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某别墅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10. 1质量管理体系图
10. 1. 1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应用图
1
r】
「1
F
技术负责施工工长料具员试验员质检员
—
i
木工班
砖工班
钢筋班
安装班
其它班
质量管理体系活动的方法
质量教育:本项目部将特别注意对QC小组成员的质量教育,质量教育可以使QC小组成员提高质量意识,增强参与意识,更加自觉地参加QC小组活动。QC小组的活动过程也是质量教育过程,教育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但教育的内容要针对性强,有时采取缺啥补啥的办法,虽然教育的时间不长,但却可收到实效。
认真加强对QC小组活动的管理:QC小组活动必须认真加强管理,才能使这一活动沿着正确的轨道向前发展。对QC小组活动的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质量管理部门对QC小组的管理,这是来自外部的管理,另一个是QC小组的自主管理,这是来自QC小组内部的管理。针对当前实际情况,我们在搞好管理工作中,着重注意以下四点:
(a)小组人员要分工。
(b)活动形式要灵活。
(c )活动时间要保证。
(d)活动的记录要完整。
对活动要进行诊断和改进:QC小组活动能否开展好,总结和改进是一个重要保证。要改进就要发现问题,就要找到小组活动的不足。对小组活动进行诊断就是发现问题,找到不足的重要手段。对QC小组活动进行诊断,可分为外部诊断和内部诊断。QC小组活动诊断的具体做法:
(A)列出诊断的具体做法;
(B)按照诊断提纲列出诊断项目;
(C)按照诊断项目表,对有关项目采用调查的方法(通过现场观察、资料审查、座谈了解、民意(用户)测验等)对活动状况做出真实,全面的了解。
(D)诊断人员根据对现状的了解,对照QC小组活动计划和企业对QC小组的要求,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对现状做出评估,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根据评估和改进意见写出诊断报告。
10. 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我公司是通过IS092质量认证的企业,质量管理体制与国际接轨。公司坚决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参建职工的教育,不断提高工作责任心和质量意识,对质量问题坚决执行”三不放过“和一票否决制度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一次成优… 建立以公司总经理为首的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控制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为了充分发挥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保证工程量优良,协调公司部门与项目经理部的关系,成立公司领导、项目有关人员参加的本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小组控制本工程的质量。
10.3质量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工程全面顺利展开,严把质量关,做到有制度可循,防止或减少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漏洞,尽量做到万无一失,因此我公司制订如下的规章制度,项目经理部一定要认真执行。
施工组织设计审批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施工方案经济适用且突出工程特点。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在工程实施前15天上报公司,经技术处、质量处、安全处、生产处签字审核及总工程师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经各级审批并按审批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后,方可用于指导施工。
隐蔽工程验收凡分项工程的施工结果被后道施工所覆盖,均应进行隐蔽验收。隐蔽验收的结果必须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作为档案保存。《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必须有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质量部门代表、监理工程师的签章。隐蔽主要内容:
分部分项工程
检查验收内容
地基验槽
基坑(槽)位置、几何尺寸、槽底标高、土质类别、地下水位、遇有古坟、枯井、洞穴、电缆、旧房基础以及流砂等应在图中标明位置、标高、处理情况说明或写明变更文件编号等
砼工程
几何尺寸、体积、强度等级、抗渗级别、配合比、外加剂名称及掺量等
钢筋工程
规格、数量、位置、形状;接着型式、位置、尺寸;埋件数量、位置、规格及代用情况;钢筋支架;详图
砌筑工程
砌块规格、红砖标号、砂浆强度等级、砌体配筋的类型、配筋数量、规格、每层配筋间距、
防水工程
屋面、地下室有地下水结构物的防水层数、措施、质量情况
其 他
完工后无法进行检查的工程,重要结构部位和有特殊要求隐蔽工程
技术、质量交底
技术、质量的交底工作是施工过程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内容,交底必须采用书面签证确认形式,具体可分如下几个方面:
当项目部接到设计图纸后,项目经理必须组织项目部全体人员对图纸进行认真学习,并督促建设单位组织设计交底会。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毕并送审确认后,由项目经理牵头,项目工程师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书面交底,列出监控部位及监控要点。本着谁负责施工谁负责质量、安全工作的原则,各分管工种负责人在安排施工任务的同时,必须对施工班组进行书面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必须做到交底不明确不上岗,不签证不上岗。
