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村居
教材分析:
《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写的一首风光诗,全诗如一幅美丽的风俗画:乡村的二月,天气暖和起来。春光明媚,和风丽日,青草生长,鸣莺翩飞。春风吹动下,垂柳的枝条正拂着堤岸,仿佛陶醉在融融的春光中。白昼慢慢长了,儿童沐浴着春光,呼吸着新鲜空气,奔跑着放飞风筝。诗人抓住早春二月的特点,以精练的语言勾画出一幅春光明媚、朝气蓬勃的“乐春图〞:景、人、事融为一体,充满了生活情趣,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学情分析:
这是同学开学后要学习的第一篇描写春天的课文,或许这个时候同学还沉醉在冬的寒意中,所以教师可以借助同学在上学期古诗诵读大赛中的成功,体验到品读古诗的快乐,把同学带入《村居》迷人的意境之中。
教学目标:
1、熟悉本课生字,会写“诗、村、童〞3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通过朗诵,培养同学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难点:通过朗诵,培养同学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并通过想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朗诵音频、生字卡片。
板书预设:
教学过程:
课前读读:关于儿童生活的古诗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袁枚《所见》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白居易《池上》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一、激趣导入
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今天,老师还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呢!
板书课题:村居
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二、读顺诗句 学习生字
1.读准字音:莺 拂 堤 柳 醉 趁
“莺〞的韵母是“ing〞,不要念成了“in〞;“趁〞是的韵母是“en〞,不是“eng〞。
2.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3.猜谜语:草帽下面一只鸟〔莺〕
就是土〔堤〕
4.理解“堤〞的意思。
三、赏读诗词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1〕理解词的意思
醉:迷醉,陶醉。
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的水汽。
拂堤:〔杨柳〕像是在抚摩堤岸。
〔2〕积存春景的词语
春光无限好,“草长莺飞〞就是描写春景的词语,你还知道其它描写春景的词语吗?
万紫千红 花红柳绿 莺歌燕舞
〔3〕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绿草茂盛,黄莺飞舞,正是二月早春,轻拂堤岸的杨柳沉醉在烟雾之中
〔4〕深入理解“醉〞
“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
〔5〕再读前两句。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理解词的意思
散学:放学。
东风:春风。
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鸢〔yuān〕:老鹰。
〔2〕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儿童放学赶紧回家,趁着春风放风筝。
〔3〕为什么归来早?你放学后做什么?用诗句说说放学后做些什么?
儿童散学归来急,
忙约伙伴跳皮筋。 ……
四、指导朗诵、赛读
读诗。
2.你看到了什么?生汇报。
3.〔小黑板上的诗句〕你能把你看到的这些带上自身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文。 重点引导同学通过“长〞“飞〞“拂〞“醉〞等字眼体会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
4.瞧,草儿吐出嫩绿的新芽,黄莺也飞来快乐地歌唱,河堤上的杨柳也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中,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柔柔的。我们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充溢生命力的世界。想配合这美丽的画面再来读读吗?
5.这么好的春光,你想做些什么呢?〔指名说〕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防纸鸢 〔重点引导同学通过“归来早〞“忙趁〞体会孩童欢畅的心情。〕
6.读了这一句,你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
7.很有意思的想法,能将你的想法融进诗里读出来吗?
8.想不想加入他们放风筝的队伍?这样吧,让我们一起放飞心爱的纸鸢,一边用诗歌表达自身的心情。
五、赛诵全诗
1.比赛规则: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读出诗歌的韵味!评选出诵读冠军
2.集体配乐吟诵。
六、书写生字:诗 童 村
注意上下结构的占格;注意偏旁的占格
咏柳
教材分析
《咏柳》这首诗,通过描写在春风吹拂下,柳树迷人的姿态,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
“碧玉妆成一树高〞写柳树的全貌,特别了柳树绿的特点。整棵树枝叶翠绿,好像是用碧玉装扮起来一样。“万条垂下绿丝绦〞,写柳枝,特别了它们柔美而细长的特点。无数柳条如同一根根柔软的丝带,纷纷下垂。
“不知细叶谁裁出〞,写柳叶,特别它们细巧的特点。“谁裁出〞是诗人对柳叶发出的赞叹。那一片片细小精致的新叶,是哪个心灵手巧的人剪裁出来的呢?“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对上一句的回答。原来是二月的春风,像剪刀一样,把这细巧的叶子裁剪出来的。这一问一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使我们感到激烈的春天气息,抒发了作者赞美柳树春风、讴歌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熟悉8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3.领会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板书:咏柳〕
1.全班齐读课题。
咏柳是什么意思?
2.〔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
3.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板书:贺知章〕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1.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身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课后的五个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咏 妆 丝 绦 裁 剪
2.检查自读生字状况。
〔1〕指名读。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3.看图理解:化妆 各色的丝绦;
4.组词辨认字形;猜谜语:前面是刀。〔剪〕一张嘴说到头。〔咏〕
三、指导朗诵,了解诗意
1.指导第一、二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 理解词:一树:满树;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装扮。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 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2)理解句: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的一样,从树上垂下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3)〔放远看柳树的图片或录像〕
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同学自由发挥〕
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课件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假如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4)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
(5)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
2.自读第三、四句。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理解词:裁:裁剪。似:如同,好像。
理解句: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 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2)为古诗配画。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为诗文配画,可以为整首诗配画,也可以为一句诗配画。看谁画的符合诗的意境。
四、指导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五个字。同学观察讨论:哪些字好记好写。
2.同学提出难写难记的字。老师指导。
“垂〞的笔顺要多次书空,让同学记牢、写的时候四横的长度不一样。
“裁〞字注意笔顺。下面的部件与“衣〞字要区别:一捺改成了一点。
“剪〞字下面是个“刀〞不要写成了“力〞。
3.同学自身学习,老师指导。
五、综合施行活动
搜集关于春天的诗句、文章,图片,举办“春天的脚步〞展览,评选“春天的小使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