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深化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083438 上传时间:2025-04-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化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深化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化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心得体会   为做好XXX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对XXX前沿攻坚队和村民走访调研,进一步了解XXX现状,剖析困难,汇合群众意愿,围绕"产业兴盛、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宽裕'20字方针,与前沿攻坚队、群众共商,一起谋划产业,一起制定措施,一起探究推动乡村振兴工作。   一、XXX现状   XXX隶属普安县茶源街道,距县城23公里,辖20个村民小组,国土面积28.18平方公里。全村共有1149户5025人,其中非贫困户715户300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433户2020人。全村劳作力总户数为1040户、劳作力为2605人,已就业2605人〔贫困户415户、贫困劳作力1063人〕,其中外出务工1006人〔返岗710人、外出务工296人〕。"十三五'期间完成搬迁191户95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4户632人。农户收入主要以茶叶、外出务工、养殖猪、牛、家禽等为主,现有茶叶面积1.23万亩、人均2.4亩茶。现有村集体经济累计54.7万元。XXX党支部现有党员46名,其中女性党员6名、60岁以上党员26名、外出流动党员6名、支委成员4名。   二、XXX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一〕干部综合素养不高。驻村干部多数为行政干部,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对产业发展、效能提升等方面知识一片空白,村支两委大多年级偏大,不熟悉电脑操作,在乡村振兴中专业人才匮乏。   〔二〕群众熟悉有待提升。大多数群众特别是上年纪的群众思想观念陈旧,生活习惯有待改善、卫生意识有待提升,村庄环境整治需进一步强化。   〔三〕内生动力有待激发。脱贫攻坚期间,贫困户长期接受输血式扶贫,部分群众缺乏自强独立、艰难创业精神,等、靠、要思想依旧存在,缺乏致富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四〕产业基础较为薄弱。XXX除茶产业外,其它产业规模小,经营方式粗放,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实力普遍较弱,开拓市场和防范风险能力不强,乡村致富能人较少、带动能力弱。   〔五〕劳作力就业比较分散。XXX青壮年劳作力大多都靠外出务工增加收入,留守在乡村的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乡村空巢化和老龄化问题严重,难以满足地方农业产业发展用工需求。   〔六〕基础设施有待完善。由于受自然条件限制,脱贫攻坚期间建成的部分基础设施难以满足将来的快速发展需求,缺乏长效管护措施。且各村民小组没有完善的污水处理体统,垃圾收运成本大,部分村组信号差,乡村用电线路错综复杂。   三、XXX推动乡村振兴的想法和探究   〔一〕围绕推动产业振兴,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街道保持"茶产业'主导地位不动摇,大力唱响生态茶、绿色茶、品牌茶,推动茶产业从一产向二产三产融合发展,种好管好五万亩茶园,做好做强"黔茶第一春'和"普安红'品牌,加快发展茶旅融合新业态,抓实产业就业,让农民人人能就业、户户有钱进,真正让农民增产增收,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   〔二〕围绕推动人才振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我们保持两条腿走路,全方位创造条件,吸引更多人才参加乡村振兴。一方面就地培养,全面创造职业农民,培养造就一批扎根乡村的"茶专家'"田秀才'。另一方面筑巢引凤,引导外出农民工、退伍军人、毕业大学生返乡创业革新,让各类人才、资本等要素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大展身手。   〔三〕围绕推动文化振兴,全面推动乡风文明。乡村振兴关键是铸魂,我们积极倡导孝老爱亲、扶危济困、诚实守信、邻里守望等优秀传统文化,构筑乡村振兴的灵魂。大力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族文化,转化为农民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自觉摈弃成规陋俗,推动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淳朴民风,使乡村真正成为具有乡土气息、传承乡村文明真善美的幸福家园。   〔四〕围绕推动生态振兴,建设干净美丽乡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便利的公共服务,以乡村电网改造、串户路、通讯、房屋量化、庭院硬化、污水治理、垃圾收运、公共照明设施建设为重点,促进村容村貌提升。学习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成功经验,深入推动"三改'等工作,大力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特色风貌、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美丽乡村。   〔五〕围绕推动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治理与组织振兴有机结合。