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考 试 须 知:,1,、检查准考证、身份证、,2B,铅笔、橡皮、中性笔等必需品是否带齐。,2,、发下考卷后先在机读卡上认真涂好姓名、准考证号、科目代码等对应信息。,1,2025/4/20 周日,基础知识部分,1,25,题 职业道德,18,单选,916,多选 占总分的,10%,1725,个人表现,26,125,题 基础知识部分,26,85,单选,86,125,多选,共,100,道题,每题,1,分,满分为,100,分,占总分的,90%,2,2025/4/20 周日,实 操 技 能 部 分,案例选择题,100,题,100,分 占总分的,60%,案例问答题,三级,4,题,100,分,二级,8,题,100,分 占总分的,40%,3,2025/4/20 周日,注 意:,1,、多选题,多选、少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2,、,案例问答题,考试的考试,由于难度大、时间紧,只能按照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历届考试的答题模版进行,不允许发挥。,4,2025/4/20 周日,温 馨 提 示:,一定要先阅读完案例部分,包括主诉部分、补充资料部分、咨询师观察部分。对案例本身有个大致的了解。注意:案例是否详细、叙述是否可靠的问题。,5,2025/4/20 周日,提 示:,在阅读案例的时候,请直接在案例中用笔圈画出重点内容。,时间(注意时间为症状或问题的始发的时间)、症状或表现、临床资料:成长史、家族史、疾病史、婚姻史、家庭关系、躯体检查、心理测评、重大生活事件等。,6,2025/4/20 周日,提 示:,根据案例问答的题目,先回答出基本的框架。然后再对照案例(已经圈出的部分),将个案所特有的信息带入框架中,即可完成答案。,7,2025/4/20 周日,提 示:,考试按点给分,拿不准的可以多写一点,但不要写无关内容。,8,2025/4/20 周日,提 示:,框架是答题的思路,框架比内容重要!前者是“答什么”,后者是“怎么答”。一个连答什么都不知道的学员,是不会知道怎么回答的,。,9,2025/4/20 周日,1,)精神状态:,A,感知觉、注意品质、记忆、思维状态,B,情绪、情感表现,C,意志行为,D,人格完整性、相对稳定性,2,)身体状态:,A,有无躯体异常感觉,B,求助者近期体检报告,C,、既往病史,3,)社会功能状态:,A,工作动机与考勤状态,B,社会交往状况,对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整理,10,2025/4/20 周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1.,认知方面:如感觉过敏、思维迟缓等。,2.,意志方面:如意向缺乏、强迫意向等。,3.,情绪情感方面:如焦虑、抑郁、恐惧、情感低落、暴躁、绝望等。,4.,躯体方面:头痛、睡眠差,5.,行为方面:如回避、强迫、退缩等。,6.,社会功能方面:如与不敢和人说话,与同事关系较差工作效率下降、学习、人际、家庭、夫妻关系、娱乐等。,11,2025/4/20 周日,心理咨询师还要了解的资料,1,、心理测验的结果,2,、既往病史、家族史、教养史等:性欲发展情况,躯体、精神检查是否正常,有无重大疾病和遗传疾病史。,3,、案例有关求助者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等方面缺乏的资料。,4,、婚姻家庭状况及重大事件,5,、个人成长史、早年的回忆、有无负性情绪记忆、重大的变化及评价,6,、个性特征,以往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7,、求助者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交往情况,8,、对未来的希望,12,2025/4/20 周日,对求助者的临床表现进行量化评定,1,、病程:不到,3,月为短程评,1,分;,3,月到,1,年评,2,分;一年以上评,3,分。,2,、精神痛苦程度:可以主动设法摆脱,1,分,需借助外界,2,分,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帮忙也无济于事,3,分。,3,、社会功能:轻微妨碍,1,分,显著下降,2,分,完全回避,3,分。,(,2,和,3,的评定至少要考虑三个月的情况,时间太短不可靠。),总分为,3,分,不够诊断为神经症;,4-5,分为可疑病例,需进一步观察确诊;总分不小于,6,分,神经症诊断成立。,13,2025/4/20 周日,诊断及诊断的依据(必考!),下诊断:,非精神病性障碍、神经症性障碍、强迫症(恐怖症,)心理正常、心理不健康、严重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诊断依据:,首先使用三原则做心理正常和异常的区分: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诊断神经症:,1,)病程:不到,3,月为短程评,1,分;,3,月到,1,年评,2,分;一年以上评,3,分。