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模拟题库
1、与痰饮.瘀血.结石致病相关的有
A. 导致疼痛
B. 继发性病因
C. 阻滞气机
D. 病理产物
E. 病程较长
【答案】B C D
2、126:属于中医学气理论范畴的是
A. 大气
B. 中气
C. 烦气
D. 杂气
E. 胃气
【答案】A B D E
3、肺主治节是指
A. 肺主气的调节作用
B. 肺主宣发和肃降的调节作用
C. 肺对气血津液的治理和调节作用
D. 肺协助心调节全身血脉作用
E. 肺对津液的调节作用
【答案】C
4、“五神脏”包括
A. /心藏神
B. 肺藏魄
C. 肝藏魂
D. 脾藏意
E. 肾藏志
【答案】A B C D E
5、结石多发脏腑有
A. 大肠
B. 胃
5
D. 膀胱
E. 肾
【答案】B C D E
6、《素问•热论》有热病少愈,忌食肉或多食的禁忌,其原理是
A. 未病先防
B. 阻断病传
C. 愈后防复
D. 避其邪气
E. 因人制宜
【答案】C
7、精汁是指
A. 精液
B. 髓汁
C. 肾精
D. 津液
E. 胆汁
【答案】E
8、寒邪致病,常导致的症状有
A. 恶寒
B. 肢冷
C. 疼痛
D. 无汗
E. 易出汗
【答案】A B C D
9、属于五行之“金”的是
A. 悲
B. 鼻
C. 肉
D. 皮
E. 哭
【答案】A B D E
10、某男,35岁,某IT公司程序员。因工作繁忙,压力过大,近半年逐渐出现食欲下降,面色萎黄,头晕乏力,失眠,心悸等表现,其病因和病位是
A. 情志抑郁伤及心肝
B. 劳神过度,心神虚损
C. 思虑太过伤及心脾
D. 劳力过度,肝肾受损
E. 饮食内伤,脾胃受损
【答案】C
11、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属于
A. 象思维
B. 系统思维
C. 变易思维
D. 逻辑思维
E. 辩证思维【答案】B
12、气的存在的物质形式有
A. 弥散
B. 凝聚
C. 有形
D. 无形
E. 变化
【答案】C D
13、瘀血所致出血的特点是
A. 出血量多
B. 出血不畅
C. 出血夹有血块
D. 出血伴有疼痛
E. 出血量少
【答案】C
14、不属于扶正的治法是
A. 益气
B. 扶阳
C. 消导
D. 健脾
E. 滋阴
【答案】C
15、某女,20岁。患热病20余日,出现筋惕肉,手足蠕动,舌红少苔,脉细。
其病机为
A. 肝阳化风
B. 热极生风
C. 阴虚生风
D. 血虚生风
&血燥生风
【答案】C
16、偏阳质当慎用温热之剂所体现的治则是
A. 既病防变
B. 治病求本
C. 因人制宜
D. 因时制宜
E. 因地制宜
【答案】C17、与津液不足形成有关的因素包括
A. 外感暑邪
B. 外感燥邪
C. 大汗
D. 脏腑气虚
E. 五志化火
【答案】A B C D E
18、327: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相关的脏腑有
A. 胃
B. 脾
C. 小肠
D. 大肠
E. 肝
【答案】A B C D E
19、不属于肝藏血的生理功能是
A. 藏血
B. 统血
C. 生血
D. 调节血量
E. 防止出血
【答案】B
20、七情变化和病情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 七情变化对病情影响不大
B. 只有剧烈的情志刺激才会影响病情变化
C. 良好的情绪有利于疾病康复
D. 不良的情绪对患者的刺激度如果不大,则不影响病情
E. 喜是良性情绪,故此大喜的情绪有利于疾病康复
【答案】C
21、属于反治的有
A. 以寒治寒
B. 以热治热
C. 以寒治热
D. 以通治通
E. 以补开塞
【答案】A B D E
22、不属于药邪形成原因的是
A. 用药过量
B. 药量过少
C. 炮制不当
D. 配伍不当£.用法不当
【答案】B
23、经络的感应传导现象体现气的功能是
A. 推动作用
B. 中介作用
C. 温煦作用
D. 防御作用
E. 固摄作用
【答案】B
