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心小学地震事故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10076893 上传时间:2025-04-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心小学地震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心小学地震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心、小学地震事故应急预案 为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有力、有序、有效地做好地震应急工作,提高对破坏性地震的快速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轻地震灾害对师生及学校财产安全和教学设施的影响,依照《地震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防震减灾条例》和《地震应急预案》,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抗震救灾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主任: 职责: (1)震前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学校师生及家属防震减灾的自觉性和抗御灾害的能力,震后搞好救灾宣传。 (2)迅速了解、收集我校震情、灾情,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 (3)负责与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和各有关部门应急机构保持联系,上报校抗震救灾情况,向校防震领导小组报告上级意图,通报有关部门应急机构抗震救灾行动情况、协调本校与上级有关部门应急机构行动方案,了解、汇总应急工作进展情况,传达领导小组指示。 (4)负责处理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办理抗震救灾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事项。 (5)各部门救灾工作的协调、调度,对内对外联络。 办公室设四个组 1、安全疏散组: 组长: 成员: 2、治安组 组长: 成员:保卫科值班人员 职责:维护校区秩序;重要设施的安全保卫;打击国家、人民的财产及其他犯罪活动。 3、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组 组 长: 成员:卫生室人员、任课老师 职责:震前负责组建足够的医疗救护队伍,制定切实的医疗救护与防疫方案,做好医疗器械和药品的应急准备;震后组织现场救护、安置伤员,做好死亡人员处理和环境的消、杀、灭工作,预防传染病蔓延。 4、后勤保障组 组长: 成 员:总务处、办公室工作人员 职 责:负责交通管理,车辆调度,救灾物资和人员的运送,确保校区交通畅通和对外联络交通的保障。地震信息及抗震救灾领导小组指示的快速传递,做好震后通信线路及设备的抢修,确保抗震救灾工作顺利实施。保障抢险救灾物资的储备、调运、分配,保证师生与家属生活必需品及其他救灾物品的配给与发放。 二震前预防工作和抢险救灾的组织准备 1. 开展防震减灾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教育,增强师生地震应急意识,提高自防、自救、互救能力。 2. 建立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地震应急方案和实施细则。 3. 根据破坏性地震应急时的职责,对有关人员进行抢险救灾知识的培训和地震应急救援演习。 4. 做好地震灾害评估的准备工作。一旦发生地震,保证能及时收集、上报地震灾害信息。 三、应急预案启动 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发布后,根据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部署和工作要求,启动应急预案。 1. 及时发布临震信息,通知各处室、级部启动应急预案, 做好抗震救灾的各项准备。 2. 学校领导小组和抢险救灾队伍迅速进入岗位,随时待命,组织人员昼夜24小时值班,并安排人员加强对重点单位和重要目标的警卫,做好防范工作,确保安全。 3. 认真组织好抗震救灾准备工作的检查,必要时组织全体师生的避震疏散。 4. 必要时提前对重要档案、物资和器材、设备等进行安全转移。 四、地震真正来临时,马上启动《小学防地震疏散演练方案》 1、原地避险:学生原地避险(用书包保护头部,就近掩藏在课桌旁或桌下,注意教室上方的电灯、音箱等物品)。 2、组织疏散:安全疏散组成员迅速奔赴现场组织学生疏散。 疏散路线与要求: 根据班级位置确定下楼顺序为: 疏散路线:学生由前后门有近及远,楼层由低到高有序撤离走廊。 一楼班级:5.1由一楼西门出,至南操场集合。5・2由一楼至大厅,走大厅东门,至南操场集合5.3由一楼至大厅,走大厅西门,至南操场集合 二楼班级:(1・4先,1.3后)1.1直接下至一楼走大厅,分两路由大厅东门、大厅西门出,至南操场集合。1・2直接下楼至一楼,(拐弯)由一楼西门出,至南操场集合。1・4直接由二楼向东行,由二楼东门出,经厕所大台阶下至南操场集合。1.3直接由二楼向东行,由二楼东门出,经厕所大台阶下至南操场集合。 三楼班级:(3.2先,2.3后)2.1由三楼下至一楼,走大厅,分两路由大厅东门、大厅西门出,至南操场集合。2.2由三楼下至一楼,(拐弯)由一楼西门出,至南操场集合。3.1由三楼向西下至一楼,走大厅,分两路由大厅东门、大厅西门出,至南操场集合。