,2,)精神痛苦程度:可以主动设法摆脱,1,分,需借助外界,2,分,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帮忙也无济于事,3,分。,3,)社会功能:轻微妨碍,1,分,显著下降,2,分,完全回避,3,分。,45,分为可疑病例,不小于,6,分为确诊神经症。,症状符合*症诊断标准,1,)符合神经症诊断标准。,2,)主导症状,(如果已排除神经症)根据求助者心理和行为异常的性质、强度、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判断,做非精神病性心理紊乱系统分类诊断。初步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14,2025/4/20 周日,可能需要做的鉴别诊断有:,1,)与重性精神病鉴别:根据三原则,无妄想、无幻觉、自知力;,2,)与其他神经症进行鉴别:以主导症状鉴别,冲突是否是道德性的;,3,)与其他非精神病性心理紊乱进行鉴别:与严重心理问题鉴别,冲突不强烈,时间不长、未泛化。,15,2025/4/20 周日,引发求助者问题的原因,生理原因:,a,)生理功能改变 青春期、更年期;,b,)躯体疾病;,c,)生物年龄;,d,)性别因素。,认知原因:,可从认知、行为(缺乏策略和技巧)、情绪(不能自行解决)、个性(求完美、好胜、无法正视挫折),a,)认知能力及成长中有无错误观念产生;,b,)对现实有无误解或错误评价;,c,)求助者内在世界中有无新、旧观念冲突或对人对事的持久偏见;,d,)有无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e,)有无反逻辑思维和不良的归因倾向;,f,)经验系统中有无不利因素(老眼光);,g,)价值观有无问题;,h,)是否有心理发育停滞。,社会原因:,a,)生活事件 家庭学校教育、负性生活事件;,b,)社会支持系统;,c,)人际关系;,d,)社会文化,16,2025/4/20 周日,判定求助者心理紊乱严重程度的根据,。,(,1,)临床症状表现,(,2,)求助者的自知力,(,3,)社会功能受损程度,(,4,)求助者本人的痛苦,(,5,)问题持续时间,(,6,)问题是否泛化,(,7,)心理测量量表的评定,17,2025/4/20 周日,对非精神病性心理问题进行系统分类诊断,存在非精神病性心理问题的求助者处于心理不健康状态,对非精神病性心理问题进行分类即对心理不健康问题进行分类。,1,、一般心理问题:符合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持续一个月或间断持续两个月,),、情绪反应仍在理智控制之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效率下降)、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状态。,2,、严重心理问题: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刺激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烈(靠自然发展和非专业干预难以解脱)、持续时间长久(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有时伴有某一方面的人格缺陷。,3,、可疑神经症: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严重心理问题但没有严重人格缺陷的求助者。,18,2025/4/20 周日,量表选择的原则:,1,)选择直接与临床表现有关的量表,量化问题严重程度。如判断求助者焦虑情绪的程度,可选用,SAS,等。,2,)用与临床表现有密切关系的问卷和量表,探求引发临床表现的内在因素。如探索求助者焦虑的人格因素,选择,EPQ,等。,3,)选用病因探索性量表,探究远期影响因素。如选用,“,生活事件量表,”,了解两年以内的重大事件等等。,4,)为排除其他疾病而使用量表。,测验的种类: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心理卫生评定量表,可选择,量表,MMPI,病理性人格特征和严重程度;病前人格,用,在人格障碍精神分裂、偏执、神经症以上,EPQ,、,了解人格特征及认知;神经症及以下用,SCL,90,了解其在身心方面的自我评价及症状严重,程度;评定咨询效果,社会事件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社会因素,SAS,神经症 焦虑情绪及程度;评定效果,SDS,神经症 抑郁情绪及程度。