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九月某第四小学严格控制学生体质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10083532 上传时间:2025-04-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月某第四小学严格控制学生体质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九月某第四小学严格控制学生体质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月某第四小学严格控制学生体质管理制度 根据国家教育部和体育总局颁发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精神,坚持学校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体质管理遵循原则 (一)遵循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原则。 坚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发展和体育运动规律,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学于乐,寓练于乐。 (二)遵循安全第一原则。 要加强安全教育,制定切实有效的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遵循全面性原则。 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与形式要丰富多彩,能够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全面提高,并形成在普及与提高的基础上良性发展的局面。 (四)遵循全面性原则。 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与形式要丰富多彩,能够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全面提高,并形成在普及与提高的基础上良性发展的局面。 二、体质管理要求 (一)完善体质健康管理评价考核体系 (1)将体育竞赛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2)对因病或其他不可抗因素不能参加体育竞赛的,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进行评价。 (3)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的评价考核体系。 (4)要严格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每学期对学生一次视力检测。 (5)建立日常参与、体育锻炼和竞赛、健康知识、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 (二)健全责任机制 学校细化体质健康管理规定,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的日常管理,定期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建立健康促进校长、班主任负责制,通过家长会、家长信、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三)大力推动校本课程建设,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开足开齐体育课,保障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体育组全体老师在教学之余,申报开展多样化的体育选修课,每人负责一个运动队或项目,以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及荣誉性课程的特色课程,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让学生在不同的课程中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 (四)保证体育活动时间。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有锻炼内容、锻炼强度和时长等方面的要求,不提倡安排大强度练习。学校对体育家庭作业加强指导,提供优质的锻炼资源,及时和家长保持沟通。 (五)各科教师必须按时下课,不得占用学生的课件活动时间。中午课间活动和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各班级不得占用,必须保证学生充足的课外活动时间。 (六)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小学一至二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每天保证40分钟大课间活动并科学设计内容。保障学生每天至少一小时在校体育活动时间。 三、建立体质管理监管领导小组 健全组织,明确分工,成立体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成员:全体中层领导、班主任 作业管理负责人:班主任 体质管理负责人:领导1人 成员:班主任 体质管理负责人:班主任 体质负责人:班主任 睡眠管理负责人:班主任 四、制定制度,分工落实 (一)完善体质健康管理评价考核体系。 学校把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管理体系。高度重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建立日常参与、体育锻炼和竞赛、健康知识、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积极探索将体育竞赛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因病或其他不可抗因素不能参加体育竞赛的,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进行评价。要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及时将学生的体质 健康测试结果和健康体检结果反馈家长,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二)健全责任机制。 教务处将统筹全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定期向校委会汇报,督促年级组做好相关工作。教务处将加强指导工作,督促年级组细化体质健康管理规定。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日常管理,进行考评。定期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通过家长会、家长信、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三)保证学校“体育、艺术2+1项目”的实施。 继续深入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广泛组织各种文体兴趣活动小组,每年组织召开运动会等活动。 (四)创新体育特色课 开设足球、篮球、羽毛球、花样跳绳等体育特色技能课,指导学生掌握1至2项体育技能。 (五)保证体育活动时间。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1、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统一安排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2、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各年级体育教师设计锻炼内容、强度和时长等方面的要求,不提倡安排大强度练习。 3、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聚焦“教会、勤练、常赛”,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体育教学模式,让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 (六)实施方法 体质管理与组织者是包年级领导、政教处、教导处、班主任和体育教师,实行分块责任制管理。 (七)突出宣传引导的重要性,通过家长会、家长信、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凸显家校协同联动教育机制的作用; (八)学校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的日常管理,定期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建立健康促进校长、班主任负责制,通过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家访、亲子活动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五、加强监管 (一)严格督查制度。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将定期或不定期,通过走访调查或查看资料等形式加强对各班落实的“五项管理”进行督促检查,确保“五项管理”落实落细。对不严格落实“五项管理”的班级和个人,了解原因,并及时制订纠正方案和落实整改。对拒不整改落实的班级、老师进行问责处理。 (二)严格督查考核。 校督导室将加强对中小学部“五项管理”的督促指导,确保“五项管理”落实落细。同时,将“五项管理”纳入学校目标管理考核,实行定期督导,校长是“五项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职尽责。对“五项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年级组和个人,按照学校相关制度严格追责问责。 (三)加强宣传引导,积极宣传推广,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教育观和作业观,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四)加强宣传引导。 加强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是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路径,也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小学部要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家校沟通纽带作用,并通过印发致家长一封信、召开家长会、班会等形式,使“五项管理〃制度家长知晓,学生熟记,让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普遍认同并广泛支持,使家长尽到监护责任,不给孩子布置额外家庭作业,督促孩子按时休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监督孩子不阅读有害读物,不看不健康的 影视片,不玩有害游戏,教育孩子自觉遵守“五项管理〃制度,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五)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等职能部门要要加强监督,定期或不定期抽查体育课,对违反本管理制度的教师,责令整改。有家长反映违背本制度,并造成社会舆论影响的教师取消评优评模、晋级晋岗资格。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规章制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