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怎样学好小学二年级数学.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068872 上传时间:2025-04-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学好小学二年级数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怎样学好小学二年级数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怎样学好小学二年级数学 教给同学科学的记忆方法,提升学习效率 1.规律记忆法。数学知识是有规律的,只要引导同学掌握其规律,就可以进行有效记忆。例如:记忆长度、面积、体积单位进率。因为长度单位相邻之间的进率是10,面积单位相邻之间的进率是100,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掌握了这个规律记忆就比较容易。 2.理解记忆法。数学知识面广,不能死记硬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例如:什么叫梯形。首先让同学通过认真观察,理解"只有一组对边'是什么意思,假设把"只'字去掉又会怎样。通过思索与讨论,同学熟悉到"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就是四条边中相对的两条边为一组,其中一组平行,另一组不平行。这样同学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梯形这个概念就容易了。 3.形象记忆法。小同学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例如,一年级数的认知教学时,把数与某些实物联系起来进行形象记忆。如把"2'比作小鸭子、"3'比作耳朵等。这样唤醒了同学的记忆细胞,教学效果显著。 引导同学学会数学的思维方法,提升同学的应变能力 数学学习离不开同学的数学活动,经过同学动手、动脑等亲身的感受,才干透彻掌握知识,形成能力,这些过程都必须要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教学中,进行思维方法训练时一定要让同学充分运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加活动,思维能力才干得以充分训练。主要有:教给同学解决问题的方法,教给同学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教会同学整理知识脉络,进行总结的方法,从而提升数学应变能力。 2引导小同学主动学数学 通过故事来浮现问题,激发同学学习兴趣 数学具有相对的抽象性、枯燥性与系统性,而我们所面对的同学是一群天真活泼的鲜活生命,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他们眼中数学枯燥无味、抽象深奥,同学自然会心生抵触情绪。以同学所喜爱的故事将知识点串联起来浮现问题,使得原本枯燥的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在同学眼中静止而抽象的数学公式与定理也更有吸引力,更能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同学带着问题展开主动的探究活动。 如在学习"加法运算'时,为了让同学更加深入地理解与掌握加法算理,我并没有采纳直接的讲解,而是为同学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可爱的小兔子在帮助妈妈准备过冬的萝卜,它们准备了好几天,兔妈妈让小兔子计算一下萝卜的个数。这可难住了小兔子,它就去求助于好朋友,小狗、小猫纷纷为他出主意,教它如何来将天天准备好的萝卜加在一起算出总共准备了多少个?这样自然就可以将同学的思维集中于加法算理上。此时再以小动物的角色来讲述算理,自然可以引发同学的思索,这样更加利于同学对加法算理的理解与掌握。 以趣味游戏引出问题,实现寓教于乐 好动是同学的天性,游戏对同学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将游戏机制引入数学教学,这是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为此我们可以〔制定〕集知识性与娱乐性于一体的数学活动,让同学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来展开问题的探究,在玩中学,学中玩。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分类'时,我们可以提前带领同学一起来制作各种三角形卡片,课上与同学一起来玩游戏,把这些三角形送回家。这自然就会涉及分类,那么如何分类呢? 同学对此有不同看法,由于分类的标准不一样,活动一片混乱。此时同学就会熟悉到要制订统一的游戏规则,这样游戏才干有序展开。此时〔教师〕引出三角形如何分类这一知识点,同学自然就会积极地参加到新知的学习中来。只有真正地学会这一知识点,才干顺利地完成游戏。这样将原本一节枯燥的数学课以游戏串联起来,以游戏来引出问题,在游戏中探究新知,在游戏中来巩固所学,同学全程参加,既学到了知识,同时又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3怎样做好二年级数学期末复习 (一)发挥同学的主观能动性 为了提升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对复习课教学方向进行把握,进行复习课教学目标确实定,从而有利于推动预设题目教学环节的开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必须要做好相关的教学准备工作,进行复习模块预设题目环节内容确实定,依据同学对数学知识的实际掌握程度,进行不同复习模块教学目的的制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同学的复习及习题训练兴趣,实现同学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二)承上启下原则 在题目预设模块,教师要做好题目预设承接任务的仔细制定,实现新课教学与复习环节的有效结合,实现新的教学内容的〔拓展〕,在题目预设模块,必须要遵循承上启下的原则,保证旧知识复习模块及新知识学习模块的结合,保证数学整体教学效益的加强[3]. (三)特别重点 在题目预设教学模块,教师必须要进行复习知识要点的精挑细选,不能随随便便列入一些题目让同学进行训练,题目的选择必须具备针对性及目的性.在预设题目的制定中,教师必须进行题目量的控制,特别教学重难点,加强数学复习环节的教学效益. (四)承上启下原则 在题目预设模块,教师要做好题目预设承接任务的仔细制定,实现新课教学与复习环节的有效结合,实现新的教学内容的拓展,在题目预设模块,必须要遵循承上启下的原则,保证旧知识复习模块及新知识学习模块的结合,保证数学整体教学效益的加强 4培养二年级同学的数学兴趣 (一)抓住课堂――激发同学学习动机 爱玩是小孩子的天性.教师在课堂上应通过教学释放同学的天性,使同学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教师必须要在课堂中增加趣味性,但如何增加、增加多少必须要仔细合计.必须要明确的是,教师教学应重视趣味性与教学性的统一.同学玩可以,但要学到东西并且记住.比如,教师可以采用以动画片的某一场景为切入点代入教学的方式.小孩子喜爱看动画片,动画片是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在课堂上带领同学探讨动画片中涉及数学知识的部分,这样既活跃了课堂又传授了知识.以《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为例,教师可以播扩大头儿子和妈妈一起买菜的环节,妈妈一共买了3元钱的黄瓜和5元钱的西红柿,妈妈给卖蔬菜的伯伯20元钱,伯伯找给妈妈12元.教师可以向同学发问,要求同学写出计算过程.这个过程既是同学思索的过程,也是同学动手操作的过程.同学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也可以培养学习兴趣.再者,教师可以播放数学动画,有效利用现代科技辅助数学教学,提升教学的质量.现在网络上有许多生动的数学动画,这些动画的内容与课程教学相关,并且计算过程简明扼要.小同学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可以边看边学,最终爱上数学. (二)家校合作――坚持同学学习状态 课堂固然重要,课后的学习也不可缺少.培养小学二年级同学的数学学习兴趣既必须要教师的引导,也必须要家长的配合支持.有的同学在课堂上学得不错却疏于课后的学习,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不愿意做、不好好做,导致他们的学习成绩不增反减,同学看到成绩不理想,学习动力自然会不够.因此坚持一个优良的学习状态是培养同学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首先,家长应配合教师对同学做好监督,帮助同学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打牢学习基础.其次,为孩子营造优良的数学学习氛围.比如,可以在书架上放一些趣味数学的书籍并引导孩子阅读.孩子在潜移默化的氛围中会慢慢爱上数学.再者,引导孩子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去市场和超市的时候都可以带着孩子,让孩子发现数学的重要性. (三)人性教学――培养优良学习氛围 教学化抽象为生动.首先,教师课堂讲解习题不应过于古板,而应适当给同学讲一些数学故事、生活中的数学等.再者,结合小同学心理特点进行人性化课堂制定.例如,在教学"长度'这一章节时,同学已经掌握了厘米和分米的基本概念,教师将一些转换类题目制作成小卡片,教师规按时间请小组同学答题,小组同学在规按时间内答对最多者获得游戏胜利,可以获得更多的糖果奖励.这样将同学爱玩的天性转化成学习的乐趣,这是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法的成功所在. 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