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学一、二年级道德与法治非纸笔测试评价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严格规范学校教育教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考试压力,进一步实施幼小科学衔接,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中“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的部署要求,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为基础,遵循基础性、全面性、活动性、开放性、融合性的原则,加大对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及评价工具的改革力度,在评价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信,真正发挥评价的教育和导向功能。
二、评价对象
小学一、二年级学生。
三、命题原则
命题要严格依据学科课程标准,体现“双减”导向,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注重多元化、科学化、趣味化、差异化,全面考查评价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业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测试内容
采用过程性评价和主题实践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从儿童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主题实践教育活动,让学生参与、体验、感悟、行动,检验是否引发真实道德情感及良好道德习惯和品质形成。
五、测试形式
测试可以采用“闯关” “游园”等多种形式,融基础性、学科性、知识性、趣味性、开放性等多种元素于一体,在游戏式、参与式、互动式的测评活动中,对学生知识与能力进行全面综合考查。
六、结果表达
测试结果分为单项测试评价结果和学科综合测试评价结果,以 A+、A、B+、
B、C五个等级呈现。
1. 单项评价。
根据学生在学科单项测试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可以用“星星”多少来表示(五颗“星星”为满“星”),对应A+(5颗“星”)、A(4颗“星”)、B+(3颗“星”)、B(2颗“星”)、C( 1颗“星”)五个等级。
2. 综合评价。
依据单项评价结果对学生进行学科综合评价。将学生单项评价所获得的“星星”数相加,以所获得的“星星”总数多少确定综合评价等级。
小学二年级数学非纸笔化测试方案
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探索符合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以学科素养为导向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学校决定本学期一年级将开展期末“无纸笔化”多元评价。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了孩子们探索知识的乐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具体方案如下:
本次测试从口算、数学表达、实践操作综合应用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每项评价设三颗☆,共计12颗众,先分项评价,评价后进行汇总,得星总数10—12颗☆为优秀,7-9颗☆为优良,6颗☆为及格,5颗☆以下为“加油”。
一、口算达人秀
评价内容:表内除法和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评价方式:
1. 本项内容权重6颗众,共19道题,每道题学生在5秒内说出答案。
2. 学生先从5套试题中抽取其中一套,然后看题说出答案,教师将学生回答情况记录在评价表中。
评价标准:
答对2—4道题得1颗众,答对5—6道题得2颗食,答对7—8道题得3颗☆<>
二、数学演说家
评价内容:包括“口述算理、万以内数的认识表达的含义等。
评价方式:学生从5套试题中随机抽取期中一套,用口述算理、说出除法算式的含义、根据情境发现信息、提出问题以及分析解答、回顾反思的过程。
评价标准:答对4道题得4颗女,答对3道题得3颗食,答对2道题得2颗众,答对1道题得1颗
评价工具:样题卡片
三、操作小能手
评价内容:包括图形的运动、克与千克、推理等。
评价方式:学生从2套试题中随机抽取期中一套,一边操作一边叙述。
评价标准:答对5道题得5颗众,答对4道题得4颗食,答对3道题得3颗众,答对2道题得2颗众,答对1道题得1颗女(5评价工具:样题卡片
四、测评安排
1. 活动顺序:每个学生从自己班级开始进行第一个项目,完成后到下一个班级等待,前门进后门出。
2. 人员安排:
乐考主负责人:各班数学老师。
闯关负责人:每班级派出8名家长负责评估,2名家长负责纪律,每班设4个闯关卡。
3. 乐考前培训:明确乐考要求,掌握相关内容和评价方法
4. 学生凭“闯关卡”参加闯关测试,每闯过一关,负责人根据学生闯关表现给予评价。结束后将学生的“闯关卡”放入学生成绩报告册中,作为学生的期末成绩档案。
5. 如果学生第一轮闯关觉得不理想,可以给予二次机会,但二次闯关可以当场完成,也可以由班主任老师另行安排。
6. 学生闯关结束后,上交闯关卡,并向班主任领取小礼品。
7. 课任老师汇总学生“乐考”结果,做好统计和分析,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
二年级数学着重倡导过程性评价;在传统评价方法上进行改进,在〃双减〃教育背景古下,努力做到适时、适当、适人。评价要适时适度:不滥用评价,不吝啬评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地给予评价:让每一次评价都激励学生成长。希望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来助力学生的成长!