3.2由三楼向东行下至二楼,由二楼东门出,经厕所大台阶下至南操场集合。2.3由三楼向东行下至二楼,由二楼东门出,经厕所大台阶下至南操场集合。 四楼班级:(4.2先,4.3后)3.3由四楼下至一楼,(拐弯)由一楼西门出,至南操场集合。4.1由四楼下至一楼,走大厅,分两路由大厅东门、大厅西门出,至南操场集合。4.2由四楼向东行下至二楼,由二楼东门出,经厕所大台阶下至南操场集合。4.3由四楼向东行下至二楼,由二楼东门出,经厕所大台阶下至南操场集合。 3、疏散步骤: (1)在教室内上课的班主任或教师要沉着、冷静,教育学生不要慌乱,听从老师安排,指挥靠门最近的两位同学立即把前后两个门全部打开,指导学生按演练程序有序撤离, 撤离过程中尽量小步快移。 (2)班主任立即赶到楼道等待本班学生,组织本班学生迅速撤离到操场集结。 (3)上体育课的班级,由上课的体育教师带领学生就地在操场集合。 (4)在实验室上课的班级,由上课老师负责组织从最近的路线撤离到操场集结。 (5)负责安全疏散的人员,分别站在各楼层楼梯、转角处,负责疏导学生,维持秩序。并安排一名成员在本楼层的学生撤离教室后,检查所负责的楼层、教室是否有人员滞留,确认无人时紧急离开。 4、清点人数:各班主任或教师带领学生撤离至操场后,立即清点学生人数,并向疏散组组长报告;与此同时,疏散组其他成员同时清点好教职工人数,也向疏散组组长汇报。疏散组组长汇总后,向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组长汇报人数。 五、震后应急措施 破坏性地震灾情发生后,学校抗震救灾领导小组根据地震灾害的严重程度,采取应急措施,做出相应级别的响应。 1. 迅速召开全体领导小组会议,通报震情、灾情,及时传达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指示和工作要求,部署抗震救灾工作,明确具体部门和人员,落实工作职责。 2. 根据分工,组织应急力量和救灾队伍救治伤员,参与 学校的抗震救灾工作和组织抢险工作。 3. 及时调拨各类救灾资金、物资和器材用于抗灾自救。 4. 做好震情的收集、汇总工作,及时上报市教育主管部门抗震救灾指挥部,做好协调工作,并根据上级要求,统一对外发布本系统内情况。 六、保障措施 破坏性地震灾情发布和地震灾害发生后,学校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完善各项保障措施,努力将地震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总务处积极做好资金、物资及相关人员的保障工作,积极做好受灾师生的避难安置工作。政教处、教导处及各级部等组织抗震救灾队伍参加抢险救灾。办公室、少先队、工会等负责做好受灾师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及时消除地震带来的负面影响,稳定师生的思想情绪;对受灾学生进行健康卫生教育,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疫病防范工作。教导处负责维护好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办公室负责震情信息的收集、汇总、上报和信息对外发布工作;对受灾学校抗震救灾工作的开展情况实施监督,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考核。 七、责任追究 本预案启动后,凡参与执行任务的有关部门和个人必须无条件执行。对拒不执行上级命令、玩忽职守、贻误救灾造成重大损失的领导、直接责任人和工作人员,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责任追究和处罚。 本预案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完善、机构调整,以及应急处置和各类应急演练中发现的新情况,适时予以修订。 小学突发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为了有效提高自然灾害事故应急反应能力和救灾工作整体水平,建立和完善灾害救助应急体系,最大限度地减轻或消除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和校舍安全,维护校园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1、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全面负责学校突发自然灾害事故的处理工作;依法履行安全工作职责,做好督察工作。 主要职责:及时向学校领导和上级相关部门如实汇报学校突发自然灾害事故的相关情况。 二、工作措施 (一)预防措施 (1) 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自然灾害事故的领导和管理。将预防自然灾害事故的工作纳入学校管理工作,并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 (2 )经常性地对校舍、场地、围墙、山坡、水沟、烟囱、电线及树木等建筑物开展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在自然灾害事故发生前做好师生员工的疏散安排工作。 (4)增加投入,切实加固好易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的基础设施。 (5)不乱拉乱接临时线路,不违章使用电器,严格控制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及管理。 (6)开展灾害自救、恶劣天气自救逃生知识学习活动。 (7)按规定使用和管理好消防器材,落实学校消防责任制度。 (8)暴雨、雷电等恶劣天气,严格按规定停止教学活动,请家长配合接送学生。 (9)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自然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校师生员工的防灾抗灾知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自然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员工防灾抗灾的意识和基本技能。 (10)认真搞好各项物资保障,严格按预案要求积极筹备,落实饮食饮水、防冻防雨、教材教具、抢险设备等物资落实,强化管理,使之始终保持良好战备状态。 (二)应急处理措施 根据自然灾害事故的发生情况,结合本校特点,启动相应的自然灾害事故的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和处置。保证组织落实、人力落实、应急器材落实,以最快的、最高效的办法处置事件,确保师生员工的安全。 (1)发紧急撤离、集中信号。 (2)立即停止一切活动,所有在场领导和人员参加学校的救援和疏导。学校在上课时由各任课教师带领学生按指定线路到指定地点集中,班主任立即到班,学校领导及老师在确认没有学生时最后一个撤离。 (3)学校要组织任课教师、班主任按照平时消防演练逃生的路线有组织、迅速地疏散学生,地震、火灾等其他灾害发生时如安全通道被破坏无法安全撤离时,要稳定学生情绪,并引导学生转移到相应安等待救援。 (4)紧急撤离时,学生应停止一切活动,不得携带书包,迅速离开现场,听从老师指挥,互相照顾,帮助弱小、有病同学撤离。 (5)学校门卫听到信号后要打开所有大门,总务处工作人员立即检查应急通道是否畅通。 (6)工作时间发生火灾时,发现者除拨打电话119、110报警外,要迅速报告学校领导。校领导应立即指挥工作人员关闭电源;夜间发生火灾时,发现者要大声呼救,立即打119、 110报警电话,并报告学校领导。 (7)发生漏水现象危及学生安全的应立即切断水源(消防用水源除 外)。 (8)除不可抗力的地震等自然灾害外,人为引起的灾害应保护好现场,协助、公安、消防部门进行事故现场分析,查明原因。 (9)协助相关部门作好善后处理工作。 三、工作要求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经常宣传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知识,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安全保护意识。加强日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努力减小自然事故的损失。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建立预警快速反应机制,增强人力、物力、财力储备,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事故,快速反应,及时高效地做好处置工作。 (4)在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期间,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并设立和开通值班电话。 (5)严格执行重大自然灾害事故报告制度。对发生的 事故做到按程序逐级报告,并以最快的通信方式报告有关部门,确保信息通畅。 四、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小学疫情防控期间师生就餐方案 为保证正常有序开学、确保开学后孩子就餐安全,学校积极联系家长,向家长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建议学生开学后在学校吃饭,严禁学生去校外“小饭桌”就餐。学校原有学生餐盒11个,后购进2个,完全满足在校就餐学生需求。 学校就餐方案: 为深入贯彻认真落实把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特制定疫情防控期间就餐工作方案。 一、学生就餐 1. 实行错时错峰就餐。就餐带入安排:3.6班由教室经操场,由南楼西楼梯到东餐厅就餐;5.1班由教室经操场,由西餐厅楼梯进入就餐,学生保持1米距离,班主任组织学生排好队有序带入餐厅。餐厅就餐,学生固定桌号、固定座位、分隔就餐,就餐之后集体排队有序离开带回班级;教室就餐,教师分餐,待全体就餐结束排队交餐盒。 2. 学生上下楼梯、排队时,一律保持一米以上或2个以 上台阶的间距,面向同一方向。 3. 班级统一组织排队洗手,班主任指导、督促学生在餐前、餐后分别使用肥皂(洗手液)用流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班主任逐个检查监督。 4. 学生到固定位置就餐,每生之间间隔一个空位,排桌只坐一面学生,不能对面坐,避免交叉感染。 5. 学生一律从东门进餐厅,从西门出餐厅,行走方向一致。加餐时,单向行进,路线固定,避免加餐处拥挤。 6. 就餐前后,学生务必戴罩。待学生在固定位置坐好后,方可摘下罩。待就餐完毕,将罩戴好后,方可起身离开。 二、教师就餐 1. 实行错时错峰就餐 教师在办公室自测体温,体温正常,到餐厅就餐。第四节课没有课的教师11:就餐,第四节课有课的教师12:就餐。 2. 要求教师在就餐前后分别使用肥皂(洗手液)用流水洗手,用干手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 3. 教师排队就餐时,一律保持一米以上或2个以上台阶的间距,面向同一方向。 4. 教师就餐,每人之间间隔一个空位(一般为每桌2人),排桌只坐一面,不能对面坐,避免交叉感染。 5. 就餐前后,教师务必戴罩。就餐完毕,将罩戴好后,方可起身离开。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