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预防森林火灾的特效措施.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076251 上传时间:2025-04-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森林火灾的特效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预防森林火灾的特效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防森林火灾的特效措施 森林火灾是世界上发生面广、危害性大、处置救助极难的自然灾害。因全球气候变暖等原因,近年来世界上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和损失都呈上升趋势。我国是森林火灾多发的国家,1987年发生在大兴安岭林区的“5·6〞特大森林火灾,使当地的森林资源损失惨重。    森林火灾既属于自然灾害又属于人为灾害。具有突发性强、危害性大特点。森林火灾有其客观规律性,它是在一定火环境条件下发生的,特别是林火发生有一定的时空规律,如果掌握这些规律,并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就能做到防患于未然。森林防火是一项社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充分发动群众,宣扬群众,建立健全各级森林防火组织机构和专群结合的防火队伍,执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在林区制定各种有效的经济承包责任制,从而依法治林。同时要依据各地的自然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森林防火规划,建立各种防火设施,如地面道路防火工程、生物防火工程、黑色防火工程等,并采纳系统工程、电子计算机等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森林火险猜测预报,强化林火控制能力和管理水平,综合预防,使林火发生次数和火烧面积降到最小程度。   当前,我国在扑火方法采纳地面工具灭火、机械灭火、空中化学灭火等立体综合技术,扑火队伍采用专业队为主、警民结合。这些措施的应用,使我国扑救森林大火的能力大幅提升,扑火指挥和技术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另外,具体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综合预防和减少森林火灾的实施办法。   一、地面道路防火工程      地面道路防火工程包括修建防火公路,开设防火线和防火沟。有计划地逐年修筑防火公路,是一项长远性预防措施。防火公路的修建要同交通部门联合起来,重点修建闭塞林区,火灾常发区和边境地区。要与林区的生产建设结合起来,既是防火公路又是开发林区的公路。防火公路应封闭成网,有一定密度的公路网,才能有利于森林机械化和现代化,畅通无阻地及时运送扑火队员和物资到达火场。防火公路可作为扑火的控制地带,阻止地表火蔓延。     防火线是阻止林火蔓延的有效措施,它可以作为灭火的依据地和控制线,也可以做为运送人力、物资的简易道路,。目前,我国开设的防火线在90多万公里,对阻隔林火蔓延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防火线费工、费时、费钱,年年要修建。   防火沟是针对地下火开设的。江西几乎没有地下火发生,没有必要开设防火沟。   二、生物防火工程   加快对已造的人工杉木林、针叶纯林和稀疏残次林的改造,大力提倡营造生物防火林带,阻隔和控制林火蔓延。利用植物或树种的不同燃烧性,调节林分可燃物的垂直结构或水平结构,减少林分的易燃程度,提升林分的抗火性。今后造林应严禁造纯林,要造混交林,用混交林代替纯林可使针叶树冠呈不连续分布,也可采纳合理抚育措施,减少林内阳性杂草,调节林内的枯枝分布,降低林分的燃烧性。合理混交的林分可提升生产力,改善森林生态环境,提升林分的抗火能力,还对防止土壤灰化,促进枯落物的分解有积极作用。   利用不同生物的混生或引进真菌、微生物可以促进可燃物的分解。森林燃烧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林内可燃物多少和易燃程度。如枯落物的积存速度大于分解速度,林地凋落物的量就会越来越多,在适宜的条件下就易发生火灾。如针阔混交或针叶树与落叶易分解的阔叶灌木林混交,可加速针叶树凋落物的分解,减少可燃物的积存,同时也可改善土壤。     