor Practical Research 目 次致 谢I摘 要II目 次V插图和附表清单VII1 导论11。1 研究背景11.2 研究意义41.3 研究方法61.4 可能存在的创新和不足82 文献综述92。1 公众参与的必要性92.1。1 转变政府管理模式的要求92。1.2 实现科学决策的要求102。1。3 监督公共权力运行的要求112。1.4 培育合
20、格公民的要求112.2 公众参与的影响因素122。3 公众参与的形式、途径和渠道143 构建指标体系183.1 政府因素183。2 公众因素203.3 环境因素224 实证研究244.1 问卷设计244。2 数据收集与样本概况254。3 问卷分析274.3.1 指标构成分析274.3.2 指标关系分析364。3。3 人口统计变量影响分析464.3.4 途径分析545 提高公众参与度的政策建议625.1 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625.2 加大政府信息公开635.3 建立健全制度保障655.4 完善公众参与组织体制665.5 充分发挥大众传媒作用68参考文献71附录77作者简历83插图和附表清
21、单图1。1 研究框架图7图4.1 指标体系的碎石图29图4.2 公众因素的碎石图32图4.3 政府因素的碎石图34表2。1 公众参与影响因素研究一览表13表4.1 部分变量水平的测量量表24表4.2 样本分布情况统计表25表4。3 各指标的影响程度28表4.4 KMO和Bartlett检验29表4。5 指标体系总方差说明30表4.6 指标体系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后的因子矩阵31表4。7 公众因素指标总方差说明33表4.8 公众因素指标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后的因子矩阵33表4。9 政府因素指标总方差说明35表4.10 政府因素指标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后的因子矩阵35表4.11 公众参与城市管理影响因素指标体
22、系构成36表4.12 测量量表信度分析结果37表4。13 指标水平测量结果38表4。14 您参加过与城市管理有关的社区民间组织吗38表4.15 如果您遇到城市管理方面的问题,您会怎么办38表4.16 相关分析结果140表4.17 相关分析结果241表4。18 相关分析结果341表4。19 政府对公众意见的回应程度对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的回归系数及显著性检验表42表4。20 政府对公众意见的回应程度、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对参与效能感的回归系数及显著性检验表43表4。21 参与效能感、公民权利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对参与意识的回归系数及显著性检验表44表4.22 政府信息公开程度对法律政策标准知晓度的
23、回归系数及显著性检验表44表4.23 法律政策标准知晓度、政府信息公开程度对参与能力的回归系数及显著性检验表45表4.24 参与意识、参与能力和社区组织发育程度对参与水平的回归系数及显著性检验表45表4.25 人口统计变量对参与意识的回归系数及显著性检验表46表4。26 人口统计变量对参与能力的回归系数及显著性检验表47表4。27 人口统计变量对参与水平的回归系数及显著性检验表47表4.28 不同职业的参与意识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48表4。29 不同职业的参与意识多重比较结果48表4。30 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参与意识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50表4.31 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参与意识多重比较结果50表4.3
24、2 不同性别的参与能力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51表4。33 不同性别的参与能力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51表4。34 不同个人月收入的参与能力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51表4.35 不同个人月收入的参与能力多重比较结果52表4。36 不同个人月收入的参与水平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53表4.37 不同个人月收入的参与水平多重比较结果53表4。38 获取城市管理政府信息的途径描述性统计分析54表4.39 性别获取城市管理政府信息的途径交叉制表54表4.40 年龄*获取城市管理政府信息的途径交叉制表55表4.41 受教育程度获取城市管理政府信息的途径交叉制表56表4.42 职业获取城市管理政府信息的途径交叉制表57
25、表4.43 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途径描述性统计分析58表4.44 性别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途径交叉制表58表4。45 年龄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途径交叉制表59表4.46 受教育程度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途径交叉制表60表4。47 职业*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途径交叉制表6119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提高公众参与度的政策建议 1 导论1.1 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现,“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已成为地方各级政府的共识,建立起高效能的城市管理机制成为城市快速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为此,必须改变传统行政管理体制下,城市管理成本高昂且效率低下、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质量差、不能对外界变化做出灵
26、敏反应等弊端,其中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引入公众参与机制。“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 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城市管理部门纷纷在引入公众参与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使城市管理工作逐步从封闭型向开放型、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以杭州为例,近年来城市管理部门根据“分工明确、密切协作、块抓条保、公众参与”的城市管理机制要求,在公众参与城市管理方面进行了多项实践,开通12319城建城管热线、聘请义务监督员、设立社区城管工作联系站(现已改为社区城市管理服务室)、开展城市管理满意度调查、在实事工程中落实“四问四权”等等。2006年,杭州市人民政府城市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杭州市城管办)又根据背街小巷改善中总
