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闭塞性动脉硬化相关知识
概述
闭塞性动脉硬化(arteriosclerosi sobli-terans )由于动脉硬化供给肢体血液的动脉管腔狭窄或堵塞,引起一系列缺血表现。
常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高发病率在6070岁的男性,有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和糖尿病,以及吸烟者发病率增加。
病理
狭窄或堵塞段通常局限在大的或中等大的血管,动脉粥样斑块伴有钙的沉积,中层变薄,肌肉和弹力纤维破坏内弹力板断裂,血小板和纤维蛋白组成血栓。主要受损部位是腹主和骼动脉、股和胭动脉及更远端胫、脖动脉,上肢偶有锁骨下动脉受累但较少见。
诊断要点
诊断要点概述
1. 临床表现
(1)症状:患肢间歇性跛行。疼痛,痉挛麻木或肌肉疲劳感。行走时发生,休息时缓解。严重阻塞者休息时也出现疼痛。夜间疼痛加剧。肢体抬高时加重。下垂位置减轻。
(2)体征:阻塞部位远端脉搏减轻或消失,血压降低或测不出。血管狭窄上方可闻及收缩期杂音。患肢肌肉萎缩,皮肤温度减低。平面光,毛发脱落,指甲变厚,后期可出现趾、足或小腿溃疡,坏疽。
2. 辅助检查
(1)非创伤性检查:
① 血管超声(双重超声图,B型影像和脉冲多普勒);
② 动脉压记录,正常人踝臂动脉压比>1.0,患肢<1.0严重缺血比例可以<0.5.
(2)创伤性检查:
① 血管造影:一般在血管再通治疗前,确定解剖部位,程度;
② 磁共振血管造影比血管造影准确。
3. 诊断
男性典型临床表现较易诊断。进一步确定诊断,可应用以上辅助检查确定。
治疗概述
1. 一般治疗 戒烟,控制糖尿病,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患肢皮肤保持清洁,干燥,阴止寒冷和创伤,遇有感染及时治疗。对症控制疼痛,可应用止痛剂或麻醉剂,血管扩张剂未证明有效,可能有害。
可可碱(pentoxifylline) 4mg每日3次。可增加红细胞变形性,减低血液粘滞性。
2. 干预治疗
① PTLA (经皮穿刺腔内成形术);
② 狭窄动脉内膜切除术;
③ 血管搭桥术;
④ 有坏疽、溃疡不能进行外科手术者,动脉内给予PGEl;
⑤ 截肢:进行性坏疽、溃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