抓实村支"两委'换届,建好建强"两委'班子,将能人志士选入"两委'班子,把能人志士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能人志士,夯实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好乡村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与经济发展的中心作用。对探究出的"红黑榜'"文明超市'等进行提炼固化,在各村〔社区〕进行推广使用,形成长效的治理机制,不断探究乡村社会管理方法和办法,将乡村治理融入组织振兴中,推动乡村社会治理和组织振兴共同发展。   深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心得体会   在村组干部的协助下,我通过对串组入户走访,结合**村实际状况进行调研,就**村形成报告如下。   一、村级发展现状   〔一〕基本状况   **村位于武冈市县城东北方向30公里、**乡政府西南方向9公里处。东邻赧水,南界荆竹镇荆江村,西连洞口县双峰村,北隔双江村。全村总面积4095亩,以山地、丘陵为主,其中耕地面积1854.5亩。全村总人口702户2528人,其中党员68名〔女性党员9名〕。本村由原**村、大水村两个自然村2016年合并而成,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   〔二〕脱贫攻坚成果   全村原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6户283人,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无贫困户、边缘户返贫现象。   1.完善基础设施。通过政府以及扶持单位的相关扶持资金2017-2020年共投资200余万元帮助**村发展基础建设项目,具体有:三房头、大院子、牛叶塘、大水芒塘等院落的道路硬化;三房头的大塘、牛叶塘和北家山塘等水塘水库的清淤硬化加固;百家山到黄泥塘沿线的水渠修建以及水田改造;全村的安全饮水工程等等。促使**村致富通道更加畅通,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显然加强,老百姓的生活用水得到保证。   2.补足公共服务短板。新建了村卫生室、村便民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和篮球场,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工程,深入推动乡村环境综合治理,同步推动水、电、路、房和环境改善工程。推动一门式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大力宣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定村规民约,定期开展评选"好婆婆、好媳妇、五好家庭'等光荣称号,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歪风邪气有人抓"的优良氛围。   3.实施精准扶贫。贫困家庭住有所居。全面落实乡村危房改造和异地搬迁政策,共实施乡村危房改造66户,异地搬迁7户。贫困家庭学有所教。把教育作为保证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通过教育扶持适龄学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面达100%,保证了全村无一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贫困家庭病有所医。大力实施健康扶贫,**村因病致贫贫困户63户,家庭医生慢性病签约76户贫困人员,通过健康扶贫追补医疗报销费用达90%。   二、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村在开展脱贫攻坚以来,特别是2020年的全面脱贫,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上、群众素养提升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村民主动参加发展的积极性不高   长期以来,在发展产业上,群众传统种植的思想根深蒂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群众熟悉还不到位,普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和畏难情绪。一些农户心存顾虑,缺乏参加市场、股份合作的积极性,对通过村集体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信心不够。   〔二〕是集体经济基础薄弱   从实际状况来看,**村"家底'不厚,除村级活动场所外,能用于经营获得收入的就是少量保留下来的集体土地,集体"存款'基本没有,导致发展集体经济困难重重。   〔三〕发展集体经济人才紧缺   目前整村面临的问题就是,年富力强、懂经济、有头脑、有闯劲的人纷纷外出务工或创业,留守村里的村民普遍年龄偏大、思想保守、不够大胆,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够,在发展集体经济上老经验用不上,新知识学不懂,有资源条件不会用,有集体经济不会管。对村级发展的现有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无长远规划,抓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也不高,村级集体经济后劲不够。   三、剖析其主要原因   一是群众思想落后。由于村地处边远,群众与外界接触不多,加上全村群众整体文化程度不高,老龄化严重,剩余劳作能力不够。发展传统产业的思想根深蒂固,对产业积极性不高。   二是产业发展滞后。以山地为主,土地少连片不多,水利设施有待完善,发展产业受限,规模化发展不具备优势。群众思想落后,土地流转特别困难,没有任何规模化产业项目。   三是合作社发展不规范。村级集体专业合作社起步晚,集体经济累积不够,资金来源困难,利益衔接贫困户不广泛,专业合作社组织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导致运转不正常。   