27、结出的公众参与成功经验,以及与杭州市委政研室、杭州市委党校联合开展的在“重大工程中构建民主参与机制的课题成果,出台了关于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对公众参与的形式、途径、内容、程序都作了相关规定。但是该文件的出台象征意义多,实践意义少。首先,文件只发送到机关内部相关处室和下属各监管中心,并未向社会公布;其次,文件主要从政府层面出发,规定了城市管理部门该如何做,对如何引导公众参与却涉及较少;最后,文件精神除了在后续的实事工程项目中有了较好的贯彻落实,在其他日常管理中基本未真正实施。虽然如此,该文件的出台仍然意味着城市管理部门已经意识到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并对如何规范公众参与作了探索。同时
28、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民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公众参与到城市管理工作中,参与范围和力度不断扩大,现代传媒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更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近几年,杭州在公众参与城市管理方面发生了不少有较大影响的事件,其中有四个典型案例引起了笔者的特别关注:一是民间庭改办的诞生.庭院改善工程是由杭州市城管办牵头负责的一项实事工程,被称为继背街小巷改善工程后又一项老百姓家门口的“民心工程”,涉及供水、供电、排水、照明、通讯、绿化、停车、墙体立面美化、垃圾房改造等众多改善内容,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涉及人数众多。尽管城市管理部门在改善工程中制定了一套完整的以“四问四权”(即:“问情于民”落实知情权,“问需于民”
29、落实选择权,“问计于民”落实参与权,“问绩于民”落实监督权)为核心的工作制度,但仍常常出现众口难调,居民满意度不高的情形。2008年8月,上城区清波街道决定在劳动路136号至156号3幢房屋庭院改善过程中,尝试创建民间庭改办的工作机制,邀请五位懂技术、热心肠、有威信、善沟通的居民组成民间庭改办。民间庭改办全程参与和监督庭院改善工程,严把材料关,通过60余张居民意见联系单督促施工队解决了近百个施工细节问题。在民间庭改办的积极参与下,劳动路社区160户居民给社区庭院改善工作打了满分,取得了社区居民满意、施工及监理单位满意、政府满意的效果 “民间庭改办”拓展公众治理新空间J.领导决策信息,2009,
30、23):20-21。目前该机制已在全市推广,共建立了127个民间庭改办。二是“民主促民生机制的产生。2007年底,市民丁红斌写信向杭州市领导反映,所居住的光复路148号危旧房改善后,每户人家可拥有自己的厕所,但由于五楼三户人家在厕所分配问题上互不让步,造成三间厕所都不能正常使用,要求市领导帮助解决.时任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看到信后,专门提出了“民主促民生,民主保民生”的新理念,要求媒体关注民生。2008年2月16日,杭州日报推出首篇报道,呼吁“既然政府花钱办了好事,咱老百姓一起动动脑筋,让好事办好”。此后,杭州两大媒体集团(报业集团和文广集团)联手,开辟专栏,组织网有上述优点,因此日益受到公众
31、的青睐,特别在各类重大公共事件中表现突出.政府网站、门户网站、论坛、聊天室、即时通讯软件、博客等成为公众参与的重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Amstein, Sherry R. 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J。Joumal of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 l969, Vol。 359(4): 2162242 Arthur Lupia. Deliberation Disconnected: What It Takes to Improve Civic Competence J。Law and Contem
32、porary Problems, 2002, Vol。 65(3): 1331503 Chaeyoon Lim. Mobilizing on the margin: How does interpersonal recruitment affect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politics? J.Social Science Research, 2010, Vol。 39(2): 341-3554 John B.Sutcliff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Local Politics: The Impact of Community Acti
33、vism on the Windsor-Detroit Border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J.Canadian Journal of Urban Research, 2008, Vol。 17(2): 57835 Judith Innes, David Booher。 Refram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Strategies for the 21st Century J.Planning Theory Practice, 2004, Vol. 5(4): 4194366 Maria Powell, Daniel Lee Kleinman。
34、 Building citizen capacities for participation in nanotechnology decision-making: the democratic virtues of the consensus Conference model J。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2008, Vol。 17(3): 3293487 Rene A。Irvin, John Stansbury。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Decision Making: Is It Worth the Effort? J。 P
35、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2004, Vol。 64(1): 55658 Samuel D。Brody, David R。Godschalk, Raymond J。Burby. Mandating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Planning: Six Strategic Planning Choices 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2003, Vol。 46(3): 2452649 Thomas Webler, Seth Tuler. Fairness and Compe
36、tence in Citizen Participation: Theoretical Reflections from a Case Study J.Administration & Society, 2000, Vol。 32(2): 56659510 Waheduzzaman。 Value of peoples participation for good governanc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Transforming Government: People, Process and Policy, 2010, Vol。 4(4): 38640211蔡定