小学数学一年级非纸笔测试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学校考试和作业管理的通知》要求,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新修订)》为依据,以现行*一年级全册教材为基础,遵循基础性、全面性、活动性、开放性、融合性的原则,突出学科特点,强化所学知识的运用,以发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素养为目的,拟定此次非纸笔测评方案。
二、测评具体实施方案
(一)测评时间
各学区教育工作督导室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安排。
(二)测评对象
一年级全体学生。
(三)测评内容及组织形式
1 .内容
从口算、实践操作、问题解决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每项评价设5颗☆,共计15颗☆,先分项评价,评价后进行汇总,得星总数13—15颗☆为优秀,11—12颗☆为良好,9—10颗☆为合格,8颗☆及以下为加油。
2. 形式
本次测评以游戏闯关的方式进行。可以4人或6人一组,进行闯关。每次以优异成绩闯关通过者,老师可适当奖励(奖励学习用品或是奖励当众表演才艺或是奖励老师的一个拥抱)。组内成员不能顺利通关的,可以让组内其他成
员来营救,参与营救者要负责通过自己的讲解来帮助未通关者达到会算、会动手操作、会解决问题后才算营救成功。
第一关:我会算
1. 内容
上册:主要考查20以内的加法、减法及加减混合的口算能力,把以上内容相结合编排成5份题单,每份题单中均含有10个小题,10以内、20以内的不进位不退位加法减法各1道,进位加法及退位减法各1道,求加数、被减数、减数任选一道,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各一道。
下册:主要考查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同样将教材中的计算题编排成5份题单,每份题单里均含有20个小题。
2. 形式
学生以抽签的方式抽取其中一份题单。
3. 要求
先读题,然后快速准确地算出得数。
4. 评价标准
优秀(5颗^):能快速读出算式,并且结果全对。
良好(4颗☆):速度较慢但能准确算出结果或者错1至2道。
合格(3颗☆):速度比较慢或错3—4道。
加油(1—2颗☆):错5道及以上。
第二关:我会操作。
1. 内容
上册:主要考查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探究,能借助小棒将计算的思维过程外化,以达到对进位加法及退位减法的理解。
把以上内容相结合编排成5份题单,每份题单中均含有2个题,包括进位加法及退位减法各一个。
下册:主要考查人民币、认识图形、认识钟表相关知识。例如:人民币相关知识可以让学生进行现场模拟购物,变换角色当买家或是卖家,根据实际进行找、补。认识钟表相关知识可以让学生现场根据要求拨出相应的时间。同样,将以上内容编成5份题单,每份题单里对相应知识点都要有所体现。
2. 形式
学生以抽签的方式抽取其中一份题单。
3. 要求
上册:学生通过手、脑、口配合一边摆小棒一边说算法。重点考查学生口头叙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法,会用小棒演示凑十法和破十法的计算过程。用小棒演示“凑十法”时,要体现出想、分、算的计算过程:如9+3,先摆出9根小棒,再摆出3根小棒,想9和1组成10,把3根小棒分成1根和2根,把9和1根放在一起用橡皮筋捆起来就是一个十,把这捆小棒和剩下的两根小棒合在一起就是12根小棒;“退位减法”如12—3,先拿出一捆小棒和2根小棒,要去掉3根时,个位上的2不够减,所以要拆一捆小棒,从一捆中去掉3根,把剩下的7根小棒和2根小棒合在一起就是9根小棒,所以12—3=9。或者是先去掉2根,再从一捆中拿走1根小棒。
下册:主要是学生根据要求现场动手操作。
4. 评价标准
优秀(5颗女)
上册:说算理时,各种方法能表述清楚、完整,特别是小棒展示环节,要求动作干净利落、不拖拉、语言精准。
下册:操作熟练,表达完整。
良好(4颗女)
上册:说算理时,表述较困难,但能说出算理。
下册:操作较慢,但能顺利表达。
合格(3颗女)
上册:说算理时,方法单一,不够灵活。
下册:操作有小失误,表达较顺畅。
加油(1至2颗女)
上册:不能表述出计算方法,但可以算出结果。
下册:不能正确操作,表达也不顺畅。
第三关:我会思考。
1. 内容
上下册均通过观察图片或读取文字信息,能完整的说出图意,能说出获取的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应该用什么方法,为什么这样列式等完整的解答过程。根据图文结合的形式编排5组题单,每组题单中包含加法、减法和加减混合,补充问题各一个。
2. 形式
学生用抽签的方式抽取其中一份题单进行表达。
3. 要求
能根据问题情景发现信息,完整的说出图意,并分析解答。
4. 评价标准
优秀(5颗^):能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清晰地表达出图意,并按要求回答出解决方法。
良好(4颗^):能用数学语言大概地表达图意,并能按要求回答出解决方法。
合格(3颗女):能简单说出图意,并找出解决的方法。
