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档案管理学》复习提纲:
[1] 重点概念:(必弄清楚)
1、档案:(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
历史记录。一一《档案工作基本术语》
2、档案工作:档案工作就是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管理档案,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服务的
工作。工作内容在狭义上:档案具体业务工作(8个环节) 收集一整理一签定一保管 检索一利用一编研一统计
3、全宗:全宗一个独立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著名人物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有机
整体。简单地说:一个立档单位的全部档案就是一个全宗。
4、全宗群:由若干个具有时间、地区、性质等共同特征的全宗组成的群体,即具有某些历
史联系的若干全宗群体。在意义:全宗群是在全宗理论基础上进一步解决全宗 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种科学原则(“全宗群”的全宗要集中保管,不能分散。)
5、立档单位:立档单位是与全宗相对而言的,其档案能够构成档案全宗的国家机构、社会
组织或个人即称为一个立档单位。
6、归档国家对各单位向档案部门移交归档文件材料的规定。具体包括三项内容:(1)
归档范围。(2)归档时间。(3)归档要求。
7、立卷:对办理完毕而又有查考保存价值的文件,按照它们的形成过程中的联系和一定的
规律组成案卷,叫立卷。
8、档号:亦称档案号。是以字符形式赋予档案实体的用以固定和反映档案排列顺序的一组
代码。档号通常包括全宗号、案卷目录号、案卷号、件号、页号。
9、分类方案:全宗类档案整理标列各个类目名称,表示全宗内档案分类体系的纲要,有称
“分类大纲”。
10、案卷:案卷是文书立卷的结果,是关于某项工作活动或某一问题的有密切联系的、系统
的文件组合体,是文书档案的基本保管单位。
11、件:件是档案保管的最小个体,一般以每份文件为一件。
12、档案鉴定:档案价值的鉴定工作是指各级各类档案馆和档案室按照一定的原则、标准和
方法来判定档案的价值,确定档案的保管期限,并据此剔除失去保存价值的 档案予以销毁的一项档案业务工作。它贯穿档案工作的始终,决定每份档案 文件的去留)
13、档案利用:档案利用,是档案利用者通过档案利用工作系统查找、利用档案信息,满足
其利用需求的行为过程,也是档案信息资源潜在的利用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
14、开放档案:开放档案就是将一般可以公开和保密期限满的档案,解除“禁闭”,向社会
开放,允许档案用户在履行简便的手续后,即可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开发 利用。
[2] 重点问题:一一(重点复习)
1、档案的概念?本质属性?特点?分类?
档案的概念:档案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保存备查的各种形式和载体 的数据、信息和知识的记录。也可表述为档案是原始的数据、信息和知识的记录。
档案的本质属性:原始的历史记录
档案的特点:
1、档案的范围越来越宽,档案的覆盖面越来越大,档案的内容成分越来越复杂,经济和科 技进步等方面的档案覆盖面越来越大;
2、档案形成者多样化带动档案所有者形式的多样化,有全民所有的、集体所有的、私营和 个体所有的,还有中外合资、合作经营等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的档案;
3、档案载体越来越丰富,除了纸质的外,大量的其他各种新型载体的档案越来越多。
档案的意义:
1、档案是各种组织和个人在其特定的社会活动中积累形成的;
2、档案是保存备查的文件;
3、档案内容的积累方式和载体是多种多样的;
4、档案是原始的历史记录
档案的分类:
① 按档案的内容分:
1. 文书档案(分党、政、工、团档案)
2. 科技档案(分基建档案仪器设备档案)
3. 专业档案(分会计档案、教学档案、人事档案)
② 按记录载体和方式不同分:
1、文字档案2、声像档案3、实物档案4、电子档案
③ 按档案形成者的性质不同分:
国家机关档案、党派团体档案、企业档案、名人档案
④ 按档案形成时间标准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档案: ——历史档案民国档案、明清档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档案: ——现行档案
⑤ 按中国历史时期分:
古代近代现代
2、档案的凭证作用即为什么人们遇到问题要查档案?档案作用的双重性?