24、“寒甚则热”“热甚则寒”体现的是
A. 阴阳对立
B. 阴阳互根
C. 阴阳转化
D. 阴阳消长
E. 阴阳自和
【答案】C
25、“热者寒之”适用证候是
A. 虚热
B. 实热
C. 虚寒
D. 实寒
E. 格阴
【答案】B
26、奠定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A. 《类经》
B. 《伤寒论》
C. 《黄帝内经》
D. 《景岳全书》
E. 《临证指南医案》
【答案】C
27、中医学最早出现“原(元)气”概念的著作是
A. 《内经》
B. 《难经》
C. 《神农本草经》
D. 《伤寒杂病论》
E. 《中藏经》
【答案】B
28、与血的运行关系最不密切的是
A. 心
B. 肺
5
5
E. 肾
【答案】E
29、阳偏胜概念和病机的表述包括
A. 病机特点为阳盛而阴未虚
B. 临床表现以实热证为主
C. 阳盛则热
D. 阳盛则阴病
E. 阴虚火旺可导致阳偏胜
【答案】A B C D
30、最早提出中医学“治未病”思想的著作是
A. 《内经》
B. 《难经》
C. 《伤寒论》
D. 《金匮要略》
E. 《备急千金要方》【答案】A
31、常见血虚证的两脏是
A. /心.肝
B. /心.脾
C. 脾.肾
D. 肝.肾
E. /心.肺
【答案】A
32、某女,40岁。半月前生产一男婴,大出血,经救治血止,但精神疲惫,失眠多梦,健忘,其病机是
A. 血不养气
B. 血不养神
C. 血不濡筋
D. 血不载气
E. 血行涩滞
【答案】B
33、属于“邪气盛则实”的症状有
A. 壮热
B. 狂躁
C. 声高气粗
D. 腹痛拒按
E. 二便不通
【答案】A B C D E
34、《灵枢•经脉》提出,经脉十二者,伏行的部位是
A. 全身
B. 分肉之间
C. 四肢
D. 躯干
E. 头面
【答案】B
35、某男,10岁。虫积日久,体虚无力,给予健脾之剂,再行驱虫,其遵循的治疗原则是
A. 单用扶正
B. 单用祛邪
C. 先扶正后祛邪
D. 先祛邪后扶正
E. 扶正兼祛邪
【答案】C
36、饮食失宜,首先损伤的是
A. /心脾
B. 肝脾
顷胃
»脾胃
E. 脾肾
【答案】D
37、七情变化和病情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 七情变化对病情影响不大
B. 只有剧烈的情志刺激才会影响病情变化
C. 良好的情绪有利于疾病康复
D. 不良的情绪对患者的刺激度如果不大,则不影响病情
E. 喜是良性情绪,故此大喜的情绪有利于疾病康复
【答案】C
38、不属于扶正的治法是
A. 益气
B. 扶阳
C. 消导
D. 健脾
E. 滋阴
【答案】C
39、属于祛邪的治法有
A. 发汗
B. 涌吐
C. 攻下
D. 消导
E. 温阳
【答案】A B C D
40、胃的生理功能包括
A. 受纳水谷
B. 运化水谷
C. 腐熟水谷
D. 主通降
E. 受盛化物
【答案】A C
41、在五神脏中,脾所藏的神是
A. 神
B. 魂
C. 魄
D. 意
E. 志
【答案】D
42、偏阳质者,多易发的是
A. 气虚证
B. 阳虚证
C. 实热证
D. 虚寒证
E. 实寒证
【答案】C
43、某女,25岁。尿道灼热涩痛,伴心烦失眠,舌生疮,渴,小便黄赤。舌红无苔,脉数。其病位是
A. /心.脾
B«胃
。.心.膀胱
»心.小肠
E./心.肾
【答案】D
44、临床表现中属于偏阴质的有^面色偏白或欠华
B. 精力偏弱
C. 胆小易惊
D. 性格内向
E. 工作潜力大
【答案】A B C D
45、精与气的关系表现为
A. 精能化气
B. 气能生精
C. 气能摄精
D. 精能行气
E. 精能载气
【答案】A B C
46、“泻火润金”中的“火”指的是
A. 肝
B. f、
5
D. 肺
E. 肾【答案】B
47、气运动的基本形式有
A. 升降
B. 消长
C. 凝结
D. 弥散
E. 出入
【答案】A B E
48、可概括大肠吸收水液功能的是
A. 主津
B. 主液
C. 主汗
D. 主大便
E. 主尿液
【答案】A
49、瘀血最常见的脉象是
A. 脉弦
B. 脉滑
C. 脉细
D. 脉涩