分部分项质量评定
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各分管工种负责人必须督促班组做好自检工作,确保当问题当天整改完毕。分项工程施工完毕后,各分管工种负责人必须及时组织班组进行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工作,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由质检员填写,项目经理、监理工程师审核。项目经理每月组织一次施工班组之间的质量互检,并进行质量讲评。技术质量处对每个项目进行不定期抽样检查,发现问题以书面形式发出限期整改指令单,项目经理负责在指定限期内将整改情况以书面形式反馈到技术、质量处。
现场材料质量管理
严格控制外加工、采购材料的质量各类建筑材料到现场后必须项目经理和项目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抽样检查,发现问题立即与供应商联系,协商解决问题。搞好原材料二次复试取样、送样工作。水泥必须取样进行物理试验;钢筋原材料必须取样进行物理试验;进钢筋除物理试验外,还需进行化学成份分析及可焊性试验;所有防水材料必须进行取样复试;存放期超过3个月的水泥必须重新取样进行物理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砼、砂浆的骨料必须进行取样分析。计量器具管理
工程管理部计量员负责本部所有计量器材的鉴定、督促及管理工作;现场计量器具必须确定专人保管、专人使用。他人不得随意动用,以免造成人为损坏;损坏的计量器具必须及时向技术处申报,申请修理调换不得带病工作;计量器具要定期进行较对、鉴定,严禁使用未经较对的器具。
工程质量奖罚
总承包方遵守“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对各分包单位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和追踪管理。凡各分包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不按图施工,屡教不改或发生了质量问题,总承包方有权对分包单位进行处罚,处罚形式为整改停工、罚款直至赶出本工地。凡各分包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按图施工,质量优良且达到优质,总承包方可对分包单位进行奖励,奖励形式为表扬、表彰、奖金。总承包方在实施奖罚时,以平常检查、抽查、每月一次大检查、市质监冲抽查、评定质量等形式作为依据。
竣工图的编制、审核、移交制度、技术资料管理
建筑师提供给总承包方除规定数量的图纸外,还应提供二套图纸给总承包方作为编制竣工图之用。各分包单位根据建筑师的设计变更、书面指示、技术核定单编制竣工图,并及时汇总到总承包方。总承包方根据市档案管理文件的要求,对各分包单位编制的竣工图进行审核、汇总装订成册。工程竣工后,由总承包方将竣工图和工程技术资料一并交给发包方。竣工图的图面应整洁,字、符一律采用碳素墨水书写,字迹端正清楚,编绘者和审定者均应在竣工图上签字盖章。总承包方在施工全过程中积累的原始记录和资料,均按规定装订成册,并交由公司档案室归档管理。施工期间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各工种交叉施工时,做到衔接合理,避免重复作业。
10. 4质量管理程序
PDCA循环:PDCA表示质量管理活动四个阶段,P阶段包含现状调查、原因分析、确定要因、制定对策;D阶段实施,就是按计划去做,;C阶段检查,通过活动后情况与制订的计划目标相比较,来检查活动的成效;A阶段巩固措施(目的是防止问题再发生)和遗留问题及下步打算。这最后一步为下一次质量改进活动提出了问题,保证了质量改进的连续性。
10.5质量管理措施
组织措施:为了达到优质高效圆满地完成施工任务,为此我公司针对该工程的特点,特派施工管理能力强、技术专业性高、施工经验丰富、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员组成现场技术质量管理体系,主要解决施工过程中碰到的技术问题,严格控制工程施工质量。施工技术人员在单项工程施工前,按照施工方案,精心组织施工,以此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管理措施:严格按照ISO91国际标准管理体系的要求组织施工,把“质量第一”的方针全面落实到一系列经营管理于生产经营活动之中。 认真贯彻“谁施工,谁负责工程质量”的原则,切实做好三检:“自检、互检、交接检”工作,确保各分部分项工程均达到质量标准。严格执行建设部《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确保优良工程的实施。同时,严抓质量,每周召开一次施工技术会议,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工作责任心,对工程质量严格按图纸施工,不准违反操作规程。
技术交底:负责技术工作的人员,要求在现场办公,处理问题不过夜,实行层层负责、层层交底制度,对施工工艺和特殊施工技术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给各班组交代清楚。对涉及修改、质量问题,必须征得建设单位和设计院的同意,针对此问题制定出可靠的技术措施。
技术复核:施工前,认真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熟悉掌握图纸和进行专业技术图纸会审,进行设计交底,施工技术交底。在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中,每进行一道工序,经检查验收不合格的,不准进行下道工序,对操作人员先进行技术交底,用简单明确的文字构成施工任务单,发给各操作人员后在施工。必须严格遵守技术复核制度,对建筑物的方位、标高、高度、轴线、图纸尺寸、误差等作复核记录,工程监理人员复查,无误后进行资料存档管理。
隐蔽验收:认真做好每道工序隐蔽工程验收工作,实行混凝土浇灌令签证制度,没有工程技术负责人,监理和有关工长、质检员签字,不出进入下一道工序。隐蔽工程施工时,质量检查人员专业技术负责人和质量检查员必须共同进行监督,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