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医院安全用药管理标准与措施
一、安全用药管理制度
安全用药是一个动态过程,包括药品的采购、储存、保管、调配、使用等一系列环节。为强化药品管理,保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管理年服务理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依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制订安全用药管理制度。
1、科学、规范我院药事管理工作。药事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医、药、护三个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建立医师——药师——护士、药库——药房——病区的立方体空间体系,建立药剂科与医务科、护理部等管理部门的沟通机制,制定包括药品采购、储存保管、调配及使用等每一个环节的相关管理制度,全面确保用药安全。
2、执行《药品采购管理制度》和《新药采纳管理制度》,执行“新药遴选程序〞,保持“质量第一,按必需进货,择优采购〞的原则,确保药品质量和购进的合法性。
3、执行《药品储存、保管管理制度》、《效期药品管理制度》、《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相似药品管理制度》等,遵守药品储存管理规范,执行各项工作程序,按照药品性能,对药品执行分区、分类管理。对高危药品做好醒目标示,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依据药品储存条件的要求,将药品分别存放于常温环境0—30℃、阴凉环境≤20℃、冷柜2—10℃中,并保持相对温度达标。
4、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制度》,按照有关规定购进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保持合理库存。入库验收必必需货到即验,至少双人开箱,盘点验收到最小包装,验收记录双人签字。药库、药房要做到“五专〞。
5、医师要严格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依据医疗、预防、保健必需要,按照诊疗规范、药品说明书中的药品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开具处方。并使用药品通用名称和复方制剂药品名称。按照卫生部制定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
6、医师必必需尊重患者对应用药物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知情权。医务人员发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在做好观察记录的同时,必必需按规定及时上报。
7、药师必必需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和《处方管理制度》,认真检察和核对,确保发现药品的准确、无误,并进行安全用药指导。
8、药师对有配伍禁忌、超剂量等严重不合理处方,应拒绝调配,以确保药品安全。
9、药师应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药学知识和药品信息,承接医师、护士、患者及公众对药物治疗和合理用药的咨询服务,执行《用药咨询制度》。
10、为确保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除医方责任外,不得退换。
11、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保健工作模式,展开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临床药师要深入临床科室,积极参加查房、会诊和病例讨论等工作,合理用药,提升用药水平,确保病人用药安全有效。
12、强化护士执行医嘱时的管理,严格执行医嘱,执行查对制度及相关规程,确保用药安全。
13、所有医务人员均有责任监测和报告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依据《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有关程序,对临床所使用的药品进行不良反应监测。一经发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要执行《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处理程序》,马上逐级报告,并进行具体记录、调查,按要求填写报告表。同时展开医疗救护、将药害降到最低。
14、各药库、药房药品安全管理责任人为其负责人,各病房用药安全责任人为科主任及护士长。
二、注射药物配伍禁忌管理制度
1、医护人员应熟悉与了解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正确执行各项医嘱。
2、使用注射剂药物时,必必需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查看药物配伍禁忌表或相关的药物说明,确认药物无配伍禁忌,方可使用。
3、为病人静脉输液时,依据病情及药物特性调节滴速,控制静脉输注速度,预防发生反应。
4、医护人员应强化巡视,严密观察用药后反应,并做好记录。
三、患者用药后观察制度
1、护士应熟练掌握本科所用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2、对易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或特别用药应密切观察,如有过敏、中毒等反应马上停止用药,并报告医师,必要时做好记录、封存及检验等工作。
3、应用输液泵、微量泵或化疗药物及特别用药时,应密切观察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及时记录,确保用药安全。
4、按时巡视病房,依据病情和药物性质调节输液滴数,观察有无发热、皮疹、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进行处理。
5、做好患者的用药指导,使其了解药物的一般作用和不良反应,指导正确用药和应注意的问题。
6、护士长要随时检查各班工作,注意巡视病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预防输液反应措施
1、配制合格的输注液体是预防输液反应的重要措施之一。所用管道器具应清洗干净,溶酶原辅料应该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规定。配制时应该严格防止污染,尽量缩短操作时间。灭菌应该完全彻底,并作有关检查,合格后方可用于临床。
2、输液器具应按照操作规程严格清洗消毒,尤其是管道部分。
3、输液前应严格检查,看有无瓶身或者瓶口受损松动,有无异物等。
4、输液环境应保持清洁卫生,空气新鲜。输液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注射技术规范。
5、输液中加入其它药物时,应注意其互相反应和配伍禁忌。输液时尽量使用终端过滤器。输液瓶已经打开应该一次用完。
6、依据病情尽量减少输液。避免同时加入多种药物,否则易增加毒性、降低药效以及增加输液中的微粒数,可能引起一系列的输液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