E. 脉沉【答案】D
50、具有约束纵行诸脉作用的奇经是
A. 任脉
B. 带脉
C. 阴维脉
D. 督脉
E. 冲脉
【答案】B
51、愈后防复主要针对的情况有
A. 劳复
B. 食复
C. 药复
D. 传变
E. 外感
【答案】A B C E
52、属于疾病的术语有
A. 积聚
B. 胸痹
C. 恶寒
D. 消渴
E. 脾虚
【答案】A B D
53、某女,36岁。昨日与邻居吵架后出现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咳逆上气.咯血等症状,此病证变化属于
A. 木旺乘土
B. 土虚木乘
C. 木火刑金
D. 水不涵木
E. 水火不济
【答案】C
54、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是
A. 元气
B. 水谷精微
C. 营气
D. 脏腑精气
E. 先天之气
【答案】D55、属于气逆的症状有
A. 嗳气
B. 呕吐
C. 呃逆
D. 头痛头胀
E. 神疲乏力
【答案】A B C D
56、“津血同源”最强调的物质是
A. 精
B. 气
C. 血
D. 津液
E. 脉
【答案】D
57、影响传变的因素包括
A. 环境因素
B. 生活因素
C. 体质因素
D. 病邪因素
E. 诊治因素
【答案】A B C D E
58、气的存在的物质形式有
A. 弥散
B. 凝聚
C. 有形
D. 无形
E. 变化
【答案】C D
59、可概括小肠吸收水液功能的是
A. 主津
B. 主液
C. 主水
D. 主大便
E. 主尿液
【答案】B
60、与胃通过经脉相互络属的脏是
A. /心
B. 肺
5
E.肾
【答案】C
61、属于“内火”的有
A. 胃火
B. /心火
C. 虚火
D. 五志之火
E. 壮火
【答案】A B C D E
62、属于中医过劳的是
A. 劳力过度
B. 房劳过度
C. 劳逸失度
D. 劳神过度
E. 劳心过度
【答案】A B D
63、气运动的基本形式有
A. 升降
B. 消长
C. 凝结
D. 弥散
E. 出入
【答案】A B E
64、阴虚质要慎用的药是
A. 温热
B. 补气
C. 固涩
D. 活血
E. 养血
【答案】A
65、某女,23岁。心烦,舌赤糜烂,尿少尿赤。中医病机是
北大肠实热,腑气不通
B. M经实火,移热小肠
C. 肾气虚弱,蒸化无权
D. 肝气郁滞,郁而化火
E. 脾失健运,腹胀腹泻【答案】B
66、宜单独运用扶正的是
A. 真实假虚证
B. 真虚假实证
C. 真热假寒证
D. 真寒假热证
E. 虚实错杂证
【答案】B
67、具有调节女子行经及男子排精功能的两脏是
A. /心与肾
B. 肺与肾
C. 脾与肾
D. 肝与肾
E. 肝与脾
【答案】D
68、中医学的整体宏观思维的内涵包括
A. 人与自然
B. 人与社会
C. 人体内部
D. 形与神
E. 动与静
【答案】A B C D
69、七情内伤,最容易影响的内脏有
A. 心
B. 肝
5
D. 肺
E. 肾
【答案】A B C
70、肺藏象的系统联系包括
A. 在志为悲
B. 在体合骨
C. 在窍为鼻
D. 在液为汗
E. 在时为秋
【答案】A C E
71、某女,65岁。胸部憋闷疼痛,牵引左臂内侧,气短,舌有瘀斑,脉结代。此为瘀血阻滞部位是
A. 肺
B. f、
5
D. /心包
E. 上焦
【答案】B
72、具有防御作用的是
A. 元气
B. 中气
C. 宗气
D. 营气
E. 卫气
【答案】E
73、治疗小儿疾病,药量宜轻,疗程宜短,忌用峻剂所体现的治则是
A. 标本缓急
B. 祛邪扶正
C. 因人制宜
D. 未病先防
E. 既病防变
【答案】C74、形象思维可以同时运用感知的许多形象,或由一个形象跳跃到另一个形象,常可产生的思维是
A. 联想思维
B. 灵感思维
C. 创新思维
D. 发散思维
E. 逻辑思维
【答案】A B D
75、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A. 脑
B. 髓
5
D. 胆
E. 命门
【答案】E
76、督脉的主要功能是
A. 调节阳经气血