四是基层组织保证不利。新村级班子的平均年龄偏小,乡村工作经验不够,基层堡垒战斗力不强。   四、对策和建议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是强农业、美乡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需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一年接着一年干,久久为功,积小胜为大成。   〔一〕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夯实战斗堡垒。一是村级班子队伍。由于**村现行村级班子较为年轻,村党支部书记在村民心中的威望还有待养成,其他村干部的乡村工作水平也有待提升,下一步,加大力度培养政治素养过硬、服务意识较优、带头作用较好,懂产业、善发展的年轻党员。二是合作社队伍的管理。壮大合作社成员队伍,积极吸纳村里在外务年轻人入股合作社,积极寻求机会组织合作社成员到外参加学习、培训,提升合作社成员的产业发展、产业管护能力。   〔二〕拓宽融资筹资渠道,做好政策衔接。紧紧抓住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契机,积极争取政策支持,积极协调项目支撑,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建立以项目投入为主体,财政、信贷、社会和群众自筹资金等多渠道、全方位、宽领域的投融资体系,围绕乡村振兴推动建设引导多元化资金支持**村产业发展。优化整合各项财政资金支持产业发展相关政策,积极革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完善资金管理办法,将监督、管理和控制贯穿于财政资金支持**村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并建立与财政资金支持方式相适应的绩效评价体系,对扶持效果、产生效益进行科学评价,保证资金分配公开、透明,切实发挥资金的使用绩效。   〔四〕强化群众素养提升,激发内生动力。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思想转变和辛勤劳作来实现。一是强化思想扶贫力度,加快转变观念。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志。要重点宣扬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帮助他们分析致贫原因,引导他们牢固树立自强自立、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的信心,树立"勤劳致富光荣,坐等靠要无耻'的正确理念。二是大力强化技能培训,加强个体发展能力。依据贫困人口的实际需求,本着"实地、有用、实效'的原则,开展全方位靶向式职业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强化科普知识和工农有用技术的培训,通过产业发展和技能培训,吸纳群众到合作社务工,增加群众收入,保证实现稳定脱贫。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已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同时,更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谣,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把优势做强、把特色做特、把产业做大、把机制做活、把环境做优,充分尊重村民意愿,把广大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并结合市情乡情村情,扎实做好脱贫攻坚战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衔接,在着力保证和改善民生的基础上,真正实现乡村产业兴盛、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宽裕,让乡村振兴成为中国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深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心得体会   依据党委、政府印发《2021年峡门镇干部下乡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动乡村振兴落地见效'活动实施方案》,村驻村工作队紧紧依靠峡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县委政法委的全力支持,采用集中讲解、入户调研、行走在田间地头等多种形式进行宣讲,主要围绕为什么把乡村振兴、农业乡村现代化作为中央一号文件主题、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政策措施、加快乡村发展建设应该关注的重点问题等方面,对中央一号文件进行了全面深入解读,具体诠释了落实中央一号文件需要把握的政策要点和抓好新时期"三农'工作重点,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按照扶贫工作的各项要求及任务,全面开展工作,现将开展状况总结如下,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状况   村距离民和县城35公里,距离峡门镇政府约5公里,其周边为村、**村等,**村民为藏汉两个民族构成,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二,党员20人,有3个自然社,全村户数为171户,总人口约784人,劳作力为476人,劳作力主要以建筑、采挖春草为主,2015年以来,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户57人,无新增、剔除或自然退出户数。通过精准扶贫,以实现脱贫退出10户37人〔2016年5户19人,2017年5户18人〕,2019年脱贫6户20人,如期实现全村脱贫。   