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工挖孔桩桩身混凝土浇筑方案
编制:
审核:
审定:
二0—八年十二月二十日
一、工程概况3
二、施工段划分3
三、生产资源配备4
四、混凝土施工工艺5
五、质量标准7.
六、质量保证措施8
七、安全事项8
八、附图1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附图2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附图3错误.!.未定.义.书.签
桩身混凝土浇筑方案
一、工程概况
某大型综合办公楼。它由主楼、副楼及连廊组成。主楼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副楼则采用钢筋混凝土块式独立基础。
主楼人工挖孔桩共计114根,具体参数详见下表:
直径(mm)
桩顶标高(m)
数 量(根)
612
-9.15
78
-9.80
14
-11.85
6
616
-9.15
2
618
-9.15
6
6 20
-9.15
4
6 24
-9.15
4
该工程为框架筒体结构,主楼地下两层,地上28层。人工挖孔桩护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均采用现场设置的搅拌站拌制。
二、施工段划分
由于主楼的裙楼部分原设计为钢筋混凝土块式独立基础,后改为人工挖孔桩基础,因此将地下室人工挖孔桩分成两部分进行施工,即塔楼部分和裙楼部分两个施工段(详见附图1)。
三、生产资源配备
由于桩身混凝土用量较大(约2850m3),其中塔楼基础部分约1730m3,裙楼基础部分约1120m3。现场设置临时JS750搅拌站一座,具体配备详见下表:
1. 械设备
序号
机械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混凝土地泵
60m/h
台
1
2
搅拌机
JS750
台
1
拌制混凝土
3
铲车
台
1
装砂、石料
4
散装水泥库
个
2
单体容量1T
5
振捣器
台
5
备用2台
6
振捣棒
©120
根
8
5根备用
7
塔吊
ZTQ63A
座
1
L=50m
8
串桶
m
50
9
对讲机
台
10
通讯
2.劳动力投入
序号
工种
每组人数
共计人数
备注
1
混凝土工
8
24
包括下料平仓振捣
2
钢筋工
2
6
浇筑混凝土时看模
3
管工
4
12
拆、接泵管
4
其它
5
15
配合、协调工作
3.材料准备
按照试验室提供的桩身《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本次浇筑桩身混凝土约1730m3,需要准备如下材料:
1.8. 泵送混凝土前要先用适当的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润湿输
送管内壁,并试泵以保证所有机械能正常使用。
1.9. 为保证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桩顶标高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因此在浇筑前利用第一节护壁上控制标高制作不同的标高控制杆,以便控制浇筑时的标高,同时必须考虑桩顶预留1mm厚的浮浆层要剃凿。
2. 施工技术措施
2.1. 由于桩孔较深,为防止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因此在混凝土的下料必须采用漏斗和串桶下料,出料距混凝土面不大于2m,详见附图2。
2.2. 制定合理浇筑顺序,按先浅后深为原则。以较深的桩孔作为临时集水井,降低浇筑桩孔的地下水位,防止离析现象发生,保证混凝土质量。
2.3. 若遇大量涌水而无法及时排除时,则采取水下浇筑混凝土的方法,即采用垂直导管法。混凝土用导管浇筑,由重力作用下从导管下排出。导管采用①2-①3钢管。导管下端始终埋在混凝土表面之下。只有第一批混凝土直接与水泥浆接触。导管中应设置球、塞等隔水,并托住混凝土,使其徐徐下降。在整个浇筑过程中,导管下应埋于混凝土中1.5m以上。导管不能横向移动,否则将会使泥浆混入混凝土中。同时也应在混凝土浇筑漏斗周围加盖挡板,防止混凝土直接落入槽内污染泥浆。详见附图3。桩身分层浇筑,每层1m,导管每节长1m,每次拆除一节,可用手动力葫芦提升导管。加强对导管根部振捣,防止因导管提升造成局漏振。
2.4. 考虑到地下浇筑有地下水影响,因此要严格按照配合比拌制混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