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工程概况
本项目截污管线工程主要包括:五支沟、六支沟、七支沟、枣凤沟和胜利干渠东段(胜利干渠张采路以东沟段,即张采路至枣凤沟段)截污管线。管线排水主要采用重力流,部分管段采用压力流。主要管材:重力管采用DN4及DN6,HDPE缠绕结构B型管,压力管和倒虹管采用埋地聚乙烯给水管De315, PE1级,SDR17,PN1.0MPa。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和坡度改变处、跌水处以及直线管段每隔一定距离处均设置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检查井,个别位置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倒虹井、消能井、排泥井、排气井等。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对于排水管道重力管安装完成后应做无压闭水试验,以检测安装的管道及检查井质量。
2编制目的
本施工方案编制目的是为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水环境治理(牛片区)ppp建设项目(二工区)管道施工提供较为完整的纲领性文件,以确保优质、高效、安全文明地完成管道施工任务.
3编制依据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8);
《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水环境治理(牛片区)PPP建设项目》施工图。
4闭水试验实施
4。1闭水试验一般规定
闭水试验应从上游往下游分段进行,形成流水段实验,在管道上游实验完毕后,可往下游试验段充水,倒段试验以节约用水。依据《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8第9。1。9条:无压管道的闭水试验,条件允许时可一次试验不超过5个连续井段。
在试验实施前,施工现场应具备以下条件:
① 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已检查合格。
② 管道沟槽内无积水现象。
③ 全部预留孔洞封堵不得渗水。
④ 管道两端堵板承载力经核算大于水压,除预留进出水管外,应封堵坚固不得漏水.
⑤ 现场的水源满足闭水试验的需要,不影响其它用水;
⑥ 已选好排放水的位置,不得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⑦ 顶管施工,其注浆孔封堵且管按设计要求处理完毕,地下水位位于管底以下.
⑧ 各种设备已购置,材料已备齐,并已加工和配套完成.
4。2闭水试验主要程序
施工准备一--清理检查管内壁一--封堵管(预留洞)一--井段灌注水一—浸泡24小时检查管内壁及接渗水情况补水测量渗水量
检查验收抽水回填土方
4。3闭水实验操作步骤
(1) 选择试验管段: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设计无要求时,管径在7以下按施工段进行试验,如果长度不超过1km,在水源充足的情况下则可以一次性进行。如果长度超过1km,则分段进行,每段小于1km.管径大于7时,进行抽检,由监理或甲方指出抽检位置,为实际管长的1/3长度,也可分段进行。
选择好试验管段后,绘制示意图,确定检查井编号.
(2) 首先将检查井内清理干净,以免充水后井内浮渣漂浮水面,影响测试精度;对管接进行外观检查如抹带有裂缝、脱落等缺陷,及时进行修补,避免灌水时发生漏水而影响试验。
(3) 两端进行封堵
目前统一建议使用管道封堵气囊,以节约封堵和养护时间,为道路回填争取宝贵时间。管道封堵气囊应根据服务管径选择明确的型号,带井检测,因此气囊应该至于检测末端未检测管道中。如果试验水头较高(超过3米),充水前需要对封堵气囊进行固定,固定方法可使用绳索。
注:如用砖砌必须养护3-4天,达到一定强度,再向闭水段的检查井注水.此
外,拆除后需要进行检查,防止因堵头没有被拆除干净而影响管道后期的正常使
用.
(4)预灌水浸泡
准备好足够的水源后,对管道进行灌水,并静置24小时。向排水管内灌水宜
分三次进行:第一次灌水为设计水量的1/3;第二次灌水至设计水量的2/3;第
三次灌水至设计水量。
试验水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实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加2m计;
② 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加2m计;
③ 计算出的实验水头小于10m,但已超出上游检查井井时,试验水头应以上游检查井井高度为准;
④ 浸泡过程中,注意隔段时间往管段中补充水。
(5)进行测试
① 预先准备好量筒,或有刻度的水桶、准备好记录用表、准备好计时用的表和稿纸.
② 闭水试验管道充水时的水位可用水位标尺测定.
③ 充水至设计水深进行渗水量测定时,应采用水位测针测定水位。水位测针的读数精度应达1mm。
④ 充水至设计水深后至开始进行渗水量测定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4h。
⑤ 开始计时,观察液位变化,当液位出现明显变化时,使用量筒量取水向检查井中添加,并记录添加的水量。
⑥ 测读水位的初读数与第二次读数的间隔时间通常取30min。时间到时,确保水位与开始无差别。累计30分钟内向管道中添加的水量。计算出补水量.如第一天测定的渗水量超过允许标准,而以后的渗水量逐渐减少,可继续延长观测
(6) 计算实测渗水量应按下式计算:
q=W/(T -L)
式中q 实测渗水量[L/(min・m)]
W——补水量(L)
T实测渗水观测时间(min)
L-—试验管段的长度(m)
注意公式中各变量的单位,需要的话进行单位换算.