档案的凭证作用:
(1)从档案的内容来看,它是从当时当事直接使用的文件转化而来,而非事后人为编制的, 因此它客观地记录了以往的历史情况,是令人信服的历史证据。
(2)从档案的形式特征来看,文件上保留着真切的历史标记,如当事人的签字、亲笔文稿、 机关和个人印章、原始照片、原版地图、原声录音磁带等。
档案作用的双重性:
指档案具有现行效用和历史效用,也称第一价值和第二价值。第一价值(现行效用)即文件 对其形成机关的价值,其实现一般是在档案室阶段(先保证本机关用一一10年后移交档案 馆);第二价值(历史效用)即档案对其他个人和机关的利用价值,包括证据价值和情报价 值。其实现主要在档案馆阶段。
3、文件转化档案的3个条件?档案载体的演变及多样的形式?
① 文件转化为档案的必要条件
(1)、文件必须办理完毕(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文件的归宿)
(2)、文件应对日后工作有查考利用价值。(凭证价值和参考价值)
(3)、文件必须按照一定规律集中保存。(文件是档案的基础,档案是文件的精华)
② 就档案的载体而言,我国既有古代遗留下来的龟甲兽骨、竹简木牍、金石、贝叶、缣帛等 档案,又有近现代少数民族地区沿用的古老形式的档案、也有以纸张为主的书面文电等传统 形式的档案,还有胶片、磁带、磁盘等现代形式的档案。
4、、档案工作的8大内容?工作的基本原则?
按工作内容分:收集一整理一签定一保管一一检索一利用一编研一统计工作
档案工作基本原则: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便 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5、档案有那些机构?各机构的基本职责和任务?
① 机构:档案室、文件中心和档案寄存中心、档案馆
档案室的基本任务:
1、对本单位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文件的归档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2、接受和保管本单位各部门应归档的工作,进行必要的整理、鉴定、统计、编目和研究, 积极开展利用工作,同时收藏和管理一些有关的内部书刊等资料,配合档案提供利用;
3、定期把具有长远保持价值的档案向档案馆移交。
文件中心主要职能:将文件从其形成单位接收、存储进文件中心;提供准确、快捷的文件借 阅服务、满足文件形成者的需要;保证所接收和管理的文件的安全,进行科学管理;根据由 文件形成单位制定、档案馆批准的档案保管期限表对文件进行挑选和鉴别,销毁不需要继续 保存的文件,并向档案馆移交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档案。
档案寄存中心:主要为不具备充分保管条件的企业单位、破产单位、社会团体、公民个人等, 提供文件与档案的寄存服务。
档案馆基本职责:是集中统一管理党和国家需要长远保管的档案和有关资料,维护历史的真 实面貌,为现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历史的长远需要服务。
基本任务:1、接收与征集本级各机关、团体及其所属单位具有长期和永久保存价值的档;2、 案以及有关资料,科学地管理;3、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开展档案资料的利用工作;4、参与 编修史志的工作
6、收集工作要做到哪“十收一补?
十收:1.处理完毕的有保存价值的文件随时收。
2. 经常用的文件要履行借阅手续定期收。
3. 本单位发文在盖章时连同底稿一起收。
4. 会议文件材料要事先做到工作及时收。
5. 常规性材料(简报、统计报表、会议记录)做到心中有数逐项收。
6. 内部材料要掌握线索有针对性地跟踪收。
7. 在机构人员变动时要提前收。
8. 年节放假,保密检查集中收。
9. 年末归档前全面收。
10. 归档发现不全反复收。
一补:未做记录的重要活动和事项及时补。
7、档案保管工作的方针和基本任务(四不)?