B. 反映脑肾的功能
C. 主生殖功能
D. 调节阴经气血
E. 调节气机
【答案】A B C
77、过食肥甘厚腻之品,容易发生的病变有
A. 肥胖症
B. 眩晕
C. 消渴
D. 中风
E. 胸痹
【答案】A B C D E
78、具有遗传功能的是
A. 后天之精
B. 先天之精
C. 水谷之精
D. 脏腑之精
E. 营养之精
【答案】B
79、瘀血所致疼痛的特点是
A. 胀痛
B. 串痛
C. 灼痛
D. 刺痛
E. 重痛
【答案】D
80、属于外感病因的是
A. 六淫
B. 六气
C. 七情
D. 饮食
E. 劳逸
【答案】A
81、春夏季节,气候由温渐热,阳气升发,人体媵理疏松开泄,即使外感风寒,也应注意慎用麻黄.桂枝等发汗力强的辛温发散之品所体现的治则是
A. 治病求本
B. 未病先防
C. 既病防变
D. 因时制宜
£.异法方宜
【答案】D
82、中医学认为,人体内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转化,即
A. 形化
B. 物化
C. 质化
D. 气化
E. 运化
【答案】D
83、人体之精分藏于五脏,但主要贮藏于
A. 肝
B. f、
5
D. 肺
E. 肾
【答案】E
84、两脏之间表现为气血关系的是
入.心与肺
B. 肺与肝
C. 脾与肾
D. 肝与肾
E. 肺与脾【答案】A
85、中医学认为人的天年寿限是
A. 70岁左右
B. 80岁左右
C. 90岁左右
D. 1岁左右
E. 120岁左右
【答案】E
86、过度安逸,易损伤的脏腑是
火心脾胃
B. M肝肾
5肾胃
"、肾胃
£.心脾肾
【答案】A
87、最早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的著作是
A. 《内经》
B. 《难经》
C. 《伤寒论》
D. 《金匮要略》
E. 《备急千金要方》【答案】E
88、具有同一本原和普遍联系的宇宙整体,其内涵包括
A. 人
B. 生物
C. 环境
D. 社会
£.自然
【答案】A B C D E
89、按五行生克规律,火之子的所不胜是
A. 木
B. 火
C. 土
D. 金
E. 水
【答案】A
90、在五行生克关系中,错误的是
A. 火生土
B. 金克木
C. 木克土
D. 金生水
E. 水克木
【答案】E
91、肝与胆的生理关系包括
A. 同司疏泄
B. 共主勇怯
C. 气的生成
D. 血液贮藏
E. 纳运协调
【答案】A B
92、人体之精生成的物质基础是
A. 先天之精与水谷精微
B. 吸人清气与水谷精微
C. 水谷精微与五脏六腑之精
D. 先天之精与吸入清气和水谷精微
E. 先天之精与五脏六腑之精
【答案】D
93、偏阳质者,多易发的是
A.气虚证
B. 阳虚证
C. 实热证
D. 虚寒证
E. 实寒证
【答案】C
94、按循经诊断,在胸前“虚里”处疼痛,痛连左手臂及小指,应注意的是
入.心系疾患
B.肺系疾患
。.脾胃疾患
D. 肝胆疾患
E. 肾系疾患
【答案】A
95、中医学最早出现“原(元)气”概念的著作是
A. 《内经》
B. 《难经》
C. 《神农本草经》
D. 《伤寒杂病论》
E.《中藏经》
【答案】B
96、中医学构建经脉“子午流注”理论,所体现的思维方式是
A. 整体宏观
B. 天人合一
C. 恒动变化
D. 动静相召
E. 辩证唯物
【答案】B
97、循行于下肢外侧中线的经脉是
A. 足少阳胆经
B. 足少阴肾经
C. 足厥阴肝经
D. 足太阴脾经
E. 足阳明胃经
【答案】A
98、小儿体质特点是
A. 纯阳之体
B. 明阳失调
C. 体质偏虚
D. 气血瘀滞
E. 虚实夹杂
【答案】A
99、某女,40岁。半月前生产一男婴,大出血,经救治血止,但精神疲惫,失眠多梦,健忘,其病机是
A. 血不养气
B. 血不养神
C. 血不濡筋
D. 血不载气
E. 血行涩滞
【答案】B
1、护肾养生的主要方法是
A. 饮食有节
B. 节欲保精
C. 劳逸有度
D. 积精全神
E. 运动锻炼【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