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为了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提升本厂各部门车间、岗位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并在发生重大事故时,能够高效、有序的展开抢救工作,有效防止事故扩大和迅速抢救遇难人员,确保本厂各部门车间、岗位安全生产和职工生命财产安全,本着“强化管理、强化监督;统一指挥,分级负责;措施有力,常抓不懈的原则,我厂在原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基础上,参照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重新对本厂预案进行修改补充。特编制如下: 1、企业基本状况:我厂是个体经营企业,于*年*月建成,
2、年*月试运行,厂址位于*,东距*。占地面积*平方米,总资产*万元,现有职工*人,主要从事溶解乙炔的生产,年产量*万立方米年,主要供气对象为*市周边各工矿企业。由于乙炔气具有易燃,易爆等特点,属于重点防火单位。 乙炔车间设有发生器一台,净化塔两台,乙炔压缩机两台,高压 干燥器二台,充装排架二排(54头排),车间设有放静电扶手,紧急喷淋装置一套,配备100立方米消防水池一个,十点可燃气体报警仪;并设有避雷针及防静电装置,能充分确保车间的安全生产. 当地气象状况:春、冬两季天气晴朗,为多风季节,夏季雨期主要是 6-8月份,降雨次数频繁,秋季少雨,天气温柔。 2、危害辩识,危险目标确实定及潜在危险性
3、的评估。 2.1、危害辩识 我厂属于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主要生产溶解乙炔。危险性类别为 2.1类易燃气体,极易燃烧爆炸。乙炔具有弱麻醉的作用,高浓度吸 收,可引起窒息。 2.2、危险目标确实定 我厂重点区域为乙炔发生间,气柜间,压力管道,压缩间,乙炔瓶库,这些都是我们严格防范的危险目标。 2.3、危险目标的分布图表见图表 目标 危险品名称 分布地点 危险等级 1号目标 乙炔发生器 发生间 1 2号目标 储气柜 气柜间 1 3号目标 压力管道 净化间 1 4号目标 模式压缩机 压缩间 1 5号目标 乙炔瓶库 成品库 1 2.4、危险性评估 1乙炔气在常温下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
4、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2乙炔气属于易燃易爆气体,在空气或氧气中可在相当宽的浓度范围内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3乙炔气的分解性本身在特定条件下能产生分解大爆炸。 4高压乙炔传播火焰爆炸能力强。 5电石遇水或湿气能迅速产生高度易燃的乙炔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可发生爆炸性灾害,与酸类物质能发生剧烈反应。 3、各类事故发生的条件,可能状况,预防措施。 3.1、生产过程中乙炔发生器可能发生的火灾和爆炸事故。 1事故产生的条件: A、冷却水不够或没有按时改换水造成电石过热。 B、发生器罐体或管路阀门漏气。 C、装料、换料时与发生器运动部分的部件互相摩擦产生火花。 D
5、由于电石含磷过多或含有硅铁。 2预防措施 A、开车前认真检查冷却水泵是否工作正常,使循环水的水温长期控制在70以下。 B、对发生器的罐体、管路、阀门做出定期检验,永保无泄漏状态。 C、进厂的电石必必需经过化验合格后方能接收,不合格的原料一律拒收。 D、操作工装料时,做到轻拿、轻放。 3.2、生产过程中模式压缩机可能出现的火灾和爆炸事故。 1事故产生的条件 A、抽送或压缩乙炔气时形成负压吸入空气,形成乙炔空气混合气体。 B、压缩机运转过程中因压力表、安全阀、自动调节装置或报警器失灵。 C、模式压缩机上的垫圈,阀盖损坏漏气与空气形成乙炔气空气混合气体。 D、管道内乙炔气的流速控制不当,防静电接地
6、不良。 E、压缩机运行过程中冷却水突然中断,致使温度突然升高。 2预防措施 A、操作工在开车前必必需检查气柜高度,使气柜达到规定范围内方可开车。 B、各级压力表,安全阀必必需到有关部门定期检验,自动报警装置每班检查一次,并有效。 C、压缩机上的垫圈,阀盖等部件,开车前应全部检查有无泄漏。 D、开车前对各跨接导线进行检查,确保连接完好。 E、运转中压缩机冷却水一定要确保足够的供水量,使压缩机始终保持在正常温度。 3.3、充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火灾和爆炸事故。 1事故产生的条件 A、充装软管老化。 B、气瓶没有余压,气阀不良或气瓶装有其它气体。 C、开启瓶阀过猛、过快,操作有误或未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
7、 D、气瓶超过检验期或充装超重的。 2可能出现的事故 A、充装软管断裂,乙炔气和空气产生混合气体、遇明火发生火灾或爆炸。 B、气瓶混有其他气体,如氧气、空气充装时发生爆炸。 3预防措施 A、对充装软管经常检查,发现老化及时改换或定期改换。 B、气瓶检验员要认真按气瓶充装规程的要求进行检验,不符合要求的气瓶一律不准充装。 C、开启瓶阀时,操作工要站在瓶口的侧面,慢慢开启瓶阀,冬季要按时喷洒地面,防止空气干燥产生静电。 D、关于超重的气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处理。 3.4、事故应急措施 1应急措施 A、火灾发生时,应马上关闭电源,工艺管道及乙炔瓶上的所有阀门,用灭火器材组织扑救,控制火势的蔓延
8、必要时应马上向有关部门报警。 B、发生器在加料时发生火灾,应马上停止加料,用氮气吹扫发生器,同时用灭火器扑救,向发生器夹套加水排污降温。 C、压缩间发生火灾时,除马上关闭电源外,用灭火器进行扑救。 D、充装间发生火灾时,马上关闭电源气源,启动紧急喷淋装置,用灭火器扑灭管道及乙炔瓶上的火焰并对四周乙炔气瓶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 2事故泄漏 乙炔气泄漏量达到爆炸极限的20时,可燃报警器自动报警,同时车间排风机自动启动,如果排风机未启动,用手动开关开启排风机强制通风。 3.5、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装卸事故. 1可能发生的状况 A、违规混装其它气体或车厢内有可燃物质。 B、违反操作规程,违章装卸
9、 C、接近热源或受严重撞击,瓶嘴断裂,危及四周。 D、违反交规行驶车辆。 2预防措施 A、严格执行交通部门的运输,装卸规定,按指定的路线、时间行驶车辆。 B、保持车内清洁,无油质、无杂物。 C、不混装其它气体,对所装乙炔气瓶数量无误。 D、押运人员每车2人,经市交通部门培训后持证上岗。 E、汽车有显然的危险货物安全运输警示标志,每个乙炔瓶也要有安全警示标志。 F、装卸操作时,轻装轻卸,码放整齐,严禁抛、滑、滚、撞。 G、气瓶的瓶帽,防震圈等配件齐全。 H、严禁吸烟 ,接近明火和高温场地,配备好灭火器。 I、不准非运输押运人员搭乘车辆。 J、不在人员密集点停车,如途中因车辆故障,必需临时停车检查处理时,要停靠在安全地点,由专人监护,必需进修理厂,不准载货进入厂内。 4、指挥机构、使命及分工。 4.1、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本厂成立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由厂长、副厂长、专职安全员、各车间负责人组成。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发生重大事故时,以指挥领导小组为基础,马上成立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厂长为总指挥,副厂长为副总指挥,负责本厂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厂长不在企业时,由主管安全生产的副厂长为临时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指挥部设在厂部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