在林地喷施菌种,可产生大量的木耳、蘑菇,同时可分解大量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低可燃物的燃烧性。也可利用生物工程培育或筛选能快速分解可燃物的微生物和活性酶类,施放林地,使杂草很快转为肥料。     三、黑色防火工程   “黑色防火工程〞即计划烧除。是在适宜的林分、适宜的时间、适宜的地形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下,采纳适当的方式,以低强度火烧除林缘、林内部分可燃物,减少可燃物载量,降低森林火险,从而达到和避免森林火灾发生及阻止林火蔓延目的。用“黑色防火工程〞来减少森林火灾是一种多快好省的办法。它以计划烧除来替代森林火灾,转被动防火为主动预防,这项工作自上世纪50年代澳大利亚开始后,我国也在50年代起步,发展至今。黑龙江和云南开展时间较长,规模较大。1988年以来,黑龙江平均每年计划烧除点烧防火线55000Km,烧除面积3.1万公顷。江西山区群众自古就有炼山造林习惯和经验。但营林用火用于森林防火作为一门科学来推广应用,还处于初始阶段,需要制定完善规程,需要规范化。1995年11月,泰和县沙溪林场选择400亩湿地松进行计划烧除试验;1995年冬,鹰潭市选择月湖区两块马尾松片林进行计划烧除,效果很好。遗憾的是未收集点烧后的资料。   目前,世界对营林用火的技术,对环境影响的评价进行广泛深入研究。总的来看,营林用火有取代大面积森林火灾趋势,林火管理将替代森林防火。我们应尽快广泛开展这一技术,使森林火灾显然下降,最大期限降低森林火灾损失,以便尽快提升林火管理水平,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促进江西森林防火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四、强化森林火灾猜测预报   森林火灾预报包括火险天气预报、火灾发生预报和火行为预报。火险天气预报仅预报天气条件能否引起火灾的可能性,它不包括火源状况,也不包括起火后的火行为。火灾发生预报是在综合合计天气变化,可燃物干湿程度和森林可燃物类型特点以及火源出现的频率来预报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它包括雷击火的可能性,人为发生的可能性。林火行为预报是在火灾发生预报的基础上,预报火灾发生的可能性,预报火灾发生后的蔓延速度、能量释放、火强度、扑火的易难程度等等。目前气象部门作出的火险天气预报是依据气象要素能否达到某个火险等级而公布的。实际上山区发生森林火灾当时的气象要素同某个气象观测场观测出来的数据是有出入的。因此,有必要在森林火险等级高的地带设立森林气象站,其密度以有效半径20~30km为宜。它可以是常年观测,也可以是防火期临时观测。   五、强化火源管理   我省99%的森林火灾是人为火源引起的。因此要大力强化护林防火的宣扬教育,加强林区居民防火意识,做到5级以上的风不用火,强化火源管理,强化法治观念教育,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特别在重点保护林区,风光旅游区,革命圣地等地除了设立严禁吸烟防火标志,旅游季节在进山处还要向游人发放防火传单,中小学生要增设防火课程或由防火部门派出人员定期到各中小学作防火专题报告。      六、现代新技术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大量的新技术应用于森林防火。例如:电子计算机在林火管理中的应用,将收集到的火灾资料和气象资料贮存、处理和输出,供防火部门使用;“3S〞技术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利用“RS〞进行火点监测,“GIS〞强大功能进行收集、处理资料,“GPS〞为扑火人员导向和定位、测算火场面积; 通讯的应用,利用现代通讯网络,配上 机可以进行地形、地貌、火场动态、火行为特征的信息传递;建立森林防火“信息高速公路〞,强化林火监测,通过卫星遥感监测,提升发现火情能力,强化指挥决策,在防火指挥中心通过地面监测和卫星监测系统,随时在计算机中监测雷击火发生的准确位置,作出雷击火预报。   七、强化科学联合攻关   森林火灾发生不是单一的气象条件〔气温、相对湿度、降雨、风、连旱〕,它还包括地形条件〔坡度、坡向、坡位、海拔高度〕,可燃物条件〔乔木、灌木、杂草、枯枝落叶、泥炭、腐殖质〕。森林火灾预防应多学科多部门联合攻关,发挥各个学科的优势,如防火部门,气象部门,林业部门共同合作研究,才能组装出适应江西林情的防火模式,才能把森林火灾降到最低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