评定效果,19,2025/4/20 周日,商定咨询目标,1,、先向该求助者介绍咨询目标的内容及制定的原则;,2,、根据咨询目标的有效特征,按照属于心理学范畴的、积极的、具体(量化)的、可行的、可评估的、双方可以接受的多层次统一的等项内容逐一商定;,3,、咨询目标是双方商定的,不能由咨询师或求助者单方制定;,4,、当求助者与咨询师的意见不一致时,以求助者的意见为主;,5,、咨询师应对咨询目标进行整合;,6,、最终制定的咨询目标以文字或口头形式固定下来;,7,、咨询目标制定后,经双方认可,可以进行修改。,20,2025/4/20 周日,制定咨询目标应把握的原则,1,、与求助者共同协商制订咨询目标,协商不成,以求助者目标为主;,2,、正确判定求助者的期望与咨询目标的关系。,3,、向求助者说明不能把他的快乐、满足作为咨询目标;,4,、向求助者说明,咨询中发现更深层的问题,需要对原有目标做出调整,重新确立新的目标。,21,2025/4/20 周日,对拟订的咨询目标的有效性进行评价,(,1,)符合心理学原则:解决求助者认知、情绪、意志、行为方面的困扰,属于心理学范畴,(,2,)积极的:消除或减轻求助者的痛苦、最终达到心理健康,所以是积极的;,(,3,)可行:对求助者而言是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进行,符合自身能力,咨询师也能提供条件,因此是可行的。,(,4,)具体:将近期目标集中在症状的消除上。,(,5,)可接受:咨询目标是双方协商的符合求助者愿望,咨询师也可以解决,协商不成以求助者为主,所以是可接受的;,(,6,)可评估:可通过问题的改善程度,如强迫出现次数、心理测验分数作为量化评定指标。,(,7,)符合多层次统一:考虑到以症状消除为主的近期目标,也考虑到以自我发展、自我认识为主的远期目标,并将其有效结合。,22,2025/4/20 周日,选择咨询方法的一般原则:,1,、不同的问题应选择不同的方法;,2,、不同的阶段可选择不同的方法;,3,、根据不同对象选择不同的方法;,4,、不同的专长和经验会影响方法的选择。,23,2025/4/20 周日,心理咨询师应怎样和求助者商定咨询方案,1,、首先向该求助者介绍咨询目标的内容及制定的原则;,2,、根据咨询目标、原理与方法、评估、双方的责权利、时间与次数的安排、费用的估计及其他等项内容逐一商定;,3,、咨询方案是双方商定的,不能由咨询师或求助者单方制定;,4,、最终制定的咨询目标以文字或口头形式固定下来;,咨询目标制定后,经双方认可,可以进行修改。,24,2025/4/20 周日,1,)对方案实施的简单说明:,对某人的咨询方案(在与求助者达成口头或书面形式的咨询协议后,实施以下方案),2,)说明咨询总体目标:,3,)方法选择与理由:,a),针对求助者,采用的咨询方法是:,b),选用以上方法的理由是:,4,)矫治的操作原则:,a),各阶段功能及目标:,b),咨询的中断和转介:,5,)具体操作步骤:,(一)心理帮助阶段:,心理帮助阶段内的各个具体阶段描述:,a),该疗法实施阶段的原理及实际操作;,b),该阶段咨询效果的评估:方法与指标(语言、行为、情绪等。),(二)巩固提高阶段:,c),该疗法实施阶段的原理及实际操作;,d),该阶段咨询效果的评估:方法与指标(语言、行为、情绪等。),6,)咨询效果的评估 完成阶段性评估后,通过访谈法、观察法、测验法等方法和外部语言、行为、情绪等指标对咨询效果作整体评估。,为该求助者拟定咨询方案,25,2025/4/20 周日,咨询效果,的,评估,(,1,)求助者对咨询效果的自我评估;,(,2,)心理咨询师对咨询效果的评估;,(,3,)求助者社会生活状况改善情况;,(,4,)求助者周围人对其改善状态的评价;,(,5,)求助者咨询前后心理测验结果的比较。,26,2025/4/20 周日,摄入性谈话法的注意事项,(,1,)态度必须保持中性;,(,2,)提问中避免失误;,(,3,)除提问和引导语之外,不能讲题外话;,(,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预言组织或扭转求助者的谈话内容;,(,5,)在摄入性谈话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结论;,(,6,)结束语气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做结束。,27,2025/4/20 周日,摄入性谈话如何选择切入点,1,、根据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深入了解相关资料,2,、根据在咨询中观察到的疑点深入了解相关资料;,3,、根据心理测验结果初步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深入了解相关资料;,4,、根据上级咨询师下达的谈话目标深入了解相关资料。,28,2025/4/20 周日,如何确定谈话的内容和范围,1,、该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3,、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进行谈话。