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模拟题库
1、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立的治法是
A. 培土生金法
B. 培土制水法
C. 滋水涵木法
D. 益火补土法
E. 益木生火法
【答案】B
2、《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说“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体现气的运动具有
A. 转化性
B. 变化性
C. 普遍性
D. 对立性
E. 统一性
【答案】C
3、具有调节媵理.司汗孔开合作用的气是
A. 肺气
B. 元气
C. 宗气
D. 营气
E. 卫气
【答案】E
4、临床表现中属于偏阴质的有
^面色偏白或欠华
B. 精力偏弱
C. 胆小易惊
D. 性格内向
E. 工作潜力大
【答案】A B C D
5、属于“精气夺则虚”的症状有
A. 神疲体倦
B. 面色无华
C. 气短
D. 自汗
E. 盗汗
【答案】A B C D E
6、某女,55岁。近一个月来,时感惊悸,胸闷,气短,精神不振,自汗,劳累后加重,面色淡白,脉细弱。其病位是
A. /心
B. 肝
5
D. 肺
E. 肾
【答案】A
7、阐述温病卫气营血传变正确的是
A. 病在卫分为病势较轻浅
B. 病在气分为邪已传里,病势较重
C. 病在营分为邪已深入,病势更重
D. 病在血分为邪气更加深入,最为严重
E. 病位越深,病情越重
【答案】A B C D E
8、属于疠气的致病特点的有
A. 传染性强
B. 发病急骤
C. 病情危笃
D. 症状相似
E. 易于流行【答案】A B C D E
9、“阴病治阳”适用证候是
A. 虚热证
B. 实热证
C. 虚寒证
D. 实寒证
E. 寒热错杂证
【答案】C
10、十二经脉气血充盛有余时,流注的部位是
A. 经别
B. 别络
C. 奇经
D. 皮部
E. 浮络
【答案】C
11、壮热,面赤,烦躁,大汗,舌红,脉数,兼见渴,尿少,便秘等症状,其病机是
A. 阳盛化火
B. 邪郁化火
C. 五志化火
D. 脏腑热盛
E. 阴虚火旺
【答案】A
12、肝失疏泄,气机不畅的临床表现有
A. 胸胁胀满
B. 头目眩晕
C. 两乳胀痛
D. 少腹胀满
E. 面红目赤
【答案】A C D
13、七情内伤影响脏腑气机,说法错误的有
A. 怒则气滞
B. 喜则气缓
C. 惊则气乱
D. 劳则气耗
E. 恐则气陷
【答案】A D E
14、与痰饮形成有关的因素包括
A. 外感六淫
B. 饮食不节
C. 七情内伤
D. 三焦水道不利
E. 肺脾肾功能失常
【答案】A B C D E
15、“塞因塞用”适用证候是
A. 真实假虚
B. 真虚假实
C. 阴阳两虚
D. 阳虚阴盛
E. 阳盛格阴
【答案】B
16、在病因学方面,提出著名的“三因学说”的医家是
A. 王清任
B. 华佗
C. 张介宾
D. 陈无择
E. 巢元方
【答案】D
17、偏阴质的体质特征包括
A. 兴奋
B. 抑制
C. 偏寒
D. 偏热
E. 喜静
【答案】B C E
18、与津液代谢关系最为密切的脏腑是
火心肝肾
B. M脾肾
C. 脾肝肾
D. 脾肺肾
£.脾胃肾
【答案】D
19、不属于“七冲门”的是
A. 吸门
B. 飞门
C. 户门
D. 气门
E. 阑门
【答案】D
20、化生为人的气
A. 元气
B. 精气
C. 烦气
D. 人气
E. 浩然之气
【答案】B
21、五脏与奇恒之腑相同的生理功能为
A. 藏精气而不泻
B. 传化物而不藏
C. 泻而不藏
D. 实而不满
E. 传化水谷
【答案】A
22、据《素问•五脏生成》,皮槁而毛拔,其原因是
A. 多食酸
B. 多食辛
C. 多食甘
D. 多食咸
E. 多食苦
【答案】E
23、防止病邪侵害的内容有
A. 顺应四时
B. 药物预防
C. 避免疫毒
D. 适度运动
E. 避其虚邪
【答案】A B C E
24、十二经脉中循行于腹部的经脉,自内向外的顺序是
A. 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B. 足少阴.足阳明.足厥阴.足太阴
C. 足太阴.足阳明.足少阴.足厥阴
D. 足阳明.足少阴.足太阴.足厥阴
E. 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
【答案】A
25、属五行之“土”的是
A. 歌
B. 舌
C.