(7) 管道闭水试验时,应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漏水现象,且符合下列规
定时,管道闭水试验为合格:
①实测渗水量小于或等于下表“无压管道闭水试验允许渗水量”表无压管道闭水试验允许渗水量
管材
管道内径Di ( mm)
允许渗水量[m3/(24h -km)]
管道内径Di(mm)
允许渗水量
[m3/ ( 24h - km)]
钢筋混凝土管
2
17。60
12
43。30
3
21。62
13
45,
4
25。
14
46。70
5
27。95
15
48。40
6
30.60
16
50.
7
33。
17
51。50
8
35。35
18
53.
9
37。50
19
54.48
10
39.52
20
55.90
11
41.45
②管道内径大于表9。3.5规定时,实测渗水量应小于或等于按下式计算的允许渗水量;
q=1.25JDi
③化学建材管道的实测渗水量应小于或等于按下式计算的允许渗水量。
q=0。46Di
式中q—允许渗水量[m3/ (24h - km)];
Di--管道内径(mm).
故结合本工程所用管材(HDPE缠绕结构B型管,DN4及DN6 ),本工程的
闭水试验允许渗水量为:
管材
管道内径Di ( mm )
允许渗水量[m3/ ( 24h • km)]
HDPE缠绕结构B型管
4
1。84
6
2。76
(8)闭水试验及时做好试验记录,填写下表管道闭水试验记录表,准确的填写表中各项空格,记录表格应符合表D.0。2的规定,将上述数值的允许渗漏量填入后,判断管道是否合格.
表管道闭水试验记录表
工程名称
试验日期
年 月 日
桩号及地段
管道内径(mm)
管材种类
接种类
试验段长度(m)
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m)
试验水头(m)
允许渗水量[m3/ ( 24h •km)]
渗水量测定记录
次数
观测起始时间t1
观测结束时间t2
恒压时间
T(min)
恒压时间内补入的水量W(L)
实测渗水量q
[L/(min •km)]
折合平均实测渗水量[L/(min •km)]
外观记录
评语
施工单位:试验负责人:
总包单位:监理单位:
设计单位:建设单位:
(8 )现场签字
表格填写后,由总包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甲方签字,确定管道是否合格,以及是否需要扩大检测范围等其他事项。
(9)排水
如果下游还需要检测,为节约用水,可先对下游的末端进行气囊封堵后,再拆除已测试末端的气囊,将水直接流至下游,如果需要,可进行水泵泵出残余水量,再拆除全部封堵气囊。
否则,就需要先进行水泵排水,待管道中水被排除后,再拆除封堵气囊。
(10)拆除气囊
将气囊中的充气阀门打开,排气后,取出封堵气囊。洗净,晾干留待下次使用。
5水压试验实施
5.1水压试验一般规定
1、管道试压前应进行充水浸泡,时间不少于24h。
2、水压试验的静水压力不应小于管道工作压力的1。5倍,且试验压力不应低于0.80MPa,不得气压试验代替水压试验。
3、水压试验的长度不宜大于10米,对中间设有附件得我管段,水压试验分段长度不宜大于5米。系统中有不同材质的管道应分别进行试压。一般同管径试验长度采用5米。
4、对试压管段端头支撑挡板应进行牢固性和可靠性检查,试压时,其支撑设施严禁松动崩脱。不得将阀门作为封板。
5、加压宜采用带计量装置的机械设备,当采用弹簧压力表的时,其精度不应低于1。5级,量程范围宜为试验压力1。3-1。5倍,表盘直径不应小于150mm。
6、压力管道水压试验前,除接外,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回填高度不应小于0。5m;水压试验合格后,应及时回填沟槽的其余部分。
5。2水压试验前准备工作
1、管道试压采用管道试压泵作为压力源。
2、水源就近采用河道水或生活用水,要满足规范规定的水质要求。
3、压力表采用0—1。5MPa,最小刻度0.02MPa.
4、管道两端分别设置PE管专用法兰与法兰片,用专用堵板封堵,并在盲板
上设置试压设备及附件。
5、盲板采用厂商提供的专用钢板,与法兰头采用①30的螺栓连接,要求试
压段两端有抵挡后背,后背面平整且与管道轴线垂直.
6、连接管上接①20无缝钢管连接打压泵,打压泵上安装有效压力表,钢管管身部位也焊接一块有效压力表。
7、根据现场进水点及施工需要,设堵板进水阀门或在管道相对高点设置进水阀,并在管道相对低点设置排水阀。
8、在管道上端相对高点安装排气阀,各类阀门在使用前应清除阀门内污物,检查阀杆是否转动灵活,以及阀体、零件等有无裂纹、砂眼等.阀门安装的位置及阀杆方向,应便于检修和操作,安装平正牢固。
5.3水压试验主要程序
5。4水压试验操作步骤
1、注水与排气
(1) 根据现场情况从下游端注水,总用水量根据实际长度进行调整。水量可计算:水量V= n R2L。打压测试时,水温需维持在25C以下。
(2) 开始注水时,灌水进水需从试压管道的进水盲板下方开端开始注水,排气需为试压管道的高端部位12点方向,确保为最高点进行排气。注水要缓慢进行以免混入空气,管道水流速不超过0。3米/秒.先开排气阀,进水端注水时,排气端要维持阀门开放,让水流持续流动排气,流量要充足,进水管、排气管道孔径要大于1mm .维持足够时间后,确保管道中的空气全部排出再将阀门关闭.