,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谈话目标。,5,、谈话目标中若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处理。,29,2025/4/20 周日,咨询中不恰当的提问方式,1,、避免提问,“,为什么,”,的问题。,2,、避免多重选择性问题。,3,、避免多重问题。,4,、避免修饰性反问。,5,、避免责备性问题。,6,、避免解释性问题。,30,2025/4/20 周日,会谈内容选择的原则,。,1,、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2,、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3,、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4,、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5,、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6,、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对帮助求助者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在选择谈话内容时有一大禁忌,即不可把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作为谈话和讨论的内容。,7,、会谈法的有效性,会谈法有效实施的关键在于咨询师是否能,31,2025/4/20 周日,怎样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1,、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2,、正确的咨询态度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重要基础。,3,、建立良好关系的途径与方法是:,(,1,)尊重,(,2,)热情,(,3,)真诚,(,4,)共情,(,5,)积极关注,32,2025/4/20 周日,正确理解和使用共情,应当注意:,1,、咨询师应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而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2,、咨询师必要时要验证自己是否做到共情。,3,、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4,、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5,、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6,、表达共同应考虑到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背景。,33,2025/4/20 周日,咨询对象一般应具有的特征,1,智力正常,2,、年龄适宜,3,、内容合适,4,、人格正常,5,、动机正确,6,、信任度高,7,、行动自觉,8,、匹配性好,34,2025/4/20 周日,心理咨询的效果通过何种机制起作用,1,、宣泄疏导求助者的情绪而缓解压力。,2,、鼓励求助者倾诉内心痛苦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3,、探询求助者的潜意识并使求助者领悟。,4,、协助求助者改进认知结构,学会合理思维。,5,、通过学习与训练建立积极、合理、有效的行为模式。,6,、帮助求助者排除心理障碍,促进自然复愈与成长,35,2025/4/20 周日,合理情绪,ABC,1,、合理情绪疗法原理: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A,、,Eills,)创造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通过纯理论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其核心理论是,ABC,理论。,A,是诱发事件,,B,信念,,C,是情绪反应、行为结果。,2,、,ABC,的关系:,A,不是,C,的直接原因;,B,是不合理的、不现实的信念导致情绪困扰和神经症;治疗核心是通过改变不合理的信念来改变、控制情绪及行为结果。