档案保护工作的方针一一“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档案保护基本任务:四不
① 维护档案管理实体的秩序化状态。固定位置,保持一一不乱、不散、
② 尽量保持不受外界影响,延长档案物理寿命。 保持一一不丢(丢失)不坏(损失)
8、库房八防指什么?库房两控即温湿度的要求?为什么要控制温湿度?
八防:防尘、防光、防火、防水、防潮、防尘、防虫、防盗
库房为什么要控制温度和湿度?
库房中保存的资料是以纸为载体的,纸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纤维素一方面具有水解性, 能与水发生反应,使纸霉烂结块;另一方面具有氧化性,能与氧化剂发生反应,聚合度下 降,造成纸发脆。如果光、氧化剂和水份三者同时作用纤维素,氧化速度会更快。因此必 须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以保护档案的寿命。
9、档案分类有哪三大层次分类?常见的分类方法有哪4种?
档案分类序化的三大层次:
1、序化的最高层次:区分全宗、全宗群
2、序化的次高层:全宗内案卷的分类
3、序化的最低层:卷内文件分类
常见的分类方法
1、按档案文件的来源分类:
(1)组织机构分类法2、作者分类法3、通讯者分类
2、按档案文件产生时间分类:
(1)、时期分类法 (2)、年度分类法。
3、按档案文件的内容分类::
(1)、问题分类法(2)、实物分类法(3)、地理分类法
4、按档案文件的形式分类:
(1)、名称分类法(如土地证存根、会计凭证)
(2)、载体形态属性)分类法(如:照片、录音带)
(3)、文件形状规格分类法:(如成卷的、成张的、不同开本、不用尺寸)
10、案卷级的档案整理方法有哪7大程序?其与文件级的整理方法主要有哪些不同?
案卷级的档案整理方法7大程序:
(1)组成案卷单位
(2)排列卷内文件
(3)确定文件位置编号
(4)填写卷内公文目录
(5)填写卷内备考表
(6)填写案卷封面
(7)装订成卷
文件级的整理方法
第一步件的确定
第二步文件的修整
第三步装订
第四步分类排列
第五步编制归档号
第六步编目
第七步装盒
第八步入库排架
11、为什么要以反映机关的文件为主组卷?卷内文件排列的方法有哪些?
每一份文件都有一个制发机关,在文书立卷时,各个机关都以本机关制发的文件为主立 卷,就能是所有文件不遗漏。同时,文书立卷以本机关形成的文件为主,可以真实而全面地 反映本机关的主要工作情况,以备今后考查其发展历史或清查有关问题之用。反之,如果不 以本机关形成的文件为主立卷,把收到的所有文件都立进卷中,势必形成试卷文件的大量重 复。
卷内文件排列的方法
① 同一份文件排列的规定
正件在前,附件在后;
正本在前、定稿在后;
批复在前、请示在后;
转发文在前、被转发文在后;
② 文件与文件之间,则按文件重要程度排(重要在前,次要在后)
① 按文件制作单位的级别排中央、省、市
② 在本机关中心工作中的地位即部门职能重要度(重要部门前,辅助性在后)
③ 与中心问题关系的紧密度来分前后
④ 本机关的文件在前,外机关的文件
⑤ 结论、决定、判决性材料在前,依据性材料在后
⑥ 图样材料一一图样目录在前,再按目录进行
⑦ 图文交错材料一一说明或指示在前,图样在后,总图样在前局部或补充说明在后
③ 采用按时间顺序先后排列卷内文件
▲适应单一特征(责任者、名称)组卷的案卷。
例:总结、会议记录等可按日期先后排。
▲复式排列法
1、按问题+时间
(例:XX公司关于干部任免、处分、调动情况报告。采取先把同一问题文件集中,再把同 一问题文件按形成时间先后次序)
2、按名称+时间一一报表、名册、统计
3、按地区+时间一一适用于不同地区文件的组合
4、按责任者(通讯者)+时间