(3) 管道灌满水后,打开放气阀,管道浸泡24小时候才能打压。
2、预试验
(1 )缓慢地将管道升压至试验压力并稳定30min,期间如有压力下降应注水补压,但不得高于试验压力,并计量恒压时间内补入试验管段内的水量。检查管道接、配件等处有无渗漏现象。当有渗漏现象时应中止试压,并应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后再重新组织试压。
(2 )当按上述规定完成后,应停止注水补压并稳定30min;当30min后压力下降不超过试验压力的70%,则预试验结束;否则重新注水补压并稳定30min再
进行观测,直至30min后压力下降不超过试验压力的70%。
3、主试验
(1) 在预试验阶段结束后,迅速将管道泄水降压,降压量为试验压力的
10%〜15%.期间准确计算降压所泄出的水量,设为AV ( L ) o按下式计算允许泄出的最大水量"匕心(L)
△扁心=1奶AP「况+
式中:V——试压管道的总容积(L);
&P—-压量(MPa )
一水的体积模量(MPa),不同水温时片即见表1;
EP——管材的弹性模量(MPa ),与水温和压力时间有关,见表2;
电―道内径(H1 );
% 管材公称壁厚(H1 )。
当AV大于叫停止试压。泄压后排除管内过量空气,再从预试验阶段重新开始试验。
(2 )每隔3miii记录一次管道剩余压力,应记录30mino当30min内管道剩余压力有上升趋势,则水压试验结果合格。
(3 ) 30min内试压管道剩余水压无上升趋势,则应再持续观察60mino当
在整个90min内压力下降不超过0. 02MPa,则水压试验结果合格。
(4) 当主试验阶段上述两条件均不能满足时,则水压试验结果不合格,应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后再重新组织试压.
(5) 计算实测渗水量应按下式计算:
W
q -^77 x WOO
I. Li
式中q—实测渗水量(L/min • km);
W恒压时间内补入管道的水量(L );
T从开始计时至保持恒压结束的时间(min)
L ——试验管段的长度(m)。
(6) 压力管道采用允许渗水量进行最终合格判定依据时,实测渗水量应小于下列公式规定的允许渗水量。硬聚氯乙烯管实测渗水量应小于或等于按下式计算
的允许渗水量:
Di p 1q = 3'25 '' 1440
式中 q一允许渗水量(L/rnin km );
Di—道内径(mm );
P——压力管道的工作压力(MPa );
a——温度一压力折减系数;当试验水温0°〜25。时,a取1;
25° 〜35。时,a取 0.8 35° 〜45。时,a取 0.63
故结合本工程所用管材(埋地聚乙烯给水管,De315),本工程的闭水试验允
许渗水量为:
管材
管道内径Di(mm)
允许渗水量[L/ (min • km)]
HDPE缠绕结构B型管
315
0。 875
(7)水压试验及时做好试验记录,填写下表管道水压试验记录表,准确的填写表中各项空格,记录表格应符合表D。0.3的规定,将上述数值的允许渗漏量填入后,判断管道是否合格。
表C°0°3注水法试验记录表
工程名称
试验日期
年 月 日
桩号及地段
管道内径(mm)
管材种类
接种类
试验段长度 (m)
工作压力(MPa)
试验压力(MPa)
15min 降压值(MPa )
允许渗水量
[L/(min • km)]
渗
水
量
测
次数
达到试验压
力的时间t
1
恒压结束时间
t
2
恒压时间T
(min)
恒压时间内补入的水量W(L)
实测渗水量q
[L/ ( min •km )]
1
2
定
记
录
3
4
5
折合平均实测渗水量[L/ (min -km)]
外观
评语
施工单位:试验负责人:
设计单位:
记录员:
监理单位:
建设单位:
6安全
(1)做好安全技术交底,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指导违章操作.
(2)施工范围内过路以及沟槽等危险部位,必须设置加盖等防护措施.
(3)对管道进行试验时,要告诉民工不要敲击,以免出现管道爆裂伤人。
(4)对井内水位进行检测时,上下井注意安全。
(5)试压时后背10米范围内不许站人,禁止闲杂人等在试验范围内逗留。
(6)试验前对PE管材焊处作出标记,重点监视。
7施工注意事项
(1)渗水量试验是对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总检验的重要环节之一,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渗水量的合格与否与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都有密切的关系。
(2)加强试验前对检查井、管道、支管连接处的全面检查和整修。
(3)试验合格后,所有管道要在全线完工前打开,避免留下隐患.
(4)试验过程中,如遇较大面积的渗水或漏水,就及时将管内水抽出进行处理,待处理完毕达到要求时,再次灌水试验直到合格为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