,36,2025/4/20 周日,合理情绪疗法的过程,1,、心理诊断阶段:寻找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2,、领悟阶段:实现三点领悟:,(,1,)是信念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引起了情绪及行为后果。,(,2,)求助者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应负有责任。,(,3,)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各种症状。,3,、修通阶段:,(,1,)与不合理信念辩论。,(,2,)合理情绪想象技术。,(,3,)家庭作业,(,4,)其他方法,37,2025/4/20 周日,原理,1,、行为主义认为一个习得行为如果得以持续,一定是被它的结果所强化。,2,、如果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必须对其施加奖励。,3,、以阳性强化为主,及时奖励正常行为,漠视或淡化异常行为,这种方法就是阳性强化法。,工作程序,1,、明确治疗的靶目标,2,、监控靶行为,3,、设计新的行为结果,4,、实施强化,阳性强化法,38,2025/4/20 周日,阳性强化法的注意事项,1,、靶目标越具体越好,应当可以客观测量与分析。,2,、注意靶行为的直接后果对不良行为的强化作用。,3,、当求助者出现适当行为时及时给予强化。,4,、内外强化物要同时使用,对求助者要有足够的吸引力。,39,2025/4/20 周日,应用面质技术的目的,1,促进该求助者对自己的感受、信念、行为等深入地了解。,2,激励该求助者解除防卫、掩饰心理,面对现实,并由此产生富有建设性的活动。,3,促进该求助者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言语与行动的统一。,4,促进该求助者明确自己的资源,并善加利用。,5,给该求助者树立学习、模仿面质的榜样,将来有能力对他人或自己做面质。,40,2025/4/20 周日,阻抗的表现形式,1,、阻抗是求助者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对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抵抗,其意义在于增强自我防御。,2,、表现形式:,(,1,)讲话程度上的阻抗,包括沉默、赘言等。,(,2,)讲话内容上的阻抗,包括交谈、情绪发泄、谈论小事、假题问题。,(,3,)讲话方式上的阻抗,包括健忘、顺从、控制话题、最终暴露等。,(,4,)咨询关系上的阻抗。,41,2025/4/20 周日,阻抗产生的原因,1,阻抗来自于成长的痛苦,旧行为的结束和新行为的开始都将使该求助者产生痛苦,进而产生防御与抵抗,形成阻抗。,2,阻抗来自于功能性的行为失调,阻抗的产生源于失调的行为弥补了某些心理需求的空白,该求助者从中获益,也来自于该求助者企图以失调的行为掩盖更深层次的心理矛盾与冲突。,3,阻抗来自于对抗咨询或咨询师的心理动机,其一,该求助者只具有想得到咨询师的某种赞同意见的动机。其二,该求助者具有想证实自己与众不同或咨询师对自己无能为力的动机。其三,该求助者并不具有发自内心的求治动机。,42,2025/4/20 周日,面质技术的定义和求助者的常见矛盾,1,、面质,又称质疑、对质、对峙、对抗、正视现实等,是指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2,、常见矛盾有:,(,1,)言行不一致,(,2,)理想与现实不一致,(,3,)前后言语不一致,(,4,)咨访意见不一致,43,2025/4/20 周日,面质技术的注意事项,1,、要有事实依据。,2,、避免个人发泄。,3,、避免无情攻击。,4,、以良好咨询关系为基础。,5,、可用尝试性面质。,44,2025/4/20 周日,应用面质技术的目的,1,促进该求助者对自己的感受、信念、行为等深入地了解。,2,激励该求助者解除防卫、掩饰心理,面对现实,并由此产生富有建设性的活动。,3,促进该求助者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言语与行动的统一。,4,促进该求助者明确自己的资源,并善加利用。,5,给该求助者树立学习、模仿面质的榜样,将来有能力对他人或自己做面质。,45,2025/4/20 周日,1,、咨询师如发现自己与该求助者不匹配时,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明智地转介。,2,、首先征求该求助者的意见,向其说明转介的原因或理由。,3,、向该助者介绍新咨询师的有关情况。,4,、向新咨询师介绍该求助者的情况,但不应透露隐私情况。,5,、一般不干预新咨询师的活动。,6,、不能在该求助者面前对新咨询师的方法、为人等进行评论,更不能指责。,在转介时需注意:,46,2025/4/20 周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