D. 肉
E. 涎
【答案】A C D E
26、诊察“虚里”主候气之盛衰的是
A. /心气
B. 中气
C. 宗气
D. 肺气
E. 卫气
【答案】C
27、世界上很多事物和现象都存在正反两个方面,皆可用阴阳来表示,体现的是
A. 阴阳的普遍性
B. 阴阳的关联性
C. 阴阳的规定性
D. 阴阳的相对性
E. 阴阳的绝对性
【答案】A
28、邪气侵犯人体后能否发病关键是
A. 正气的盛衰
B. 邪气的性质
C. 感邪的轻重
D. 禀赋的强弱
E. 邪正斗争的胜负
【答案】E
29、“血为气之母”的内涵包括
A. 气能生血
B. 气能行血
C. 气能摄血
D. 血能养气
E. 血能载气
【答案】D E
30、不属于水湿痰饮致病特点的是
A. 致病广泛
B. 变化多端
C. 扰乱神明
D. 局部刺痛
E. 多滑腻苔【答案】D
31、按循经诊断,在胸前“虚里”处疼痛,痛连左手臂及小指,应注意的是
入.心系疾患
B. 肺系疾患
。.脾胃疾患
D. 肝胆疾患
E. 肾系疾患
【答案】A
32、在助阳剂中适当佐以补阴药是
A. 滋阴
B. 温阳
C. 阴中求阳
D. 阳中求阴
E. 阳病治阴
【答案】C
33、人体之气来源于
A. 先天之气
B. 水谷精气
C. 脏腑之气
D. 自然清气
E. 经络之气
【答案】A B D
34、不属五行相生关系传变的是
A. 肝火犯肺
B. 肾病及肝
。.心病及肝
D. 脾病传肺
E. 肺病及肾
【答案】A
35、中医饮食养生不提倡的是
A. 药膳保健养生
B. 注意饮食卫生
C. 提倡饮食有节
D. 克服饮食偏嗜
E. 强调高营养饮食
【答案】E
36、“肝肾同源”理论依据是
A. 同居下焦
B. 精血同源
C. 同寄相火
D. 水能生木
E. 津血同源
【答案】B
37、起于胞中,循行于腹部正中的奇经是
A. 督脉
B. 冲脉
C. 阴维脉
D. 任脉
E. 足少阴肾经
【答案】D
38、劳神过度,易损伤的脏腑是
A. /心肺
B. /心脾
5胃
D. 脾肾
E. 肝脾
【答案】B
39、胆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
A. 主腐熟水谷
B. 主受盛化物
C. 主决断
D. 贮藏胆汁
E. 排泄胆汁
【答案】C D E
40、瘀血质者,辨体施药应忌用的是
A. 辛热温散
B. 阴柔滋补
C. 甘寒清润
D. 疏利气血
E. 固涩收敛
【答案】E
41、属于胃的生理特性的是
^喜燥
B. 喜满
C. 喜润
D. 喜运
E. 喜升
【答案】C
42、某女,55岁。体质肥胖,腹部肥满松软,喜食甜品,中医辨析为痰湿质,易患的疾病是
A. 肺痨
B. 消渴
C. 眩晕
D. 中风
E. 食积
【答案】B
43、手阳明经直接联络的脏是
A. 肝
B. f、
5
D. 肺
E. 肾
【答案】D
44、“商”音的五行属性是
A. 木
B. 火
C. 土
D. 金
E. 水
【答案】D
45、不属于脾的生理功能的是
A. 统摄血液
B. 吸收水液
C. 转输水液
D. 通调水道
E. 运化水谷
【答案】D
46、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有
A. 外感性
B. 季节性
C. 流行性
D. 地域性
E. 相兼性【答案】A B D E
47、某女,40岁。形体偏胖,面色白而欠华,食量较小,喜饮热水,性格内向,动作迟缓,容易疲劳,其体质类型是
A. 偏阳质
B. 偏阴质
C. 痰湿质
D. 气郁质
E. 阴虚质
【答案】B
48、气的运动产生宇宙万物变化的过程,称为
A. 形化
B. 变化
C. 转化
D. 气化
E. 运化
【答案】D
49、阳虚之体慎用寒凉之品是
A. 因时治宜
B. 因人制宜
C. 因地制宜
D. 治病求本
E.阳病治阴【答案】B
50、结石的致病特点是
A. 影响心神
B. 形成肿块
C. 影响血行
D. 致病扉泛
E. 阻滞气机
【答案】E
51、人体内部形态结构包括
A. 脏腑
B. 经络
C. 精气
D. 气血
E. 津液
【答案】A B C D E
52、内燥多见的脏腑包括