④ 按姓氏笔画排:
此法适用于人事案卷以及信访案卷。
⑤ 按自然形成规律排:
① 简报、院报、通讯等按原编期号排。
② 按事件发生的办理的先后顺序排,主要适应一个案件或一项工作等组成的案卷。
③ 按文件办理处理的先后顺序排,主要用于按工作活动或问复文件组合案件。
12、国家保管期限有哪几种?按时间归档文件时,遇到一些无时间和特殊时间怎样处理? 国家《档案法》规定保管期限的划分(3种)
(1)永久保管:凡是记述和反映本机关主要职能活动和基本历史面貌的,对本机关、国家 建设和历史研究有长远利用价值的档案,列为永久保管。
(2)定期长期:凡是反映本机关一般工作活动,在较长时间内对本机关工作有查考利用价 值的文件材料,列为长期保管(16 — 50年)
(3)定期短期:凡是在较短时间内对本机关工作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列为短期保 管(15年及以下)
无时间:在文件没有注明日期的情况下,就要考证和判定文件的准确日期和近似日期,并据 以按年度合理地归类。可以根据文件的不同情况采取各种不同的考辨方法,譬如从分析文件 的内容来判定日期,或从研究文件的制成材料、格式、字体和各种标记来判定日期等。
特殊时间:可以使用专门的年度来进行工作,如学校的教学年度(即学年)、粮食部门的粮 食年度、兵役部门的兵役年度、会计部门的会计年度等。各种专门年度的计算方法不同,而 且由于环境的不同有所变化,因此,整理和管理档案,必须掌握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各有关 部门年度的特点。
(第二问参考P120)
13、文献按产生次序与加工整理深度分为哪几种?大事记与年鉴有什么区别?
文献按产生次序与加工整理深度分:
零次文献:指未发表或不宜公开和大范围交流的各种文书材料。(会议记录、录音)
一次文献:也称原始文献,公开出版、发表的图书、报纸、文件等
二次文献:文献的检索工具(索引、文摘、汇编、书目、大事记)
三次文献:以一次文献为基础,二次文献为手段,将大量有关信息综合加工而成。[专题摘 要、年鉴、手册等]
1、大事记
大事记是按照时间顺序,简要地记载一个单位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发生的大事和要事的一种二 次加工档案编研成果。
(1)大事记的体例可以分为:编年记事体、分类编年体和本末记事体三种。编写大事记一 般使用的体例是编年记事体。编年记事体是一事一记,逐年、逐月、逐日以时间发生的时间 先后为序记述,一日数事,则分条记述。
(2)编年记事体的格式有两种,一种为两段式:时间一一大事内容。另一种为三段式:时 间一一大事内容一一备注。(备注起到注明材料出处的作用)
(3)大事记的记述范围
大事记的记述范围为:各种重要的决定、办法、通知等文件的颁布实施情况;各种重要的会 议和活动情况;区域和隶属关系变化;机构建立和调整、名称更改;领导成员的任免情况和 重要活动情况;本单位内部机构的设置、调整和人员任免情况;奖励、处罚等情况;重大项 目建设、重大成果取得情况;获得的各种重大荣誉;上级领导视察、检查工作;重要外事活 动;重大灾害、事故、案件的发生;其他大事、要事、新事。
2、年鉴
年鉴是以记述单位一年内新情况为主要内容的历史性资料工具书。
⑴年鉴的特点:
① 年度性。年鉴是以年度为时间单元逐年编写的,原则上每卷只反映一个年度内所发生的各 种大事、要事、新事以及有关的资料、信息和数据,所以年鉴具有年度性。年度性是年鉴的 本质属性。
