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易患痛风患者的饮食原则
痛风是人体内嘌吟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异物炎性反应,即痛风。
一般来说,以下6类人易患痛风:
1. 肥胖的人较瘦人易患痛风;
2. 营养过剩的人较营养一般的人易患痛风;
3. 年龄大的人比年轻的人易患痛风;
4. 男人比女人易患痛风;
5. 贪食肉类的人比素食的人易患痛风;
6. 酗酒的人比不饮酒的人易患痛风。
为预防和治疗痛风,应掌握以下7大饮食原则:
1. 限制总能量,达到并保持理想体重:
肥胖使痛风的发生概率增大,不过快速减肥对痛风不利,甚至诱使痛风发作。所以,肥胖的朋友要有一个合理的减肥速度,如一周减一斤。
2. 适量的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应占总能量的60%〜65%,可减少脂肪分解产生酮体,有利于尿酸盐排出。一个人一天至少保证吃150克的碳水化合物,也就是每顿饭至少有一两的粮食(生重)。
少吃精白米面,增加全谷物的摄入,注意粗细搭配,可用部分富含淀粉的根茎类蔬菜,代替一部分精白米面。
每天精制糖摄入在25克以内,不可大量摄入。尽量减少蔗糖、蜂蜜、果糖或甜菜糖的摄入,否则会增加尿酸生成。
3. 蛋白质占总能量的10%~15%:
蛋白质摄入过多可增加痛风发作风险,因此蛋白质供给量应限制在每天每公斤体重1克,急性痛风发作时可控制在每天每公斤体重0.8 克。
当然,蛋白质是构成生命的基础,无其他禁忌的话(如肝肾异常),还是要注重补充的。动物蛋白可优先选用牛奶、奶酪和鸡蛋。
可记住“四个一”:每天一定量的主食,一袋脱脂牛奶,一个完整的水煮鸡蛋,一两瘦肉(不吃内脏)。
大豆是植物蛋白的良好来源。黄豆虽然嘌吟含量高,但豆腐在制作的过程中经过浸泡等多道工序,嘌吟会随水流失一部分,所以豆腐并非高嘌吟食物。
且来自植物性食物里的嘌吟与来自动物性食物里的嘌吟对人体体内代谢或痛风发作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如果没有特殊疾病如肾功能不全等,血尿酸高的人是可以适量食用豆腐的。
4. 限制脂肪摄入量:
为降低体重,应限制脂肪的摄入量。脂肪有阻碍肾脏排泄尿酸的作用,在痛风急性发作期更应加以限制。日常尽量不喝肉汤。
5. 适当运用合理的烹调方法减少食物中嘌吟的含量:
选择低嘌吟食物,运用适当烹调方法减少食物中的嘌吟含量。如肉的最佳吃法为:先煮,倒掉肉汤,煮好的肉再切肉片、肉丝,去炒菜这样可以去掉肉里面30〜40%的嘌吟。
此外,辣椒、胡椒、花椒、芥末、生姜等调料均能兴奋植物神经,诱使痛风急性发作,因此应尽量避免使用。痛风患者往往伴有高血压,建议每天食盐用量不超过6克(约1啤酒瓶盖)。
6. 禁酒:
不管是一次性大量饮酒还是经常饮酒,均可引起急性痛风的发作,因此应禁酒类,尤其是啤酒,啤酒比白酒、红酒更容易制造尿酸。
7. 适当多饮水:
对于痛风患者来说,充足饮水可以增加尿酸排出,无其他禁忌病的话,建议高尿酸血症患者每天至少饮水20毫升,随时随地小喝。
勿大量饮用果汁,应选用白开水、淡茶水,而浓茶水、咖啡、可可等饮料有兴奋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可能会引起痛风发作,故应尽量避免食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