A. 脾
B. 肺
C. 大肠
5
E. 胃
【答案】B C E
53、手足三阳经交接的部位是
A. 手
B. 足
C. 头
D. 腹
E. 胸
【答案】C
54、某女,33岁。崩漏,色紫暗有块,小腹疼痛拒按,血块排出后痛减,给予活血祛瘀之剂,再行止血补血之法,其遵循的治疗原则是
A. 单用扶正
B. 单用祛邪
C. 先扶正后祛邪
D. 先祛邪后扶正
E. 扶正兼祛邪
【答案】D55、脏与脏关系中,主要表现为气机调节的两脏是
入.心与肺
B. 肺与肾
C. 肺与肝
D. 肝与肾
E. 脾与肾
【答案】C
56、中医学“治未病”思想表述错误的是
A. 治病必求其本
B. 扶助人体正气
C. 早期正确诊断
D. 及时有效治疗
E. 截断病传途径
【答案】A
57、与女子胞关系最密切的经脉有
A. 冲脉
B. 任脉
C. 督脉
D. 带脉
E. 跷脉
【答案】A B
58、“先祛邪后扶正”适用的病证是
A. 气虚感冒
B. 气虚血瘀
C. 瘀血崩漏
D. 虫积脾虚
E. 脾虚气滞
【答案】C
59、192:胆汁分泌与排泄取决于
A. 肝气的疏泄功能
B. 胆贮藏胆汁功能
C. 胆排泄胆汁的功能
D. 脾气的运化功能
E. 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
【答案】A
60、“肝肾同源”理论依据是
A. 同居下焦
B. 精血同源
C. 同寄相火
D. 水能生木
E. 津血同源
【答案】B
61、影响体质形成的后天因素有
A. 性别年龄
B. 饮食因素
C. 疾病因素
D. 情志因素
E. 地理因素
【答案】A B C D E
62、某女,38岁。持续高热,面红,咳喘,烦渴,脉数有力3天,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精神萎靡.脉微欲绝等表现,此病证变化体现的是
A. 阴阳对立
B. 阴阳交感
C. 阴阳消长
D. 阴阳转化
E. 阴阳自和
【答案】D
63、与肾中精气生理功能关系不密切的是
A. 促进生长发育
B. 促进水液代谢
C. 主骨生髓荣脑
D. 促进生殖功能成熟
E. 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
【答案】E
64、五脏与奇恒之腑相同的生理功能为
A. 藏精气而不泻
B. 传化物而不藏
C. 泻而不藏
D. 实而不满
E. 传化水谷
【答案】A
65、劳力太过致病特点主要有
A. 耗气
B. 耗神
C. 损伤筋骨
D. 损伤津液
E. 损伤心神
【答案】A C
66、风邪所导致的症状,常见特点有
A. 病位游移,变化迅速
B. 病情缠绵,病程较长
C. 多见阳位症状
D. 多见动摇类症状
E. 多见疼痛类症状
【答案】A C D
67、《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皆属于”
A. 肺
B. 脾
C. 肾
5
E./心
【答案】B
68、不属于湿邪性质和致病特点的是
A. 其性重浊
B. 易袭阴位
C. 其性凝滞
D. 易伤阳气
E. 易阻气机【答案】C
69、十二正经中,“络脑”的经脉是
A. /心经
B. 肾经
C. 肝经
D. 膀胱经
E. 胆经
【答案】D
70、属阴阳转化的是
A. 重阳必阴
B. 寒极生热
C. 寒甚则热
D. 重阴必阳
E. 热极生寒
【答案】A B C D E
71、诊察“虚里”主候气之盛衰的是
A. /心气
B. 中气
C. 宗气
D. 肺气
E. 卫气
【答案】C
72、整体观念的内涵包括
A. 五脏一体观
B. 形神一体观
C. 天人一体观
D. 精气神一体观
E. 人与社会统一观
【答案】A B C D E
73、最确切地说明了脏与腑区别的是
A. 实质性器官与空腔性器官
B. 实而不满与满而不实
C. 化生贮藏精气与受盛传化水谷
D. 与水谷直接接触与不直接接触
E. 脏属阴而腑属阳
【答案】C
74、中医学学科属性是
A. 自然科学
B. 社会科学
C. 医学科学
D. 古代哲学
E. 中医药文化
【答案】C
