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学校晨检午检制度
为使学生做到健康上学,确保校园内师生健康与安全,必须严格执行晨检午检制度。
一、师生每天进入校门前接受学校值班人员的晨检午检。
二、早自习、中午上课前由班主任负责对每位学生询问检查。如发现学生身体状况不良或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要及时上报德育处(或医务室)。
三、班主任负责因病缺课同学的联系工作,如有因传染性疾病缺课,要及时通知家长,并上报德育处或医务室。
四、各班班主任负责每天晨检、午检记录以及因病缺课统计,间操前上报医务室。
五、告知学生每天晨起后午休后要测量体温。如发现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等)以及疑似传染病时,要求家长及时处理,不可在原因不明情况下带病到校上课。
六、对边治疗边要求上学的同学及家长,班主任要做好说服工作,让其居家或住院治疗。在家就医的要将就医结论报告学校,并实行传染病复学医学诊断报告制度。
七、校医室对因病缺课报告进行统计,并按要求上报有关部门。
小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当发生传染病流行和暴发时,为了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构建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传染病疫情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地防控传染病疫情扩散和蔓延,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德育处许波为学校疫情专职报告人,各班主任为本班学生健康情况检查报告第一责任人;各级部组长为各级部教师健康情况检查报告第一责任人。
二、每天上午7: 30—8: ,中午12: 40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晨检、午检,由班主任负责检查并记录本班学生出勤及健康情况;各级部组长负责对本组教师进行晨检、午检记录。
三、晨检、午检中一旦发现师生中有如发现学生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C )或有流感样症状(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腹泻),值班教师要立即将学生送至隔离室,并上报疫情报告人,进行发热情况核查。对于发热学生,疫情报告人上报学校疫情防控组长毕校长并联系疾控中心,同时班主任联系家长来校接学生往医院就诊。
四、晨检、午检时间以外师生中发现有可疑症状者全校师生人人有责任及时报告。
五、坚持追踪及电话随访制度。各相关责任人(班主任及各级部组长)对出现发热(腋下体温2 37.3C )或有流感样症状(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腹泻)的师生,要求其居家治疗。居家治疗期间班主任及各级部组长要做到每天追踪了解病情变化及诊治情况,每天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班主任及各级部组长要将患病师生情况及时报疫情报告人。
六、实行疫情快报制度。晨、午检情况汇总,如发现一个班级一周内发生3例及以上病例,或同一学校发生10例及以上具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流感样病例;或发生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需立即报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区教育主管部门。对缓报、瞒报、漏报者,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七、学校XX校长任疫情报告工作领导组长,副校长XX任疫情专治工作处置组长;德育处XX为疫情专职报告人。学校班主任、年级组长等其他人员为疫情的直接报告人。学校一旦突发传染病疑似疫情和疫情时,专职报告人立即报告上级领导部门及疾控中心。
八、特殊情况:假期期间班主任及级部组长要利用网络技术统计教师及学生身体健康情况,无情况也要0报告。
中小学通风和消毒制度
为切实作好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把通风、消毒工作落到实处,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制定本制度。
一、适时做好通风工作
(一)教室、办公室等人群密集场所要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如温暖天气宜采取全天开窗方式换气;寒冷天气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时间利用教室和走廊门窗换气,每日至少开窗2次,每次30分钟以上。合理安排人员开、关窗。
(二)住宿学生早上离开宿舍前,如天气状况良好,将宿舍窗户打开通风,宿舍管理员进行检查并定时关窗。
(三)通风条件不良的室内场所,应尽量减少人员进出,采用排气扇进行机械通风换气。
二、规范做好消毒工作
校区环境应以清洁卫生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
疫情期间消毒
1. 做好空气消毒。可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或空气消毒机消毒。紫外线灯照射消毒须在无人条件下开启,每次照射不少于1小时,每天一次。空气消毒机消毒提倡有人条件下开启使用。
2. 做好日常消毒。校园室内公共环境(包括各功能室、
垃圾池、卫生间等),由总务处派专人每天至少消毒一次。
3. 做好传染病流行季节消毒。对教室、图书室、餐厅、办公室、走廊、楼(电)梯间、排污井等部位进行消毒。对使用频繁的部位,例如楼梯扶手、门把手,体育器械、公共厕所洁具等,每天至少一次擦拭消毒并做好记录。
(二)做好终末消毒。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须在属地疾控机构指导下,对其使用过的物品、呕吐物、排泄物以及相关环境等进行终末消毒。
(三)做好消毒记录。消毒人员及时填写随时消毒处理记录并存档备查。
(四)严格消毒剂配制使用。按照规范操作,配备并使用标准浓度的消毒剂。含氯消毒剂有皮肤黏膜刺激性,配置和使用时应戴罩和手套,要放置在儿童触碰不到的地方;乙醇消毒液使用应远离火源。消毒剂要由专人保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