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动乡村振兴落地见效干工作开展状况   〔一〕强化领导,精心组织。为切实搞好两个1号文件的宣扬工作,保证宣讲工作取得实效,我村精心组织,及时召开宣讲安排布暑会议,并成立了以驻村第一书记为组长、村两委为成员的宣讲小组,要求各社社长配合宣讲小组开展工作。向宣讲成员发放了《2021年中央1号文件和省委1号文件》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有关宣扬材料。   〔二〕宣讲方法灵活,形式多样。这次宣讲工作,除召开各种会议进行宣扬以外,还采用了深入村社与群众身贴近、心相连,保证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内容入脑入心,走进田间地头,帮助群众开展备耕春播生产,与群众坐在一起、干在一起、乐在一起,进一步调动农民发展农业的积极性,宣扬全国暨省市县"两会'精神、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精神,具体诠释了落实中央一号文件需要把握的政策要点和抓好新时期"三农'工作重点,让老百姓享受到踏踏实实的好处和实惠。   〔三〕明确任务,力求实效。利用干部下乡驻村宣讲两个1号文件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乡村指导员的作用,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广大乡村干部进一步强化发展意识,积极寻找促进当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补齐全面小康"三农'短板,继续抓好农业稳产和农民增收,保证脱贫攻坚圆满收官,疫情防控全面胜利,切实为基层和广大农民群众办一些好事、实事。   〔四〕进村入户,摸清底数。工作队在全面熟悉扶持贫困户基础上,与村干部、党员、困难群众进行了深入座谈,并深入16户建卡贫困户,不间断开展走访,对每户的家庭人口、生产生活、耕地种植、住房状况、经济收入、儿童上学、看病就业等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了解,认真核实、登记,并具体询问生活上存在的困难和今后的打算,为下一步展开工作奠定基础。   〔五〕狠抓党建,助推扶贫。每月定期开展固定党日活动,组织乡村党员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届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新党章等党的各项理论政策和纪律规定,切实引导乡村党员在村级各项工作中发挥先锋作用。同时,对目前在村的11名党员逐个进行了走访,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按照党组织"保持标准,确保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切实做好党员的发展工作,始终抓住培养质量这一关,对新入党的党员林海寿的认真进行了谈心谈话和走访了解。   〔六〕整治村容,美化环境。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协调组织公益性岗位人员、贫困户、低保户等对全村主干道、广场以及公共区域进行集中整治,清理村道河道垃圾、通过此次整治,是全村环境卫生干净整洁,给全村营造了优良的生产生活环境,   〔七〕积极协调,加大扶持。切实强化与派出单位的联系沟通,主动将在驻村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和困难向派出单位及时汇报沟通,共同研究解决。因2021年新村委会搬迁欠缺资金,给扶持单位汇报后,单位领导第一时间给予解决,扶持资金20000元购买办公桌椅等设施,同时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3月25日到深巴村扶持资金3000元了解扶贫工作开展状况,并对困难党员和群众进行慰问。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工作中还存一些问题与不够。一是党员干部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以及中央1号文件熟悉还不深入;二是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够,"等、靠、要'思想严重;三是全村残疾人较多,大多生活不能自理,严重影响全村发展;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保持问题导向,结合本村实际,切实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保证我村各项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   〔一〕争取资金改善基础设施。加大生产耕作便道的硬化工程建设,在降低生产运输成本的同时会节省更多时间用于搞好生产。强化引水灌溉工程建设,改善生产耕作条件,同时加强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计划将广场墙面以扫黑除恶、精准扶贫、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等板块进行美化制作宣扬展板,提升群众对相关政策的知晓率。   〔二〕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核心作用,搞好党员的管理和科技培训,做好发展党员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工作,帮助村民解放思想,观念,从而为全村的发展理清思路,凝集合力,形成动力。   〔三〕强化政策宣扬力度。驻村工作队要强化对各扶持责任人的催促,使他们对各自的扶持贫困户按时定量的予以政策宣讲、规划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质帮助或经济支援。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心得体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