加油(1—2颗☆):图意不能说,只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只能说图意,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注:“第二关”和“第三关”,如果个别学生评定等级不理想,和平时课堂表现不一致,允许进行二次评价。二次评价后还是不行,就让组内成员开展营救帮助通关。
二年级数学非纸笔测试方案
—、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学校考试和作业管理的通知》要求,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1新修订)》为依据,以现行西师版二年级全册教材为基础,遵循基础性、全面性、活动性、开放性、融合性的原则,突出学科特点,强化所学知识的运用,以发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素养为目的,拟定此次非纸笔测评方案。
二、测评具体实施方案
(一)测评时间
各学区教育工作督导室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安排。
(二)测评对象
二年级全体学生。
(三)测评内容及组织形式
本次测试从口算、实践操作、数学表达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每项评价设5颗女,共计15颗女,先分项评价,评价后进行汇总,得星总数13—15颗☆为优秀,11—12颗☆为良好,9—10颗☆为合格,8颗☆及以下为加油。
第一板块:口算
1 .内容
主要考查教材中学过的计算题。把教材中的计算题汇合编排成5份题单,每份题单中均含有10 20个小题,乘除法算式、乘加算式和乘减算式均要有体现。
2. 方式
学生以抽签的方式抽取其中一份题单,根据题单内容依次读出每道算式的结果,每道算式学生需在5——10秒内算出结果。
3. 评价标准
优秀(5颗女):答对18—20道题。
良好(4颗女):答对15—17道题。
合格(3颗女):答对12—14道题。
加油(1—2颗女):答对1—11道题。
第二板块:实践操作
1. 内容
上册:主要考查借助三角板或直尺测量线段或图形每条边的长度。选取一些边的长度为整厘米数的线段和几何图形组成5份题单,每份题单均包含4条需要测量长度的边。
下册:主要考查听数拨珠,测量实物的长度,把图形按规律摆放或是按规律画图,按要求在钟面上拨出相应的时间。把以上内容整合编制成5份题单。
2. 方式
学生用抽签的方式抽取其中一份题单,根据题单内容完成操作活动。
3. 评价标准
优秀(5颗女):能按要求一边叙述一边操作,且表述完整,操作规范。
良好(4颗女):能按要求一边叙述一边操作,表述完整,操作规范,但用时稍长。
合格(3颗女):能按要求一边叙述一边操作,动作较慢,表述较完整,操作较规范。
加油(1—2颗^):一边叙述一边操作显困难,动作很慢,表述不完整,操作不规范。
第三板块:数学表达
1. 内容
上册:主要考查看图列式和问题解决。把与以上内容有关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编排成5份题单,每份题单包含2道看图列式或3道问题解决。
下册:主要考查问题解决和简单的统计知识。把与以上内容有关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编排成5份题单,每份题单包含4道问题解决和1道简单的统计。
2. 方式
学生用抽签的方式抽取其中一份题单。通过观察图片或读取文字信息,能说出获取的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应该用什么方法,为什么这样列式等完整的解答过程。
3. 评价标准
优秀(5颗^):根据题单内容,能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说出题目中的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应该用什么方法以及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解决,也就是能完整说出解题思路和解答过程,列出正确的算式计算,语言表达流利。
良好(4颗^):根据题单内容,能比较清楚的说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能使用正确的方法解答,解答过程基本完整,但没有说出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解决。
合格(3颗女):根据题单内容,不能准确表达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但能说出正确的算式和结果,或只能解决问题,缺少了分析过程。
加油(1—2颗女):根据题单内容,不能准确表达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不清楚解决问题的方法,算式也不完整。
注:“实践操作”和“数学表达”板块,如果个别学生评定等级不理想,允许进行二次评价。也可仿照一年级测评方案中的游戏方式进行,以增进学生数学活动的趣味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