② 资料性。单位年鉴以资料为主,集中、系统地记载和反映单位某年度的基本情况,为单位 领导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摸索规律和进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所以人们说单位年鉴是看 得见,摸得到”的数据资料库。
③ 权威性。年鉴是昨天的记录,今天的镜子,明天的见证。”撰稿人所提供的稿件必须是忠 实依据单位档案文件所记载的事实,符合单位客观实际,并经过严格审查的权威历史资料, 所以企业事业单位年鉴必然具有权威性。
④ 实用性。单位年鉴是单位内部不可缺少的一种工具书,它“集万卷于一册,缩一年为一瞬”, 将单位内部相应年度内有关新资料汇于一册,翻阅方便,随时可查找到所需的信息、资料和 数据。
年鉴的内容
一、基本概况:简述本机关性质、职能、隶属关系、机构沿革情况、年度工作的指导思想、 总体情况等。
二、组织机构、编制的现状及变动。
三、人事任兔及调动:主要是单位负责人及中层干部任
四、一年中重要文件印发:一般选取规定性,业务性的办法、意见等,十只文件左右即可
五、一年中重要大事记载:在年度大事记中选取十条左右即可。
六、一年来主要工作实绩及存在问题。
七、单位.部门和个人奖、惩状况
八、现有机构、人员一览表。
[3]重点掌握:一一案卷级组卷方法(实训过的)有实训教材P1161-3类型的题目 注意掌握
1、指出立卷特征一一熟悉各种主要立卷特征(如:问题 时间名称等)详见P119
(一)年度分类法(保证分类质量关键一一P120)
要求根据准确的日期归入相应年度类别。
(二)组织机构分类法
一般有一个机构设一个类,机构名就是类名
(三)问题(事由、职能)分类法
一般在不可能或不适于组织机构分类,或每个机构内文件相当多时,才采用。
2、卷内文件排序一一掌握卷内文件排列的方法,并灵活运用
卷内文件排列的方法
① 同一份文件排列的规定
正件在前,附件在后;
正本在前、定稿在后;
批复在前、请示在后;
转发文在前、被转发文在后;
② 文件与文件之间,则按文件重要程度排(重要在前,次要在后)
① 按文件制作单位的级别排中央、省、市
② 在本机关中心工作中的地位即部门职能重要度(重要部门前,辅助性在后)
③ 与中心问题关系的紧密度来分前后
④ 本机关的文件在前,外机关的文件
⑤ 结论、决定、判决性材料在前,依据性材料在后
⑥ 图样材料一一图样目录在前,再按目录进行
⑦ 图文交错材料一一说明或指示在前,图样在后,总图样在前局部或补充说明在后
③ 采用按时间顺序先后排列卷内文件
▲适应单一特征(责任者、名称)组卷的案卷。
例:总结、会议记录等可按日期先后排。
▲复式排列法
1、按问题+时间
(例:XX公司关于干部任免、处分、调动情况报告。)
采取先把同一问题文件集中,再把同一问题文件按形成时间先后次序
2、 按名称+时间报表、名册、统计
3、按地区+时间一一适用于不同地区文件的组合
4、按责任者(通讯者)+时间
④ 按姓氏笔画排:
此法适用于人事案卷以及信访案卷。
⑤ 按自然形成规律排:
① 简报、院报、通讯等按原编期号排。
② 按事件发生的办理的先后顺序排,主要适应一个案件或一项工作等组成的案卷。
③ 按文件办理处理的先后顺序排,主要用于按工作活动或问复文件组合案件。
3、拟写案卷标题一一按照正确案卷标题结构拟写标题
标题(不能超过50字)
拟制要求:
1、案卷名必与卷内文件内容相符。
2、对卷内文件的内容要提炼、概括,字数控制在30字左右,最多不超过50个字。
3、不要概括得过于笼统含糊,使读者无法把握卷内文件内容。
4、符合语法,结构完整,词语搭配得当,标点符号只允许使用顿号。
案卷标题结构:
[作者]+关于+ [内容]的+[文种]
例如:
院办、保卫科、学生处、各系关于23年工作的总结
院办、卫科、卫生处、各系+关于23年工作+的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