75、表述不正确的是
A. 脑为元神之府
B. 灵机记性在脑
C. 脑为中精之府
D. 脑为髓之海
E. 脑为奇恒之腑
【答案】C
76、肝火炽盛证,使用清泻肝火药物的同时,还可用清泻心火的药物,其原理是
A. 虚则补母
B. 实则泻子
C. 阳中求阴
D. 阴中求阳
E. 抑强扶弱
【答案】B
77、奇经八脉中有“维系一身之阴阳”作用的是
A. 阴维脉.阳维脉
B. 冲脉
C. 督脉
D. 任脉
E. 阳跷脉.阴跷脉
【答案】A
78、“津血同源”最强调的物质是
A. 精
B. 气
C. 血
D. 津液
E. 脉
【答案】D
79、《素问・八正神明论》说:“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此段文字体现的思维方式是
A. 整体宏观
B. 辩证唯物
C. 恒动变化
D. 天人合一
E. 动静相召
【答案】D
80、津能够滋润的部位主要有
A. 皮毛
B. 肌肉
C. 汗孔
D. 血脉
E. 二阴
【答案】A B C D
81、容易侵犯人体上部的邪气是
A. 风邪
B. 燥邪
C. 湿邪
D. 寒邪
E. 毒邪
【答案】A
82、散精以输布津液的是
A. /心气
B. 肺气
C. 脾气
D. 肝气
E. 肾气
【答案】C
83、不属于正治的是
A. 寒者热之
B. 热者寒之
C. 虚则补之
D. 寒因寒用
E. 实则泻之
【答案】D
84、运用阴阳对立制约理论解释的治法是
A. 阴中求阳
B. 阳病治阴
C. 阳中求阴
D. 阴阳双补
E. 回阳救阴【答案】B
85、两脏之间表现为气血关系的是
入.心与肺
B. 肺与肝
C. 脾与肾
D. 肝与肾
E. 肺与脾
【答案】A
86、偏阳质者受邪发病后多表现为
A. 寒证
B. 实证
C. 虚证
D. 热证
E. 郁证
【答案】B D
87、与心主血脉功能密切相关的有
A. 面色
B. 脉象
C. 意识»舌色
E./心胸部感觉【答案】A B D E
88、92:五行学说中“水”的特性是
A. 炎上
B. 稼穑
C. 润下
D. 从革
E. 曲直
【答案】C
89、大实有羸状,是指
A. 真虚假实
B. 实中夹虚
C. 由实转虚
D. 真实假虚
E. 因虚致实
【答案】D
90、火热邪气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
A. 阳邪
B. 干涩
。.扰心神
D. 易生风动血
E. 升散
【答案】A C D
91、运用阴阳对立制约理论解释的治法是
A. 阴中求阳
B. 阳病治阴
C. 阳中求阴
D. 阴阳双补
E. 回阳救阴
【答案】B
92、导致昏厥的病机是
A. 气滞
B. 气逆
C. 气闭
D. 气陷
E. 气脱
【答案】D
93、与津液生成有关的脏腑有
A. 肝
B. 脾
C. 胃
D. 小肠
E. 大肠
【答案】B C D E
94、属于脏腑之精的有
A. 肾精
B. 肺精
C. 肝精
。.心精
E.脾精
【答案】A B C D E
95、标本兼治适用的病证是
A. 脾虚气滞
B. 气虚自汗
C. 肺痨咳嗽
D. 肝病水臌
E. 二便不通
【答案】A
96、具有同一本原和普遍联系的宇宙整体,其内涵包括
A. 人
B. 生物
C. 环境
D. 社会
£.自然
【答案】A B C D E
97、人体之气来源于
A. 先天之气
B. 水谷精气
C. 脏腑之气
D. 自然清气
E. 经络之气
【答案】A B D
98、真寒假热证的治法是
A. 寒者热之
B. 热者寒之
C. 用热远热
D. 寒因寒用
E. 热因热用
【答案】E
99、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
A. 《伤寒杂病论》
B. 《黄帝内经》
C. 《诸病源候论》
D. 《神农本草经》
E. 《中藏经》
【答案】C
1、津液停而为饮,可滞留的病位包括
A. 胃肠
B. 上肢
C. 胸胁
D. 胸膈
E. 下肢
【答案】A B C D E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