37、剑。公众参与:风险社会的制度建设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35612陈桂香,杨进军。成都市社区参与的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9):270272 13陈延彬.我国城市管理的主体创新公众参与J.新疆财经,2006,(4):293114陈彦佳。城市管理公众参与问题研究以广州市城市管理为例J.特区城市管理,2010,(4):4715陈振宇.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程序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05705816程秋云。公众参与式城市管理问题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09,(20):119120 17程样国,李志。公民参与的内涵、特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C
38、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2006:1668167018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34019德尔伯特C米勒,内尔J萨尔金德.研究设计与社会测量导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360,37737820杜智敏。抽样调查与SPSS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294300,602-603,693-73021范柏乃,蓝志勇.公共管理研究与定量分析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4244,321-33522傅广宛,傅雨飞.公民对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关注度的若干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我国中部六省的量化分析
39、J。江汉论坛,2006,(12):6366 23格里斯托克.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J.国际社会科学(中文版),1999,(1):19-2924顾丽梅.解读西方的公民参与理论J.南京社会科学,2006,(3):41-4825顾训宝。十年来我国公民参与现状研究综述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4):333826韩建敏.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2009:1112,1827何祖坤.关注政府回应J.中国行政管理,2000,(7):7-828胡丹.我国公民参与的限制性因素及解决途径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7,(19):151629胡宗仁。网络参与下的政府行为选
40、择J。中国行政管理,2010,(1):68-7030黄海艳,李振跃.公众参与基础设施项目的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6,(12):226、247-24831黄松江.公众参与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卫生管理的几点思考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8,(4):434432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8-36,205-241,36140233贾西津主编.中国公民参与案例与模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5,247-26134姜杰,彭展,夏宁主编.城市管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1335卡尔科恩.论民
41、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625,15836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8,29 37孔凡宏,张继.论公民对公共行政的参与:价值、形式与保障J.中国行政管理,2008,(3):141638蓝志勇,陈国权。当代西方公共管理前沿理论述评J.公共管理学报,2007,(4):11139黎玉琴.论当代中国社会中的公民精神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5):788240李春梅.城镇居民公众参与态度实证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5):67-7041李海青.政治哲学视野中的公民参与N.学习时报,2008-011442李庆钧.公共政策过程
42、中公民参与的作用及其限制性因素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1):959743李学会.论公共政策制定中公众参与的必要性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4,(12):2326,3544刘淑妍。公众参与导向的城市治理利益相关者分析视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145罗伯特B丹哈特,珍妮特V丹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非掌舵J.中国行政管理,2002,(10):38-4446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0010447吕燕。公民参与之热情与愿望调查以扬州市为例J。城市问题,2009,(6):667048莫文敏.当代我国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现状及
43、制约因素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141549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 50彭勃。公民参与:和谐时代的公共政策机制J。政治与法律,2007,(3):374051彭惠青.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研究以武汉市社区考察为例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14752彭明春。试论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制约因素及其治理对策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89-9253漆国生.公共服务中的公众参与能力探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0,(3):56-5854秦彦霞.论城市管理中公民参与机制的建设D。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2005:1,5,3455人民论坛专题调研组。让民主成为改善民生的动力杭州市探索建立“以民主促民生工作机制调研报告J.人民论坛,2009,(21):444756邵任薇。中国城市管理中的公众参与J。现代城市研究,2003,(2):7-1257时洁。论在我国建立公众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